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571|回复: 3
收起左侧

德国民众和社会精英怎么评价中国|中国人怎么看德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7 天前
  • 签到天数: 115 天

    [LV.6]常住居民II

    webmaster 发表于 2016-5-29 17: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喜欢德国,而德国人却不怎么喜欢中国。这个我们大多都已经知道了。德国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德国和中国:感知与现实》再度证实了这一现象。
    这项调查由华为[德国]公司委托和资助,由德国全球与区域研究所(GIGA)、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和民意调查机构(TNS Emnid)负责实施。调查者在中国和德国各调查了1000民众、100名政治决策者和200名经济决策者(以下分别称“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通称“社会精英”),分别询问了他们对彼此国家的认知和看法。
    2222.webp.jpg
    下面,我们就通过最新的调查结果,重点了解一下德国民众和社会精英目前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看法?他们在哪些方面认可和肯定中国?在哪些方面不喜欢甚至是“惧怕”中国?作为对比,本文同时展示了中国民众和社会精英对德国的看法(因其评价普遍比较积极,心急的读者也可以忽略这一部分)。


    (本文数据来源:2016年华为调查《德国和中国:感知与现实》,焦点:数字化和数字创新,2016年5月公布)

    提起中国,德国人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提到中国,德国人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经济强(34%),人口多(16%),不尊重人权(14%),中餐(12%),长城(12%),共产主义(12%),抄袭和剽窃[他人]思想(11%),大国(11%),廉价质劣的产品(10%),在生产方面的环保限制少(7%)。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十个自发联想,有些明显有着消极意涵。
    提到德国,中国人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经济发达(66%),汽车工业(34%),工业/科技(30%),德国人的性格(29%),德国产品(13%),二战/纳粹(13%),啤酒(12%),足球(11%),环境/旅游(10%),饮食/食品(6%)。

    提起中国人物,德国人首先想到的是?


    提到中国人物,德国人首先想到的前十名是:毛泽东(54%),艾-weiwei(8%),孔子(8%),邓小平(5%),成龙(4%),朗朗(3%),蒋介石(3%),中国皇帝(2%),周恩来(2%),习近平(2%)。从这里的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德国人对中国缺乏了解。
    提到德国人物,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前十名是:希特勒(36%),马克思(25%),歌德(20%),默克尔(19%),贝多芬(16%),爱因斯坦(16%),恩格斯(5%),俾斯麦(4%),贝肯鲍尔(3%),黑格尔(2%)。

    德国人如何看中国的政-治-体-制?


    只有7%的德国人对中国政-治-体-制持有积极看法,70%的德国人持消极看法。
    75%的中国人对德国的政-治-体-制持积极看法,只有1%的中国人持消极看法。

    德国人如何看中国的人-权-保-护问题?

    88%的德国民众认为中国在保护人-权方面处在世界下游水平。德国社会精英的看法比德国民众更为消极。
    中国民众(71%)认为德国在保护人-权方面处在世界上游水平,中国社会精英的看法比普通民众更为积极。

    德国人如何看中国-言-论-自-由-问题?


    86%的德国民众认为,人们在中国没有言-论-自-由或者至少言-论-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德国社会精英的评价比民众更差。
    反过来,中国民众和社会精英则绝大多数认为德国有言-论-自-由,而且社会精英对德国的看法比普通民众更为正面。

    德国人怎么看中国的媒体?


    59%的德国民众认为,中国只有国家控-制的媒体。言外之意是,他们认为中国媒体不独立。
    只有11%的中国民众认为,德国只有国家控-制的媒体,71%的人知道,德国有私人媒体。

    德国人如何评价中国的环保政策?


    德国绝大多数民众(84%)认为中国在环境与气候保护政策方面处于世界下游水平。德国社会精英的看法大体也是如此。
    中国民众对德国在环保方面的表现普遍持肯定的看法,认为德国居于世界上游水平。中国社会精英的看法比普通民众更加积极。

    德国人对中国的整体印象如何?


