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740|回复: 3
收起左侧

中国多晶硅厂商的生死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15 14: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晴了 于 2009-6-16 14:45 编辑

近日理财周报报道:40美元/公斤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无法达到的水平。这一水平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多晶硅厂商的生死线。  “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一个想象力炒作的行业。”一位对新能源行业研究颇深的上海私募基金研究员谈及光伏发电时这样告诉记者。
  而瑞银分析师StephenChin则将太阳能产业链描述为:到处存在着供应过剩、资金缺乏以及全球宏观经济恶化造成需求面临困难。
  Solarbe记者表示,最新消息称国际大厂如日本德山、美国Hemlock等七大厂商生产成本最低可以控制在15美元-20美元,即使价格达到35美元/公斤都将给国内公司已致命打击!
  从充满想象力到全面盈利下调,光伏行业的前景变化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而在接受采访时,诸多基金经理也呈现出巨大的分歧,核心冲突在于,全球需求的步伐能否赶上产能扩张的速度?
  天威保变的变化
  在国内,天威保变算是新能源行业涉足最深的公司之一,在其业务版图中,公司持股35.66%的新光硅业是中国第一家实现千吨生产线技术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在多晶硅的下游,天威英利则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的制造。
  现在,太阳能之于天威的贡献重要性正在发生变化。
  海通证券测算,新光硅业自2007年投产以来,产量逐年增加,2008年产量达800吨,2009年可以提高到1100吨,预计2010年则能够达到1200吨。产量逐步增加时,新光硅业为公司贡献的每股净收益却在逐年减少,根据海通的数据,2008年多晶硅贡献EPS为0.25元,2009年这个数字预计要降到0.11元,而到2010年,多晶硅贡献EPS更要低至0.06元。
  这还是那个市场翘首企盼的大金矿——多晶硅光伏产业吗?
  “两年以前,多晶硅市场是纯粹的卖方市场,厂家有多少货,市场就能消化多少货,谁能生产出多晶硅来,就可以马上换成真金白银。”前述私募基金分析师告诉记者,随着大量投资者进入多晶硅生产领域,现在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虽然没有成为买方市场,但绝对已经宽松许多,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多晶硅价格迅速回落。”
  根据记者得到的数据,多晶硅每公斤现货价由2008年第一季的500美元暴跌至目前的100美元。按这个价格计算,新光硅业虽然2009年产量得到继续增加,但业务利润却大幅下滑,预计2009年净利润将由2008年的8.07亿元降至2.34亿元,降幅达70%。
  新光硅业业务利润的大幅下降,还是建立在其良好的成本控制基础上的。
  海通调研后认为,新光硅业目前的成本比2008年平均水平下降30%,未来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多晶硅价格的回落是大势所趋,对于天威来说,由于有天威英利在,情况还能好一点。”上述私募研究员告诉记者。
  由于天威保变在光伏领域拥有比较长的产业链,既有做多晶硅的新光硅业,又有以多晶硅为原料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天威英利,多晶硅市场发生转变可能并不是什么坏事。
  瑞银分析师StephenChin认为,从垂直整合厂商来看,目前英利的非多晶硅成本最低,但由于过多依赖于多晶硅现货市场,其多晶硅成本却最高。
  这一劣势在加上多晶硅价格下降后变得不那么显眼。“如果所有厂商都能以70美元/千克的长期合同价采购多晶硅,英利相对其他厂商的成本劣势将大大下降,同时英利能够提供高效率的产品。”StephenChin说。
  海通认为,“国际光伏市场仍处于寒冬,但天威英利销售增长值得期待。”
  海通的数据预测,2009年天威英利对于天威保变的EPS贡献为0.18元,预计到2010年将提高到0.32元。如果与多晶硅生产数字合并,2009年光伏发电领域将给天威保变贡献0.29元,预计2010年将提高至0.38元。
  多晶硅行业洗牌
  一条光伏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多晶硅生产、拉棒、切片,其次是太阳能电池制作,最后是系统组装和生产其他组件。其中多晶硅生产曾是最为暴利,国内企业最热衷进入的行业。
  天威保变投资的新光硅业最先于2007年2月26日投料试车成功,设计产能为1260吨/年,另外江苏阳光也投资年产多晶硅1500吨的宁夏阳光硅业项目。通威股份则间接控股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第一期生产线年产多晶硅1000吨。此外还有南玻A、特变电工、航天机电、乐山电力、岷江水电等上市公司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多晶硅生产线,产能从1000吨到3000吨不等。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的数据,到2009年一季度,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已经超过10家,形成1万吨以上的多晶硅生产能力,实现产量4500吨。预计到2009年年底,我国可形成3万吨左右的产能,产量突破1万吨。
  供给大规模扩张,需求却没有呈现同步骤上涨。
  前述私募分析师告诉记者,尤其是2008年美国和西欧等国纷纷降低了对太阳能发电的相关补助,需求事实上是在萎缩的。
  “虽然美国奥巴马上台后推出振兴光伏产业的计划,西欧国家也要推行低碳经济,但是这种政策的促进不可能快速见效,甚至效果会很一般。”该分析师还认为,国内出台的太阳能屋顶计划短期内也不可能刺激国内需求增长。
