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875|回复: 21
收起左侧

人民日报:论文指挥棒,到底有多“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4-24 08:07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lotuscsx 发表于 2016-9-6 10: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导向,在科教界不算新话题,却是一个至今尚未解决的大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有高校把SCI论文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以来,论文日益成为评判科研机构、高校乃至医院的最为重要的标尺,甚至到了“唯论文论英雄”的程度。尽管近些年来科教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对此大声疾呼,但“论文指挥棒”依然大行其道。

      那么,当下论文导向的现状如何?其利弊何在?为什么改不动?怎样才能改变?本版自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四问论文导向”,就公众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编 者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按理说评价我的标准应该是手术做得如何、挽救了多少危重病人,但实际的标准却是论文发了多少、影响因子有多少。”说到这里,中山大学某附属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晓东不免苦笑,“我知道这很荒唐,但现实情况就是这样——论文决定一切。”

      近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不管是高校还是科研机构、医学院还是医院,晋升职称还是年终考核,评国家奖还是选拔人才,论文都已成为最重要的指挥棒——许许多多的科教人员正无奈地被论文牵着鼻子走。

      职称晋升的“硬杠杠”

      无论是医生还是教师,评职称最重要的不是看你做了多少手术、教了多少学生,而是发了多少论文

      “论文导向最直接的体现,是职称晋升。”张晓东说,无论是内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论文都是评职称最重要的指标。

      他解释说,医生晋升职称有三个考核标准:临床、教学和科研。评审时临床、教学大家得到的分值都差不多,能拉开差距的就是科研。“科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发表的论文,一部分是承担的科研项目。而你申请项目时又要看你发表的论文,论文多就容易申请到课题;你申请到的课题多,发论文的几率就高。所以说到底,最重要的指标还是论文。”

      “现在对论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张晓东说,比如要评主治医生,原来的要求是2篇论文,在国内、国际发表的都可以。现在水涨船高了,至少要2篇SCI论文。

      “医生有没有时间写论文呢?”

      “说真话,时间真的不够。”张晓东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无论是内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临床任务都很重,可以说忙得四脚朝天。“就拿我来说,除了教学、出门诊、参与病例讨论和院内外的会诊,还要做大量手术,手术做到晚上七八点是家常便饭。”他说,即便是双休日,也要抽出半天回到医院查房。“不光身体累,医生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可谓身心俱疲。”

      “所以做科研、写论文只能挤时间,再忙再累也要挤时间。”张晓东说,作为一线临床医生,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面对病人、服务患者,但现在没办法,论文压力实在太大。“职称晋升、年底评优,如果发不了文章,就通不过。”他叹了口气说,“说起来很滑稽,对于外科医生,评职称没有要求你做多少手术,但要求你必须发多少文章。”

      “每星期我都接到好几个电话,说可以帮忙代写论文、代写项目申请书。”张晓东说,“现在帮忙润色论文、代写论文都成了公开的秘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许多国外公司也加入其中、趁机捞金。一些医生被逼得没办法了,就走造假这条路。越是到基层医院,造假现象越严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高校、科研机构,晋升职称对论文的要求更高。比如,在副高晋升正高时,绝大部分高校都对论文数量提出具体的量化要求,一般要求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以上SCI论文)。比如,浙江大学某学院要求30篇左右SCI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某学院要求20篇左右SCI论文,山东大学某学院要求至少6篇二区以上SCI论文(其中至少一篇为一区SCI文章)。

      “教师的第一任务应该是教学,但在论文压力下,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不愿意上讲台,一些教师讲课时甚至敷衍了事。”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孔方敏说,现在许多学校对新聘任的博士、博士后实行“非升即走”的考核办法,论文达不到规定要求不仅无法晋升职称,还要收拾铺盖卷走人。

      奖金发放的“金钥匙”

