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楼主: 不准重名
收起左侧

宁夏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长远目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9 07: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武威市依托风能光热与水能发展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一、武威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和现状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在经济建设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线,积极实施“工业富市、科教兴市、开放活市”三大战略,构建“三大支撑”,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育发展四大产业(即食品工业、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劳务经济),使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0.11亿元,在全省所占位次为第6位,较上年增长12%,增速在全省居第5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06亿元,增长5.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7.34亿元,增长14.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3.71亿元,增长10.75%。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推进节能减排的关系,很抓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新能源,支持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延伸产业链上项目,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努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低碳经济产业。
      (一)依托风能、光热和水能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
      1、武威风能资源相当丰富,天祝县松山滩年平均风速4.6--5.5米/秒,年有效风能贮量在1194千瓦时/平方米以上,大于具有世界第一风库之称的安西和玉门镇。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沙漠地貌显著,沙丘、戈壁、荒漠占总面积的85%以上,全年多西北风,冬春两季比较频繁,平均风力≥12米/秒、瞬时风速≥17米/秒的8级以上大风天气比较频繁,全县平均大风日数为27.8天,最多达63天。根据《武威市国土开发整治总体规划》风能区划标准,民勤县为风能可利用区,有效风能时间在4851小时,可用风能年贮量518.6千瓦时/平方米,平均风速在2.8-3.5米/秒之间。特别是红沙岗镇,平均风速变化平缓,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利用率高,具有风电开发条件。同时,交通便利,适宜大型风电机组的运输,境内戈壁荒漠较多,地势平坦开阔且地质稳定,可供选择的风电场场址面积较大。总体看民勤县风能资源具有风向稳定、风力持续性好、破坏性风速极少、建场用地富足、电能并网方便等特征,具备大规模风电开发的资源优势。
      在风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市政府与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甘肃武威能源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华电集团已在天祝松山滩镇二道墩村和民勤县东湖镇五托井村各布点建设1座测风塔。民勤县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从2004年开始着手筹划,先后与甘肃思力新能源研究所、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单位签订协议,开展了勘察、测风等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2007年,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民勤县签订风电开发前期测风工作协议。目前,国家气象局和民勤县气象局也在民勤县青土湖、天祝县芨芨滩等地建立4座70米测风塔,开展测风和风能资料收集工作。中广核风力发电公司已将收集的风能资料上报中广核集团进行评估。市发改委还委托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编制完成了武威市风能资源评估报告。
      2、武威光热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温度日差大,空气干燥。全年日照时数达2570-303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68%,是我国日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目前武威市太阳能开发利用已开始起步。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利用清洁能源,武威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生产、生活示范,阳光小康住宅示范区已开始使用。成功引进甘肃电投日新应天科技公司在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建设新型太阳炉生产多晶硅、光伏发电和光热项目,目前13座新型太阳炉和13组光伏发电机组已顺利投入生产,37组新型太阳炉正在加紧建设,这一再生能源生产技术为世界首创,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与甘肃大唐公司、国家863计划攻关联合体共同合作建设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一期0.5兆瓦已建成并网发电;与中电投西北分公司签订了10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协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3、武威水电资源温藏量较大。武威市虽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但由于地处祁连山三级夷平面的低丘陵带,分布着石羊河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很多支流,具有海拔高、纵坡大等特点,从汇流口到出山口,海拔1800-2800米之间,河道纵坡1/40-1/100,多为深山峡谷,温藏着一定的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大。
      过去武威市通过自筹建起了西营、南营、黄羊等水电站,为武威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近年来,依据武威市的水能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又建设了省电力局在西营投资的6445千瓦水电站、先明峡2.25万千瓦水电站,青岗峡、朱岔峡、双腰湾、西营三沟一级水电站,2009年杂木河杂木寺、西营三沟三级、双窑湾1号水电站等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天祝县毛藏寺闸渠河上游水能梯级开发利用项目已编制完成《规划报告》,目前,全市境内已建成投运并网发电的小型水电站共19座,总装机容量9.5万千瓦时,装机容量最大的金沙峡水电站达到7.2万千瓦。对节约武威市一次性能源,减少外购能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立足节能降排发展低碳经济,把节能降排作为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
