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1174|回复: 13
收起左侧

叶檀:中国楼市泡沫等于一千个迪拜的总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10-1-12 22: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01月12日 09:08新华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60
    叶檀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大泡沫再次得到世界回响。
    继《福布斯》杂志去年12月将中国市场列为七大潜在泡沫之后,全球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查诺斯对中国经济发出悲观预测。他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大量投机资金涌现,使中国房地产价格飞涨,现在的中国状况就像 ‘一千个迪拜加在一起,甚至更糟’。”
    查诺斯去年12月份在接受访问时重谈老调,给中国经济开具病例报告。在他眼里,这是一个信用无度扩张、泡沫岌岌可危的地方。
    查诺斯的话之所以引起重视,是因为他一连串成功的投资纪录。从卖空安然、泰科国际、波士顿市场连锁店,到此次金融危机之前的2006年卖空民用住宅建筑商与银行股、索斯比拍卖行,查诺斯在获得巨额盈利的同时 (2008年获利50%),也获得了“预言家”的称呼,现正掌管着60亿美元资产的尼克斯联合基金。
    查诺斯是空头大师,他与索罗斯一样,擅长寻找疾病缠身的经济体与企业。查诺斯是从信用创造能力来看待中国经济的,他认为中国经济一不透明,二经济增长率被高估,三是最要命的信用过剩,“比起对资产价格的高估,信用的过剩供应才是制造泡沫的主要原因。”隐含的意义是,信用过剩是高估资产的前提,没有过剩的信用,就没有过高的估价。
    去年《福布斯》判断的依据是中国政府的债务。《福布斯》将央行和地方政府、各类政策银行的有关债务加总,得出结论是我国政府负担的债务为GDP的70%(我国公布政府债务比例约为20%),大大超过美国50%的水平。
    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使用了过多的激素,如今聚集在体内成为毒素,中国经济亟须排毒。
    查诺斯的看法与美国主流经济学家不符,后者正在谨慎地欢呼中国经济引领全球经济走出衰退。但作为久经沙场的市场人士,查诺斯的直觉是敏锐的,他闻到了中国信用过度膨胀与债务缠身的不良气息。如果人民币是国际货币、境外资金可以直接做空中国市场的话,查维斯会毫不犹豫地做空中国的银行股、地产股、建筑类、有色金属股,因为这些行业只要泡沫缩小就会遭到沉重的打击。2009年价格的上升只是信用过剩与囤积的产物,而不是实体经济基本面复苏的标志,实体经济总有一天会露出本来面目,此时就是查诺斯再次收获的大好时机。就像他做空安然是因为安然怪异的财务报表一样,他看空中国经济就是因为过剩的产能与过多的信用之间存在差距,必然导致恶性泡沫的爆发。
    查诺斯与中国政府的对抗未必能赢,就像索罗斯在东亚金融危机期间对香港地区的攻击完败一样。因为在美国经济尚未复苏的前提下,中国经济的衰退意味着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到那时,全球央行创造的如潮货币会再次袭来,规模比2008年、2009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查诺斯等对冲基金将遭遇全球政府的联合阻击。在这方面查诺斯有失败的先例,他看空美国最大的房屋信贷机构富国银行,但该银行在政府的支撑下处境还算不错。
    再引申一步,查诺斯对于中国经济复苏的怀疑正是建立在对全球经济复苏怀疑的基础之上,比如,他认为对于2009年在政策刺激下的汽车消费不必过多挂怀,再做多汽车股风险太大,汽车股就像航空股一样长期亏损,只会让投资者感到痛苦。
    如果中国继续无度地扩张信用,查诺斯的预言终究会实现。事实上,有越来越严峻的迹象显示产能扩张蕴含的巨大风险,去年12月份我国出口钢材334万吨,创出全年新高,房地产价格创出历史新高。
    幸运的是,除了官方部门的报喜鸟之外,有一批清醒的人士指出了信用扩张与通货膨胀的压力。事实上,中国政府意识到信贷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的风险,近期正在紧缩信贷控制房地产行业的过度膨胀,此前一直在通过市场扩容的手段抑制证券市场指数的上涨,而近期通过推出股指期货试图一劳永逸地消解证券市场的泡沫。
    中国扩张的信用不足以让查诺斯盈利,但足以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市场生态。通过2009年的信贷大扩张,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如火如荼,以山西煤矿重组为标志,中国的资源行业将全部集中到政府之手,进一步蔓延到农业品、房地产等领域,而此前30年培育出的商人群体日益式微。
    如果中国资产泡沫破灭了,那么基于资产高估与垄断溢价的国企扩张之梦也就破灭了,中国将进入另一轮市场化改革。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jzq0922 发表于 2010-1-13 10: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文章到是将产能过剩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金融危机下最怕什么?最怕的就是资产付债率过高,最怕的就是没有现金储备。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过度扩张的后果其实是相当严重的。国家信贷的紧缩力度逐步加强,又一批企业将就此倒下,地方政府就算想救估计也是力不从心的了。整合,势所必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jzq0922 发表于 2010-1-13 10: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消费、医疗、新能源、低炭等新概念外,产业整合也应该是投资者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也许会带来一些机会 。