    只有24%的德国人对中国持有积极看法,43%的人看法中性,32%的人的看法消极。问及对其他国家的看法,德国人对法国的印象最好,持积极看法的比例是为71%,之后依次是(括号里是持积极看法的比例):英国(59%),日本(52%),美国(42%),印度(22%),俄罗斯(18%)。
    反过来,74%的中国人对德国持积极看法,22%的人看法中性,只有4%的人对德国有消极看法。问及对其它国家的看法,中国人持积极看法的比例如下:法国(75%),英国(72%),俄罗斯(61%),美国(52%),日本(24%),印度(15%)。
    看起来,喜欢法国和英国是中国人和德国人的共同之处。不过,在对日本和俄罗斯的态度上,中德之间存在明显对立:中国人喜欢俄罗斯,但不喜欢日本。而德国人喜欢日本,但不喜欢俄罗斯。这是中德分歧所在。

    德国人怎么看“中国威胁论”?


    调查中并没有直接问这个问题,而是询问受调查者对中国经济实力、政治权力、军事实力、中国规模的感受。调查显示,44%的德国民众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而感到担忧, 57%的德国民众因为中国的政治权力而感到担忧,57%的德国民众因为中国的军事实力而感到担忧,34%的德国人仅仅是因为中国的规模大就感到担忧。德国社会精英虽然并不像普通民众那么担心,但是比例也没有低多少。这说明,有不少德国人对于中国的强大感到不安,尤其是在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
    反过来,中国人则对于德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势力和军事实力并不感到担忧。

    对德国来说,中国和美国哪个更重要?


    这里要从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两个方面来看。
    在政治关系方面,德国更亲近美国。5%的德国民众(3%的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认为,德中关系比德美的关系更重要,36%的民众(51%的政治精英,43%的经济精英)认为,德美关系比德中关系更重要。58%的德国民众(46%的政治精英,55%的经济精英)则认为德中关系和德美关系同等重要。
    在经济关系方面,德国似乎更看重中国。24%的德国民众(30%的政治精英,28%的经济精英)认为,德中关系比德美关系更重要,18%的民众(20%的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认为,德美关系比德中关系重要。58%的德国民众(49%的政治精英,53%的经济精英)则认为德中关系和德美关系同等重要。
    反过来,中国人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也更加看重中欧关系。

    德国人如何看中国数字化&数字创新?


    53%的德国民众(65%的政治精英,59%的经济精英)认为,德国人认为数字创新带来的更多是危险。60%的德国人认为,随着逐渐深入的数字化,现有的工作位置会被消减。但有84%的德国人认为,中国人对于数字创新的态度是积极的。76%的德国人认为,中国人认为数字创新带来的更多是好处。此外,64%的德国经济精英和69%的政治精英认为,中国政府大力促进数字创新,而只有34%的德国经济精英和31%的政治精英认为,德国政府大力促进数字创新。
    这说明,德国人自己对数字化和数字创新大多持有悲观的看法,但是认为中国人对此持开放和乐观的看法,而且认为中国政府大力促进数字创新。这是德国人肯定和认可中国的一个方面。
    有意思是,中国人在数字化方面不但自己持有乐观的看法,而且也错误地以为德国人同中国人一样对数字化及数字创新持乐观的看法。例如,81%的中国人认为,德国人对于数字创新的态度是积极的,66%的中国人认为,德国人认为数字革新带来的更多是好处。这都超出了德国人的自我评价。

    德国人如何看中国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64%的德国民众(50%的政治精英,67%的经济精英)认为,中国的科技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与2014年相比,持这一看法的受调查者比例上升了3个百分点。此外,83%的德国民众(74%的政治精英,89%的经济精英)对于中国企业生产高科技产品的能力深信不疑。
    反过来,84%的中国民众(91%的政治精英,95%的经济精英)认为,德国的科技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89%的中国民众(92%的政治精英,94%的经济精英)对于德国企业生产高科技产品的能力深信不疑。

    德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对德国的影响?


    59%的德国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于德国的周期性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0%的中国人认为,德国的经济增长对于中国的周期性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对德国的投资?


    48%的德国民众(64%的政治精英,61%的经济精英)认为,中国对德国的投资对于德国的就业位置来说有积极影响。这说明,德国社会精英比民众更加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
    中国人对于德国投资的看法要积极得多。80%的中国民众认为,德国投资对于中国的就业岗位来说有积极影响。中国政治精英(91%)和经济精英(86%)的看法比民众更加积极。

    德国人如何看待进口中国产品的影响?

