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吁团结一致”
国家能源局以及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已密切关注中德“反倾销”争端,指导企业开展对话。
在上周末无锡新能源峰会间隙,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会同多家光伏组件企业、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等20余人召开会议。
一位参加会议人士表示,史立山认为,新能源产业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政府也十分关注,希望大家理性发展,不要一哄而上,不要大起大落。
“希望商务部门、进出口主管等部门对新能源出口企业加大监管,提升出口企业产品的品质,规范出口市场的行为。”一位大型光伏组件企业高管认为,“小企业用低价把市场搞乱了。”
但有小企业代表“痛陈”:如果不降价,就活不下去,政府应该对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
“金融危机下,很多小企业活不下去,要解决库存,只能选择降价,挡也挡不住。我们只能呼吁企业团结一致对外。”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说。
理论上,行业协会应该代表整体行业利益,但因为小企业实力问题,小企业很少参加协会,也难以影响政府决策。
解晓南说,即使企业打出低价,欧洲市场未必会接受,因为光伏组件需要提供25年质量保证,德国投资者也是理性的。
“这个产业链很多方面涉及很多企业,德国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以及太阳能电站的投资者都希望做大这个市场。我认为不能为一时受到了压力,就采用贸易保护手段。”解晓南认为。
此外,激烈竞争也存在于各协会争夺光伏反倾销应对领导权上。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机电商会、中国资源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都在参与组织企业研讨。这些协会都对其发出了会议邀请。
上周,中国资源利用协会连同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已经召集企业应对反倾销指控。参会人士指出,比较一致的意见,还是积极展开对话,呼吁国内企业团结对外。
曾少军说,协会将密切关注,积极组织专家搜集证据,从行业平均成本角度应对指控。
业内人士介绍,中国资源利用协会与国家发改委联系紧密,偏向于政策层面;机电商会是商务部背景,在反倾销领域不但熟悉政策,而且实战经验丰富;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偏产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偏专业学术。
面对多家协会的邀请以及各个企业的利益诉求,这位业内人士无所适从,“希望国内能发出一个声音,不要各搞各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