      近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排工作,将节能降排工作摆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实行节能降排工作目标责任制。市政府将节能降排约束性指标纳入年度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政府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施十大节能工程、推进六大领域节能、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工业重点企业节能、强化环保工程措施和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等措施的实施,节能降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节能目标超额完成。2007年,全市万元GDP能耗1.3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5%;2008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18%;到2009年,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低到1.203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8%,较省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降低率4.3%低0.5个百分点,其中,全市1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耗能由去年的0.5786吨标准煤,下降到0.5055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耗能降低0.0731吨标准煤,下降12.63%,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11.63%。据测算,“十一五”前四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已累计下降16.99%,完成节能总体目标的84.95%,距下降20%的目标尚差3.01个百分点。根据目前全市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来看,预计到2010年底,全市万元GDP能耗可下降到1.1555吨标煤,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节能20%的约束性目标任务。
      2、污染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总量均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近年来,武威市为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较好,2009年,省政府下达全市COD排放总量控制在0.97万吨,较2008年增长0.216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2万吨,较2008年增长0.2217万吨;经初步核算实际增长量为COD0.2147万吨,二氧化硫为0.2017万吨。二是城市环境质量逐步好转,2009年,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中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0.087mg/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31mg/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均值0.026mg/立方米,分别较省政府下达的责任目标低0.013mg/立方米、0.029mg/立方米和0.054mg/立方米;水环境质量中省控6个地面水考核断面有3个断面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3个断面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红崖山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城市质量目标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三)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使低碳经济产业在全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一是继续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近年来,武威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的思路,坚持一手抓保增长,一手抓调结构,进一步做强做大食品工业等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确保工业平稳增长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和建设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使节能型产业在全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据测算,2009年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3.15亿元,较上年净增9.44亿元,同比增长9.42%;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5.93亿元,同比增长25.1%。全市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强化项目能耗源头控制。认真落实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实行部门联动、协同把好准入关,对国家明令限制、淘汰、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及高耗能、高耗水项目,一律不予引进、不予审批。市经委和发改部门依据《武威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试行)》,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节能评审,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上马。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劣汰”的要求,落实淘汰落后产能政府责任,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督促各县区依法关停国家限期淘汰和已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古浪西泰电冶公司3×3200KVA特种合金等落后产能淘汰计划顺利实施,5户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专项核查,完成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目标。同时,相关部门加强对近年来已关停淘汰企业的监督检查,严防死灰复燃。此外,加快建立适合市情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用足、用活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励政策,规范和完善申报、公示和监管程序,积极向上争取国家财政奖励资金,促进关停企业遗留问题的解决。
      二、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加快发展与节能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武威市属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薄弱,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能耗总量相应呈逐年增长趋势。如全市煤炭的能耗总量2007年为157.2万吨,2008年为175.6万吨,2009年达到192万吨;石油的能耗总量2009年达18.44万吨,比2008年的17.39万吨增长6%。特别是天祝和古浪两县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在短期内难以转变,直接影响着全市节能降耗目标的顺利实现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2、风电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虽然天祝、民勤具备风电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处于前期测风和资源评估阶段,由于风能资源开发需要3-5年的系列观测资料,致使开发建设进程缓慢。二是由于天祝松山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个开发进程。
