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楼主: jzq0922
收起左侧

能源、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经济下一步方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6 19: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产业 的前景会怎样
    发布时间: 2009-5-6 13:55:22    浏览次数: 221
    据《投资有道》报道,中国财政部印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引燃了太阳能企业冲锋的集结号,截至4月15日,天威保变(600550)已上涨51%,拓日新能(002218)上涨80%,而在美国上市的无锡尚德(NYSE:STP)亦上涨95.7%。但在太阳能吹起进攻号角之时,3月底《巴隆周刊》(Barrons)却刊出一篇名为“太阳能产业黑夜来临”的文章,认为太阳能板厂商去年享有高达90%的利润率,今年重大利空汇集,太阳能厂商的好日子结束了,黑夜降临了。而巴黎证券也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受市场需求持续疲弱,且去年基期较高影响,预计今年全球太阳能PV系统需求将年减13.3%,与先前预期的成长16%相差近三成,因此维持太阳能产业“减持”评级。巴隆觉得,太阳能行业正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巴黎证券甚至表示,太阳能业恐像内存(DRAM)产业般,面临价格跌落成本以下的窘境。
      多晶硅困境
      一年前,太阳能电池用的多晶硅每公斤现货价高达450美元,而现在只要用100美元就能买到,如果再等一个月,价格可能会更便宜。去年太阳能多晶硅厂商的利润率高达90%,刺激竞争对手不断扩充产能,如今新诞生的庞大产能却发现,政府的鼓励摇摇欲坠,油价下跌、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太阳能板终端需求减少等不利因素。以无锡尚德为例,其2008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尚有21.6%,第四季度骤降至0.6%,每股净亏损0.42美元。
      但更值得担忧的还是多晶硅厂商,2003年,德国补贴太阳能设备带动太阳能热潮,西班牙去年推出类似政策,引发房地产商抢购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厂商抢购多晶硅。最热时,多晶硅厂商每公斤生产成本30~40美元,现货价却高达450美元,利润率高达90%。欧美多晶硅厂商都大赚特赚,连后起之秀的中国厂家毛利率都高达75%。
      业者表示,多晶硅因为太阳能窜起大红,过去由于市场玩家有限,原料商的“暴利”一直为业界所诟病,随着众多厂家投入这个暴利行业,不少人早预期多晶硅价格崩盘是迟早的事,只不过金融风暴让时间点提早到来。目前国际老牌多晶硅大厂每公斤成本约40美元以下,采用新式西门子法生产的韩国DCC等业者则约50~70美元。大陆、台湾新加入的业者成本一般被认为在70美元以上。
      从多晶硅新产能开出的进度表来看,今年太阳能多晶硅供应可能比需求多出50%,明年可能多出75%,未来五年里,厂商计划把产能从目前的10万吨扩增为20万吨,有助于把太阳能发电成本降到和火力发电一样低,却也会拉低太阳能产业的利润率。
      廉价的太阳能对改善地球环境是件大好事,但对于多晶硅厂商而言,必须调整商业模式,应付严重到超出想象的产能过剩。中国大陆和美国政府的新补贴,固然有助于那些苦苦挣扎的太阳能产业们,但问题是,多晶硅厂商最后是会成为高获利的英特尔,还是亏损严重的内存芯片厂商?
      “一个行业有30个供应商,将是一个噩梦”,CollinsStewart分析师DanRies表示,太阳能产业玩家太多,必将经历一场严苛的洗牌,“在内存领域,最终只剩下2个半的供应商。”他认为,尽管中国将为安装太阳能设备者提供新的补贴,但太阳能行业前景仍然非常艰难。
      但也有专家指出,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成本结构中,原料占成本约八成比重,若原料价格能够回到合理机制,将有助终端产品价格更平民化,对推动产业发展很有帮助。
      中国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10大太阳能电池厂排名分别为德国Q-Cells、美国FirstSolar、无锡尚德、日本夏普、日本京瓷、天威英利、晶澳、台湾茂迪、美国SunPower及日本三洋,其中,相比年初的预测,多家厂商的实际产量比预估值低,但中国太阳能企业的强势崛起已成趋势。
      用内存来比喻太阳能电池似乎再合适不过了,目前业界有薄膜、多晶硅两种太阳电池。薄膜太阳能板的主要卖点是减少使用硅的使用量,较多晶硅电池减少97%。相比多晶硅,薄膜太阳能板企业的日子明显滋润。
      薄膜太阳能电池厂FirstSolar抢攻第2名可以说当之无愧,从公布2008年第4季的财报资料中可以看出,该季平均生产成本已降到每瓦0.98美元,是全球首家生产成本低于每瓦1美元的太阳能厂商,显示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竞争力。但也有专家认为,随着多晶硅太阳能板产品价格的下跌,也会让薄膜厂商难以生存。Ries就表示,“我们认为,中国提供补贴的做法并不能显著提高FirstSolar公司太阳能电池板产品的需求,也无法改变我们预计的2009至2010年多晶硅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Ries认为,FirstSolar的毛利率和股价似乎注定会下跌。
      太阳能电池价格跌价是必然趋势,但也能刺激买气。以德国市场为例,今年德国政府补助价格只比去年少8%,但装置成本却从去年1瓦7美元,大幅降低至5美元,成本下滑逾20%,预估今年德国太阳能的装机需求将超越西班牙,成为欧洲市场最重要的需求来源。业内人士乐观估计,德国、西班牙的太阳能市场仍在,美国又有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随着10月过后奥巴马的新预算正式上路,态势会更明朗。
      但巴黎证券对此并不乐观,认为由于市场需求疲弱,使太阳能板的价格,由每瓦2.3美元降至每瓦2美元。由于太阳能板的每瓦现金成本为2.2~2.3美元,等于太阳能业恐像内存(DRAM)产业般,面临价格跌落现金成本以下的窘境。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的补贴政策,虽有助于增加约2000万瓦的需求,如在甘肃敦煌市建立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但是巴黎证券指出,目前发电站计划的0.69元/度的竞标价格,竟然还低于成本价格,不仅将冲击市场,也带给太阳能电池和模块价格更大的压力。
      中金亦认为,目前财政部的补贴总额未确定,但估计09年很难超过20亿元,新增需求不超过100MW,相当于中国08年需求的3倍,但对于中国08年底光伏总产能2500MW和全球08年总需求5800MW而言影响有限。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6 19: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伏太阳能,未成型已畸形
    发布时间: 2009-5-6 15:31:21    浏览次数: 286   
    据中国总裁培训网报道
      一、引言
      由无锡尚德等13家国内光伏企业联名上书国家发改委的2012年实现中国光伏“一元电价”的提案尚在网上热议,却又爆出敦煌10MW并网型光伏发电项目招标0.69元人民币/千瓦时的超低价格!从理论上的4元/千瓦时电价到业内可以接受的1.09元/千瓦时的最终竞标;从1元/千瓦时的4年目标,到0.69元/千瓦时的现实报价。是谁是游戏光伏电价?是谁是混淆中国光伏行业的成本现实?