      一些单位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奖励50万元

      据受访者介绍,论文不仅与年终考核挂钩,成为发津贴和奖励的依据,不少高校院所和医院还对发“高水平”论文的教师、科研人员重金奖励。

      据不完全统计,近90%的高校出台了发表论文的奖励政策,论文奖励成为教师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具体奖励政策大致可分为4类: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所在高校为第一署名单位,论文发表在《科学》《自然》等顶尖学术刊物上,每篇奖励20万—50万元;SCI收录的论文分区奖励,一区论文每篇奖励1万—5万元,二区论文0.5万—3万元,三、四区论文0.1万—1.5万元;论文被EI收录,每篇奖励0.1万—0.9万元;论文被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收录,每篇奖励0.1万元左右。

      在受访的科研院所中,实行论文奖励的也超过80%,奖励的标准与高校大致相当。

      论文的“溢出效应”还不止于此。据某农科院研究员李长之介绍,现在国家对科技人才特别重视,从中组部到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委,都有各种各样的人才计划。“我留意了一下,发现在各种人才评选中最看重的还是‘高水平’论文。你凭借一篇或几篇‘高水平’论文获得‘杰青’或长江学者,如果没房子,马上给你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其价值五六百万元。另外,一旦你靠论文戴上‘杰青’或长江学者等帽子,与一般教授的待遇就会差好几倍,获得的课题、经费也大不一样。”

      无孔不入的“金标尺”

      从项目申报到奖励评审,从人才评价到学科、单位评估,都在“论文数数”

      “有了论文你就是人才,没有就不是。”李长之说,前些年袁隆平因为没有“高水平”论文当不了院士,现在这种情形还在延续。“评院士最重要的硬指标是国家奖,但是评国家奖时论文又占主导地位。比方说,你培育的新品种推广了几千万亩、增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但评委会说,你有推广面但没有高因子论文,说明你这个新品种技术含量不高。而已经大面积推广、经过实践检验的新品种,怎么就会技术含量不高呢?”

      多位受访者表示,现在论文导向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除了单位内部的职称晋升、年终考核、津贴奖金,国家相关部门的项目申报和结题、奖励评审、人才评价、院士评选、学科评估,以及五花八门的单位排序中,论文都成为衡量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无论是评审专家还是被评估方,都非常重视评价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被引用数,而不是其对科学发展的实质影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从面上看,论文导向的滥用也十分严重:一是不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分专业岗位特征,一概以论文为标尺衡量科技成就、研究水准、专业水平;二是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忽视科技成果的内涵和价值,而仅凭论文数量、影响因子、领域分区、引用率等量化指标作简单化的判断。”中科院某研究所副所长胡明志说,在大多数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目前一般仅使用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在中文期刊发表的论文由于影响因子低,已经进入不了评价视野。

      “回过头看,我们的一些科研评价似乎一直在围绕论文玩数字游戏。”他说,20多年前,中国科技界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不多的时候,SCI论文多就是高水平的标志,所以主要是“数论文数”。10多年前,SCI论文数量比较多了,就开始强调期刊的影响因子。近几年,又引入领域分区的指标和被引用数量。总之,都是在数数。

      “现在无论是评科技奖励、重点基金,还是院士、‘杰青’等学术头衔和人才计划,有CNS (《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期刊)论文的优先,没有CNS论文的看看影响因子,没有高影响因子的再看看有没有发表在某领域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刊物。”胡明志说,“科研是非常复杂的高智力活动,评估考核却如此简单,的确值得反思。”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使用化名)


    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6/0905/c1006-28690142.html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9-6 14: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4347937040236606360_4:} 与高考一样,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採用凭国家级奖、省部级奖及论文数,并用加权平分的办法,升等升级,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否则活动能力差,踏踏实实干实事口才不行的老实人,定吃大亏。因写论文只要有内容总可以改写好的,拿国家级奖、省部级奖必有多次评定,后门较难开,所以我认为现行评定职称方法还是较为公平合理。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9-7 09: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马☆ 于 2016-9-7 09:12 编辑

    lotuscsx
           那些升官了的,职称so easy!评奖不是也有打点关系一说?!
                   那些升官了的,职称so easy,这种情况在科教系统可能较少。政府行政科技管理部门可能会有。省部级和国家级的三大奖,没有一定的水平评奖靠要拉关系,难!