      3、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和监测考核体系还不健全。由于发展低碳经济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目前,还没有制定和出台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和监测考核指标体系。特别是现有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指标中,缺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二氧化碳监测指标。
      三、对武威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1、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下决心关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关停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上淘汰落后产能专项奖励资金。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和环保评估审查,把好节能减排源头关,控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
      2、要加大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风电产业建设步伐。要抢抓河西走廊风电项目实施的机遇,一方面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积极争取项目,引进资金;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以热情的服务、优惠的政策,鼓励支持省内外大企业投资风电产业;此外要加快风电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使风电产业尽快成为促进武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3、编制战略发展规划。政府应尽快制定出台发展低碳产业的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节能减排规划、循环经济规划统一安排,形成一个发展低碳经济的蓝图;制定低碳产业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以低碳为目标的产业结构,积极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9 07: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太原在新能源等5大技术领域实施成果转化
    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今年我市将在这五大技术领域重点实施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日前,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技术转移加快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年我市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五大重点领域。这包括:加快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高新能源消费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微电子、光电材料以及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高新材料产业科技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加快废水、废气、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和节能、降耗、减排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加快基因工程技术、生物育种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现代中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优势食品、地方特色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加快电子信息领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升中小企业信息水平。
      为此,我市将在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面向企业征集其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以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协调服务,促进跨区域技术转移。同时,建立专业技术市场,依托各类行业工程技术中心,构建一批常设、专业、高效技术转移通道,开展成果发布、技术洽谈、项目对接。建立成果拥有方、应用方、技术服务机构、风险投资等多位一体、协调联动的成果转化新模式,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和水平。支持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结合的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专业科技孵化器,面向社会开放运营,为中小企业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9 07: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西省财政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加油”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财政经建工作会议上获悉,山西省财政部门要着力支持新能源发展,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应用产业、风电产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和生物质能源等五个方面。
        今年,要加大对能源产业发展的投入,设立“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突出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搭建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服务和产业化平台。其中,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要大力向新能源产业倾斜,支持重点企业建立新能源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争取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检验中心。
        在大力支持技术新能源企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尽快形成山西新能源产业集群。实行“首台(套)奖励制”,对订购使用首台(套)本省产重大技术装备的重点工程可确定为技术进步示范工程,省专项资金予以优先扶持,并可申请省专项资金补贴。对产业链条当中“缺”的环节进行点对点的招商,完善产业链条;对链条当中“细”的环节,研究支持该环节形成规模。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形成我省自己的产品和品牌,推动我省新能源产业的崛起。
        今年还要搞好示范推广,实施“四大工程”和“四个一百计划”。即,实施太阳能屋顶工程、金太阳示范工程、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工程”和太阳能LED路灯照明工程,有效扩大消费需求,以消费扩大带动产业化发展。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9 07: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定信心不放松 锦州辽能生物质能源公司生产忙