      国家发改委对光伏行业20元/千瓦时的补贴政策尚未来得及出台细则,又传出光伏发电有可能在国家要求下被“强制并网”的网络传闻;当国内部分光伏企业对外宣称中国光伏技术领先世界,并可在实验室时达到20%和光热转换率时,又爆出以色列可将入射日光转换率提高至75%的技术突破。以色列的技术突破标志着光伏太阳能的新技术可以把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提升5倍!这也意味着以色列的光伏太阳能发电不仅不需要政府补贴,20年后以色列还有可能免费为居民提供电力。
      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到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技术的变革;从美国刚刚研制的太阳能硅材料印刷技术再到以色列75%的高转换率。这一切全部集中在近几个月发生了!是什么在引导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谁会成为中国光伏行业的救世主?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向西方国家一样依赖政府的政策支持,还是加大对光伏电价的财政支持?中国光伏企业的生存,需要依靠政府强制的并网销售、启动内需,还是需要加紧研发、突破技术、降低电价?
      中国各地已经或正在投入巨资兴建的光伏产业园,将会面临怎样的前途?
      中国已经饱和的光伏太阳能生产产能,以及还在加速投入的各种资本,将会面临怎样的危机?
      中国光伏行业内刚刚建起的、并不复杂的产业链雏形,将要面临怎样的冲击?
      谁来拯救这个尚处于“婴儿期”的朝阳产业?
      谁会成为中国光伏产业链的“链主”和未来新能源行业的统治者?
      二、 现在的光伏太阳能,过去的BB机
      索尼发明的“随身听”流行了几十年,MP3只流行了几年;
      在BB机流行的短短4年内,几乎所有的中国大中城市都建起了寻呼台,然而随着手机
      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寻呼台和BB机却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没有人在意这些被时代淘汰了的技术和企业,因为没有人可以阻挡技术的进步和文明的
      发展。就象当今的光伏行业一样,在技术不成熟的年代里,一切试尝都是有价值的,一切投入和损失也许都可以原谅,但没有谁愿意成为失败者!
      当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能源对于未来世界的重要性时,更多的资本同样意识到未来的商机。光伏太阳能、风能、地能、生物能源。。。。。。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资本之傻,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对利益的敏感性,恰恰是在于对利益过于敏感所造成的!中国光伏行业内近几年成倍数增长的投资,可以从中国光伏企业增加的数量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从最初的一两家到去年500多家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国只用了3、4年的时间。然而分析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结构时却会发现,几乎绝大多数光伏企业都集中在这个产业的一个环节---太阳能电池板组装产品的制造和生产上!因为这个环节是整个太阳能产业链中需要的技术含量最低、工艺最简单、基本上属于劳力密集型的加工类企业!
      当大量的资金集中的产业链上的某一点时,这个产业链就彻底变成了怪胎!它直接导致了中国太阳能组装企业产能过剩、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与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同行业恶性竞争加剧,并最终将刚刚起步的中国光伏产业轻而易举地划入“血汗工厂”行列的结局。从目前已知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光伏产业内的生产产能过剩达50%,中国光伏产业设备闲置率高达40%、太阳能电池板的企业库存越来越高,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光伏行业仍能维持正常运转的企业不到总数量的20%!
      有两种原因可以成为光伏企业聊以自安慰并能够让投资者接受的理由:
      1、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严重萎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光伏电阳能电池板90%的市场在金融危机的重灾区。企业当初的投资理由正是建立在西方巨大的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的光伏行业不可能出现现在的问题;
      2、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战略认识不够,没有启动内需市场和相应的补贴:如果中国政府能象西方国家一样,把光伏电阳能列入国家能源战略范筹并给予相应的政府支持和财政补贴,启动全世界最大的光伏内需市场,中国的光伏行业也不可能出现现在的窘况。
      是的,以上两种原因客观存在,也是客观的现实。
      但是我们却没有想到更本质的原因和更深层次的本质。对于一个不成熟的技术来说,
      政府也许更应该将资金的重点投放在技术研究和产业规划上,而不是成为企业的同盟向市场和老百姓兜售与产品同时存的风险,更不是花钱购卖可能的淘汰品,为企业的研发承担费用。这不但不符合市场行业,也不符合政府的行为和立场;
      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光伏太阳能的扶持正是建立在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市场引导等多方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体系和战略规划。中国不能够单方面和企业做简单的联姻,孤立地从操作层面为企业“帮忙”。也许应该更多地从国家能源战略、光伏技术攻关、产业链规划、市场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支撑等多角度、宏观、系统、长远地考虑问题。
    三、 中国光伏产业链,未成型已畸形
      由于中国光伏行业属新型的、草根的、松散的产业,在这个行业里滋生的企业大都集中
      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除少数几家拥有核心技术和专业能力以外,其余的企业几乎不具有任何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它们拥有的除了资金之外,只有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和廉价的资源转换过程的付出。
      从光伏产业链的系统来看,中国光伏行业存在以下几种劣势:
      1、 原材料劣势:不具有原材料(和多晶硅生产技术)优势,目前中国光伏行业的原材料90%来源于西方国家,当市场向好时中国光伏企业受制于原材料控制,就像传统制造业受制于石油、钢铁等限制一样,去年硅材料价格从40元/KG上涨到数百元/KG就是最好的诠释。而中国光伏企业又是过度集中在后期组装的中间环节,当上游抬高价格时,中国的光伏企业只能束手待毙、任人宰割;
      2、 生产劣势:“一窝蜂”式的投资,如同前几年煤炭行业出现的“煤变油”专利项目一样,各地煤炭行业累计准备投入的资金高达5000亿元,如果不是发改委紧急叫停,这一项目不知道要给中国带来多大损失。当大量的资本集中在光伏产业链的组装低端环节时,生产企业内部的恶性竞争无法避免,前端受制于原材料限制、生产企业相互比拼、恶性降阶争夺市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西方国家再次“鱼翁得利”;
      3、 技术劣势: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性能仍处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阶段,刚刚突破的薄膜技术还未走向量产,美国的多晶硅印刷技术却已经成熟,以色列又突破了75%的高转换革命性技术,中国曾经领先的光伏太阳能技术被拉开了差距;
      4、 市场劣势:国家相关部门曾经主导过的“送电下乡”、“屋顶计划”、“路灯工程”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并未起到实质性的效果。电力系统对失去垄断利益的担心、传统发电企业的生存危机和数千万失业人员的社会压力,都是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最大的阻力却并不仅仅只有这些,最大的阻力在于中国光伏行业无法解决高电价的根本性问题;
      5、 战略劣势:我们习惯于等待结果,至少习惯于等待经验。中国的新能源行业是个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行业,中国新能源战略是个没有基础数据可供分析的战略假设。无论是战略的规划、关键成功因素、战略预期还是核心技术等都无法从历史的资料中寻求验证。这需要决策者的判断能力和承担风险的勇气。光伏行业太多的不确定性让决策者无法从战略的高度审势未来,中国光伏行业的现况所涉及的太多利益集团让主导部门无法平衡。这就是中国光伏业在系统战略层面先失一着的根本原因。
      6、 畸形的产业链: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中国光伏行业的产业链雏形刚显却已成为怪胎。它的外观型状为“两头小、中间大”,或日“两头受制与人、中间内耗火拼”。而“中间”正是整个产业链中技术程度最低、最不具有竞争优势、最没有“高科技”含量的制造加工环节。如果中国光伏产业仍走传统制造业的老路,仍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思维,中国光伏业必将胎死腹中!
