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1363|回复: 3
收起左侧

面对双反,国内多晶硅企业该如何应对?(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12-15 09:00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tt777_1028 发表于 2012-10-8 16: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内容已经经过作者同意转载,如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并告知!(本内容来自新浪博客,博主:多晶硅技术)
    笔者按:此篇文字为笔者的一些个人观点,仅供与行业人员进行探讨,不足之处,还望指正。本篇文字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国内目前年产1000t-3000t规模的具有热氢化工段的多晶硅企业。     随着欧盟确定对产自中国的组件、电池片展开反倾销调查以来,国内的下游组件企业已是哀声一片。其实,在一个原本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来慢慢发展、技术提升的产业,在大家的你争我抢、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情况下在短短五年左右的时间里走完的时候,当大家你今天宣布自己的成本最低、明天宣布他宣布自己的成本更低的时候,当大家更是欣喜由于组件成本降低而使“平价发电”提前实现而认为光伏产业大放溢彩的时代来临的时候,现在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只不过这种结果要比大家想象的要来的更早一些。之所以产生这种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内的企业将公司重心放在的如何通过制造环节来降低成本上,而非是通过技术提升来降低生产成本上。
        由于各自所持的立场不相尽同,因此笔者不想过多的谈论光伏下游企业的面临的事情,在本文中仅讨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多内多晶硅企业所面临问题及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坦诚而言,欧盟的双反对于国内许多多晶硅企业而言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反响,只是进一步打消了企业原本还抱有的一丝幻想。毕竟,在此之前的一年时间里,他们所经历的一直是行业发展竞争所带来的伤痛,同时还要面临国内产业下游一些企业和人员一直期盼其加速灭亡“看大戏式”的调侃与嘲讽,而此时的波折对于早已遍体鳞伤的他们而言只不过是可能多一道伤痕而已,这也许是哀莫大于心死的一种无奈的表现吧。
    一、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现有生产技术水平:
        当前两天有媒体报道说是国内还有14家多晶硅企业在生产运行时,许多人都表示不敢相信,不能理解。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许多人认为国内的多晶硅企业已经没有救了,必死无疑,国内的多晶硅市场终究是“四大家族”的天下。其实,在多晶硅价格连续下滑,且对国内多晶硅企业造成巨大冲击的过去一年中,国内的一些多晶硅生产企业和相关技术、设备公司一直没有放弃对多晶硅生产工艺的持续技术改进和创新,并在此期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这些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1、还原单炉产能的提升;
       2、还原炉生产运行周期的优化(并非越短越好);
       3、还原电耗的降低,其中12对棒还原炉的综合还原电耗降至70Kwh/kg左右,24对棒还原炉的综合还原电耗降至60Kwh/kg以下;
       4、还原一次转化率得到优化提升;
       5、还原的绝缘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6、还原和热氢化系统的热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7、热氢化一次转化率的提升,STC一次转化率超过20%;
       8、还原系统产生的STC基本全部回收利用;
       9、热氢化的关键零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在延长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极大的降低了备品备件的采购成本;
       10、合成转化率的进一步提升,物料损耗进一步降低;
       11、精馏系统的工艺优化,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经过技改后的企业产品质量基本都在国家太阳能标准二级以上,其中部分厂家85%的产品都在国家一级以上;
       12、通过对系统及工艺的优化改造,解决了一直以来国内多晶硅企业受尾气回收系统处理能力不匹配的限制,为系统进一步提升产能奠定了基础;
       13、系统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14、生产系统过程控制体系在企业中全面建立,大化工生产中的系统过程控制方法在多晶硅企业中全面推行,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及成本降低奠定基础。
    从目前已技改的企业的运行情况来看,国内多晶硅现金生产成本降至23美金是不存在问题,在一些有区域优势的企业其现金生产成本甚至可以做到21美金以下。因此,从这一点来讲,国内的现有多晶硅企业不是没有可能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积极的提升生产技术水平、生产系统控制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
    二、现有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当然,从国内的多晶硅行业来看,能够进行技术突破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企业则是停产等待。虽然一些企业名义上实在进行项目技改,但实际状况大家则是心知肚明。
        从笔者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多晶硅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现有已运行企业的投资成本非常大,以2007-2010年期间所建设的多晶硅项目来看,1500t/a规模的一次投资额基本在16~18亿人民币,3000t/a规模的一次投资额基本都在25~28亿人民币。因此,前期投资过高已让这些企业单从折旧和财息方面处于非常被动的竞争劣势;
        2、技术水平比较低,能耗、物耗等经济指标非常高。截至在目前,还原综合电耗在110Kwh/kg以上,产品生产综合电耗在250Kwh/h以上,热氢化一次摩尔转化率小于12%的企业比比皆是。
        3、基于技术水平所限,再加上生产系统控制水平比较低,3000t/a规模的项目月产几十吨的企业也很常见,所以但从“产能决定成本”这方面来看,毫无竞争优势;
        4、原有既得利益的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太强,对新进的生产技术力量抵触比较大,导致新的生产技术无法在企业内实施;
        5、许多企业在生产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还是不肯放下面子,对外总是宣称自己运行很好,技术力量很强,不愿接受外部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公司的支持,从而错失最佳的技改时期,丧失市场竞争机会;
        6、在现有生产技术水平不足的情况下,盲目的引进新技术、建设新项目,在新项目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原本已经非常脆弱的企业又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7、盲目的新上项目占用了企业的大量流动资金,加上生产规模进一步放大,生产不顺,销路不畅,企业生产成本不降反升;
        8、随着多晶硅价格的进一步降低,国外进口量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国内企业对多晶硅市场缺乏信心,感觉前途渺茫;
        9、市场的持续下滑,很难再受到金融的信贷支持,企业缺乏流动资金,生产的持续性很难得到维持,企业停产也就不可避免;
        10、企业的长时间停产,加上设备维修保养不善,生产设备已经出现损坏现象。随着停产时间的延续,生产设备报废的几率将进一步加大;
        11、随着企业的长时间停车,行业整体的不景气,多晶硅行业的从业人员转行现象已经非常明显,生产技术人员流失非常严重。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目前国内的多晶硅企业好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不开等死,开了找死”的言论在行业内外时刻充斥于耳,大有一副中国多晶硅行业即将灭亡的态势。