    3月乍暖还寒,锦州辽能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热度却与日俱增,装配车间一派繁忙,工人们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而紧张生产。
      距离完成首季“开门红”目标的时间越来越近,义县工业战线一边充分调动企业开足马力搞生产,一边抓紧项目建设不放松。全县各大产业园区内塔吊林立,焊光闪闪,争分夺秒加快建设。新年伊始,全县新项目总数已达54个,其中七里河工业园区有6个规模以上新项目陆续开工。图为企业订单已排至下半年,装配车间紧张忙碌。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9 07: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武威市依托风能光热与水能发展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一、武威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和现状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在经济建设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线,积极实施“工业富市、科教兴市、开放活市”三大战略,构建“三大支撑”,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育发展四大产业(即食品工业、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劳务经济),使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0.11亿元,在全省所占位次为第6位,较上年增长12%,增速在全省居第5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06亿元,增长5.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7.34亿元,增长14.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3.71亿元,增长10.75%。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推进节能减排的关系,很抓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新能源,支持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延伸产业链上项目,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努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低碳经济产业。
      (一)依托风能、光热和水能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
      1、武威风能资源相当丰富,天祝县松山滩年平均风速4.6--5.5米/秒,年有效风能贮量在1194千瓦时/平方米以上,大于具有世界第一风库之称的安西和玉门镇。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沙漠地貌显著,沙丘、戈壁、荒漠占总面积的85%以上,全年多西北风,冬春两季比较频繁,平均风力≥12米/秒、瞬时风速≥17米/秒的8级以上大风天气比较频繁,全县平均大风日数为27.8天,最多达63天。根据《武威市国土开发整治总体规划》风能区划标准,民勤县为风能可利用区,有效风能时间在4851小时,可用风能年贮量518.6千瓦时/平方米,平均风速在2.8-3.5米/秒之间。特别是红沙岗镇,平均风速变化平缓,风能资源丰富,风能利用率高,具有风电开发条件。同时,交通便利,适宜大型风电机组的运输,境内戈壁荒漠较多,地势平坦开阔且地质稳定,可供选择的风电场场址面积较大。总体看民勤县风能资源具有风向稳定、风力持续性好、破坏性风速极少、建场用地富足、电能并网方便等特征,具备大规模风电开发的资源优势。
      在风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市政府与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甘肃武威能源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华电集团已在天祝松山滩镇二道墩村和民勤县东湖镇五托井村各布点建设1座测风塔。民勤县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从2004年开始着手筹划,先后与甘肃思力新能源研究所、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单位签订协议,开展了勘察、测风等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2007年,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民勤县签订风电开发前期测风工作协议。目前,国家气象局和民勤县气象局也在民勤县青土湖、天祝县芨芨滩等地建立4座70米测风塔,开展测风和风能资料收集工作。中广核风力发电公司已将收集的风能资料上报中广核集团进行评估。市发改委还委托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编制完成了武威市风能资源评估报告。
      2、武威光热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温度日差大,空气干燥。全年日照时数达2570-303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68%,是我国日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目前武威市太阳能开发利用已开始起步。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利用清洁能源,武威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生产、生活示范,阳光小康住宅示范区已开始使用。成功引进甘肃电投日新应天科技公司在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建设新型太阳炉生产多晶硅、光伏发电和光热项目,目前13座新型太阳炉和13组光伏发电机组已顺利投入生产,37组新型太阳炉正在加紧建设,这一再生能源生产技术为世界首创,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与甘肃大唐公司、国家863计划攻关联合体共同合作建设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一期0.5兆瓦已建成并网发电;与中电投西北分公司签订了10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协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3、武威水电资源温藏量较大。武威市虽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但由于地处祁连山三级夷平面的低丘陵带,分布着石羊河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很多支流,具有海拔高、纵坡大等特点,从汇流口到出山口,海拔1800-2800米之间,河道纵坡1/40-1/100,多为深山峡谷,温藏着一定的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大。
      过去武威市通过自筹建起了西营、南营、黄羊等水电站,为武威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近年来,依据武威市的水能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又建设了省电力局在西营投资的6445千瓦水电站、先明峡2.25万千瓦水电站,青岗峡、朱岔峡、双腰湾、西营三沟一级水电站,2009年杂木河杂木寺、西营三沟三级、双窑湾1号水电站等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天祝县毛藏寺闸渠河上游水能梯级开发利用项目已编制完成《规划报告》,目前,全市境内已建成投运并网发电的小型水电站共19座,总装机容量9.5万千瓦时,装机容量最大的金沙峡水电站达到7.2万千瓦。对节约武威市一次性能源,减少外购能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立足节能降排发展低碳经济,把节能降排作为应对金融危机、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