    该用户从未签到

    硅胶新人 发表于 2016-9-7 14: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lol:,难怪现在买卖论文,论文造假这么普遍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4-24 08:07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lotuscsx 发表于 2016-9-10 07: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马☆ 发表于 2016-9-7 09:07
    lotuscsx
           那些升官了的,职称so easy!评奖不是也有打点关系一说?!
                   那些升官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候选项目被取消资格,被举报请托评委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26759

    该用户从未签到

    emilyxie2 发表于 2016-9-10 1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相对平等,哪有绝对平等。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9-10 20: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麦穗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49381411/answer/116379559
    来源:知乎

    批判和牢骚总能引人喝彩,但有两点不能同意。
    第一,不只有中国科学界以论文为标尺,全世界都是以论文为标尺,这是全世界科研的游戏规则。不清楚作者所说国外经常见到闷声做几十年看不出成果的这个经常有多大概率,加上还得是个行业内受人尊敬的,我相信概率不会很大。再者说,即便是国外有很多做实际科学的的科学家,我相信作者所说也就是欧美日等国,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制度能够承担这些人失败与等待的成本,就像这里边很多国家能提供优厚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一样,我们并没有已经处在了这个阶段。当然我不是为这种风气唱赞歌,只是觉得这是我们经济社会制度发展的这个阶段的特点。就像你一定要经历小学中学才能到大学一样。
    第二,说年轻人有创造力,到了五十多难有精力,从生理学上还真是,不过从科研界的情况看,只有到了作者的位置才能拿到面上重点以及各种大专项吧,既然功成名就的科学家都有这方面的认识,认为应该鼓励年轻人去做基础研究,那就可以多给予相关的支持,比如审基金,对组里的年轻科研工作者。事实上,每一个功成名就的,会继续巩固自己的地位,拿更多项目,催促手下发更多更好论文,从而获得更大更好的声誉。所以,这根本不是科研的问题,而是利益问题!抛开利益谈科研,图样图森破。
    谈一点建设性意见,我认为这篇文章不是面对年轻人的,应该是面对大科学家的。如果要达到理想的科研境界,大科学家们应该一方面去呼吁改良制度(因为只有你们有这个能力啊),另一方面应该给予年轻学者更多支持,至少对你组里的研究人员更多鼓励,既然都已经功成名就了,就真的可以让手下做点科研了(私以为即使这点也很难做到)。所以,如果自己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别人呢总结,牢骚无用,贵在行动。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9-10 20: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额,现代科学的体系是西方建立的,我们跟随了这个体系。文中说的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是全世界科研界普遍的问题。作为科研人员,你到全世界任何一个顶尖科研机构应聘,首先都是要看文章质量,其次是数量,缺一不可。而跟踪性的研究比起原创性的研究,速度快,审稿易,引用多,全世界的科研界都偏爱。中国人勤奋,做科研人多势众,跟踪性研究的优势就更大,所以这个问题还要更突出一些。这其实和工业界存在的问题也是一样的,西方原创出来一个东西,中国很快就多快好省地复制出来,不然为什么说我们是发达国家粉碎机?
      我们研究所的创始人,今年八十多了,是德国学界的泰斗级人物,还是一样抱怨现在研究所招人只看文章。我的老板是德国和奥地利科学院双院院士,还是一天到晚琢磨着怎么把文章发到nature上去。Randy Schekman更是痛斥影响因子对科研的危害,才创立了elife(结果大家还是说elife的影响因子不如ncs,呵呵)。
      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你问大多数科研人员都会得到‘不知道’的答案。说这么多不是说作者说的不对,而是要说明,这个问题不是只有中国有,全世界都有。那是不是全世界的科研都要没戏了?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9-12 14: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SCI论文
      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板等载体。印刷版、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科技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
      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SCI论文,顾名思义,即为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
      什么是影响因子
      ThomsonReuters,即汤森路透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800种核心期刊(光盘版)在内的8000多种期刊(网络版)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
      什么是期刊分区
          汤森路透分区法
      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4个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1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25%—50% (含50%)为2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50%—75% (含75% )为3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后75%为4区。
         国科学院分区法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每年的JCR数据,将学科分为14个大类和174个小类。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分为4个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5%(含5%)期刊划分为1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5%—20% (含20%)为2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20%—50% (含50% )为3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后50%为4区。
      什么是EI论文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管理、土建、水利、教育工程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进入EI的即是EI论文。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4-24 08:07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lotuscsx 发表于 2016-9-24 08: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科研考核:不再“数论文”,应当怎么改?