  供求关系的变化直观地体现在多晶硅价格变动上,而决定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生死的则是成本的差距。
  StephenChin将国际上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分为三类,首先是在生产技术和成本上都表现优异的现有厂商,例如美国的MEMC公司和挪威的REC公司,其多晶硅生产成本在25-35美元/千克;其次是有潜力的新进入厂商,像DCChemical、LDK和顺达等新兴厂商,其产能完全上线后可能达到40-50美元/千克的生产成本,另外存在风险的供应商成本可能超过80美元/千克。
  StephenChin认为,未来国际多晶硅混合成本价将维持在75美元/千克左右。这个价格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还可能进一步下跌。
  而在中国,经过2年多的试生产后,新光硅业目前的成本能控制在50美元/千克,国内其他厂商的成本要远高于此。
  “多晶硅生产线建成后,短期内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起码也要2年时间才能顺利达产,达产后能否达到新光的成本水平还很难说。”上述私募分析师认为。
  海通证券认为,短期来看,国内在建多晶硅厂受到的冲击最大,这些庞大的投资可能尚未产生效益即成为投资商沉重的包袱。就目前国内多数多晶硅厂的初始投资预算成本看,“40美元/公斤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无法达到的水平。这一水平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多晶硅厂商的生死线。”
  为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生命力,抓住时机,规避风险,由福建省邵武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化工网、福建邵武市经济贸易局、邵武市发展和改革局协办“2009国际氟硅精细化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福建邵武多晶硅、有机硅等投资项目推介会”将于2009年7月22-25日在福建省邵武市召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15 14: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动内需:硅产业的发展方向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工业硅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已达到约120万吨,其中一半以上出口到国外,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数近60个,每年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硅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由中国提供。虽然我国是工业硅的第一出口大国,但出口价格却低得惊人,经常比国际市场正常价低20%~30%,严重的时候甚至要低到50%。今年1~5月,我国工业硅出口的平均离岸价为2001美元/吨,而同期美国和欧盟的工业硅现货价为3500美元/吨。
  为什么工业硅会这么大规模、低价出口呢?在此次2009中国硅产业发展论坛上,不少专家认为,除了产能严重过剩、盲目扩张、争取国际市场份额等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硅产品的国内需求不足。据统计,前几年,我国工业硅的消费构成中,国内消费量只占总产量的30%,70%左右出口到国际市场。大量的工业硅在国内无法消化都只能流入国际市场。
  2008年我国工业硅的出口量首次出现负增长。除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国内多晶硅、单晶硅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消化了大部分的工业硅。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量比2007年增长277%,单晶硅产量也比2007年增长了29%。国内下游产业需求的增加使工业硅的国内消费水平本世纪以来首次达到总产量的40%以上。
  不难看出,只要下游的内需一扩大,工业硅的出口就会大大降低,一方面宝贵的资源流失少了;二是有利于价格的良性竞争。
  多年来,产能过剩都被看成是企业竞相低价出口的罪魁祸首,但是有专家认为产能过剩不是全部的问题所在,产能过剩也可能是内需不足的一种表现。以硅产业为例,我们的工业硅产量很大,但相关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却很低。比如,有机硅材料是工业硅的主要下游产品之一,目前,我国有机硅材料的人均消费量只有美国和日本的15%、欧洲的40%。
  据了解,为了控制我国硅资源的外流,国家动用了许多手段。如从2008年1月1日起海关对我国出口工业硅开征10%关税,当年12月1日起又把工业硅出口关税增加到15%。通过提高出口关税来控制工业硅的出口量自然是一个办法,但毕竟只是一种“堵”的办法,是一种被动的办法。我们应该更多地在“疏”字上想办法,而扩大硅产业下游产业的“内需”,无疑是最积极的办法。不仅是硅产业,对于国内所有资源型产业来说,政府部门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如果能扶持其下游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发展,通过政策倾斜全力培育其重点产品的下游市场,从而激发出对这些资源性产品的巨大国内需求,让我们的工业硅、稀土、萤石等宝贵的资源型产品在国内就能获得很好的收益,自然就减少了资源的外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16 14: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多晶硅厂商“弱势”将成光伏产业隐患