      近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排工作,将节能降排工作摆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实行节能降排工作目标责任制。市政府将节能降排约束性指标纳入年度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政府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施十大节能工程、推进六大领域节能、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工业重点企业节能、强化环保工程措施和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等措施的实施,节能降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节能目标超额完成。2007年,全市万元GDP能耗1.3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5%;2008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18%;到2009年,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低到1.203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8%,较省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降低率4.3%低0.5个百分点,其中,全市1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耗能由去年的0.5786吨标准煤,下降到0.5055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总产值耗能降低0.0731吨标准煤,下降12.63%,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11.63%。据测算,“十一五”前四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已累计下降16.99%,完成节能总体目标的84.95%,距下降20%的目标尚差3.01个百分点。根据目前全市节能工作的进展情况来看,预计到2010年底,全市万元GDP能耗可下降到1.1555吨标煤,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节能20%的约束性目标任务。
      2、污染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总量均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近年来,武威市为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较好,2009年,省政府下达全市COD排放总量控制在0.97万吨,较2008年增长0.216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2万吨,较2008年增长0.2217万吨;经初步核算实际增长量为COD0.2147万吨,二氧化硫为0.2017万吨。二是城市环境质量逐步好转,2009年,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中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0.087mg/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31mg/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均值0.026mg/立方米,分别较省政府下达的责任目标低0.013mg/立方米、0.029mg/立方米和0.054mg/立方米;水环境质量中省控6个地面水考核断面有3个断面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3个断面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红崖山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城市质量目标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三)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使低碳经济产业在全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一是继续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近年来,武威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的思路,坚持一手抓保增长,一手抓调结构,进一步做强做大食品工业等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确保工业平稳增长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和建设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使节能型产业在全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据测算,2009年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3.15亿元,较上年净增9.44亿元,同比增长9.42%;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5.93亿元,同比增长25.1%。全市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强化项目能耗源头控制。认真落实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实行部门联动、协同把好准入关,对国家明令限制、淘汰、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及高耗能、高耗水项目,一律不予引进、不予审批。市经委和发改部门依据《武威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试行)》,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节能评审,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上马。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劣汰”的要求,落实淘汰落后产能政府责任,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督促各县区依法关停国家限期淘汰和已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古浪西泰电冶公司3×3200KVA特种合金等落后产能淘汰计划顺利实施,5户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专项核查,完成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目标。同时,相关部门加强对近年来已关停淘汰企业的监督检查,严防死灰复燃。此外,加快建立适合市情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用足、用活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励政策,规范和完善申报、公示和监管程序,积极向上争取国家财政奖励资金,促进关停企业遗留问题的解决。
      二、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加快发展与节能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武威市属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薄弱,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能耗总量相应呈逐年增长趋势。如全市煤炭的能耗总量2007年为157.2万吨,2008年为175.6万吨,2009年达到192万吨;石油的能耗总量2009年达18.44万吨,比2008年的17.39万吨增长6%。特别是天祝和古浪两县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在短期内难以转变,直接影响着全市节能降耗目标的顺利实现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2、风电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虽然天祝、民勤具备风电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处于前期测风和资源评估阶段,由于风能资源开发需要3-5年的系列观测资料,致使开发建设进程缓慢。二是由于天祝松山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个开发进程。