      四、 谁掌握“核心”,谁就是“链主”
      笔者曾与中国光伏行业的数位领军人物沟通,希望他们能站在光伏行业产业链的高度整合中国光伏产业,进行控制光伏业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控制力,然而事与愿违。笔者非常理解中国光伏产业内的领军人物们的难处,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做不到。这不是企业领导者个人能力问题,也不是个人热情和战略高度问题,而是中国光伏行业所面临的集体生存问题和难以突破的层层困局。
      长期对西方市场的依赖和对内需市场的失望,是消磨中国光伏行业企业家信心和斗志的主要原因;内耗和行业内竞争是中国光伏行业企业无法联合、一致对外的利益冲突;国家宏观战略滞后和光伏技术国家层战略研发的缺失是中国光伏行业企业家力不从心的外因;内需市场启动的阻力是中国光伏行业企业无法改变的事实。
      中国光伏行业可以造就中国首富,却造就不出行业领导者;
      中国光伏行业可以出现超大型企业,甚至世界500强,却难以出现行业霸主;
      中国光伏行业可以为全世界提供光伏产品,却无法掌握行业话语权和行业控制力。
      在光伏行业的产业链条中,谁最有可能成为“链主”?谁最先意识到这个机会?
      我们都在等待,中国人善于等待。
      就目前光伏产业链来说,成为“链主”的机会真实存在,它们分别是:
      1、控制原材料,控制产业链:中国拥有提炼多晶硅必须的原材料石英砂丰富的储量,但缺乏提炼技术,因此也缺乏相应的资本投入。在这个环节上,光伏行业需要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特别是高纯度多晶硅的生产技术的研发和突破。也许未来,这个世界上可以没有石油,但却不能没有石英砂!假如我们的眼光更远一些,如果控制了石英砂、储备了石英砂,是否就意味着储存了未来的战略资源?如果控制了这一战略资源,是否意味着控制了未来的产业链?掌握了光伏行业的核心?拥有了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当然,在原材料的环节里,光行企业还应该考虑硅片的生产和切割技术,包括所谓的“印刷技术”和其他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等。
      2、控制核心技术,控制产业链: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瓦特不一定要是企业家;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西门子也不一定要是企业家。在中国目前的光伏行业里的领军人物大部门是业内专家,这一专家型的企业家开拓了中国光伏业的空白,但却有可能阻碍了中国光伏产业的战略突破!要改变这个现实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需要系统的支持和中国光伏产业生存环境的改进。包括政府对光伏技术的研发、集中高科技专业人员的专项攻关、建立中国新能源研究机构、开拓中国光伏行业未来后续者计划等等。就象以色列的技术突破一样,如果这一技术被快速引进,或者有所突破的话,中国也许不需要耗费一分钱的光伏补贴,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产业链的控制权和国际竞争地位;
      3、控制关键部件,控制产业链:我们都知道联想没有英特尔大,戴尔没有微软强。英特尔和微软之所以强大的原因不在于他们的生产规模,也不在于他们的市场营销策略,而在于他们掌握了IT行业的关键部件。无论是联想还是戴尔,不管是苹果还是IBM,只要您是生产电脑的企业,就离不工微软的软件和英特尔的内核!电脑的市场越大,英特尔和微软的收入就越多。
      光伏产品同样有这样的关键部件、光伏产业链中同样有这样的商机和空间。光伏发电需要并入电网才能大规模地让市场使用,由于太阳的光热受天气的影响,光阳能电池所发出的电压也高高低低,如果直接并入电网有可能导致整个电网被毁。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光伏逆变技术和产品如同电脑中使用的存储器一样成为核心部件;如果中国光伏行业控制了这一核心部件(包括小型光伏产品的蓄电池和相关技术),同样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
      4、规划产业链,控制产业链: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品内需市场,中国有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储量,中国有过多的资金可以投入,中国有世界前沿的光伏技术和科技人才。。。。。。
      但是,
      中国没有光伏战略,中国没有光伏产业规划;
      中国光伏行业的产业链没有整合,中国光伏行业还没有领袖。
      国家能源不能没有战略,市场调节也不代表没有计划,。
      中国光伏产业,谁能拯救?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6 19: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跳楼价”引发光伏业之忧
    发布时间: 2009-5-6 15:46:18    浏览次数: 325   
    光伏发电的成本降至“1元1度”不,你落伍了。因为在敦煌光伏发电项目招标中,有企业报出了每度0.69元的“跳楼价”。在昨天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上,几乎所有与会的光伏企业都认为这种行为“搅乱市场”,担忧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会由此出现恶性竞争。
      真实成本版本多
      “窥一斑而见全豹”。光伏发电的真实成本一直版本众多。发改委能源所所长助理王仲颖昨天表示,敦煌项目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有借鉴意义的样本,帮助国家决策层了解这个产业现状。
      据王仲颖介绍,这个规模在10兆瓦的太阳能电站,是我国政府批准的第三个太阳能电站示范项目,另外两个是255千瓦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项目、1兆瓦的上海崇明岛项目。在最后的13家合格投标者中,最低的企业报价为上网电价含税每度0.69元,最贵的为每度1.92元,平均价格则约在1.5元左右。这些价格都远低于之前业主每度不高于4元的心理价位。当然,王仲颖也指出,这个项目作为中国大规模推进光伏市场的一个试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少企业可能处于争夺潜在市场的考虑,不惜赔本来赚吆喝。
      另外,最近在业内算不上有太大名气的强生光电也宣布,到明年,他们就可以将光伏发电的成本降至“1元1度”。这比国内主流光伏企业孜孜以求,要在2012年才达到“1元1度”,显然更进一步。此言一出,更加引发了人们对光伏发电成本的猜测。
      企业无利不合理
      对此,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有话要说:“每度0.69元的价格有问题,不能作为标杆电价,否则会很不利于行业发展。”不少业内企业也明确表示,一个产业只有在平均的成本中加上合理的利润,才能让产业良性发展起来。
      据介绍,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就已经上书国家发改委,质疑0.69元/千瓦时的合理性,“担忧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会由此出现恶性竞争”,“恳请政府重视”。根据他们3月份对江苏省的13家光伏企业太阳电池生产成本的排摸,按照合理利润(10%-15%)计算,这13家企业平均上网电价为2.9元/千瓦时。
      “在正常情况下,即便是垂直整合的企业,自己有多晶硅资源,也不可能达到0.69元/千瓦时的水平。”尚德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如是说。他在昨天发言时用“一喜一忧”来形容自己的心情。高兴的是国家正在考虑制订新能源振兴规划,将对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带来重大利好;担忧的是许多企业会借机一哄而上,原本应该结构调整的光伏行业再度出现泡沫。
      内需成救命稻草
      但无论如何,启动中国国内太阳能应用市场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光伏企业的“救命稻草”。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江西赛维、无锡尚德等11家境外上市企业股票市值在此轮金融危机中缩水严重,有的公司股价只有去年最高点的1/10左右。因此,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尽快降低成本,迅速占领国内市场,显得刻不容缓。
      事实上,国内市场的确值得憧憬。王仲颖介绍说,国际上对光伏发电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装机容量占到总容量的1%,2030年占到10%,2050年占到50%。中国只要能达到四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发展速度,2020年就能实现1000万至2000万千瓦的光伏装机,远远超过此前《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到的至2020年18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目标。因此,如果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能够达到或者接近风电的上网电价,相信国家会像支持风电一样,全面放开光伏发电应用市场。这才是中国光伏产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条件。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6 19: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季度江苏光伏产品出口大跌48%
    发布时间: 2009-5-6 15:24:24    浏览次数: 442   
    据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最新了解到,2009年一季度江苏光伏产品出口额仅为6.4亿美元,同比大跌48.1%。而在2008年一季度这一数字达到12.3亿美元。