    49%的德国民众(44%的政治精英,60%的经济精英)认为,进口中国的产品将会排挤德国的生产商。经济精英在这一方面感受到的压力明显高于普通民众和政治精英。
    反过来,只有20%的中国民众认为,进口德国产品会排挤中国的生产商。政治精英(21%)和经济精英(20%)的看法也是如此。绝大多数中国人(68%左右)完全不认为会出现这种影响。

    德国人如何看待中德科技合作?


    41%的德国民众(32%的政治精英,40%的经济精英)认为中德两国都将从科技合作中获益。但有39%的德国民众(54%的政治精英,48%的经济精英)认为德国获益少于中国。
    反过来,认为中德两国都将从科技合作中获益的中国民众为80%,政治精英82%,经济精英(87%)。
    由此可见,中国对两国科技合作持更加积极的态度,而德国人、尤其是社会精英则心存顾虑。

    德国人如何看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抄袭仿造问题?


    85%的德国民众(89%的政治精英,90%的经济精英)认为,中国首先代表的是大众产品。只有5%的德国人认为,中国首先代表的是创新性产品。80%的德国民众(89%的政治精英,88%的经济精英)认为,中国企业通过经济间谍盗取德国的科技。64%的德国民众(73%的政治精英,72%的经济精英)认为,中国企业主要是抄袭西方的产品,而不是发展自己的产品。
    反过来,67%的中国民众(66%的政治精英,77%的经济精英)认为,德国首先代表的是创新性产品。20%的中国民众(24%的政治精英,13%的经济精英)认为,德国企业通过经济间谍盗取中国的科技。至于德国企业抄袭他人的问题,调查中没有问到。可能是调查者觉得德国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德国人如何评价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


    52%的德国民众(48%%的政治精英,40%的经济精英)认为,中国产品的质量低。只有10%的德国民众(13%的政治精英,18%的经济精英)认为,中国产品的质量高。不过,54%的德国民众(66%的政治精英和66%经济精英)认为,中国产品的性价比好。
    反过来,85%的中国民众(90%的政治精英,92%的经济精英)认为,德国的产品质量高。70%的中国民众(72%的政治精英,70%的经济精英)认为,德国产品的性价比是好的。

    德国人知道中国的哪些品牌?


    问及德国人对中国品牌的熟悉度,结果如下(括号里是知道该品牌的受调查者比例):联想(36%),华为(30%),阿里巴巴(15%),英利太阳能(12%),上汽集团(6%),青岛啤酒(6%),中兴(6%),海尔(5%),中国一汽(3%),小米(3%),腾讯/微信(1%)。从回答者比例来看,绝大多数德国人并不熟悉中国品牌。而且除了“联想”之外,只有少数德国人认为这些品牌有创新性。
    中国人对德国品牌的熟悉度明显高多了(括号里是知道该品牌的受调查者比例):宝马(89%),奔驰(88%),大众(87%),西门子(82%),阿迪达斯(76%),妮维雅(64%),麦德龙(48%),博世(43%),拜尔(37%),Persil/汉高(34%),SAP(20%)。而且多数中国人认为,德国这些品牌具有创新性。

    德国人如何评价中国品牌的国际声誉?


    57%的德国民众(73%的政治精英,69%的经济精英)认为,中国品牌的国际声誉差。
    反过来,83%的中国民众(89%的政治精英,92%的经济精英)认为,德国品牌的国际声誉好。

    德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的教育水平?


    54%的德国人认为,中国在国际教育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83%的德国人认为,中国教育体系比其他国家更强调成绩压力。68%的德国政治精英和60%的经济精英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对于中国的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84%的德国人认为,中国人具有高度的积极性去国外学习或工作。
    81%的中国人认为,德国在国际教育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57%的中国人认为,德国教育体制不比其他国家更强调成绩压力。32%的中国政治精英和67%的经济精英认为,德国的教育体系对于德国的竞争力有积极作用。57%的中国人认为,德国人有高度的积极性去国外学习或工作。

    德国人如何看中国人口问题?


    53%的德国人认为,快速的人口增长是中国的特点。只有26%的德国人知道中国社会也面临老龄化问题。
    而67%的中国人对德国的老龄化问题有着清楚地认识。

    德国人如何看待中国文化?