      3、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和监测考核体系还不健全。由于发展低碳经济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目前,还没有制定和出台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和监测考核指标体系。特别是现有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指标中,缺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二氧化碳监测指标。
      三、对武威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1、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下决心关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关停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上淘汰落后产能专项奖励资金。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和环保评估审查,把好节能减排源头关,控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
      2、要加大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风电产业建设步伐。要抢抓河西走廊风电项目实施的机遇,一方面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积极争取项目,引进资金;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以热情的服务、优惠的政策,鼓励支持省内外大企业投资风电产业;此外要加快风电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使风电产业尽快成为促进武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3、编制战略发展规划。政府应尽快制定出台发展低碳产业的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节能减排规划、循环经济规划统一安排,形成一个发展低碳经济的蓝图;制定低碳产业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以低碳为目标的产业结构,积极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9 12: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升集团拥有世界级太阳能完整产业链
    3月3日,为期三天的“太阳雨”杯第四届中国(临沂)春季太阳能展览会在临沂国际商城会展中心顺利揭幕,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家太阳能整机及配件生产企业齐聚临沂,共同迎接2010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春天的到来。作为2010年太阳能行业首次展会,通过各参展企业形象展示,可以充分透露出2010年太阳能行业发展新趋势。
        作为本次展会强势企业之一的元升太阳能集团,充分展示了其拥有世界级太阳能完整产业链的综合实力。元升太阳能集团董事长吴道元在展会开幕式上致辞时透露。2010年,元升集团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元月份建成了世界级完整产业链生产基地。该基地的生产装备和自动化水平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完整产业链的再次升级,实现了元升集团的“四大提速”即:生产能力大提速、生产效率大提速、市场网络大提速,节能减耗大提速,每20秒钟生产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每2秒钟生产一支太阳能三高真空集热管,实现了年生产2.5万吨毛坯管,具备1000万支集热管、10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生产能力。
        未来太阳能行业企业发展趋势是通过做大做强,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元升太阳能建成的世界级完整产业链基地,恰恰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潮流。
        同时,吴道元利用本次展会,向行业和社会公布了元升集团的下一个目标和五年规划。据了解,元升集团正在积极进行昆明生产基地的筹备工作,启动了“10+1”市场新战略,即以昆明生产基地为大后方和桥头堡,进军东盟十国市场,拓展国内西南市场,通过进军东盟十国,进一步扩大元升太阳能的出口份额,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不断高涨,作为最有利于实现减排目标的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走向国际化也是必然趋势,元升太阳能紧紧抓住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优势平台,为中国太阳能走向国际市场又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通路。
        正是基于目前拥有世界级完整产业链接基地和强大的创新、科技、人才实力,元升集团制订了“552100”中期战略发展规划,即5年内,在全国建成5大太阳能生产基地,做强全国第二大完整产业链企业,实现100亿元的销售目标。三年内进入中国太阳能行业前五强。
        作为太阳能下乡为数不多的31个省市自治区全部中标的企业,其下乡产品展示区更是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的目光。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9 18: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林与中航签33亿新能源项目
    吉林省大安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周一在北京签署燃气轮机、风力、太阳能发电合作协议。该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约33亿元人民币。
      中航工业新能源公司负责人说,上述合作协议项目包括:由中航新能源公司在大安市投资20万千瓦风电场、10万千瓦燃气轮机发电厂、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场。
      据介绍,燃气轮机发电项目分为2期开发,每期各建一台5万千瓦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是以天然气为燃料,具有低污染、启动快、效率高的特点,适合于为电网调峰。燃机电厂的余热还可以对工业和民用供热,改善地方环境。
      风电场项目分为4期开发,每期建设4.95万千瓦,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发电4亿千瓦时。
        太阳能发电将分4期建设,每期建设1万千瓦。
      吉林省大安市地处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有丰富的风力资源,是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重点发展地区之一,同时还有太阳能资源,具有很大太阳能发电的发展潜力。
      业界专家表示,燃气轮机、风力、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实施,可充分利用大安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为环境保护,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10 06: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辽市风电产业增长速度位居自治区第一
