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楼主: debug
收起左侧

中国老板的八大痛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5-19 15: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女首席半年被骗上百万(三)

借贷加码  病床上恍然醒悟
过了几天,吴小刚又说,他的父亲从深圳到山东来查他公司的账,还钱的事要拖几天,何晓芳也信以为真。又过了几天,吴小刚说,他父亲为他开的一张1000万元的转账支票已到上海汇丰银行,银行要他付10万元的费用,他只有5万元现金,希望帮他凑齐另外的5万元。何晓芳又立刻汇去了这笔款子。8月30日,吴小刚打电话给何晓芳说:“我已筹到了800万元的钱,但从银行转出来需要手续费4.7万元,请你再帮我一下。明天我就来上海,到时把钱一起还给你。”何晓芳听说之后又把钱打了过去。
第二天,何晓芳突发腹膜炎住院要动手术。她急忙给他打电话,但对方却关机了。直到第三天中午,何晓芳才打通吴小刚的电话。谁知一开口,吴小刚又向她借50万元。这时,何晓芳才觉得有些不对劲。她躺在病床上把事情前前后后想了一个遍,终于开始产生怀疑。
在何晓芳的配合下,警方终于在2005年9月23日下午,将吴小刚逮捕归案。经查,吴小刚真名骆某,22岁,2000年因诈骗被当地警方治安拘留15天。骆某高中毕业后,曾做了5个月的临时工,之后就在社会上闲荡。家里买了电脑后,他沉湎在虚拟世界,通过网上聊天,结识了何晓芳,仅半年多就骗了她上百万元。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将骆某提起公诉。

该用户从未签到

Aissa 发表于 2006-7-13 14: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现在在一家中小型私企见习,有所体会,老板应酬很多,想发展,可目前还处于家族性企业,专业人才少之又少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8-9 17: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做“三不”老板

什么是老板?老板是资本的所有者,或是资本的代言人,这是常规的定义。此外,还有一个另类定义:老板是老拍板的人,老叫板的人,老板脸的人。
很多老板很聪明,简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们对本行业非常精通,面对问题,敢于和善于做出拍板决断,所以是老拍板的人。在面对社会不公,面对下属的叛变,老板是叫板的人。当要树立威信时,老板的脸总是板着,所以也是板脸的人。
然而,小老板要做成大老板,还必须上到高一点的境界,要做到三“不”。
   
看不见
汉朝有个故事,说尽了管理者的特点。有一天,宰相丙吉上街,忽然看到前面两个人在打架,头破血流了还不罢手。他一声不吭绕道走了。走了不远,发现路边的牛在不停地喘气,于是停下来看牛为什么喘气。随从很奇怪,就问宰相,为什么不管人的事,而关心牛,难道牛比人更重要吗?丙吉说,人打架的事情是衙门管的,这也是考验衙门官员是否称职的机会。而牛喘气,可能是天气出现了问题,可能有灾害,事关天下的收成,这是我的职责,所以分外关心。
因而,老板在完善了管理体系以后,要真正把工作落实在每个人身上,不要随便干涉下属的权限,否则就会出现老板干活员工看的现象,这样的公司也没有太大的发展。所以对于企业里的很多事情,老板知道就好了,要假装看不见,让下面的人处理为好。即便是下面的人失误了,给公司造成一点损失,老板也要把这个损失当成是选人的成本。如果老板此时耐不住寂寞,出手挽回损失,那员工会形成依赖感,进而降低企业的效率,这比那些损失更可怕。
   
听不见
如果老板听觉灵敏的话,小道消息很容易传到他耳朵中,那他是听还是不听呢?如果他听的话,公司的小道消息会更多,让正式的信息渠道出现瘫痪。
可悲的是,有的老板对小道消息乐此不疲,几天听不到,就感觉不舒服。甚至有的老板还挑拨、发动群众互相监督,他把一个员工叫进来听完工作汇报以后,问:“你的那个上司,最近怎么样?你觉得他怎么样?”
这让员工如何来回答?做经理的总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如果照实说了,怕给经理造成负面的影响。如果只说好的,那就不全面,有说谎的嫌疑,真是左右为难。今后不管怎样,这个员工对经理的心态会不同,他会想:“原来在我们面前神气的经理,老板也对他不信任,有看法。”那经理如何做管理呢?
还有就是上班时间听得见,下了班尽量不要和下属单独相处,要听不见才好。下班让工作走开!听不到才好,除非出了公司要倒闭的大事,否则不要找老板,经理们自己来处理,这才是考验经理们水平的时候。
   