        数据显示,前3个月江苏光伏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9、1.5和3亿美元。其中,一季度西班牙从江苏省仅进口1479万美元,同比下跌97.8%。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表示,2009年西班牙的光伏政策发生了改变,国家补贴的上限为500兆瓦,该国光伏市场将缩小20%,这也是一季度江苏光伏产品出口大减的主要原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意大利从江苏省进口1.2亿美元,增长134%。这与意大利光伏市场的迅速扩大密不可分。意大利政府近期推出极具吸引力的光伏补贴政策,加在光伏模块价格的不断下跌,使得众多投资者发现了商机,从而推动了意大利市场的迅速扩大。姜谦此前曾预测,意大利极有可能在2010年时成为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一季度意大利光伏产品进口保持高速增长,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姜谦表示,虽然一季度江苏光伏产品出口额出现大幅下跌,但分月来看,3月份已经明显呈回升态势,加在目前光伏产品的价格已跌至低谷,未来随着全球市场的转暖,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也将逐渐反弹。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7 12: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最大太阳能发电塔投入使用
    发布时间: 2009-5-7 9:19:38    浏览次数: 117   
    据中国财经网报道,西班牙Abengoa Solar公司已经开始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塔工程投入,该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为20MW。
      该公司声称,新发电厂(被称为PS20)的表现已经超过了其设计输出,同其三天时间的发电和运营测试期间一样。
      PS20位于Solúcar Platform,靠近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是全球第二个用于商业的发电厂。它相对于其前身的PS10在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改进。这些改进包括一个高效的接收器,控制和操作系统方面大量的改良,以及更好的热能储存系统。
      据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透露,PS20是由1255个每个占地面积1291平方英尺的日光反射装置形成的一个太阳能发电厂组成的。它接受太阳辐射将其反射到接收器上,接收器位于531英尺高的塔楼顶端,产出蒸气,再由涡轮机将这些蒸汽转化为发电量。工厂是由Abener建设实施的。
      Abengoa Solar的CEO Santiago Seage说:“该项发电工程在发电测试的时候产出的电力比设计输出要大,这一成就的的确确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7 1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林省最大太阳能电站有望7月并网发电
    发布时间: 2009-5-7 9:27:22    浏览次数: 143   
    据新文化报报道,吉林省最大的在建太阳能发电站,已于2008年4月在吉林市昌邑区哈达湾工业开发区动工,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有望在7月并入国家电网发电。
        该发电站总占地面积4.75万平方米,由吉林市恒普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兴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示范项目。
        该项目由两部分构成,其中太阳能发电站为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在发电站的一侧,修建一间生产太阳能交直流逆变器的工厂。
        恒普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介绍,该工厂采用了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它的投产将填补国内无生产逆变器的空白。
        该电站总装机容量1500千瓦,将安装9860块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其中2690块在地面,其余部分,将全部安装在厂房屋顶。
        赵勇介绍,国外一些太阳能发电站全部采用自动化,无人值守。而该太阳能发电站,根据实际情况,还要在主控制室安排两名电力工程师进行值班,主要的工作是监控设备。
        该电站运行投产后,将并入国家电网,所生产的电,完全由国家调控。该电站还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太阳能聚焦发电,电力充足时,并入电网;天黑后,自动脱离国家电网,不产生损耗。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7 12: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动太阳能产业 美国宾州重金奖励
    发布时间: 2009-5-7 9:32:57    浏览次数: 169   
    据报道,补助各企业及经济发展组织使用或制造太阳能设备 可吸引逾35美元外商投资  
        为加速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美国宾州(Pennsylvania)州政府日前祭出800万美元奖励方案。补助宾州企业、各经济发展组织及政府单位使用太阳能,或制造、组装太阳能设备之用。
        此方案为宾州州长Edward G. Rendell之前签署的6亿5千万美元替代性能源投资基金法案的一部份,预计整个法案可创造一万份以上新任务,吸引超过35亿美元的外商投资。
        新的奖励方案重点如:申请厂商或单位必须投入与宾州政府补助额相等的资金。而符合申请资格者包含生产、经销、保存太阳能的厂商,或制造装备、组装太阳能板或其他太阳能设备的厂商。以研发太阳能为目的的设施发展与建造单位亦符合标准。
        太阳能源生产或经销方案和太阳能研究发展设备,可符合申请最高500万贷款或100万美元补助资格。制造太阳能散件的公司,在经批准后的三年内,每创造1个新任务,可获得3 .5万美元贷款及5,000美元补助。宾州财政部也担保500万美元的清偿贷款额。宾州经济发展厅与环境保护厅共同运行此一新奖励方案,宾州财政部为主管机关。
        宾州驻台贸易投资办事处处长蔡宜玲表示,宾州对外来投资企业提供相当多元的支持计画与奖励措施。如创造任务机会的补助方案、土地与建筑物及机械设备的长期低利贷款、投入公共建设的长期低利贷款,另有研发费用的税负减免与任务训练补助,及在拟鼓励开发的地区设厂的企业可享有长期的撙节税负优惠。
        当前有10多家台湾企业在宾州投资如:复盛集团、茂迪、富士康、大陆工程、乐荣工业等。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7 12: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安光电携手青海电力公司开发太阳能资源
    发布时间: 2009-5-7 9:37:36    浏览次数: 273   
    据全景网报道,双方日前签定了《战略合作暨太阳能光伏电站前期示范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一座可扩容的10KWP的光伏电站及两座可移动的光伏电站,其中一座为3KWP,另一座为10KWP。为了发挥示范效应,双方还计划今年在青海省境内投资约5亿元,建设3MW—15MW并网型高倍聚光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示范项目,以积累电站的运行和管理经验,为后期开发奠定基础。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7 1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蚌埠打造光伏产业基地
    发布时间: 2009-5-7 9:38:53    浏览次数: 273   
    据生意社报道,安徽省玻璃新材料研究中心和省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在蚌埠着力打造玻璃新材料和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激活创新资源
      蚌埠是老工业城市,包袱较重。其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但创新资源丰富,是除省城合肥以外,部属科研院所最多的城市。全市现有各类高校10所,省部级科研院所7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3个,蚌埠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7个及各类专业科技服务机构数家,已基本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为有效激活和利用这些资源,借力发展,蚌埠市开展细致耐心工作,以情动人,使这些单位自觉投身到蚌埠经济建设中。目前,已有部属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在高新区建成凯盛工业园,专业生产玻璃机械设备,并在东郊新建省玻璃新材料产业基地,计划投入30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即将完工,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机械第一设计研究院,为该市招商引资来的企业优惠设计厂房和机械设备,为完善投资环境出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单位正加快与该市企业合作。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兼并该市化工机械厂、建筑设计院,与华光集团合作攻关,改进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提升导电膜玻璃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奠定创新基础
      有着较强产业基础的蚌埠,通过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政策、整合创新资源,使该市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较快进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两年来,全市实施市级科技攻关项目133项,国家和省科技项目84项,获科技成果80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市级62项。普乐新能源自主研制的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利申请量逐年提高。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太阳能光伏生产线”荣获第12批中国企业新纪录重大创新奖第4名,打破国际玻璃巨头对该技术的垄断。近两年全市专利申请量479件,其中发明专利115件,专利授权353件,去年专利申请量比上年同期增长75%。