    目前,通辽市风电产业已成为工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不仅是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更是稀释能耗、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产业,风电产业增长速度位居全区第一。
      通辽市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初步测定的可开发风能资源超过5000万千瓦,而目前的开发量不足5%,一些重点地区建设超大型风场的条件非常优越。通辽市风电产业经过三年的发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初步形成了经济规模。三年时间通辽市累计完成投资136.95亿元,风电年均投资在40亿元以上,累计建设规模达到233万千瓦,其中已并网125万千瓦。开鲁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在国家核准后全面开工建设,500千伏外送通道可研已经通过国网审查,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扎实推进;珠日河200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经国家审查通过,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外送通道已列入国网规划中;引进建设了包括风机组装、塔筒、风叶制造及售后服务等在内的10家企业,其中葛洲坝塔筒已生产销售173台(套),盛国通元风机总装厂、美泽叶片厂已具备生产能力。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10 06: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航重机33亿在吉林投资新能源
    昨日,中航重机控股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吉林省大安市签订了开发燃气轮机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合作协议,总投资约33亿元。
        中航工业新能源公司由中航重机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共同持股。中航重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中航重机新能源投资业务的拓展,并由此带动中航重机的相关新能源工业设备制造能力的提升。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公司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据了解,中航工业新能源公司将在大安市投资20万千瓦风电场、10万千瓦燃气轮机发电厂和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场。其中,燃气轮机发电项目由中航工业新能源公司投资5亿元,分2期开发,每期各建一台5万千瓦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风电场项目由中航工业新能源公司投资20亿元,分4期开发,每期建设4.95万千瓦,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发电4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项目由中航工业新能源公司投资8亿元,将分4期建设,每期建设1万千瓦。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10 18: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弘晨光伏增设得可太阳能生产线
    浙江弘晨光伏能源有限公司自2009年从得可采购数条PV1200光伏丝网印刷生产线后,今年更是信心十足,再次向丝网印刷专家得可添置更多生产线,以迎接新年的挑战。由于得可的生产线一直以生产力高、成本低和交货快而闻名,弘晨因而选择了得可,作为其在今后大量增加太阳能电池产量的合作伙伴。
      PV1200作为得可最先获奖的光伏丝网印刷生产线,它的配置达到每小时1200片硅片的产量,足以能满足高速、高重复精度太阳能电池生产的要求。同时还能提供一系列先进的性能,如薄晶硅的专门处理装置,确保得可太阳能生产线维持低破损率,带来最高的良率,并配有高速设备视觉能力。PV1200不但产量高,并且以达到六西格玛工艺等级,和12.5微米分辨率而闻名—所有这些全赖得可的全球服务和支持作为后盾。
      得可可替代能源业务经理Darren Brown,在谈到关于PV1200如何协助像浙江弘晨光伏这样的龙头企业扩展产能时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在与浙江弘晨光伏的成功合作基础上,再上一层楼。 当我们在2009年最初与弘晨合作时,大家已经知道,PV1200能让他们快速及有效地增加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自始,我们与弘晨团队紧密合作,确保生产线成功运作,并在弘晨扩展太阳能业务的过程中,能够应对每一项挑战,并将生产优化后的结果与他们的客户分享。我们预期今后将能看到更多美满的成果!”
      浙江弘晨光伏副总经理向小龙先生称:”我们非常满意得可太阳能所提供的服务和技术--这也是我们购买更多PV1200生产线的原因!作为世界一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我们的供应商必须要有能力满足先进制造的需求。得可不仅令我们在制造太阳能电池方面获得技术优势,而且让我们深信他们能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助我们最大化地利用设备。在弘晨,我们很高兴能进一步扩大产量,增强我们的竞争力,以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要求。”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10 18: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佳讯光电中标云南6兆瓦大型光伏并网电站
    日前,常州佳讯光电成功中标云南省楚雄市6兆瓦大型光伏并网电站系统集成业务。该大型光伏电站座落在云南省楚雄市内,由云南裕昆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云南裕昆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常州佳讯光电3月1日正式签署了该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的建设合同。
      云南裕昆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主要为广大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产提供电力,还有微波中继电源、通讯电源等。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坪灯等。三是并网发电,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实施。中国并网发电正在起步阶段。楚雄市的并网发电项目将大大推动国内并网发电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楚雄市属亚热带丘陵季风气候,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湿分明,雨量偏少,光照充足"的独特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无霜期267天,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日照时间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仅次于西藏的拉萨。此次项目规划容量6MWp,采用固定式支架安装,采用这种设计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减少成本,同时也降低故障率,便于生产发电。
      此次电站的建设在国内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大地推动了国内的光伏市场的发展和运作,为减排二氧化碳和降低温室效应作出应有的贡献。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11 06: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溪县秸秆反应堆助力大棚生产
