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1878|回复: 13
收起左侧

安徽夺命疫苗真相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debug 发表于 2005-6-27 08: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6月1日国务院第434号令,由温家宝总理亲自签署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实施群体性预防接种应当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然而仅仅时隔二十多天,安徽省泗县就发生了学校集体接种发生大量学生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事件。为此《经济半小时》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事件现场,对事情的真相进行了调查。

  事情从6月16号说起,当时泗县大庄镇卫生防疫保健所在未经县卫生、教育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与学校联系,用乡村医生组成了8个接种组,为大庄镇17个村19所学校的2500多名学生接种了甲肝疫苗。

  李威是泗县大庄镇水刘村小学学前班的学生,今年只有4岁半。6月17日,李威的父母接到了水刘村小学的这张甲肝疫苗注射通知单,而这个时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任何的危险。

  李威父亲李守刚说:“每年都会打,打的不止一次两次了。”

  和所有的学生家长一样,李守刚带着李威到学校接受了大庄镇防疫站的甲肝疫苗接种,而随后李威的反应却让他们感到有些奇怪。

  李威的母亲庄满收说:“打针后她就不舒服、什么也不吃、懒得动。”

  而此时的李守刚夫妇依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他们一边催促着李威继续上学,一边忙着家中的农活,直到6月20号李威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异常症状。

  李威的母亲:“脸发白、嘴发青,我问她难受不难受,她说心里烧得很。”

  就在李守刚夫妇为李威的病情感到困惑和焦急的时候,大庄镇医院的一个紧急通知让他们更加不安。

  李威的母亲:“镇上通知,说发现孩子有不良反应赶紧去检查,到了医院医生说不让她回来了,就住院了。”

  大庄镇医院的紧急通知让小李威的父母感到很不安,孩子年年打疫苗,都没什么事,为什么今年的疫苗打下去会有这么强的反应呢?他们带着高烧不退的小李威来到泗县人民医院,而医院里的情形让他们感到更加不安。

  小儿科的病房里已经住满了像小李威一样因为接种疫苗而发生异常反应的孩子们,他们最小的只有四岁,而最大的有15岁,在小儿科的高危病房里,12岁的刘思雅正在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她也是最早发生异常反应而被送进医院的孩子之一。

  刘思雅的母亲说:“ 是十七号上午十点多,打完针后两分钟就开始出现这种症状了:头晕、心闷 、喘不出来气、脚和腿全部都麻、抽筋。”

  就在刘思雅感到身体不适之后,她的同学却依然在继续接受甲肝疫苗注射。

  刘思雅的母亲说:“他们说没事,是因为她紧张,后面的继续打。”

  随着注射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出现头晕、胸闷、心跳加速、手脚僵硬等异常反应,水刘村小学的老师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他们迅速将第一批症状明显的学生送进了泗县人民医院,而这时不少孩子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

  刘思雅的母亲:“十七号晚上,小孩儿插氧气都喘不过气来。”

  就在刘思雅旁边的病床上,躺着他的同学,13岁的刘庆豹,在注射甲肝疫苗后两个小时出现了抽搐和昏迷,而在随后的近一个星期里他始终没有醒过来。由于长时间的昏迷,刘庆豹的自主呼吸已经变的十分微弱,目前他的生命只能靠呼吸机来维持,看着原本健康活波的儿子因为一支小小的疫苗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父亲刘荣杰的心里充满了忧伤。

  出现严重异常反应的远远不止刘思雅和刘庆豹,在泗县人民医院的三栋住院楼里,每个病房都住满了因为接种疫苗而发生异常反应的孩子们,而他们大多数都来自大庄镇的水刘村小学。

  我们手里有一份泗县一所小学发给家长的《甲肝疫苗接种通知单》,上面写着:“甲型肝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接种甲肝疫苗是控制甲肝极有效的措施。然而,我县广大农村儿童95%没有接种甲肝疫苗,因此泗县疾控中心奉劝各位家长,尽早为孩子接种甲肝疫苗。”很多家长就是看了这份通知单,给孩子交了接种疫苗的钱。