      名牌产品数量直线上升。2007年以来,该市成功申报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6个,实现了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国家免检产品达到8个,安徽名牌产品33个。
      保持创新优势
      作为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蚌埠化工和玻璃早就遐迩闻名,而装备制造业规模也较大。该市正是依托这些龙头企业,聚集科技创新优势。如今,全市科技型企业发展到3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4家,高新技术产品30项,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去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6.5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蚌埠是安徽省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业基地,现有生产企业30多家,规模以上15家,产品涵盖工艺玻璃、信息显示材料、浮法玻璃等众多领域。华光玻璃集团借助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建立世界领先的浮法玻璃和信息显示材料生产线,从年产平板玻璃100万重量箱一跃成为全省唯一的浮法玻璃及深加工生产基地、世界导电膜玻璃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信息显示材料生产基地。
      加快创新步伐
      去年以来,该市围绕提高产业聚集和技术扩散能力,坚持以发展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去年11月7日,《蚌埠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该市全面启动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日前,安徽省科协与蚌埠市政府就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举行了工作会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将蚌埠打造成国内玻璃新材料和光伏产业的重要基地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7 12: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光伏产业急盼再补贴
    发布时间: 2009-5-7 9:49:11    浏览次数: 338   
    网易报道,制定之中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正牵动着业界脉搏。记者走访第三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的相关展会发现,参展企业和采购商开始与上海的天气一样初显热度。
      不过,言及产业复苏还为时尚早。在一家西班牙贸易公司负责太阳能产品采购的孟旭光告诉记者,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以来国外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非常难做”,以外向型出口为主的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也随之大受影响。“别看有些企业参展,实际上其中不少已经停工了。”
      采访过程中,孟旭光也不忘随时给企业展台拍照,以便“看下次展会这个企业还是不是存在”。
      外部市场的萎缩也影响到了国内主要太阳能单晶硅锭及硅片制造商之一的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据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文华介绍,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金融危机对以外向型为主的阳光能源影响很大。由于不愿意参与低价竞争,几个月来一直开工不足。
      “但从上个月开始,阳光能源开满产能,也降低了产品价格。”谭文华表示,此举是为了保证产业复苏后占有市场份额。尽管目前公司毛利率有所降低,但仍能保持微利状态。
      谭文华认为:“对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来说,现在真正的困难是相关扶植政策还没有出台。”他介绍,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呈现“两头在外”局面:原料需要进口,产品依靠出口,中间的生产加工过程在国内。“去年有50多家企业投产原料项目,原料缺乏的状况未来应该能够得到相应缓解,但目前国内市场仍待挖掘,这就需要国家政策推动。”
      诚然,启动中国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已经成为国内企业度过危机的“救命稻草”。而近期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及相关补贴政策也被业内视作产业转机。谭文华认为,虽然补贴“量小”,却是政府开始关注该产业的积极信号。
      “既然国家已经承诺了节能减排目标,即使现在不扶植太阳能光伏产业,5年之后也要扶植。倒不如现在开始。”谭文华认为,从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到2012年实现一元一度发电目标的“洛阳宣言”和敦煌10MW并网型光伏发电项目招标出现0.69元人民币/千瓦时超低价格来看,太阳能光伏产业与传统发电方式的成本差距正在变小,“国家完全有能力补贴”。
      而且即便国家补贴倾向于国有企业,阳光能源也有信心凭借品牌效应和对原材料的控制能力与国有电企合作,“分吃蛋糕”。
      “如果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能拿出1%,即400亿元来补贴太阳能发电,就足够拉动市场消化国内太阳能光伏项目的产能。”谭文华相信,未来相应政策会不断出台。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7 12: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康宁公司首次在中国展示其太阳能光伏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 2009-5-7 9:49:06    浏览次数: 182   
    据中国新能源网报道,中国,昨日– 作为有机硅、硅基技术与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道康宁公司将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上展示其太阳能光伏解决方案。本次国际太阳能光伏展会将于5月6日至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道康宁公司的展位为E6厅T667。
      “随着中国太阳能市场的不断发展,道康宁公司将继续发挥其材料制造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重要作用,”道康宁公司太阳能业务部全球销售经理金弘燮说道。“我们坚信,道康宁公司的有机硅技术将帮助推动中国的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可以与传统能源相媲美的可靠的能源选择。”
      这是道康宁公司首次在中国参加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充分体现了道康宁对中国太阳能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我们非常渴望与中国的研究机构、生产商以及政府建立起牢固的合作关系,我们将帮助他们开发高效能且符合消费能力的太阳能产品。”金先生说道。
    展览会期间,道康宁公司将会展示:
      ? 光伏组件边框密封胶和接线盒粘结胶,包括道康宁@PV-8101密封胶。该单组份密封胶易于使用,由道康宁中国工厂生产,专门供应中国太阳能市场。该产品可以与传统光伏基材有效接合,并具有可靠的耐候性能。
      ? 研发中的道康宁@PV-6100封装材料,将颠覆传统组件生产流程。这种全新生产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有效降低太阳能每瓦发电成本。
      ? 接线盒灌封剂改进并强化了粘接性能和善兼容性,能提供更高温度保护
      ? 成功的合作案例包括:与Evergreen Solar公司的合作,该公司选用的道康宁@PV-7010灌封剂以应对各种环境条件;另外还有与德国aleo Solar AG公司的合作,该公司选用道康宁@PV-804中性密封胶,因为该产品性能卓越、质量稳定、经济实用、全球供应可靠。
      道康宁公司太阳能光伏解决方案为整个光伏产业链提供材料与服务,从用于硅棒/硅锭生产的硅材料,到用于太阳能组件装配的一系列材料。道康宁充分利用其在全球硅价值链中的独特地位和全球领先优势来提供解决方案,为光伏产业带来革新,帮助光伏产品制造商实现中长期太阳能产业发展目标。
      2009年3月,道康宁公司宣布在韩国镇川设立全球第二个太阳能解决方案应用中心。
      通过该应用中心,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可以与客户合作,对太阳能组件的材料方案进行开发、评估及试验。在2008年,道康宁公司已在美国密歇根州Freeland设立了全球第一个太阳能解决方案应用中心。
      2008年12月,道康宁公司宣布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制造和提供太阳能技术行业的关键材料。其中包括对其控股的合资企业Hemlock 半导体公司的30亿美元投资,其目的在于提高多晶硅的产量,以及建设道康宁旗下的第一家生产高纯度单体硅烷的工厂,这种高纯度单体硅烷是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材料。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7 12: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时代来临 台湾设备业迎契机
    发布时间: 2009-5-7 9:08:06    浏览次数: 117   
    据DigiTimes报道,面板业碰上历年来最严峻的金融海啸袭击,递延、砍单效应持续发威,在面临订单腰斩的考验下,太阳能产业成了台系设备厂的“绿色奇迹”,然而景气阴霾挥之不去,前有欧美大厂大阵仗堵住去路,后有大陆追兵,台系设备厂的太阳能梦,如何才能拨云见日,重现当年台厂面板设备厂蓬勃的荣景?