    日前,本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艺师们来到田师付镇大堡村农民常义的大棚里,帮助种植大户常义总结三年来从事秸秆反应堆实践的经验,并筹划把秸秆反应堆技术在更大的层面上推广给农民朋友。经过精心准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常义的大棚里举办了一期秸秆反应堆技术学习班,南甸、碱厂等乡镇的30多名农民朋友参加了技术培训。
        秸秆反应堆技术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便于操作的新技术,通过秸秆的生化反应,能够提高地温和大棚内的温度,增加二氧化碳气肥,不仅改善果品质量,也增加产量,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11 06: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市借助国外智力推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作为我国太阳能行业唯一荣获“国家引进智力示范单位”的企业,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9日在济南正式接受这一荣誉。这标志着济南在推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进程中更趋国际化。
        2009年3月,国家太阳能特色产业基地落户济南。据力诺瑞特公司总经理申文明介绍,目前,济南太阳能热水器产销量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15%,是亚洲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基地,年产太阳能热水器300余万台,特别是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申文明说,2009年,先后有技术研发专家、生产管理专家、质量管理专家及市场营销方面的国外人员17人次到力诺瑞特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指导。与此同时,济南市还组织太阳能技术人员出国学习,其中力诺瑞特10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德国进行为期25天的培训学习。德国专家的奉献,大大提升了力诺瑞特技术人员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水平。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结合是建筑节能的一条捷径。在德国鲁贝克等专家、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力诺瑞特公司提出了“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管理”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经营模式。仅用2年,力诺瑞特公司就在国内建成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1000余个,总计集热面积达240多万平方米,每年节约标准煤4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0余万吨。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11 06: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碳新能源成今年能源产业主旋律
    由国家发改委上报的《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意见的报告》,已于近期获得国务院领导人的批示。国家发改委在新年伊始就加快了调结构以及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两个规划有望上半年出台。
        年报显示,宝新能源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41亿元,同比增加104.83%;利润总额7.1亿元,同比增加69.25%。公司梅县荷树园电厂三期工程2×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已获发改委核准,全部工程竣工投产后,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国内资源综合利用洁净煤燃烧技术发电新能源电力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宝安拟以624万元受让宁波拜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24%股权并以现金1613万元向宁波拜特进行增资,其持股比例增至52.26%。宁波拜特不仅在功率型锂动力电池测试领域有较突出的优势,在技术与产品结构上服务于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国元证券认为,公司在行业上横跨新能源、节能环保,未来存在快速增长的可能。
      节能环保:固体废物处理发展快
      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尚处初期阶段,但在政策驱动下,产业发展正在进入高速增长的拐点,预计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有望持续10年以上。预计2020年固废处理将拥有6814亿元的投资规模,占环保总投资的30%,而这一比例最终要提高到50%左右。因此,固废处理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华光股份是国内垃圾焚烧炉制造龙头企业,公司在200t/d以上级别垃圾焚烧锅炉市场占有率第一,超过30%。公司生产的单台垃圾焚烧锅炉日处理垃圾量达到800吨,为目前全球单台日处理量最大的垃圾焚烧锅。公司海外市场的稳步推进,余热锅炉业务收入将稳定增长,毛利率将有所提高。世纪证券认为该股的成长性较好,值得关注。
      作为国内固废处置工程系统集成领域的领先企业,合家资源主营业务为固废处置工程系统集成和市政供水,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及运营。今年业绩增长将主要来自固废中非卫生填埋项目的增加,公司有望保持较高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率。
      去年11月,温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中,明确将新材料产业列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作为心脏的电池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我国的汽车年销量已经达到千万量级。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长空间十分巨大。电池材料产业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3-11 06: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市将建千亿元半导体光伏产业集群
    日前,辽宁省大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传出消息,“十二五”期间,该市将形成千亿元规模的半导体光伏产业集群。着眼于培育新兴绿色新能源产业,重点支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
        据悉,大连市将启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技术选择和发展方向,为实现高水平、高起点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积极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以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等为切入点,力争建设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1~2条,形成年产200兆瓦的生产能力,并引进和发展与此相关产业和配套服务产业,培育出上、中、下游企业齐备,配套功能完善、产业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光伏并网发电、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光伏发电城市亮化等应用工程的实施,以国家批准该市“金太阳”示范工程为契机,积极推进百个兆瓦级以上太阳能光伏应用示范工程,为全面推进光伏光电产业的应用积累经验。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