    三、针对双反,给国内多晶硅企业的一点建议: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在目前情况下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先要想法设法的生存下来,只有生存下来才能谈论以后如何发展。市场的好坏永远是相对的,没有不好的市场,只有不好的企业。因此,笔者建议国内的多晶硅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企业的生产运营:

    1、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目前生产技术是制约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不尽人如意,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各企业首先必须在生产技术上实现突破,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生产技术的关键性突破首先可以保证企业生产平稳,降低设备故障率和设备停车率,降低设备停车时间,提高生产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实现达到或超越预期产能,然后在生产控制平稳的基础之上做到电耗、硅耗、氯耗等耗用指标的降低,从而才能保证生产成本的降低。

    2、在自身技术力量有限情况下,可引进外部技术力量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创新:
        生产技术的改造与创新主要依靠于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力量,因此企业生产人员的培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当然,在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引进外部技术力量与自己企业的人员一起来进行企业生产技术改造与创新,也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有企业自身生产技术力量增强,企业才会拥有市场竞争的资本。

    3、  企业相关人员在思想和做事方式需要改变,要勇于接受新技术和新的生产运营理念:
        一些企业的人员,尤其是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员,需要转变思想,乐于去接受来自外面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运营理念,要逐渐抛弃怕别人抢饭碗的思想。如果能够快速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其实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4、不要让折旧成本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由于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多晶硅生产企业的建设成本都非常高,因此其相应的折旧成本和财息费用也就非常高。许多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时,考虑到折旧成本和财息费用,就会认为自己的生产成本非常高,加上技术力量所限,就会有一种越开越亏的感觉。其实,作为企业来讲不论企业生产或是不生产,折旧和财息是不可避免的要发生的,企业必须承担这项费用,除非企业打算彻底破产。因此,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换一种思路,即只要自己的现金生产成本等于或低于市场产品售价,则就是一种获利。

    5、快速达产是影响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企业的实际产能是密切相关的,实际产能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产成本的的高低。如果企业在运行起来之后不能快速达到设计产能,生产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不能够得到提升,那么其生产成本将很难得到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资金压力加重,负面影响将会增加。

    6、提升产品质量:
        如果在企业能够达产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那么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对于争取客户、拓展市场非常有利。只要在价格合理、质量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和降低库存来快速回笼资金,为企业的稳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7、生产过程控制非常重要:
        多晶硅生产中过程控制非常重要,生产系统运行越平稳,不出现大的异常波动或是非计划性停车,那么多晶硅的产量就会得到提升,各项损耗也就会得到降低。生产过程控制的平稳性主要表现在物料供应、预防控制、生产异常时各工段之间的配合等方面,要满足生产系统平稳运行,除了提高生产人员的技能和操作水平外,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生产运行体系,使所有的操作和运行都能够标准化、细致化,要做到提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问题由事后走到事前。

    8、预防性维护应成为企业的一项日常工作: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针对每个车间、每个工段、每台设备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出经常可能发生的问题点,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紧急应对措施,做到预防性维护,以保证生产设备能够正常平稳运行。在企业的生产运营中,预防性维护应成为一项日常工作。

    9、不要盲目的上马新项目:
        任何一项新技术和新工艺都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在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新项目的成败与否更是未知数,更不要说其一定能够确保降低生产成本。在目前这种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现金为王,流动资金才是第一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12-15 09:00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tt777_1028 发表于 2012-10-8 16: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是国内多晶硅企业打算韬光养晦,还是蓄势待发,如果以后还想在多晶硅行业有所作为,并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只有在生产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有机会得以发展。在某些时候,越是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只有企业生产正常运行起来,具有一定的现金生产成本优势,产品销路良好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可能争取金融信贷资金,才可能获求进一步发展,否则都是空想。很有可能企业长期停产后,如果再想获得金融信贷支持,除非有特殊的渠道和背景,否则很难。

        2、只有企业的正常运行,才有可能维护现有的客户关系,在适当时候和条件下还可以拓展新的客户,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越是在这种众多企业纷纷停产和双反即将启动的情况下,只有企业能够保持生产,则会更有机会去蚕食现有其他多晶硅供应商的市场份额。

        3、只有企业的正常运行,在一旦市场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将能够迅速获得市场分额,快速扭转一直以来的被动局面。

        4、企业的正常运行,可以保护设备,使生产系统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

        5、企业的正常运行,对于员工也是心理上的一种鼓励,凝聚力会进一步加强,员工流失率也会进一步降低。

    备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探讨指正。如需转载,请告知并注明出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cspc 发表于 2012-10-8 21: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真是痛定思痛,如今的有机硅又何尝不是如此?:L

    该用户从未签到

    tracyli 发表于 2012-10-9 17: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总是受制于人?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