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楼主: hema
收起左侧

一位大学教授的幽默智慧课堂 [推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5-24 15: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里故事很多,谁来开这个门,这门里就有故事”

谈话间隙,周先生端起那杯温温的红茶咖啡。“到了北京,一直到我老伴去世,我们有一个好习惯,每天上午10点钟喝咖啡,这是从外国学来的习惯。喝咖啡的时候我们都是举杯齐眉,古代人举案齐眉,我们是举杯齐眉。举杯齐眉就是相互敬重,夫妇当然要相互爱,但光是爱,还是会发生矛盾,还要相互敬重。”
周先生的夫人是张允和。叶圣陶先生曾说,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后来,四个女儿中,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周有光,三女儿张兆和嫁给了沈从文。于是,周有光与沈从文便成了连襟。
“沈从文很有意思。当时胡适说,你写的小说很受欢迎,就来大学教书吧,教怎样写小说。但沈从文不会讲课,你要让他讲怎么写小说,他也讲不清楚。当时沈从文是老师,张兆和是学生。后来,时间长了,沈从文就给张兆和写信,但是张兆和看也不看,沈从文呢,你看也好,不看也好,就是一直写。张兆和生气了,拿着信去找胡适校长,说‘您看,他是我的老师,怎么能乱写信呢’?她以为胡适一定会同情她的,没想到胡适思想很新,说‘沈从文又没有结婚,这不是很正常的么’?胡适最后来了一句,张兆和就更生气了:‘我跟你爸爸也挺熟的,要不要我跟你爸爸讲一讲啊’,张兆和气得不得了,甩了袖子就走。就这样,沈从文依然写信,你不回信也没关系。后来他们就好了。”
“我这里故事很多,谁来开这个门,这门里面就有故事,要是没人开这个门,我自己就忘了。”推开“曹禺先生”这扇门,周先生便把我们领进去了。“当时曹禺的衣服破了,冬天,耗子在夜里跑到他棉袍的隔层里去了。他白天穿上了,‘呦,这怎么回事啊?怎么发抖啊?’他还以为自己在发抖,在生病呢。其实是耗子在里面动呢。这是他的一个笑话。他的夫人郑秀呢,是洋学堂里出来的,很讲卫生,天天洗澡。曹禺却很不讲卫生,郑秀每天强迫他洗澡,那时候每天洗澡是很少见的,他就懒得洗,在洗澡房里一边看书一边拿手划水,划不是有水声么?就骗郑秀说洗了澡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5-24 15: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97岁去体检,医生不相信,以为我写错了年龄,给我改成了79岁”

“我97岁去体检,医生不相信,以为我写错了年龄,给我改成了79岁。医生问我怎么这样健康,我说这要问医生啊。以前我没有考虑过,后来我觉得是:1.我不吸烟,不好酒,只喝一点啤酒。2.宴会上不随便吃东西。以前我在上海有一个顾问医生,他告诉我大多数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乱吃东西不利于健康,吃的还是要家常便饭。3.平时讲究卫生,天天洗澡洗头。4.乐观,坏事情里也能看到好事情。5.晚上10点左右睡觉,早上7、8点起床,睡眠很好。中午还要睡一下,生活比较有规律。”
周先生饶有兴趣地说:“我结婚时,我们家的老妈妈就偷偷地算了一个命,算命先生说,不行啊,这一对夫妇只能活到35岁。我当然不信了,可是觉得很有趣,现在两个35岁也不止了。”
周先生百岁时,晚辈们为他制作了一个精美的纪念画册,大量珍贵照片,勾勒出先生一生治学、家庭和生活的轨迹。数十位晚辈绕膝,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令人感动不已。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夫人张允和的话,是对他最美的祝福。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科学家的十大怪异想法

英国《焦点》月刊5月号发表了罗伯特·马修斯的文章《聪明人也会发疯》,文章说,即使诺贝尔奖得主也会沉溺于疯狂的想法而不能自拔,以下就是一些伟大人物提出的十大疯狂观点。

