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楼主: qwertyuiop
收起左侧

地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8-5-21 16: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还是人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_JEbL7vvg&feature=related

    中国人的脸真是给丢尽了。怎么有这么心里变态的人。在举国哀悼,祭奠记录的时刻,怎么能说出如此刻薄的话。

    中国的教育确实应该反思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8-5-21 16: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女资料已经找到,详细情况如下: 名字应该是叫张雅` 沈阳人 年龄:21 生日:1987-07-29 电话 89125250 QQ100011553 此女在新成子区虎石台网吧 传的视频 此女住址: 辽宁沈阳市苏家屯区苏家屯区林盛堡镇文城堡村     辽宁沈阳市苏家屯区海棠街22号 是她的空间:http://user.qzone.qq.com/100011553全国人都在骂!她已经删除了很多。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8-5-21 16: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雅
    性别:女 生日:12-29星座:摩羯座 血型:B型 居住地:辽宁-沈阳
    同学QQ号:308563578(糖豆豆)、275672676(千歌音)、35924464(爽er.. .)
    同事QQ号:410863054(天宇视觉设计)、33730841(赌局)
    朋友QQ号:66715480、344374369、56376134、85080843、3565775 29
    辽宁沈阳市苏家屯区苏家屯区林盛堡镇文城堡村
    辽宁沈阳市苏家屯区海棠街22号
    她的电话 024-89125250
    QQ:100011553
    此女在新成子区虎石台网吧 传的视频 新成子区虎石台网吧电话:024-81820592
    上网的IP为:124.92.21.254--- 沈阳网通
    1987出生 技校毕业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8-5-21 16: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上有没有当地人,对这样的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该用户从未签到

    kouer 发表于 2008-5-21 16: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给辽宁人丢脸,给东北人丢脸!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08-5-21 17: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雌性动物,猪狗不如
    最终会落得
    千夫所指
    万人唾骂


    我敢肯定,以后此物绝无好日子过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pan1985 发表于 2008-5-21 17: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厉害了

    学子 你太厉害了 不过你说的对 说的好 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ronrunfast 发表于 2008-5-21 20: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亿分之一的怪胎,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ernest0110 发表于 2008-5-21 21: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然,她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错,这才是悲哀之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ernest0110 发表于 2008-5-21 21: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要访问的这个"QQ空间"因为涉及使用和传播“恶意代码”或“不良信息”,被网友举报严重扰乱他人空间的使用,现已被禁止访问!
    她的QZONE已经被封了,看来已经没有好日子过了!

    [ 本帖最后由 ernest0110 于 2008-5-21 21:27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08-5-21 21: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白的是,那旁边的人怎么会无动于衷?
    其次,感觉是在前面有个题词板
    再就是,画面刻意打光,那么明亮
    最后,和这物交谈的人难道就没有反驳?任由其放P?
    是不是有意煽动其它人攻击辽宁人?大家知道东北人直爽
    无论如何,此物该绝!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8-5-21 22: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红十字会回应网民有关救灾捐款使用问题

