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engyuny 于 2015-1-28 13:02 编辑
以下数据来自卓创资讯——赵德福:浅谈气相二氧化硅生产工艺(2014.9.22)
“近两年,基于硅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副产物循环利用的行业政策,众多投资者开始涌进气相二氧化硅这个行业,浙江富士特、宜昌南玻、新安化工、浙江合盛、山东东岳企业开始迅速占领市场,国内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后时代格局开始形成。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产,行业产能开始进入疯狂扩张阶段,下游需求增速难以跟进,产能过剩现象开始凸显。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气相白炭黑行业装置总产能已经达到9.46万吨,然而受原材料供应紧缺以及部分企业生产重心转移影响,2014年上半年国内气相白炭黑实际产能仅在7万吨左右,据卓创统计,2014年上半年国内气相白炭黑总产量约在3万吨左右,产能过剩现象明显。
生产技术比较
通过与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对比,不难发现,在气相白炭黑的生产工艺以及后期处理上,国内主流生产技术还有所不足,主要表现在单套装置生产能力、过滤技术、加氢除氯技术以及氯化氢循环利用等方面。” 上述资料在卓创资讯网上看到的,引用过来,希望能跟各位专家交流讨论:国内气相二氧化硅行业发展后时代已经来临,到底会走向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