  我们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121个学生因为接种疫苗出现异常反应,住进了泗县医院,其中20个孩子的症状比较严重。泗县人民医院的大夫告诉记者,这些孩子肝脏受损伤的程度,甚至比喝农药还要厉害。目前他们还没有太好的治疗办法。就在大多数孩子病情出现反复的时候,小李威的不良反应加剧了。

  6月20号是小李威注射甲肝疫苗后的第三天,李守刚夫妇接到了大庄镇的紧急通知,这时小李威开始高烧不退,在泗县中医院她接受了紧急治疗。

  李威的母亲:“打吊针,给她用热水擦洗这样可以降温,但最后还是烧39.8。”

  经过一天一夜的治疗,小李威的体温开始出现下降,而转却并没有维持多久。

  李威的母亲:“温度下降了一点,但连五分钟也没有,体温又上去了。”

  看着小李威的体温一直持续在39度以上,焦急的李守刚夫妇决定将她转到医疗条件更好的泗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6月23号,小李威住进了泗县人民医院的重症病房,而此时她的病情也开始恶化。

  李威的母亲:“她胳膊抽筋,拉都拉不动,身上僵硬。”

  与此同时,小李威的皮肤也开始出现奇怪的斑点。
李威的母亲:“全身都是出血点。”

  在泗县人民医院的急救室里,医务人员对小李威进行了最后的抢救,而所有的努力在6月23日下午两点钟宣告终止。

  在泗县市卫生局出具的这份赔偿协议书上,小李威的死因被这样写到:因接种甲肝疫苗观察期间,感染重症菌痢致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只有四岁半的李威,生命定格在了2005年6月23日这天。6月25号上午,小李威被安葬在自己的家乡水刘村的田头,是她平时经常玩耍的地方。
一支原本应该让孩子更加健康的疫苗却无情的夺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小李威的父母无法面对眼前的一切,这样的伤痛将伴随他们的一生。而在泗县的医院里,还有更多的孩子挣扎在死亡线上。

  6月25日下午2点,此时距离小李威的安葬仅仅过去了不到6个小时,水刘村小学4年纪的学生刘梦就开始出现抽搐和呼吸困难。与此同时,5岁半的刘杨杨也被剧烈的咳嗽憋的满脸通红,他的妈妈急忙叫来了值班的医生。

  医生说:“拍片后才能看清楚,我给你开一张胸片单,你去拍张胸片。”

  半个小时之后,刘梦再一次出现剧烈的抽搐,呼吸也变的更加微弱,这一次,医务人员开始给她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医生:“由于心肌受损,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记者问:“这个孩子有没有生命危险?”

  医生:“现在不能肯定。”

  这个时候,刘梦的妈妈匆忙赶来,由于她的另一个女儿因为同样的原因在泗县中医院接受着治疗,因此她只有在两家医院之间不停的奔波着。

  刘梦的妈妈边流泪边说:“我怕,怕死了。”

  在刘梦病房外的小桌子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药瓶,每个药瓶上都用红笔标上了数字,而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因为注射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孩子。在炎热的气候里,他们每天都要注射大量的药物。

  虽然目前并没有像小李威这样的死亡病历再次出现,但是,在注射疫苗发生异常反应之后,大部分孩子的心脏、肝、脾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损害,一支小小的甲肝疫苗,将给这些年幼的孩子们未来的生活梦上阴影。

  希望医院能尽快寻找到有效的办法,让这些孩子早日脱离危险。再来看看泗县疫苗事件的过程:大庄镇卫生防疫保健所私自联系学校,组织乡村医生接种甲肝疫苗,造成上百名孩子出现异常反应。而正规的接种程序应该是:集体接种疫苗/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同意,当地政府批准,并且由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医疗机构进行接种。可以看出来,这次泗县疫苗事件中,每一个环节都在违规操作。而我们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违规的背后,存在着更严重的非法交易。

  李威是大庄镇水刘小学学前班的学生,而这个小学也是在这次疫苗事件中,出现不良反应人数最多的学校。今天我们的记者独家采访到了水刘小学的校长。

  记者:“谁找到了你联系给孩子注射疫苗?