    2008年05月21日 19:23人民网【 】 【打印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讯 人民网记者徐叔宏报道:在社会各界慷慨解囊,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之时,一些针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问题质疑,也在网络间流传。比如,有网民质疑,红十字会采购救灾物资的价格是否远高于市场价,“每顶帐篷高达1.3万元”?红十字会是否授权个人或机构开展募捐……
    为打消网民的疑虑,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对抗震救灾捐款的知情权,今日,中国红十字总会宣传处处长夏洪艳在人民网强国博客“中国红十字总会”博客空间里,回应了网民的部分问题。现将博客内容摘录如下:
    问题1:网上传言,中国红十字会某官员在接受CCTV-4采访时表示,将送给灾区价值1300万元的1000多顶帐篷。经计算,每顶帐篷高达1.3万元。
    我们看到网上有这样的传言之后,立即进行调查,但并没有找到接受CCTV-4采访的这位“官员”,我们红十字会也没有人说过这些话。截至19日,中国红十字会一共向灾区送去了13114顶帐篷,价值1540多万元,平均每顶帐篷1174元。自汶川地震发生以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全国各地分会的备灾救灾仓库中,所有库存帐篷几乎全部运往灾区。
    问题2:有网友收到类似“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请伸出您的援助之手,红十字会建设银行账号6227×××联系人×××”的短信,不知红十字会是否授权过个人或机构为地震组织过募捐?
    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相关媒体发布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募捐方式和账号,但是从未授权任何单位、个人或媒体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名义及其它账号在网上开展募捐活动。对于一些打着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合作募捐的旗号,募捐款项不直接进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账号的任何单位、个人或媒体,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再此,也提醒广大网民注意,不要上当受骗。
    问题3:中国红十字会为本次震灾开通了哪些募捐方式,是否公布过短信募捐?如有,号码是多少?
    在本次抗震救灾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共公布了四种捐款方式,为:银行汇款、邮局汇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网上捐赠、1069999301短信捐赠。我们的渠道是畅通的,请各界爱心人士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网站http://www.redcross.org.cn查实。
    问题4:红十字会对募集来的善款是否要扣除一定的组织管理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及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红十字会所募集的“5?12”地震款物,将全部用于抗震救灾工作,与抗震救灾无关的费用不在“5?12”地震募捐款中列支,不存在扣除比例的问题。
    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救助工作的社会团体,各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其工资由同级财政部门拨付,不在募捐款中列支人员经费。各级红十字会将全力以赴,把大家的爱心传递给灾区群众,共同支援灾区,做好紧急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
    问题5:有网友反映有的地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态度恶劣。
    网友反映的这个问题,不是发生在抗震救灾期间的,但其影响也是严重的,总会对此十分关注。我们对极个别工作人员的恶劣态度提出严厉批评,同时会加强红十字系统工作人员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鉴于总会与地方分会之间只是业务指导的关系,总会也希望各地分会加强对其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规范。
    问题6:网友想知道红十字会募捐款的使用去向。
    各级红十字会多年来募捐款的使用都是按照国际联合会有关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有关规定来使用的。5月18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向全国各级红十字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红十字会要结合灾区需求并尊重捐赠者意愿,用于紧急救助阶段的资金要及时拨付到灾区,计划用于灾后重建阶段的资金要妥善保管,根据国家的整体部署在重建阶段统一使用。各级红十字会要主动及时地发布募捐款的使用情况公告,接受政府、社会和媒体的监督。但是,救灾工作是一个过程,公告将根据工作进程陆续发布,中国红十字会欢迎国家审计部门对募捐款的使用进行专业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向社会发布,欢迎大家关注。
    最后,再次对社会各界给予中国红十字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8-5-21 22: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疑点,但感觉也有存在的可能。