1.牛顿:为世界末日祈祷 牛顿本人对宇宙的性质和命运抱有神秘主义的看法,他公开表示不愿解释引力的根本性质。私底下,他认为引力体现了上天无所不在的圣灵。历史学家还发现,牛顿撰写的关于隐秘意义的文稿比关于物理定律的文稿更多。他对“世界末日”景象尤为着迷,每天都为这一事件祈祷。

    (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2.霍伊尔:否认达尔文进化论 人们认为,2001年逝世的弗雷德·霍伊尔爵士也许是最杰出的未能得到诺贝尔奖的英国科学家,他因解开了恒星如何生成化学元素这一谜团而闻名。他还倡导宇宙哲学中的稳恒态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但在观察数据证明了稳恒态理论的错误后,霍伊尔成了进化论的批评者,他将进化过程比作龙卷风在扫过垃圾场后造出了一架巨型喷气式飞机。
    (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3.贝尔纳:生物特性相传有周期 剑桥大学科学家J·D·贝尔纳在后来用于确定DNA结构的X光技术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但他支持特罗菲姆·李森科的理论,后者声称生物在生命周期中获得的特性可以传给后代。

      (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4.哈雷:地球空心论 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因说服艾萨克·牛顿爵士发表其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以及运用这些定律预言哈雷彗星的回归而闻名。但哈雷还为另一项成就感到自豪:证明地球是空心的,哈雷犯错是因为他使用的地球物质密度数据有误。

    (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5.埃丁顿:计算质子总量 阿瑟·埃丁顿爵士是最早理解爱因斯坦于1915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的人之一。在将亚原子世界与相对论联系起来的新理论的启发下,埃丁顿开始认为,有可能利用简单公式计算出一些重要的宇宙量。他声称找到了计算宇宙中的质子总量的方法,宣布其确切数值为2.136×2256。这仅仅使人们确信,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怪人。

       (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6.威廉·肖克莱:培养超人 1947年与人合作发明晶体管的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物理学家威廉·肖克莱帮助塑造了现代世界。然而,他想做的不止这些——20世纪60年代初,肖克莱认为有必要防止智力不高的人传播基因。1980年,70岁的肖克莱宣布,他已向加利福尼亚的一家精子库捐精。这家精子库后来没有使用一例这位惊世骇俗的教授的精子。

     (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7.丁格尔:爱因斯坦错了 伦敦大学的赫伯特·丁格尔教授是研究爱因斯坦理论的专家、著名天文学家和一本相对论教材的作者,但他对相对论的所谓时钟佯谬产生怀疑。时钟佯谬认为,从一个相对静止的时钟的角度来看,另一个相对它进行运动的时钟将走得较慢。丁格尔认为这种观点完全讲不通,爱因斯坦错了,然而,后来连实验也证明爱因斯坦是对的。

    (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8.莫尼斯:脑白质切断术 1935年,一位名叫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的葡萄牙神经病学家获悉,一只好斗的黑猩猩在切断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后温驯了许多,莫尼斯决定在人类身上尝试这种方法。不久后他声称,在进行这种手术后,20名暴躁好斗、容易激动的患者中有14人完全或部分“治愈”,但手术往往会使患者几乎无异于行尸走肉这一事实遭到了忽视。令人震惊的是,莫尼斯与人分享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幸运的是,这一领域的人士不久就开始恢复理智。

    (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9.费希尔:吸烟与肺癌 20世纪50年代,已经有令人信服的统计证据显示,吸烟与肺癌存在联系。即便如此,世界上最杰出的统计学家、剑桥大学教授罗纳德·费希尔爵士并不承认这一点。他认为,也许存在一种既会激起抽烟的渴望又会提高肺癌发病几率的基因,从而使人们产生吸烟导致肺癌的印象。他甚至提出,肺癌使人们为缓解症状而开始吸烟。对具有相同基因的同卵双胞胎的研究和进一步的统计证据已经证明,费希尔错了。

    (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10.泡利:迷上137 奥地利理论学家沃尔夫冈·泡利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因揭示量子理论为何是整个化学学科的支柱而于1945年荣获诺贝尔奖。然而,泡利经常接受神秘主义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治疗,并且认为数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137这个数字。对物理学家而言,这个数字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在关于宇宙电磁力强度的理论中出现。但泡利确信,137的意义绝非仅限于此。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解码达·芬奇的科学世界