  校长:“防保所所长何华丰。”

  记者:“你是一个小学的校长,给这么多的孩子注射疫苗,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都不请示呢?”

  校长:“是因为我的观念淡薄、认识不足。”

  记者:“你觉得不需要请示?”

  校长:“当时何华丰来找我,说很多学校都是这样,所以我也没多想。”

  记者:“你知不知道防疫站到学校来给学生集体注射是违规的?”

  校长:“在以前没有这个意识,不知道。”

  一名家长告诉记者,他曾经看过甲肝疫苗的包装盒,生产单位是浙江杭州的一家公司。在疫苗事件发生后,泗县公安局和药监局共同组成的调查小组已经于20日早上赶赴浙江,调查疫苗的生产厂家。而泗县政府也成立事故调查组,围绕疫苗购、运、种的各个环节展开全面调查。

  记者今天也采访到了泗县卫生局的局长王忠:

  局长王忠说:“这个孩子的去世,通过我们省卫生厅的专家组集体讨论会诊,确定是重症感染引起,注射疫苗可能引起心肌损害,他在住院期间引起了感染,感染又加剧了心肌的损害,所以造成这个儿童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记者:“和疫苗有关系吗?”

  局长:“是间接关系,根据目前调查的情况看,疫苗在运输中可能有点问题。”

  记者:“什么问题?”

  局长:“运输过程中没使用专用的冷藏车,这样可以节省费用。”

  记者:“到学校注射疫苗,这种做法符合规定吗?”

  局长:“不符合。应该是实行定点接种,就是通过我们的宣传让儿童的监护人到指定的场所进行接种。国家在这方面的规定非常严格,在2005年6月1日实施的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的434号令上明文规定,不准开展群体接种。”

  李威之死与问题疫苗是有关联的,而引入这些问题疫苗的恰恰就是大庄镇卫生防疫保健所。他们为了牟取差价把这些问题疫苗直接推销给19所学校。作为学校为什么愿意接受这家保健所的推销呢?我们今天还采访到泗县主管卫生的副县长武敏。

  副县长武敏说:“他们是通过滁州一个个体商贩进的货,这个人是经营生物制剂的,叫张鹏,他在2004年以前他具有生物制剂的经销许可证,2004年之后许可证被取缔,即便他有这个许可证,他只能经营生物制剂,绝对不可以经营二类疫苗、组织进货。发票上开出的是第支6元,实际是4.5元,这是周世凯本人在中间个人暗自提成,每支提成1.5元,他跟防保所讲的是6元每支,开的发票是6.4元每支,那么0.4元对防保所来说是公开的,不是他个人的。”

  记者:“防保所跟学校之间有利益问题吗?”

  副县长:“防保所周世凯已经被刑拘了,作为所长要监督整个疫苗的进货、组织,包括注射,你说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起码的渎职罪已经构成了。”

  武敏告诉我们,孩子们出现不良反应之后,县里的领导几天几夜都没合眼。他们一是要全力以赴抢救孩子的生命,另外还要加紧追查事件的责任人。目前大庄镇卫生防疫保健所的所长、副所长、业务员,三人被刑事拘留,剩余的1000多只问题疫苗已经送往国家疫苗检验中心进行检验。而我们现在最牵挂的还是在医院的100多个孩子,希望他们能早日度过难关,平安回家。

[ Last edited by debug on 2005-6-27 at 09:03 ]
Img226089789.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debug 发表于 2005-6-27 08: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做孽尤可恕,人做孽不可活!

