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1536|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国攻克氢燃料电池重大瓶颈技术 跻身世界第二(4)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1-4-29 11:16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zemxldz 发表于 2010-9-2 12: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抗酸抗碱、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的特点(在王水中煮沸也不起变化),而且摩擦系数极低,绝缘性好,因此被称为“塑料王”。虽然这种材料数十年前就已经发明,但制造难度和成本很高,产量也极小,一般仅用于涂层。

    会上,“张家军创新团队”听到更多的是反对声,这让主持项目的科技部官员左右为难。一位极力反对的专家,曾参加过长达10年的离子膜攻关。他深更半夜敲开张建宏的房门,劝他放弃,不要冒这个险。这位专家情绪激动地说:“如果你们‘东岳’能攻下这个科技难题,我头朝下走给你看。”
    一时间,质疑声音不断,但这却没有吓退张建宏。认准了就一定要干好!张建宏坚定地说。
    2000年,“东岳”决定要上3000吨/年“塑料王”聚四氟乙烯项目时,有人说“‘东岳’要建3000吨的聚四氟乙烯,我还要造原子弹呢”。2002年4月,经过仅仅11个月的建设,“东岳”3000吨/年聚四氟乙烯装置投产了。第二年,“东岳”就把产能规模扩大到了6000吨/年。张建宏欣慰地说:“我们一举走了中国聚四氟乙烯过去50年的路。”
    “东岳”人有干好的信心!
    谈到“东岳”的离子膜与国外的不同,李玉文说:“我们自主研制出了两张膜,一张是氯碱用离子膜,这是我们的‘争气膜’。另一张事关未来能源利用的燃料电池膜,这是我们的‘争光膜’,燃料电池膜使我们走在了世界前列。”
    8年艰辛寂寞“啃下硬骨头”
    “当时有个念头让我们很激动:如果一旦成功,我们将是中国第一批为氯碱工业和新能源汽车工业制造心脏的人。在最艰难的时候,这个想法一直鼓舞着我们。可以说,‘自信’和‘志气’支撑整个团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回顾8年来艰辛和寂寞的研发之路,张永明说。
    怀揣这样的信念,张永明团队演绎了一幕又一幕的创新故事。
    作为离子膜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作为“离子膜”项目组的“带头大哥”,张永明一边带领大家竭尽全力、由浅入深地补习离子膜技术开发的一切理论,一边要进行离子膜技术设计的探索——包括原料、中间体、功能单体、聚合物、功能膜、测试方法、工程技术和装备技术流程。
    8年来,“东岳”离子膜项目研发团队从基础理论研究开始,先后解决了科学、技术、装备和工程等一系列难题,攻克了全氟离子膜项目核心技术,在原料、中间体、功能单体、聚合物、功能膜、测试方法、工程技术、装备技术等方面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0余项。
    “‘东岳’把我扶上骏马,我的选择只有飞奔。”张永明说。
    每天早晨6点多,张永明提前两个多小时便来到东岳研究院。留在实验室十四五个小时,即使是休息日,也几乎都是如此。他已经数不清自己在实验室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自己遇到了多少棘手的难题。每当遇到难以迈过去的坎儿,张建宏总是安慰他说:“做成了算你的,做不成算‘东岳’的。”
    “离子膜成功研发和产业化的头功,不是我和我们的科研团队,应该是董事长张建宏。”张永明说,“东岳”能够干成这件事,舍得投入,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而花费在科研以外的精力和时间绝对比科研本身多得多。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