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882|回复: 0
收起左侧

氟硅产业靠自力更生挺起了脊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9-22 1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于:中国化工信息网      “中国氟硅产业是化工行业中为数不多的真正依靠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这是有机氟硅行业里大家引以为豪的一句话。这个具有军工和尖端技术背景的产业,为满足国防建设需要,经过50多年自力更生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氟硅产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推动中国跻身于全球氟硅材料生产和消费大国。
  早在抗美援朝时期,为了不使收发报机等在山洞中因受潮而失效,急需对其进行防潮处理。1951年,国家将此任务下达给当时的重工业部北京化学工业试验所(后来并入沈阳化工综合试验所)。经过大量的探索试验,1955年,该所终于回收少量乙基氯硅烷提供给南京的电子工业部门作防潮处理用。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有机硅产品。为了满足国防技术的需要,1959年9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首先在实验室合成了千克级氟橡胶,定名为我国的“1#氟橡胶”,此后又相继研制出2#氟橡胶、3#氟橡胶、TP等以聚烯烃为主的氟橡胶和羧基亚硝基氟橡胶、氟醚橡胶。
  这样的军工产品背景,注定有机氟硅产业的发展必须靠自己,有机氟硅产业也由此走上了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1957年,甲基氯硅烷在沈阳化工研究院208车间问世。1958年,当时的国家科委和化工部组织在沈阳召开了有机硅与环氧树脂现场推广会,时任化工部二局局长的陶涛同志亲自参加。1964年,原化工部在上海合成橡胶研究所建成了30吨/年聚四氟乙烯装置,生产出了合格的国产聚四氟乙烯。
  由于国外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垄断,我国有机氟硅材料产业发展历经艰辛。据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岳润栋介绍,从1958年到1998年,整整花了40年时间,中国蓝星星火有机硅厂才形成了1万吨/年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能力,终于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这是中国有机硅材料发展的里程碑。在有机氟材料方面,标志性的技术进步是1993年,上海市有机氟材料研究所主持开发了千吨级聚四氟乙烯工程技术。
  进入21世纪,中国有机氟硅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当初由军工企业发展起来的氟硅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用和高科技领域,成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2001年,中国蓝星星火有机硅厂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万吨/年有机硅单体生产线。2007年,星火有机硅厂又建成我国第一套年产能10万吨的甲基氯硅烷单体装置。新安化工、江苏梅兰等企业的有机硅单体装置也相继投产。如今,我国甲基氯硅烷年生产能力已达80多万吨。
  近几年,我国有机硅产品需求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内企业加大产品应用开发和推广力度,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牌号不断增加。我国已经拥有热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硅油及其二次加工产品、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等各类生产企业1000余家,年消耗硅氧烷约40万吨,产品市场规模约150多亿元。2008年,我国有机硅单体甲基氯硅烷的产量约40万吨,硅橡胶产量40万吨左右,硅油产量6万多吨,硅树脂产量大约1万多吨。即使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机硅产品需求今后也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部分产品如硅树脂、硅油等的增长比例将更高。预计2010年以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产品消费市场。
  在氟材料方面,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从基础原料到应用制品比较完整的氟化工体系和门类。氟橡胶单套装置规模达到千吨级以上,生产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品种逐年增加。含氟聚合物形成了单套1.5万吨/年的AHF、2.5万吨/年的HCFC-22、1万吨/年的TFE和1万吨/年的HFC-134a生产规模,接近国际水平。2008年,我国氢氟酸产能100多万吨,产量约70万吨;HCFC-22产能约60万吨,产量约40万吨;ODS替代品产能约40万吨,产量超过30万吨;PTFE产能约5万吨,产量4万多吨;含氟中间体产能8万多吨,产量约6万吨。出口数量逐年增加。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