不知现金社会良知何在?正义何在?道德何在?法律何在?政府何在?百姓的安全感何在?如此放任不羁,国将难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5-6-27 10: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理难容

痛心、寒心、触目惊心!
老百姓该相信谁?相信什么?
保住了性命的孩子们,体质和智力的损伤又会是怎样?
诚信危机到如此令人发指的程度,是中国人的耻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debug 发表于 2005-6-28 08: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泗县“夺命疫苗”产自杭州

截至目前,安徽泗县已有200多名学生因接种疫苗出现异常反应,住进医院接受治疗,其中一名叫李威的小女孩因病情出现反复,于6月23日下午两点浑身血点、高烧不退,不治身亡。

  消息传开,让杭州市民更震惊的是,造成“疫苗”事件的疫苗产品生产厂家位于杭州。

  国家药监局来杭调查

  昨天,记者联系了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安监处处长陈魁,他表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非常关注此事,上周末已对这批甲肝疫苗生产商———浙江普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进行核查。

  昨天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也已派人来杭州紧急调查此事。

  “甲肝疫苗是一种活性疫苗,一般情况下,疫苗在正常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冷藏,否则疫苗很可能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目前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检验结果。”陈处长说,这批疫苗样品已被送往北京的中国药品生物鉴定所做进一步检验。按照正常周期,检验结果会在半个月后出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jminglee 发表于 2005-6-28 1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医生,这样的医院,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社会制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jminglee 发表于 2005-6-28 10: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问题很简单,说白了,就是素质,说到底就是教育

我最近几年,看到了无数的说得了什么病,看不起,让社会帮助的报道,我不由的想,看这些病真的要这么多钱吗???如果真的需要,那么大多数老百姓只能病死,因为得到社会援助的是少之又少,所以才是新闻,所以人家才会报道!!!而我们的社会福利是几乎对老百姓没有的,我们的人口素质是得病了就是求医生,甚至不惜送红包……这都是什么习惯???医生就是这样堕落的,医院就是这样发家的!!!医疗制度就是这样被夸张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debug 发表于 2005-6-30 10: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盒抗生素药的价值链

这是一种抗生素,属于头孢三代,通过它人们可以看到药品价值链条上的方方面面。

  患者在市场上购买的零售价是170元一针,这样的价格是要经过政府审批或备案的,不过销售区域不同,各地对此的定价政策也大不一样。有些公司专门做给厂家报批新药,有的一个就要50-500万。

  这种药的批发价是170/1.15=148元,这是国家规定的15%的差价。但医药圈内把医院从医药公司的进货价叫“扣率”,就是批发价基础上的折扣,如果说它的扣率是“70扣”,那么也就是148×70%=104元,即医院真实的进货价是104元,中间赚取170-104=66元,医院不需纳税,这都是纯利润。

  药厂一般给一个地区销售商的价格叫“底价”,其余的它就不管了,这样的药现在的底价一般是12元。因此,地区医药代表可以拿到的就是:医院“进货价”104与“底价”12的差92元,再扣除17%增值税为76,再扣除医药公司赚取的4%-5%的费用,也就是70元。

  这70元医药代表要“打点”很多。一般地要按医生处方量给回扣,回扣比例为零售价的15-25%,大约是35元上下。有的还要考虑药房收取费用,如1%。

  可以看出,这样零售价170元的抗生素类药品,医院得到66元,医生回扣35元,增值税16元,药厂12元,开发医院销售费用5元,维护医院销售费用5元,经销商5元,其他协调费用5元,医药代表提成11元。你看到了啊,这里面利益最大的是医院和医生,分别占40%和20%。

  而药厂的利润是最微薄的。药厂的成本中一般制造成本占70%,期间费用占30%。相关统计显示,我国6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中亏损面达到28%,而所有企业的销售收入加在一起还不如美国一家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在我国生产的所有化学药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不到3%。

  而生产这一类药品的药厂全国现在就不下100家!国务院研究室陈文玲研究员的数据说,全国有2/3的省份和80多个地区或城市都将药品生产作为支柱产业,国药品生产结构雷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这样一种药从生产到患者手里要经过6-9个环节,而中间商则不计其数。有的是有营业执照的公开交易者,还有的是暗箱的隐性交易者。前者可能包括:6000多家制药企业,12300家药品批发企业,18万家零售药店,1349家药品连锁店(共设4万家分店),30多万家医疗机构,上万家药品代理机构。后者则可能是:10万多名医药代表,30多万个医院药房和210万名有处方权的医生,上万家招标代理机构,一些医院院长,药房主任和采购员,非法药品集贸市场上大量现金交易的个体药商等等。(这段列成表格更明显)