      生不逢时 乌云掩盖太阳商机
      首先,从太阳能产业面来看,自2008年第4季受金融风暴及西班牙补助政策急转弯,需求大减,市况陷入一片混乱,多晶硅料源价格狂跌,太阳能业者面临亏损命运,料源始终是隐忧,也因此让无料源之忧的薄膜趁势崛起,于是扩产竞赛再次上演,借着大买国际设备厂的Turnkey设备,看起来似乎颇有与多晶硅分庭抗礼的意味。然而说到底,太阳能产业终究还是强褓中的婴儿,至于设备产业则可说还在胚胎期。
      然而在孕育成长的过程中,大环境始终迷雾笼罩,过度扩产的结果,在景气照妖镜下一一现形,太阳能厂自身难保,只得减缓投资,而当中又属设备的投资金额最高,当然成为企业瘦身的献祭品。自2009年初,多晶硅与薄膜设备订单,皆开始出现递延,设备厂营运也大受影响。
      而从以上情况可以发现设备厂正面临几个问题,第1、起步时间落后国外设备大厂数年,虽然已急起直追,缩短差距,但是短期间,难以扭转台湾太阳能厂偏爱进口设备的心态;其次,晶硅与薄膜,究竟选择何者发展,对台系厂是一场豪赌;第3、虽然有过去面板设备的发展经验,然而关键制程如化学器气象沉积(PECVD)、烧结炉(Firing Furnace)、扩散炉(Diffusion)等仍技术不足。
      晶硅与薄膜制程
      回归到制程设备来看台湾厂商的发展现况,首先谈较成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制程,总共有4个主要阶段,分为硅原料(Silicon)、硅晶圆(Wafer)、太阳能电池(Cell)及模块(Module)。设备厂主要发展Cell段制程设备,先将硅晶圆经过捡片机挑选、检测及清洗(Incoming Wafer Inspection),接着进行表面粗化制程(Texturing)减少阳光的反射,然后经过扩散炉(Diffusion)在p型基板上,形成1层薄薄的n型半导体,经由蚀刻(etching)将n型边缘除去,才能彰显出p-n二极管的结构,接着经过电浆镀膜(SiN-coating)、金属镀膜(Metallization)等方式在晶圆上印出导电电极,再经烧结炉(Firing Furnace )干燥,最后进行电池测试与分级(Testing and Sorting)。
      至于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Thin-Film Solar Cell),则是一种利用溅镀或是化学气相沉积方式,在玻璃或金属基板上,生成薄膜的薄膜太阳能生产方式。其制程是先清洗玻璃基板(Glass Cleaning),而后藉由化学气象沉积(PECVD)制程设备在玻璃基板镀上透明导电膜(TCO coating),进行雷射切割(Laser Scribing)分割玻璃上的TCO膜,接着形成金属膜(Coating Absorber),再进行雷射切割,接着镀上背面电极(Coating Back Contact)后进行第3次雷射切割,最后经过检测(Inspection)、模块封装(Module Production)即完成出货。
      另外,不论在晶硅或薄膜,制程与制程间,皆需要自动化设备进行基板抓取、运送,提升产品量率、生产速度及制程稳定性。
      简而言之,可以将设备大抵分为制程设备及外围设备。晶硅部分的制程设备包括酸碱清洗槽、扩散炉、电浆蚀刻机、电浆镀膜设备、网印机、烘烤炉、红外线高温烧结炉等,外围设备包括晶圆检测机、电池检测及分级设备及自动化设备等。
       而薄膜制程设备包括PECVD、雷射切割机等,外围则包括真空设备、清洗设备及自动化设备等等。
      从面板转进太阳能 台厂实力有水平
      目前台湾太阳能设备发展如下:
      均豪精密于2008年推出台湾第1条自动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整线设备,预估于2009年第2季出货,并朝向非晶硅薄膜及铜铟镓硒(CIGS)相关设备发展。广运机械将于2009年5月推出非晶硅薄膜整线设备,并朝向CIGS设备发展。盟立自动化于2008年推出雷射画线机,已量出货给大陆客户。FPD设备厂东捷于2008年开发出全线薄膜太阳能生产设备。帆宣参与工研院科专计划,开发出in-line PECVD。亚智科已有8台薄膜太阳能清洗设备出货。
      大体来说,由于台系厂在面板设备已经累积一定的实力,而太阳能电池制程与面板制程相似度高,因此过去在自动化设备、检测设备、清洗设备,台系厂水平都不输国外设备大厂,在各大面板厂如日本夏普(Sharp)、台厂友达、奇美电口碑背书下,极具竞争力。至于制程设备方面, 台湾设备厂已研发出自制PECVD,但尚未普及,至于雷射切割机等已有业者生产制造出货给客户。因此,发展整线设备对台系厂来说,已是能力可及之事,但还有许多技术提升的空间。
      从市场面来看,台系设备厂在太阳光电的发展面临两大竞争对手挑战,包括已发展多年跑在前头的欧美日设备大厂,以及快速追赶的大陆设备业者。
      国际大厂跑在前头 台厂力追
      国际设备大厂进入时间早,研发技术进步,并且推出整厂设备输出(Turnkey),从整厂设备的设计、制作、安装、组合、试车,以及实际操作时的技术知识教授,或派遣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让整厂设备可操作、可运转与可生产,让太阳能厂能够快速进入量产,占据大半设备市场。在薄膜设备市场,目前为美商应材(Applied Material)、日商优贝克(ULVAC)、瑞士商欧瑞康(Oerlikon)为3大供货商,结晶硅设备则有德国Centrotherm、Roth&Rau等大厂。
    台厂与国际大厂其实是既合作又竞争的两面态势,从面板设备发展时期,许多台系设备厂扮演为国际设备厂代工、供应零组件的角色,以致太阳能产业起步,如应材子公司业凯(AKT)、ULVAC等都到台湾设厂,希望就近服务亚太区客户,并且强化与台系设备厂的零组件供应链,加强训练代工伙伴,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若是双方已为合作伙伴,那么台系设备厂若是自行销售自有品牌的太阳能设备,也就是与客户杠上,则可能因此掉了代工订单,也就阻碍台系厂崭露头角的机会。
      从价格上来说,若相同一台制程机台,台系厂价格便宜约3~4成,有的甚至便宜一半以上,理论上应该颇具竞争优势,但由于实际销售上线的参考数据不多,因此台系厂还需努力开拓客源,建立市场信誉。
      大陆设备快速崛起 再出低价策略
      至于大陆设备业在太阳能产业发展迅速,晶硅设备本土自给率已达50%,目前在晶硅设备已接近国际水平。目前各个环节来看,清洗/画线机,单晶部分以大陆产为主,多晶则以进口为主;扩散炉大部分为大陆产;干式蚀刻全部大陆产,湿式少量进口;磷硅玻璃去除设备几乎全部大陆产;PECVD大陆产仅少量;网印机几乎都进口;烧结炉进口占多数,目前有2家业者研发出,在验证阶段,但离成熟还有一段距离。
        至于薄膜设备由于后期才发展,仍以小尺寸为主,尚未成熟,但若未来把产能提高、尺寸加大,对台厂就有竞争影响。
      但最主要的还是大陆的低价策略,如晶硅整线设备,价格可以低到仅国际大厂的5分之1,国外搭建一条线的成本,在大陆可以盖2~3条线,这也是为何大陆太阳能产能可以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
      由于在IC产业摔过一跤,大陆设备厂深知设备自主权的重要性,不能一味靠欧美日输入,因此在太阳能的发展,大多是太阳能厂结合设备厂共同研发设备,双方才能截长补短,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机台,以低成本提高生产规模。
      进入量产验收期 设备市场潜移默化中
      随着太阳能电池厂第1条线陆续量产,产业界对于设备、技术认知提升,伴随着金融风暴影响企业获利,使具有价格优势的本土设备,逐渐浮上台面。国际大厂的Turnkey Solution逐渐受到市场质疑,也使设备市场正逐渐改变中。
      晶硅太阳能由于发展时间较久,台厂与大陆厂都拥有自制整线设备的能力,目前太阳能业者也开始采取自行采购机台,再组装成生产线,降低对Turnkey的依赖。
      在薄膜产业界,3大薄膜设备厂建置的生产线是否按照时程进入量产,以及其转换效率及良率是否达到保证,受到市场关注。目前应材的客户如印度光盘大厂Moser Baer、台湾薄膜厂绿能、及美国加州太阳能公司Signet已完成最后验收测试认证(FAT)。优贝克客户台湾联相光电及欧瑞康为富阳光电建置的生产线已试产成功,但量产状况还需要再观察。
      最关键的仍在于,不论台湾或大陆两地,设备本土化的意识逐渐抬头,又碰上金融海啸,太阳能厂毛利率下滑,难以大手笔支应Turnkey的费用,相较之下台湾设备就具有比价优势,因此在业界开始布建第2条、第3条生产线时,可望提高本土设备比重。目前台湾太阳能设备自给率仍不及10%,工业局期望到2012年自给率达80%,若能达此水平,对台厂将是极大的收益。
      台厂宜步步为营 加强研发提升质量
