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楼主: zhanxg
收起左侧

有哪位高人能不能介绍一下有机硅电子灌封胶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caicai 发表于 2004-10-20 15: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jminglee

该用户从未签到

host8 发表于 2005-8-19 16: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产品一定要自强,超过dowcorning和GE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zhanxg 发表于 2005-8-23 14: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自强,但是水平不够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ernest0110 发表于 2005-8-23 15: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双组分加成型的不可以做到国外水平么?其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除了中毒问题本身的难度,也就自粘性有些麻烦外。
其实只要努力塌实得去做肯定能做到的,可是国内做技术太浮躁了,没有多少有耐心的人做下去,也没有多少领导什么的给你机会。
个人观点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ernest0110 发表于 2005-8-23 15: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大都成了系列了吗?能详细介绍一下吗?非常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ernest0110 发表于 2005-8-23 15: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说实在的,现在说超越DC、GE、SHINETSU确实不那么容易,要知道人家是不惜开发成本的,DC有大约6%的销售额用于开发,国内哪家公司能达到其一半水平?至今人家仍然保留格氏试剂法生产特殊硅烷,你怎么赶人家?还是塌实一点,从后面做起,努力慢慢向上游做好比较现实。

该用户从未签到

jminglee 发表于 2005-9-2 08: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KHLZZ朋友,做的这么出色,可否交流交流?

该用户从未签到

硅原动力 发表于 2005-9-3 18: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jminglee斑竹对国内缩合型灌封胶寄予的希望,
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啊。
不过同时希望大家也多在具体的技术层面上讨论,
比如说有差距,差在哪里等等。
跨国大公司也有大公司的优势,国内自有技术实力的公司企业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比如说国内硅橡胶的下游用户就有多,小,杂特点。
因此很多用户的要求就很特殊,需要特定的细节开发,
这就给国内企业创造了生存空间。
就我所知,国内已经有缩合型灌封胶做的很成熟的了。
比如说可以做到很低的黏度,解决深层硫化,自粘型,自润滑型,高强度的也有。
而且就算这样相对很苛刻的要求的定单,都常会有好几家的企业在竞争。
所以国内的高手还是大有人在的。
不过人家dow,wac的资金,技术优势也是我们很羡慕的。
对其专利的研究也是大家经常在做的事吧。^O^
总之扬长避短嘛,互相学习。赚钱才是硬道理嘛。

该用户从未签到

star804 发表于 2005-9-4 11: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新安晨光都好哈

呵呵,这两家都好哈,新安江的技术实力的确不错哈,这两家我都见识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qijun3137 发表于 2005-9-20 16: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hanxg
我们有一支胶能取代DC-160,导热高,灰色,国内模块厂用得较多,最主要价格比进口便宜

该用户从未签到

zzjiccas 发表于 2005-9-21 21: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缩合型灌封胶关键是要解决隔绝湿气条件下的硫化问题、也就是深部固化问题。根本上还是因为硫化要借助催化剂,而催化剂催化硫化需要湿气参与。可以实现非催化硫化的据我所知有中科院化学所谢老师发明的KH-CL交联剂,和脱丙酮型交联剂。KH-CL硫化缩合型胶还有极好的粘结强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硅原动力 发表于 2005-9-22 17: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KH-CL这种交连体系很早就谢老师就提出来了。这种严格意义上讲非缩合非加成的交连体系虽然有很多优点,不过到现在没有大规模普及应该也有他的不完善的地方。
至于缩合型罐封胶的深层硫化问题就我说知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了。一般性环境下
基本不是问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zzjiccas 发表于 2005-9-22 21: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KH-CL是缩合型交联没有问题,没有大规模普及应该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并非不完善。个人认为KH-CL是缩合型胶中最好的,综合性能比脱丙酮型好的多。当然具体需求要求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ernest0110 发表于 2006-3-7 16: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灌封的个人看法

现在国内主要做的缩合型的,因为缩合型的比较容易粘接.而实际上缩合型产品对于电子行业非常不利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会在高温下导致电压不稳定.
至于加成型的国内做的主要是加填料型的,即DC sylgard160、162、165、170等,SGIN ETSU的KE1204等,这都是低端的硅橡胶产品,DC产品说明上第一条就是低廉的成本。我分析过他们的组成,现在可以说能完全达到他们的水平,可以没有技术含量的。
真正的电子灌封应该是为电子胶,这个DC、WACKER、GE等都是重点发展的,也是比较高端的产品,DOWCORNING有专门的产品分类就是LED材料。这类产品售价非常高,利润空间非常大。
另外一类产品就是GELs产品,即硅凝胶产品,产品世界五大有机硅公司都有该类别,其中很大的部分是电子灌封的。
仅仅个人的短浅认识,请各位老师、前辈多指导!

该用户从未签到

mszheng 发表于 2006-3-14 15: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ernest0110 at 2006-3-7 04:15 PM:
现在国内主要做的缩合型的,因为缩合型的比较容易粘接.而实际上缩合型产品对于电子行业非常不利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会在高温下导致电压不稳定.
至于加成型的国内做的主要是加填料型的,即DC sylgard160、162、165 ...



现在gels的价格怎么杨?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