    说起论文“指挥棒”,业内人士在期盼改革的同时也不乏担心:“唯论文”考评搞了这么多年已成定式,加上中国还没有摆脱人情社会,用其它方法考评能更公平、更合理吗?

    科技考评不“唯论文”能行吗?

    那就看看这三个单位的做法吧。

    做法一:

    实行分类考核

    “拿铁锹的”和“拿笔杆子的”分开考核

    “过去我们研究所跟大学几乎一样,就拿SCI论文一项来考核,大家都趴在桌上写论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泓说。

    但近几年,随着认识越来越一致,研究机构内部拿论文考评变得不再是“天经地义”。尤其是农林科技这样以实践为主的领域,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逐渐成为研究所的“精气神”。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研究团队学科带头人韩天富清楚地记得,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王金陵教授要求学生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能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国同行进行交流,还要能扛起铁锹教农民种地。

    实际上,“唯论文”的考核机制在农科院这样实践性极强的院所里,已经无法作为人才选拔、评奖评优的唯一标尺。这种考核机制很难适用于关键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科研辅助和管理工作。

    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就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他们一改过去单一的论文考核标准,实行分类考核,将“拿铁锹的”和“拿笔杆子的”分开考核,取得了成熟的经验。针对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仍以其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为主设置指标。而其他岗位,则“因事制宜”,根据其工作岗位、职责任务确定考核机制。

    比如,针对从事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产品设计人员,按专利、产品、标准等的数量、质量和效益为主设置指标;对于转化人员,就按其推广品种、转化成果、转让技术与专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主设置指标;对于科研辅助和管理人员,由科研人员或其他服务对象对其服务的质量、数量、态度等方面进行记工分考核,通过计分结果确定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和奖惩措施。

    摒弃“唯论文”的考评模式,并不是考核放松了,而是更有针对性。“考评体系改革后,实行分类考核,对我们传统食品加工以专利为考核指标,要求每年必须拿出20个以上的专利。”张泓说。

    事实上,虽然不以论文为考核指标,但随着研究开发的深入,张泓所在的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室发表了高水平SCI论文10多篇,国内论文近30篇。这些论文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质量和被引用率都很高。

    做法二:

    重视同行评议

    邀请国际顶尖同行做书面评估

    整整五年没有发一篇论文,外人一定怀疑这个研究员是不是在“偷懒”。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却恰恰“容忍”且理解了这种人的存在。

    “李文辉老师当初回国,做乙肝病毒受体的研究,整整五年没有发一篇论文,但是我们北生所所有人都知道他在做什么,难度有多大。”北生所副所长黄嵩说。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论文导向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往往组织一些很大的团队,去做一个大工程。这种研究实际上做的并不是真正创新的东西,而是一些重复性的工作,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但是这样的东西在我们的科研体系里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因为这样的成果可以发论文,往往还是顶级期刊,由此还能拿到更多的基金项目,于是形成了一个循环,对于科学发展的好处并不多。”

    作为科研体制改革试验田的北生所,一开始就希望改变这种论文导向。在评价每一个PI(一般指实验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时,不是根据论文数量或者影响因子,而是邀请国际同行做书面评估。而这些评委并不是“泛泛选出来的”,都是由所长王晓东亲自选出的“细分领域内最顶尖的一小撮人、佼佼者”。