多晶硅,一个曾经令无数企业神往的字眼。近年来,由于世界半导体产业及光伏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受硅太阳能电池发展所驱动,多晶硅市场得以迅猛增长。其价格从2006年初的每公斤50多美元,涨到100美元,最高的时候涨到了480美元。
  强大的需求和丰厚的利润刺激着国内众多上市企业投身多晶硅产业。据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多晶硅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概念在国内逐渐升温,许多上市企业纷纷涉足其中。2006年以来中国多晶硅项目累计投资已达440亿元。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曾经的市场宠儿也风光不再,甚至成为“摔得最惨的一个”。2009年国际多晶硅远期合同加权平均价格比2008年下跌30%至107美元/公斤,现货价格则在2009年5月已跌至60-70美元/公斤。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表示,国内的多晶硅成本普遍在每公斤50美元至70美元,个别没有闭环式生产的公司,成本高达每公斤100美元。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利润已经相当微薄,甚至出现亏损经营的状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巨头如日本德山、美国Hemlock挪威REC等七大厂商生产成本最低可以控制在15美元-20美元。
  姜谦同时表示,伴随着近期近期中国一系列新能源政策的陆续出台,国内光伏市场开启在即。最新消息显示,6月6日无锡尚德电力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签订建设5G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总投资800亿元。但是看看目前国内多晶硅产业的现状,这或许将成为国内光伏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隐患。
  姜谦认为,一个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前提必须是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相关行业同步发展。而这种发展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产能获得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掌握核心技术前提下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如果说先前的终端市场集中在海外是国内多晶硅产业的最大瓶颈的话,那么后金融危机时代,内需市场逐步开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却将面临因成本高企而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尴尬。若国内多晶硅厂商不尽快在技术领域寻求突破,那么,未来受影响的将不止单个多晶硅企业的利益,整个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或许都会受到国际多晶硅大厂的牵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16 14: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门子法多晶硅高成本 制约光伏发电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太高,虽然已经从10元/瓦降到现在的3元/瓦,但仍大大高于水电和火电,怎么尽可能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呢?
  厦门市科技局副局长孔曙光表示,目前太阳能光伏在厦门没法大规模应用,最主要原因就是成本太高,而成本太高的根源在于光伏发电的相关技术还不成熟。
  业界认为,光伏发电成本已成为制约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瓶颈,而太阳能多晶硅提纯技术的改进成了降低成本的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立时说,目前全世界76%以上的多晶硅是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出来的,这是一种化学方法,它通过把硅锭全部粉碎并变成气体,然后进行提纯,不仅耗能大、污染强、过程复杂,而且生产和投资成本高,千吨产能的投资成本达12亿~16亿元。
  正因为“改良西门子法”成本太大,所以业界一直在研究如何以更低成本提炼出最高纯度的用于光伏发电的硅原料,于是物理冶金法吸引了业界的“眼球”.
  “目前用冶金法提炼出的多晶硅来做太阳能电池已经行得通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邵立勤表示,冶金法提炼多晶硅是物理方法,它可以大大节省光伏发电成本,减少能耗和污染,但技术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工艺上也需要优化。
  对此,三晶光电董事长郑智雄也表示,用冶金法来做太阳能电池是可行的,也是有希望的,但目前这条路还不成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成本上也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如果到时能把光伏发电成本降到火电成本(约1元/瓦)以下,那么整个国家的能源格局将发生很大变化。”邵立勤说,那时就不需要再建火力发电厂,也可能减少对煤的使用和运输,有利于节能减排。
  业界发出“推动低成本光伏发电”的《厦门宣言》,呼吁共同发起成立基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冶金法太阳能多晶硅技术发展路线图制定专家组”,以降低光伏发电成本。
  孔曙光则表示,厦门希望能参与光伏产业相关标准的制定,为打造光伏产业百亿产值产业链打好基础。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