      在发展太阳能设备的同时,不妨回顾面板设备的发展历程,做为借镜。在2002年面板业开始积极扩厂时,设备业逐渐从半导体转向到面板,到2004年台湾面板设备自给率突破10%,接下来以1年10%的速度成长,至2008年经济部工业局预估,台湾面板设备自给率已超越50%,也就是目前台湾面板厂中有一半的设备都是由台系设备厂供应,2009年将挑战60%。
      面板设备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大部分要归功台湾面板厂的义气相挺,一路扶植设备厂走来,加上政府政策推动各种技术研发项目,才造就设备厂迅速成长。
      太阳能是否能成为台系设备厂的下一波成长动能?业界大多数给予高度肯定,凭借在面板设备的基础,加上台厂的研发实力,将可有一番作为,但是必须走的小心翼翼。毕竟目前太阳能技术繁多,光是要选择投入晶硅还是薄膜,就是一大赌注,不过目前综合产官学界看法,大多认为薄膜设备较有发展空间,竞争者较少。不过,以薄膜来说,又分非晶硅、碲化镉(CdTe)、CIGS等各种类型,台厂在投入前,都必须经过仔细的市场分析调查。
        根据统计,全球晶硅设备需求从2007年的10.5亿欧元,预估到2010年将成长至24.4欧元,不过从趋势可以看出,其爆发性成长在2007~2008年间,未来2年成长速度将趋缓。
      至于薄膜设备需求则从2007年的7.8亿欧元,到2010年将成长至38.3欧元,在2009及2010年预估每年平均仍有30~40%的成长幅度。
      至于在设备发展趋势来说,应朝向转换效率的提升,例如导入关键技术、制程设备整合改良、IP建立。同时,为协助客户降低成本,应简化生产制程设备、流程,举例来说如湿式制程、真空制程。高温制程等都可进行整合。再者,要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降低耗材使用,提升耗材寿命,降低破片率等等,并提高产能。最后,还要提高精度,如膜厚、对位、电性、基板薄化、缺陷降低、阻值、浓度、温度等,使设备更精良。
      虽然近2年对设备业来说,充满挑战,在扩充产能需求停滞下,造成诸多订单停摆,市场竞争加剧,砍价压力大。不过现阶段,也正是调整企业体质的实时机,有较多时间、人力能投入研发,而且各设备厂投入太阳能的脚步都还不迟,未来占营收比重将逐渐提高,与面板设备旗鼓相当,业界也认为,2010年太阳能设备市场将会很热闹,若台厂能在2009年,踏实研发、拓展客源,就能在景气复苏时,迎接下一波高成长。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7 12: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屋顶”喜忧:政策市与先天缺陷
    发布时间: 2009-5-7 10:01:07    浏览次数: 156   
    据证券之星报道,“‘太阳能屋顶’补贴计划数基本落定,2009年整个盘子或在200兆瓦左右。”4月20日,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光伏企业高管透露,光伏企业将分4月30日及8月30日两个截止时间段上报项目。“由于4月30日距离计划出台刚有一个月的间隔,所以据传新的文件允许第一个时间段顺延到5月中旬”。
      此前的3月26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与《太阳能光电建设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20元/瓦的补贴。
      光伏业的利好信息不断。此前,继国内最大太阳能电站——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特许招标项目向全球太阳能巨头招标后,4月15日国务院发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光伏产业被列入其中;同期,中科院的“太阳能行动计划”亦已同步启动。
      “江苏省正在就财政部支持加快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政策制定实施细则,预计整个总量会往上调一调,把整个牌局做得大一些。”江苏省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4月20日对记者表示,先前江苏省计划推出2009-2011年的三年高达260兆瓦的财政补贴目标,其中建筑光伏占据70%,电站为30%。
      光伏产业“高成本”的先天缺陷决定了其启动的前期市场是一个“政策市”——在政府鼓励及补贴政策助力下开辟出一个有限的市场之后,需要光伏企业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成本降低至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的价格。
      这意味着,中国的光伏企业与欧洲同行们境遇相同——它们未来的成长将系于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扶持之上。
      200兆瓦预估补贴
      目前世界上的光伏并网发电大国,确实均通过政策之力带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成长。
      以日本为例,其在1994年-2003年间成功实施一轮补贴,促使2004年日本光伏业累计安装量达1100兆瓦,成为当时全球光伏容量最大的国家;2004年,德国政府启动上网电价法,即著名的EEG法案,导致德国光伏安装量激增,最初的上网电价为3倍的零售电价或者8倍的工业电价。
      “如果是200兆瓦的规模,那么考虑到整个国内光伏行业的产能,可以起到一个提振的作用。”中盛光电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兴华告诉本报记者,中国2008年底光伏总产能2500兆瓦,如今补贴只有12.5%,“可以弥补部分国际市场的损失”。
      王兴华称,如果以太阳能电池的产能来计算,2008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7800兆瓦,其中2500兆瓦出口至西班牙,“2009年西班牙的需求可能下降至500兆瓦,新兴国家的增量不是太大,目前主要依赖美国,美国的需求可能是500兆瓦左右。所以国家如果能把西班牙这一块的损失给弥补,那么才能真正支撑起国内整个光伏产业的振兴。”
    虽然2008年我国已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然而国内光伏市场迟迟没有启动,98%的产品均销往国外,仅有2%左右产品留在国内,造成产业与市场的脱节。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国内光伏企业也饱受重挫。
      “这次如此密集的政策出台,时间之及时与力度之大都让大家感觉到意外。”前述企业高管解释,目前世界上光伏行业发展还是依赖于国家支持政策出台,由于光伏发电成本高昂,再加上我国一直没有实施《上网电价法》,相关光伏项目的立项、补贴等审批也很严格,使得国内需求严重不足,“此次多个政策连袂出台,让大家看到国内市场启动的信号”。
      与此同时,配合着国家计划的出台,目前包括各省的配套细则正在出炉。
      作为国内领先企业,中盛光电已在4月15日将首批10兆瓦项目报上江苏省。王兴华预计,如果2009年“太阳能屋顶”计划补贴总量在200兆瓦,那么依照江苏省占据全国光伏产业GDP70%计算,江苏也应该占据如此多的量数,“如果没有财政部这次的这个政策,江苏省的补贴力度肯定比后面接下来想要出台的力度,大出一倍以上。国家政策一出,等于国家帮省里面负担了很多”。
      “目前省内至少有10家已经上报了项目规划。”魏启东确认,目前江苏省计划先将地方标准排出,且目前江苏部分地方已有配套政策出台,“比如说,常州市这次明确作出新政,从今年开始每年拿出4000万,其中市里面2000万,区里2000万。如果说一个市如此,一个省就会积少成多”。
      据记者了解,目前除却江苏省,广东、甘肃、云南等省的太阳能补贴规划正在制定之中。
      市场、政策“后市”
      对于目前连续光伏发电新政的出台,企业方面亦有冷静看法。
      “政府补贴的主要是公共建筑的太阳能光伏项目,基本上把个人用户排除在外。”常州天华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国兴分析,“太阳能屋顶”计划要求安装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意图很明显:不是以补贴来拉动商业需求,更多的是示范,与国外光伏产业扶持政策相比,在范围上仍有所欠缺。”