    这个视频也已经不能访问了。但其所反应出来的问题应引起国人的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8-5-21 23: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林:不苛责 不添乱 不轻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08:3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作者:曹林(北京 媒体从业者)
      不抛弃,不放弃——这句短促有力、悲壮铿锵、坚决坚定的口号,是近来中国喊得最响、最能激起社会共鸣、最代表每个人心声的几个字,一直在震后生死救援中支撑着人们的信念,凝聚着中国抗灾救命的精神。废墟外面的人以这几个字向埋在废墟下的人坚定承诺,人民子弟兵以这几个字表达救命的决心,政府以这几个字向人民表达救命的坚决,生者以此抚慰被埋者家属,公众以此互相鼓劲打气。这几个坚决得不容任何置疑的字,表现出一个伟大的国家在同胞遇困时守望相助、生死相守的伟大情怀,我们心心相印血肉相连,一起生一起痛一起承受痛苦分担不幸,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兄弟姐妹。
      地震已经过去了九天,虽然废墟下生命的存活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但还是期待我们的救援能够继续“不抛弃、不放弃”——生命奇迹仍不断出现,请继续坚信生命的坚韧,不放弃任何一个废墟下可能坚守着的生命。救生工作已近尾声,防次生灾害和拯救生者的任务还很艰巨,期待我们能在“不抛弃、不放弃”之外,更多一些这样坚决的认同,这就是:不苛责,不添乱,不轻疑。
      首先是不苛责。战胜灾难需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需要在守望相助中紧紧抱成一团,而不合时宜、不近情理的过度苛责则会分散社会的凝聚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血献血,每个人倾其所能、尽其所力地支撑前方的抗灾救命,这次中国人在灾难面前迸发的巨大凝聚力让世界为之惊叹,但也出现了一些苛责:比如有人指责某个超级富国在捐款上太吝啬,有人抱怨某个明星和某个企业老总的捐款不符合他的身份——其实,每一份善心都值得尊重和珍视,爱心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否则就是一种道德绑架。更关键的是,这种不合时宜的苛责会瓦解社会的凝聚力。天灾之下,天灾是我们共同的、最大的敌人,社会需要凝聚所有人的爱心战胜地震这个共同的大敌,而不是在我们自己中间制造和树立敌人。
      还有人指责电视台主持人播报节目时没有戴白花——我的同胞们,少点这种伤人的指责吧,也许那只是他们偶然无意的疏忽,轻轻地给一个提醒就可以了,苛责会削弱我们在灾难前的凝聚力。
      然后是不添乱——添乱,噢,我是很不忍心说出这两个带点责怪意味的字眼的。可敬可爱的同胞,我知道此时此刻你们对灾区的百姓充满悲悯和同情,想竭尽所能地为救灾出点儿力,决不会有意为救灾添乱,决不想自己的行为会给救灾带来麻烦。但是,你们有些行为确实给救灾添乱了,影响到了救灾的科学、专业和有序进行。比如,有的志愿者奔赴一线想为救灾出点力,没想到由于盲动自己却成为被救对象,或是堵塞救命通道影响了救灾。无论助人的心有多强烈,但此时更需要的是科学有序,做每件事时都要把救人置于中心和体贴受灾者的心情为重,不要只顾及自己的想法。
      再就是不轻疑。万众一心携手抗灾救命,但我在网络上也看到一些对前方救灾的质疑,有的怀疑民众捐赠的钱财会不会到需要的人手中,有的怀疑民众的捐赠品会被浪费,有的怀疑前方救灾者有没有尽力营救每一个被埋者——也许怀疑在日常语境中很正当很正常,但无论如何,这时候我们不该轻疑,应该更多地选择相信,相信前方救灾者会竭力营救每一个生命,相信受难者会感受到我们慈善的温暖,相信政府的力量。大灾当前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相信,轻疑会耗散我们的凝聚力,会瓦解我们的信心,信任则能带来温暖。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8-5-21 23: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聃:克制性采访灾民应成媒体共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08:10 新京报
      作者:王聃
      被埋在废墟里,九岁的孩子没有放弃,他唱着歌等待救援。然而面对媒体频繁采访,孩子却情绪失控,在医院里大喊大叫。昨日,奔赴四川进行心理救助的武汉心理专家施琪嘉教授呼吁:对获救人员的采访要有节制。(5月20日《长江日报》)
      鲁迅先生曾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其实,比悲剧更让人颤栗的,是对不堪回首、噩梦般苦难的再次追忆。震灾过后,幸存的孩子已成了真正“脆弱的芦苇”。此时任何强加的“采访”,任何对曾遭受磨难和正承受伤痛的提问,都将重新划开那些稍得痊愈的伤口,成为孩子不可承受之重。
      这样隐喻着“疏忽”的采访,在震灾报道中不是孤例。不可抹杀媒体善意的出发点,他们积极采访地震劫后余生者和无私奉献者,更多是在呼吁全社会关注灾难,颂扬众志成城的抗灾精神。作为“社会良心的守望者”,这样的目的值得礼赞。但任何采访也应谨守底线,这就要求媒体进行“克制性采访”,在关注灾情与抗震动态、弘扬民族精神大力抗灾的同时,尽量绕过那些显而易见的、可能因采访而生的“人造伤痛”,须臾不能忘却报道的“人性化视角”。
      期待“克制性采访”成为所有震灾报道媒体的共识。它对伤痛者的体恤与慰藉,更能体现出一个媒体的道德准则与人性关怀。
      □王聃(长沙 市民)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