    北生所对实验室实行每5年一次国际同行评估,具体做法是:到第5年的时候,王晓东会把实验室的研究进展,包括发表的论文、未来的研究计划等,以匿名的方式交给5—10位国际同行,并问他们三个问题:第一,依据过去5年的工作,实验室主任在你们的研究所、大学能不能得到提升?第二,这个人5年的研究成果,有没有对你们的科研产生影响?第三,他5年所做的工作和今后打算要做的事情,能不能成为该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在三个问题中,实验室第一次评估至少要通过前两个,第二次评估三个都要通过。

    国际同行评估的时间是两个月到半年,评估结果会直接反馈给王晓东。截至目前,已有几位实验室主任因为未通过评估而自动离职。王晓东认为,科学研究是人类智力的竞赛,和体育竞赛一样必须尊重规则、优胜劣汰,不能讲私人感情,否则就会浪费科研资源。

    “在一个细分领域内,大家近几年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每一个人都心中有数。”黄嵩说,“这种同行评议机制的好处就是能规避掉一些国内评审的弊端,避免讲人情带来的问题。”

    做法三:

    关注定性分析

    以论文影响力、社会贡献度等为主要考量

    在综合性大学浙江大学,近年来的做法是逐渐以标志性成果来代替罗列论文,从定量分析逐渐过渡到定性分析。论文是重要但不是唯一指标,并逐渐导向学术影响力评价。

    据校方透露,浙大今年马上就要出台政策,彻底取消对论文篇数的要求,在职称评定中以论文影响力、社会贡献度等水平描述为主要考量,关注同行对于老师水平与贡献的公共认知。如果一个教授一年只写了一篇论文,但是这篇论文很有分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他在职称评定中就更占优势。

    在具体做法上,浙大在职称材料评审中更多采用通讯同行评议,尽量避免会议评审。过去国外评审送5个人,现在送20个人,从统计概率上就更接近真实水平的评价。在评价学术影响上,除了同行通讯评审,是否受邀在领域顶级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是否主持召开过国际会议等,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学术影响。

    在研究引进PI时,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曾遇到一位学术简历非常“漂亮”的申请者,毕业于世界名校,博士后阶段在《自然》、《科学》和《细胞》等顶尖刊物发过论文。评审组经过考察后发现,他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但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还欠缺,对未来不能提出明确的研究规划。最终,研究院并没有录取这位“论文实力强者”,而录用了另一位“论文简历”不那么理想的应聘者,因为他在陈述科研规划时展示了很好的想法和潜力。“这个故事说明在人才引进方面,论文指标已经开始淡化了”,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刘旭说。

    刘旭认为,高校人才评价最本质的内涵是贡献评价。贡献可以分为对知识的贡献、对技术的贡献和对社会的贡献等。而论文仅能在评价知识贡献中担任主要的指标,并不能覆盖到对于其他贡献的评价。

    “高校在进行人才评价时应该回归人才评价的本质内涵。说到底,是不是人才,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这种贡献的公共的承认,而不是单靠论文或专家定义出来。”刘旭说。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9/356986.shtm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9-25 10: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lotuscsx 发表于 2016-9-24 08:06
    关注科研考核:不再“数论文”,应当怎么改?

    说起论文“指挥棒”,业内人士在期盼改革的同时也不乏担心 ...

          {:soso__14347937040236606360_4:}   无论那种方法,说说容易,实施难呀!对个别人容易,对一大群人难呀!与高考改革一样,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人数佔总招生人数的比例还是很小的,对大多数人还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4-24 08:07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lotuscsx 发表于 2016-9-25 12: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马☆ 发表于 2016-9-25 10:52
    无论那种方法,说说容易,实施难呀!对个别人容易,对一大群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899-1004194.html

    看看我国的科研经费是咋花的?论文可使最能体现科研成果的指标之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zxciccas 发表于 2016-9-25 22: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写论文其实是对于科研有帮助的。但是为了写而写就跑偏了。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