  而据《价格理论与实践》所刊的调查估算,大约20%-30%的巨额利润都被隐性交易者所瓜分了。可以说,到患者手中的药品价格却是早被“计划好的”。

  我们国家是医药不分的,通过医院销售的药品占80%,而发达国家的医疗费用中药费比例一般仅为3%。我国近几年在医院的总收入中,药费收入60%-80%。就是所谓“以药养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debug 发表于 2005-7-6 08: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疫苗事件谜团重重 镇村干部要家长签不尸检协议

“我至今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来做工作,让我放弃给孩子尸检。”7月5日下午,在泗县大庄镇水刘村的家中,泗县甲肝疫苗事件中惟一的死亡者李威的父亲李守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脸疑惑。

  李所指的“他们”,是村支书刘某等。李守刚告诉记者,村支书过去从未到过他家。

  当记者告诉李守刚,一些媒体报道,李威的遗体没有进行尸检是因为“家长不同意”时,李守刚的脸色突然严肃起来。

  他走进里屋,向记者出示了李威死后的第二天(6月24日)凌晨,由县卫生局和他本人共同签字的一份《协议书》。在《协议书》上,除确认甲方县卫生局一次性补偿李守刚家9万元之外,还特别明确了两条———

  一是协议签字后,因泗县中医院的太平间太小,李威的遗体移送殡仪馆,经尸检后,由家人将遗体拉回处理;二是协议签字生效后,双方不得再提出任何异议。协议的落款处,有双方签字。

  李守刚告诉记者,我们签字时就知道尸检肯定会破坏遗体的,但卫生局方面说必须尸检,尽管当时内心很悲痛,想到为了更多的孩子的病因能查清,就同意了,签字本身就是我们家人意思的最好说明。

  李守刚告诉记者,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协议签字当天晚上(6月24日)8时多,村支书刘某突然来到家中,说是传达“镇上的意思”,考虑到当地风俗,遗体要保全,李威的遗体可以不尸检就拉回来。家里一想,既然领导们说可以不尸检,那就拉回来吧。当时我脑子里也想过:专家们不是说一定要尸检的吗,究竟怎么办?孩子已经死了,全家人心里难受死了,也没心思再去琢磨那么多。6月25日一大早,我们到殡仪馆将孩子拉回来后就下葬了。

  李守刚告诉记者,听到他说同意不尸检,村支书还让他写了个保证书,上面写道:“以后不再要求尸检”。保证书被村支书带走了。

  李守刚还告诉记者,在关于孩子尸检的协商中,他始终没有见到一位专家的面。而此前的7月2日,一位在泗县负责调查事件的医疗专家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中称,“家长不同意尸检,让我们很遗憾”。

  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位一直关注此事的医疗专家。他同样很诧异地反问记者:遇到这样的事情,如果知道当地老百姓的风俗,镇村干部应该做工作让家长同意尸检,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个中原因实在蹊跷。因为此次事件中惟一死者的尸检结果,对揭开整个事件的真相至关重要。

  记者今日在泗县的寻访中了解到,尽管国家医疗专家组已初步认定此次事件为“群体性癔症”导致,目前住院观察的学生只有19人,但由于早在6月23日死亡的李威的尸检未能正常进行,7月4日凌晨已被抓获的供货商张鹏的审讯工作详情至今没有公开披露,这次全国关注的突发事件的真相依然是谜团重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debug 发表于 2005-7-6 09: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死者不瞑,生者难寐!

建立和谐社会不过是一场掩耳盗铃的游戏!

该用户从未签到

aljq 发表于 2005-9-13 19: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一声叹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debug 发表于 2006-5-19 11: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齐齐哈尔假药事件折射的是什么?