机器人  在展览上展示的达·芬奇设计的“人形机器人”穿着盔甲,模样威武,完全就是一个“骑士”,它可以挥舞胳膊,张合下颌,可以坐站自如,如果再配备一个自动鼓,“他”甚至还可以发出声音。
三管大炮  达·芬奇虽然厌恶冲突,但这丝毫没有阻止他提出像三管大炮这样威力十足的大炮设计。达·芬奇设计的大炮火力猛,重量小,耐用,可能是战场上的致命武器。三管大炮可谓是轻型大炮的古代版本:炮架易于拆卸,有三根从前面装弹的炮管。为了提高命中率,三根炮管可以通过测标装置调节高度。
滑翔机  达·芬奇对会飞的机器充满了幻想,其中就包括几个装有翼的滑翔机。这种开放式模型安装有为飞行员准备的椅子和各种装置,但没有安全头盔。
据估计,达·芬奇是在15世纪末期构思出滑翔机的,但草图其后不知所终,直至1966年在马德里一家博物馆被人发现。滑翔机设计是用支架承托帆布机翼,只要拉动两端绳子就可控制飞行方向,滑翔机设有一个可载人的大篮,并配备轮子用以升降。
潜水服  达·芬奇对大海的痴迷使他提出许多关于水下探索的设计。
达·芬奇设计的潜水服由皮革制成,潜水服上连着用芦苇秆制成的通气管。潜水服还有一个潜水者能小便的口袋,达·芬奇考虑得真是周到。
达·芬奇还建议潜水员随身带着锋利的小刀,当潜水员被水下网状物缠上时可派上用场。至今,他的许多发明依然用在现代潜水员身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6-8 16: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码达·芬奇的科学世界

直升机  最令人感兴趣并堪称神奇的发明,是达·芬奇设计的由四个人操纵的直升机,虽然现代科学家认为达·芬奇设计的“直升机”可能永远不会起飞,但这一设计仍旧是达·芬奇最著名的发明之一。
他的一系列草图勾画出飞机的整体构造及其各主要部件的设计,包括机身、发动机、蝙蝠形机翼、扁平的机尾和动力传输装置。其发动机由旋转轴和大螺旋构成,可以用人腿踏蹬与大螺旋相连的脚蹬控制飞机的升降。达·芬奇相信,如果“螺旋桨”的旋转能够达到足够的速度,飞机就能升空。
理想城  达·芬奇当时生活在灾祸不断的米兰城,他想像着建造一座更加繁荣的城市,一座他自豪地称之为“家”的城市。他的建筑草图十分详细,甚至还包括有通气孔的马厩。达·芬奇对多座城市(尤其是米兰)和恢复城市建筑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后,有了“理想城”的规划:城市道路的宽度与“宫殿”高度相当,有门廊的“宫殿”专供“绅士”居住,同时较低的道路供交易和器皿运输使用,“宫殿”较低部分四周宽阔的街道通往动物交易场所,然后再折回贸易地点。这一方案至少解决1484~1486年瘟疫过后米兰狭窄、拥堵的街道数量。那次瘟疫夺去了米兰城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
自动车  在展览上展示的达·芬奇设计的自行驱动式“车辆”,虽然无法与法拉利相媲美,但却是他那个年代的创新设计。他设计的木车由弹簧驱动,达·芬奇可能是希望它产生特别的动力。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行驱动的“车辆”。
旋转浮桥  在这次展览中,一座能旋转的浮桥格外引人注目,它具有抛物线状的外形,只有一个跨度,通过一个巨型“垂直栓”能安全达到两岸。浮桥靠绳索和升降机移动,辅以轮子和金属滚轴以便其滑行。此外,浮桥还安装有一个用于平衡和操纵目的的平衡箱。
达·芬奇认为自己的旋转浮桥能完美地应用于战争中。轻而坚固的材料在安装到由滑轮和绳子组成的旋转系统上后,士兵爬上去随即就能跑掉。

该用户从未签到

Aissa 发表于 2006-7-18 14: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看完,无奈字小费眼!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