    德国人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态度有些多元。37%的德国人表示喜欢中国文化(如音乐,电影或文学)。多数德国人(54%)欢迎中国人移民到德国。88%的人甚至可以想象,和中国人交朋友。但与此同时,81%的德国人不想在中国长期或短期生活。55%的德国人对于中国文化感到陌生。
    65%的中国人喜欢德国文化(音乐,电影或文学)。62%的人欢迎德国人移民到中国。73%的中国人可以想象和德国人交朋友。47%的中国人对德国文化感到陌生。45%的中国人愿意在德国长期/或短期生活。

    德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


    67%的德国人认为,中国人是一个和平的民族。与2014年相比,这一比例下降了四个百分点。57%的德国人认为,中国人灵活和务实。与2014年相比,这一比例上升了五个百分点。41%的德国人认为,中国人包容。
    反过来,68%的中国人认为,德国人是一个和平的民族,69%的人认为,德国人包容,62%的中国人认为,德国人灵活和务实。这一看法多少让笔者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德国人之前给人的印象一贯是“排外”和“死板”。当然,调查问得都是主观看法,并不一定与客观情况相符合。

    总结与反思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国人对德国各方面的评价和态度是积极的、肯定的和开放的,而德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则显得复杂、多面、有些地方甚至自相矛盾。比如,一方面,德国人认为中国的商品质量低,缺少创新性,认为中国企业主要抄袭西方的科技,而不是发展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德国人又认为中国企业具有生产高科技产品的能力,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德国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德国具有重要影响,认为中国投资对德国就业有积极影响。甚至认为德中经济关系比德美经济关系更重要,因此,德国需要加强和中国合作。另一方面,德国人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感到担忧,特别是对中国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实力的增强感到担忧,认为进口中国产品会排挤本地的生产商。再加上,德国人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中国在人-权-保-护、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言-论-自-由、媒-体-独-立等领域的做法颇有微词。因此,德国人对和中国这个伙伴合作常常感到矛盾和纠结。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德两国之间的合作和关系发展恐怕很难绕开德国民众这种矛盾和纠结的心理。德国媒体时常会发出的一些有关中国的“不谐和音”,也可从中得到解释。认清德国人对中国态度矛盾和纠结的症结所在,全面了解德国人对中国的真实看法,不回避和掩饰其负面评价,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应对中德合作所面临的挑战。
    此次调查还表明,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中德两国人民在情感层面的不对称关系(中国人喜欢德国,但德国人不喜欢中国)之外,这里显然还存在着一种认知层面的不对称关系,即:中国人对德国的认识要好于德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虽说在情感层面,单方面喜欢德国让中国人的境地略显尴尬,但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在认知层面更熟悉德国的中国人显然比对中国缺乏了解的德国人更有优势。当然,中国人倾向于神话德国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德国的偏爱让中国人倾向于将所有积极的特征都赋予德国,因此容易失去对德国的客观认识,认识不到德国同样是一个存在很多问题的社会。
    最后,知道有些德国人不大喜欢中国,我们也不必转而不喜欢德国。中国人喜欢德国自有其合理的理由和需求。德国人不喜欢中国,也有他们的原因。这种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矛盾和张力,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认知自我和他人的契机。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或许不应将对中国有负面看法的责任全推到德国身上(德国媒体的负面报道,德国人的自傲、无知或偏见等),而是应该认识到,一个正处在转型之中的、复杂而多元的中国对于德国乃至世界而言构成了不小的认知挑战。让世界更好认识、了解、理解乃至喜欢中国,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声明:(1)本文所展示的调查数据反映的是中德两国受调查者的观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的观点。(2)本文部分内容取自作者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和《环球时报》上的文章《德国人现在怎么看德国和德国人》(2016年5月21日)以及《正视中德两国民众对彼此的认知差异》(2016年5月23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gysml 发表于 2016-5-29 20: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中国的对外宣传不够,或者人家不信。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11-1 18:45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雪原 发表于 2016-5-30 09: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原 于 2016-5-30 09:45 编辑

    有点意思,我觉得德国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做事严谨!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5-30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4347937040236606360_4:}  走自己的路,听听就好。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