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774|回复: 7
收起左侧

农村户口含金量有多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8-26 21:0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06010101941 发表于 2014-8-20 11: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非农户口,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这对渴望真正融入城市的广大农民工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不过,农民似乎并没有因此而狂欢,相反根据社科院调研报告,有9成农民不愿意变成市民。农民为何不愿市民化?农村户口到底有多大含金量呢?

    可享受的基本权利
    详情
    拥有承包地和宅基地
    农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还有近郊区的土地升值,导致农村户口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使农村户籍的吸引力上升。
    享受到集体收益分配权
    分配土地等集体经济利益。如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征地补偿
    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如北京郊区,补偿标准已经达到每亩地20万元。
    买房
    农民可以到城市买房,但城市居民到农村买房不受法律保护。
    大病保险和新农合
    新农合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大病保险对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针对参与新农合的农民报销比例不低于50%。新农合人均筹资政府给与一定补助。
    养老保险
    有些地方农村户口的人,凡男的45岁以上、女的40岁以上,都买了养老保险,保费政府出1/3,村里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钱,男的到60岁,女的到55岁,每月就最低可以领到一定的养老金。相反,非农业户口的人如果没有工作,就必须自己买养老保险。
    生育
    夫妻双方均属农业人口,第一个子女是女孩的可以生二胎。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二女户家庭享受国家补助。
    教育
    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

      众所周知,农民最基本的权力是拥有承包地和宅基地,还能享受到集体收益的分配权。家住北京京郊的东宋各庄的村民江秀云感慨道,有农业户口就可以分配到土地。几年前村子里重新分配土地时,她的儿子因为正在就读初中还保留着农业户口,就分到了一亩半的耕地,而女儿则因为上了大学,户口被自动转成了城镇户口,错过了这次分地。在小编的家乡,大家集体开发荒地,就可以按户分得新开发的土地,这无疑是农村户口最大的含金点。

      近些年来,对于拥有农业户口的人来说,城镇户口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而不断攀升的土地价值标识出了农业户口的含金量。

      北京大兴区政府网站于今年6月9日发布了一份征地补偿安置公示。征地的地点位于榆垡镇以北25公里的黄村镇,其征地补偿标准为每亩地20万元,其中含土地补偿费标准为9万元,安置补助费标准折合11万元。

      而对于城镇户口能够带来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部分农民并没有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以北京为例,近几年来,北京市已经开始弥合城乡居民在社保层面的差异。在医疗保险方面,今年年初,《北京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行办法》出台,大病保险主要服务对象是参加北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城乡居民,规定最高报销比例高达60%,上不封顶。而此前,北京市城镇职工医保与新农合的封顶线并不相同,前者为30万元,后者则是18万元。

      北京市新农合在人均筹资标准上也有了大幅提升,2008年北京市新农合当时筹资为每人年180元,其中个人缴费100元,财政支持80元,到了2014年,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标准已达到了1000元。

      这让很多被征地的农民劝告后来者,“不要变成城里人,那时候就没人管你了,还是当农民好。”他们认为不管一次性获得多少补助,都会是一笔“死钱”,而“农民就像散养的鸡,只要给他一块土地,他就可以自己觅食,但突然变成圈养,肯定会不适应”。


  • TA的每日心情

    2022-8-26 21:0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06010101941 发表于 2014-8-20 12: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叶恋海 [搜狐北京市网友]

       此文是城里人写的!!!我就是农村的,我的社保一个月能领100元/月多点,城里人能领2000多。我的医保到城里的医院报不了,我家那几亩地八百年都拆不到这里(偏远)!现在养个孩子多花钱!还有人把这当成福利?补助,那只有在新闻联播听过!买房要100万,201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年。我要从唐朝开始攒钱,才能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8-26 21:0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06010101941 发表于 2014-8-20 11: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愿不均 哪些人不愿意“市民化”?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农民不愿意市民化。根据公开数据, 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接近2.69亿人,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1.3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据调查,占总量一半左右的老一代农民工(1980年前生)1.4亿人不一定都愿意将农村户籍转为城市户口。另外据21报道,一些80后以及此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也不愿意。
      愿意留在城市的大多是在农村从未干过农活,以及从小在城市生活,已经融入城市的人。这方面1990年左右出生,或者以后出生的人,希望获得城市户籍的意愿比较大。
      究其原因,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不仅仅是大城市,即使是小县城打工的农民工,也并非都愿意变成城市市民。他介绍,很多农民工考虑到自己有承包地和宅基地以及集体收益分配权,不愿到城市成为市民。因为在农村有地就有钱,心里踏实就。
      其次,据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张自然调研发现,即使在深圳一些大的公司,很多中低层农民工尽管有稳定收入,也不愿意留在深圳,即使在当地留下,也不愿意转户口到当地。原因是,农民工感觉家里有地更有保障。此外,甚至一些农民都不愿意在城市上社保,原因是不一定转得回去。
  • TA的每日心情

    2022-8-26 21:0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06010101941 发表于 2014-8-20 12: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安静的地方 [搜狐安徽省合肥市网友]
    1淡漠人生 [搜狐浙江省杭州市网友]

        农民和工人不是一个名称而是一个层次问题,农民上班自带工具锹镐锄头,工人上班就是一双手,农民生病上医院自己花钱,工人生病国家买单,农民养老靠儿女,工人退休拿老保,儿女拿的钱只能吃饭穿衣,可是工人呢退休金用不完还要去游山玩水,虽说现在国家就农民的现状做了一些事,但是不能说农民现在就好的很,国家这么大不可能是一样的,你拿京郊农民说事,那是扯淡,没听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要做在办公室里胡编,好好的到农村走一走来点真格的,。


    [url=]2[/url][url=]回复[/url][url=]分享[/url]






        纠正一点,你指的应是国企工人,待遇没得说,换成私企,你去问问,哪有那样的待遇,一天不上班都没钱,生病还得自己掏腰包。还不如农民工,老家还有一亩三分地。



  • TA的每日心情

    2022-8-26 21:0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06010101941 发表于 2014-8-20 12: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6371607166681853313_4:}   论坛也做卖大学文凭和学历的广告!!!
  • TA的每日心情

    2022-8-26 21:0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06010101941 发表于 2014-8-21 1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06010101941 发表于 2014-8-20 12:20
    论坛也做卖大学文凭和学历的广告!!!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好像撤了!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该用户从未签到

    today822 发表于 2014-8-27 16: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农村人,但基本没有补助。

    该用户从未签到

    today822 发表于 2014-8-27 17: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农村人, 基本没有补助。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