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4-1-19 11:23 |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
生产企业竞相压价 警惕光伏产业沦为低端制造业
发布时间: 2009-5-7 10:30:59 浏览次数: 182
据中国产经新闻报报道,不久前举行的甘肃敦煌10兆瓦太阳能发电试点业主招标中,这个我国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爆出了令人惊讶的投标价:0.69元/千瓦小时,远远低于业界心理预期的超低价格。
光伏发电成本价目前的国外最低成本能够达到0.22美元/千瓦小时,而国内众多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企业的竞相压价,令人不禁发问:原本代表新兴产业方向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怎么也成了要靠价格战获胜的低端产业?如此下去,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国内是否会沦为低附加值的低端制造业?
宏源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王静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这有可能是在争抢项目,毕竟作为太阳能光伏系统承包商,如果承包下这个大项目,其他新的太阳能新的项目胜算就大些,要知道,‘十二五’规划对于太阳能产业将有很大的促进。”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的德国、西班牙等国制定了对可再生能源大力的支持政策,使得全球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尤其以光伏产业为最快。中国也诞生了一大批光伏企业,并在2007~200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电池组件生产国。
王静说:“太阳能产业是明显的‘两头在外’的行业,一方面高价进口多晶硅等原材料,另一方面产品低价销往国外,利润越来越薄。但供不应求的局面仍然使得大量资金跟风投入,中国光伏产业一片繁荣景象。”2007年,我国自产高纯度多晶硅只有1000吨左右,但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共有34家厂商开工建设高纯多晶硅提纯项目,投产后产能总和为6.8万吨,项目大多数在今明两年进入试生产。多数企业走的是迅速扩大产能和规模的发展道路。
“国内产能越来越大,而应用范围小,必然导致竞相压价,做成以价格取胜的低端产业也就不足为奇了。”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制造部工程师衡扬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衡扬说:“太阳能光伏的产业上游是高纯度硅料生产,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大,越往下游技术要求越低,利润越薄。我国80%~90%的出口太阳能电池高质量高价格,而在国内销售的很多都比较低端了,在质量上要求较低,有的以次充好。”
市场竞争无序,产品质量、性能良莠不齐,冲击了优秀产品的普及率,影响了人们利用新能源的信心。赛维LDK副总裁朱良保曾这样断言:“中国光伏企业建得太多太快了,风险巨大,尤其是大批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纷纷上马,整个行业迟早要经历大洗牌才能健康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