      王兴华认为,财政部政策更多的是示范引导,并不是一个长期正式政策,“不然应该是相对系统的把产业往上推,比如除了初始补贴外,要有相应上网电价政策、与电网的接入协调,同时技术部门要出具设计规范,制定出统一国家标准,才能真正推动光伏行业”。
      金融危机使欧美国家能源需求下降,公用事业企业放缓了新增项目的上马,从而延缓新能源项目进展。美国研究机构ISuppli(全球领先的针对电子制造领域的市场研究公司)提供的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安装数量达到3.8GW(10亿瓦),但2009年因大环境景气下滑,安装数量只会增长9.6%,达到4.2GW,市场供给量却由去年的7.7GW增加62%至11.1GW。
      “2008年中盛光电的市场份额中,国外市场超过90%,国内约6%。”在王兴华看来,短期内国内光伏企业的市场重点还是会放在欧美国家,且目前欧美国家的相关市场已出现些许回暖迹象。“现在我们也在跟银行谈,如果能带金融工具出去,如果政策性银行愿意开展业务,提供买方信贷。可能会介入国外项目更深,市场与利润都有保障。”
      CSI阿斯特市场部负责人张含冰认同王兴华的观点:“我刚从德国那儿回来,随着冬季休工期的结束,欧美现在有一些停下的项目开始复工,银行方面对于光伏行业的信贷也稍为宽松。”
      国内方面,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国家只批准了上海崇明岛、内蒙古鄂尔多斯(600295.SH)和仍在招标阶段的敦煌项目这三个上网电价工程,每年在光伏行业的扶持资金不过在十几亿元左右,加上此次400兆瓦“太阳能屋顶”计划计约补贴40亿的规模,国家对光伏相关的政策仍然谨慎。
      “所以我们仍在等待国内政策的后期效应。”王兴华认为,在顺利走过“示范工程”阶段之后,中国政府的补贴范围和补贴金额会有实质性的扩大。
      在魏启东眼中,光伏行业摆脱“政策市”依赖的时间交汇点大概在2015-2018年,“届时光伏成本降低,常规发电的成本上扬,当光伏这块成本低于1元/度,而煤电成本现在将近0.4元/度,到煤油价格都上涨,那时光伏发电就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7 12: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准重名 于 2009-5-7 12:51 编辑

    太阳能利用亟待技术突破
    发布时间: 2009-5-7 9:55:24    浏览次数: 130   
    据中国投资咨询网报道,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人士透露,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有关新能源产业振兴的规划,主要是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中受技术制约最大,发展相对滞后的是太阳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处处长牛犁表示,太阳能除了小规模民用项目外,近期发展还比较慢,主要是由于成本控制和商业化技术有待突破。如果技术上真正有所突破,很可能将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问题。
      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日前在一论坛上表示,按现有太阳能发电成本以及火电上网价格计算,太阳能发电每千瓦时需补贴1元。若将目前征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全部补贴太阳能,可支持4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他认为,通过太阳能屋顶计划等措施,实现2020年1000万千瓦,甚至2000万千瓦是完全有希望的。而原有规划中,太阳能发电总容量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
      牛犁则表示,新能源振兴规划最核心的是要占领技术制高点。不同于节能技术,目前在新能源方面,全球主要国家还没有拉开差距,我国应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如果在这方面技术再落后又将很被动。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认为,必须改变能源发展思路,重视新能源产业革命。对于新能源发展资金的投向,他认为应该把资金更多地投向新技术,尤其是智能化电网,将“神经末梢”深入到每个用电设备上。同时,要开放平台,让全社会都可以参与解决能源问题。“很多政策可能以前很难实现,但开放平台以后,很多政策将可顺利实行,很多技术将可以变成现实。”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7 12: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企业竞相压价 警惕光伏产业沦为低端制造业
    发布时间: 2009-5-7 10:30:59    浏览次数: 182   
    据中国产经新闻报报道,不久前举行的甘肃敦煌10兆瓦太阳能发电试点业主招标中,这个我国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爆出了令人惊讶的投标价:0.69元/千瓦小时,远远低于业界心理预期的超低价格。
      光伏发电成本价目前的国外最低成本能够达到0.22美元/千瓦小时,而国内众多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企业的竞相压价,令人不禁发问:原本代表新兴产业方向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怎么也成了要靠价格战获胜的低端产业?如此下去,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国内是否会沦为低附加值的低端制造业?
      宏源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王静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这有可能是在争抢项目,毕竟作为太阳能光伏系统承包商,如果承包下这个大项目,其他新的太阳能新的项目胜算就大些,要知道,‘十二五’规划对于太阳能产业将有很大的促进。”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的德国、西班牙等国制定了对可再生能源大力的支持政策,使得全球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尤其以光伏产业为最快。中国也诞生了一大批光伏企业,并在2007~200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电池组件生产国。
      王静说:“太阳能产业是明显的‘两头在外’的行业,一方面高价进口多晶硅等原材料,另一方面产品低价销往国外,利润越来越薄。但供不应求的局面仍然使得大量资金跟风投入,中国光伏产业一片繁荣景象。”2007年,我国自产高纯度多晶硅只有1000吨左右,但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共有34家厂商开工建设高纯多晶硅提纯项目,投产后产能总和为6.8万吨,项目大多数在今明两年进入试生产。多数企业走的是迅速扩大产能和规模的发展道路。
      “国内产能越来越大,而应用范围小,必然导致竞相压价,做成以价格取胜的低端产业也就不足为奇了。”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制造部工程师衡扬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衡扬说:“太阳能光伏的产业上游是高纯度硅料生产,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大,越往下游技术要求越低,利润越薄。我国80%~90%的出口太阳能电池高质量高价格,而在国内销售的很多都比较低端了,在质量上要求较低,有的以次充好。”
      市场竞争无序,产品质量、性能良莠不齐,冲击了优秀产品的普及率,影响了人们利用新能源的信心。赛维LDK副总裁朱良保曾这样断言:“中国光伏企业建得太多太快了,风险巨大,尤其是大批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纷纷上马,整个行业迟早要经历大洗牌才能健康发展。”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