    该用户从未签到

    txklhg 发表于 2010-1-13 11: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市赶快崩盘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txklhg 发表于 2010-1-13 1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房地产价格在1990年达到了耸人听闻的高位,当时日本皇宫地块的价格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所有房地产价格的总和。泡沫破灭后,日本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当年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激发人们借贷投机的欲望,日本银行当初急切地给房地产商放贷终于酿下了苦果。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不良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发了通缩,使得日本经济经历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萧条。

    该用户从未签到

    fund 发表于 2010-1-13 11: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我对地产的看法,说到房产,首先说贷款,大部分购房以贷款为主,相信目前中国能一下子拿出几百万几千万的人还是少数,但买房人是大数,贷款是必须,预支未来20-30年的劳动力,或者叫所创造的实体经济,那么这个贷款出来的数字是未来20年-30年才会创造出的实体经济,那么,一旦经济进入衰退周期,失业率上升,房贷违约上升,那么这个被预支的数字,如泄洪般流入实体经济,随之而来的将是恶性通胀,经济体系随之瓦解,也可以说房贷绑架了中国的银行系统,绑架了中国的经济体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fund 发表于 2010-1-13 1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一个,房价在中央的可控制范围内是不允许崩溃的,那么怎样应对社会压力呢,中共已经有了解决办法,那就是通过高通胀来消灭高房价

    该用户从未签到

    fund 发表于 2010-1-13 11: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断的向社会供应基础货币,你可以查一下09年的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规模,早已超过经济一轮最强周期的07年,那么07年四季度的调控指向,与09年的供应是相当矛盾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txklhg 发表于 2010-1-13 13: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蛋了 哎 苦的都是老百姓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jzq0922 发表于 2010-1-13 17: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明知会带来这个问题,为什么还一定要施行这样一种政策。没有其它的方法来解决住房问题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perrywan 发表于 2010-1-13 23: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税收 gdp  地方政府政绩  国有企业业绩

    该用户从未签到

    fund 发表于 2010-1-15 1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既得利益集团 精英利益集团 搞怪的政治制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中国功夫 发表于 2010-2-2 10: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一群高人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fund 发表于 2010-2-2 2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一个风行的观点是:中国的投资繁荣是不可持续的,中国是一个有待戳破的更大泡沫。中国政府中的技术派官员更擅长通过砸钱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进行更艰巨的结构性改革,这也是千真万确的。但坦率地说,认为建设更多公路与住房是在浪费钱的观点,是一派胡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规模非常巨大,他们甚至还需要更多的投资,即使这些数字在华尔街看来是“不可持续的”。涪陵是长江边的一个小城市,城乡人口合计120万,预计未来10年不会再增长。但到2020年,预计城镇人口数量将会从今天的约65万上升至78万,推动该地区的城镇化率上升至65%。在涪陵走上一圈,你就会发现,为何单凭数字,你永远不会对中国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全中国数百个其他城市也在上演着同样的故事。40岁的郑晓云最近刚迁入涪陵。他出生在重庆一个贫困的农村,上世纪90年代与妻子和幼儿去了珠江三角洲,在广州的一个计算机软件工厂工作了6年。2000年,他们一家人在涪陵安了家,凑足现金在这里买了一套廉价住房。但新城市居民能负担得起的像样住所,却寥寥无几。未来20年,该地区必须要建造大量新住宅,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富裕居民升级居住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被遗忘的城市贫困人口提供住房。涪陵正在逐渐繁荣起来,但中国广袤的内地还有许多其他小城市仍在等待铁路与公路网的完善,而低端体面住宅的缺乏,正日益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中国仍然需要大量的公路、桥梁,特别是住房--这正是中国长期投资繁荣不会破灭的原因所在。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