惊闻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事件。

媒体称:经调查,造成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的原因已基本查明,主要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购入了标识为江苏省中国地质矿业公司泰兴化工总厂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该辅料经检验是假丙二醇。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迅速采取措施,使造成人体严重危害的假辅料--假丙二醇的源头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目前,贩卖假丙二醇的嫌疑人王桂平已被江苏省公安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看到这倍感奇怪: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是东北的第一大制药厂,如此国家信誉级的企业都能出现如此荒谬的假药事件,那么,遍及全国的上万家的药厂,又有多少可信?

其实,中国药业的混乱由来以久。看看吧:全美的制药企业才10余家,而我国的药厂何其多?上万家又谁能数得清?这一家家的企业在上马生产销售中,又孕育了多少的权钱交易,又滋生了多少的腐败?看看前些时披露的药监局的高管在药品审批过程中的丑陋吧,腐败借助于权力,是多么的触目惊心!而这些企业在如此混乱的宏观管理下,要生存怎么能不乱来?可以说中国的制药企业是侵犯知识产权最严重的领域之一,拿来主义比比皆是,偷工减料比比皆是,药价虚高回扣泛滥的根源亦在于此:在泛滥的业内恶性竞争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生存也必有赖于此!

所以,表面上是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假药被查处,深层次来说,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中国的事,都是死了人了才有人出来管一下,那么,没死人呢?或者是莫名死了人没想到是药物引起来的呢?或者是那些吃了不治病也吃不死人的假药呢?又有多少?滥用的又有多少?在美国一个新药上市要经过无数前期实验,在我国这可能吗?有一药物名称神经生长因子,为美国人所发现,但在美国至今仍未获得通过进入临床。就是这样一种药在我国,却进入了千万家医院。其生产批准适应用途为治疗戊己烷中毒,可看看该药的说明书吧,一方面几近乎无病不可治,另一方面,所引经据典的前期资料都来自国外,国内的数据,则是一些最无说服力在国外根本不予认可的临床资料。这里要问了,国外的工艺等同于国内的工艺吗?更不要说国外的数据能说明国内的企业“盗版”质量可靠吗?以青霉素为例,现在在国外青霉素根本不用皮试,而在国内青霉素的过敏较之屡见不鲜更有过之,因为什么?不就是国内的生产工艺不过关含杂质过多吗?而恰恰是这些杂质,才是引起青霉素过敏的原凶!可是管理者们对之视而不见,却不断地指责医生医德沦丧。可既然国产抗菌素,或青霉素能解决抗感染需求,又为何要生产那么多其他抗菌素或进口抗菌素?明明青霉素基本上已沦为安慰剂,大部分致病菌都对之耐药,但在媒体的嘴里,就变成了医院真黑,放着物廉价美的青霉素不用,就会用贵抗菌素坑害老百姓。而一旦患者用国产青霉素不能控制感染,媒体又嘴脸一变,指责医生不作为庸医误诊杀人……要说明的是,国内企业几乎就没什么研发(何来的资金?),侵权盗版是国产药物成本低廉的根本所在,这根本就是不正常的,可在前些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馒头学说”里,药品就应该是馒头的价格!如此药厂能不想方设法偷工减料吗?呜呼!这一切的根子在何处?

中国的药价较自国外可以说是廉之又廉,百姓感觉看病贵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医疗保障的缺失。再说了,既然药业关系民生,国家为何不设立药品专营专卖?无奈是目前国情不可能:这成千上万家企业都养了一大批人,除了企业员工,更还有一大批靠之吃饭的庞大的利益集团包括国家税收!所以,国家也只能是睁眼闭眼,为了推脱自身的责任,将所有的脏水,将所有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所在,都泼向了转移向了最无助的医务人员……

该用户从未签到

sil123 发表于 2006-5-19 19: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原创?
文章是好的,可是,文章好又如何?
我们还是讨论有机硅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debug 发表于 2006-5-21 10: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嘛

有机硅人就不需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了吗?”,就不食人间烟火了吗?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dyj01 发表于 2006-5-23 10: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在利益与道德面前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汉奸卖国贼?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