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687|回复: 3
收起左侧

三农专家致信袁隆平 劝其放弃杂交水稻研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11-4-27 17: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04月27日 11:50
    来源:南方农村报
    字号:T|T148人参与16条评论打印[email=]转发[/email]

    资料图
    给农民留几粒真正的种子
    ——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袁先生:
    您好!我是您的粉丝。您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已经80岁高龄了,还在攀登培育杂交水稻的新高峰,相信您一定能培育出更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但我却希望您在有生之年放弃杂交水稻的研究,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
    我之所以这样劝说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现在的种子发展趋势是杂交化、转基因化,种子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子了。育种科学家和种业资本家为了获得种子垄断收益,摒弃原来的种子。我在北京市平谷区一个村子里种三分地,在种子公司买不到常规种子(未杂交、转基因的种子)。我对此深感不安。如果有一天碰到天灾须补种的话,农民还能种什么呢?
    第二,常规作物虽然产量比杂交作物低,但肥料、农药的使用量要少20%左右。现在我国杂交水稻产量虽高,但需投入的肥料、农药等也同步增加。
    第三,我认为,常规稻也能高产,也可保障粮食安全。我担任乡党委书记时,有一胡姓农民选育常规中稻品种,人们都称该品种为“胡选”,产量和杂交中稻“汕优63”差不多,亩产1200斤左右。1亩地只需2-3斤“胡选”种子,而且种子还可以连续多年使用,深受当地农民欢迎。但是,由于种子研发部门为追求种子垄断利润,视“胡选”为眼中钉、肉中刺,后来“胡选”再也见不着了。
    第四,常规稻种子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强。我家乡湖北监利经常遭受水灾,水灾过后,灾民们都会用自家的常规早稻“翻秋”(把早稻当晚稻种)自救,1亩翻秋稻能收500斤左右粮食,解决灾民的口粮没有问题。去年,我家乡有些地方中稻被水淹了,由于农民没有常规稻谷,稻田只能被撂荒,等吃政府救济粮。
    第五,常规稻种子便宜。上世纪80年代,杂交稻未普及时,农民多用常规种子,当时3斤稻谷可换1斤杂交稻种子,而2斤稻谷就可换1斤常规稻种子,而且常规稻种子可以连续种3-4年。现在,20斤稻谷换1斤杂交稻种子,而且只能种一季,不能留种。杂交稻种子价格越来越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民增收难。
    第六,在您的带领下,攀登培育杂交种子新高峰的后来者越来越多。以您为代表的育种科学家群体,对此做出不少贡献,但别忘了农民也有自由选择种子的权利。
    近些年来,我国种子战略混乱,对此,请您呼吁有关部门进行立法规定——保留30%的常规种子,确立10个县为常规种子种植区,设立国家种子粮库,等等。
    我相信袁先生能听取相关意见,认真对待这样的呼吁。
    李昌平(三农问题研究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展毅飞翔 发表于 2011-4-28 09: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水稻也能搞大棚就了,想种就种!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9-3 10:52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123 发表于 2011-4-29 08: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都想回归大自然,很好。期待答复

    该用户从未签到

    ffx1027 发表于 2011-4-29 09: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但支持!就如同为了发展牺牲环境,反过来再治理,成本就大多了!!!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