做不到
老板还要想不到,做不到。这样才能让下面的人多想,才能开启下面人的智慧,让下面的人多做,培养做事情的能力。即便老板想到了,也要说不知道,而要让下面拿出观点来。即便老板自己能做到,也要让下面的人来做,老板做更重要的事情。
这些道理听起来好懂,但做起来就难了。大多数老板是行业里的专家,他能看到很多问题,看到了更愿意动手搞定。让他袖手旁观,让别人来完成,他会觉得别人做得没有他好,觉得别人的效率太低了。
其实老板是公司最贵的资源,一个企业年利润一千万,也就是说老板一年挣一千万,平均三万一天。如果老板整天做下属的事,是不是有点太贵了?老板只有超脱才能客观,只有客观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超越。
老板要修炼到孔子说的“仁”的境界,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听。看不见、听不见、做不到的老板才是好的大老板,否则就是小老板!

该用户从未签到

silicon007 发表于 2006-8-10 16: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容易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silicon007 发表于 2006-8-10 16: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女首席半年被骗上百万的那个是真的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8-11 09: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真的。
当今世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要靠自己识别!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8-15 16: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私企老板的真心话

作为我是个私营企业的老板,我想发表自己几点简单的看法:

    一、首先我也是从打工身份过来的,我能体会到你们现在的心情。工作环境不好,制度不完善,这是国内私人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也不是短时间内谁能改变得了的。所以除了适应客观环境没有别的办法,除非你到外资企业,或者自己当老板。

    二、工作态度。我曾经在一个上千职工的私人集团公司做总经理助理,在你们眼里除了处理文件及协助老板处理一些相关事务就够了。可那时只要公司存在的工作我都有可能被派去。记得有一次为了赶货,我和办公室的所有职员都到车间包装产品,整整做了三天三夜,老板并没有向我们说声谢谢,更不用说加班工资了;还有公司驾驶员因出事故被吊销了驾照,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我又成为了驾驶员长达三个月,还有一次,老板自己接了个现金生意的单子,但必须货到付款,于是我又变成了业务员,跟着货车颠簸了两天把货送到了对方,直到把款结回来等等。这些工作在你们眼里,也许太不值得去做,当时我也觉得很委屈,凭什么要我去做那些工作。但现在想想,我觉得我不下过车间,体会不到在车间工作的职员的辛苦,在当驾驶员的三个月里,我的驾驶本领突飞猛进,通过送货结款我考验了自己能力。我不知道你们打工时是什么心态。那时我总是告诉自己,不会永远给别人打工,我付出的心血也不会白流,这些都将成为我的经验与基矗象世明朋友说的,叫你兼职文件打印,也许在你认为,你跟本不屑去做这些事,可你知道吗,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从你手里出来的那份文件是不是很精致,很优美,让人看了是不是耳目一新!我还记得在老板把我的工资翻了几翻我还是要离开时,老板那种可惜的眼神。我如果做得不出色,他凭什么挽留我呢!由于我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后来公司老总把我当朋友看待,在我创业期间给予了我不少的帮助。
三、关于跳槽,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我个人认为在找一份工作之前,肯定都会考虑到这几个方面:一公司的这份工作是否适合我二我能否胜任这方面的工作;三,我能不能接受公司给我的待遇及一些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不敢保证打工的人人这样想,但都是用脑袋想问题的人。也许在进公司以后,与你想的是天壤之别,但如果你在重新另找公司的话,是否就保证跟你的要求与理想接近了呢!用两个月的时间找工作,用三个月的时间适应这份工作,再用两个月的时间去体会你是否该换工作,再用两个月的时间决定你是否跳槽,你的一年的工作时间就这样毫无结果的度过了。所以,只有当公司的环境已经限制了你的发展外,你才能考虑到这一点。跳槽只有在原有基础上越跳越好,而不是越跳越糟!

    四、待遇的问题。做为老板与职员不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这点很实际。在他付给你报酬的同时,你应该给他几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的回报,这是经济社会的游戏规则。所以,我在招聘销售人员的时候,都采用“他认为我应该付给他多少工资”。OK!在此基础上最低限度是我给你的工资必须你自己给我赚回来,因为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假如你做得很好,老板一般不会轻易减工资。如果把你工资降下来的话,很有可能这是公司辞退一个员工的方法,让你不能接受后自动离开。

    呵呵,我只是就事论事,也许说得可能比较片面,不会得到朋友的赞同。但我想奉送一句那些不想一辈子打工的朋友:不管自己做什么,都应该有“这是为自己在做事“的心态,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成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debug 发表于 2006-8-16 08: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私营公营

现在公有制都在72般变化成私有制,很时髦.公有制下有句时髦的话叫"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私营企业似乎有更适宜这句话成长的土壤,本来嘛,顶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06-8-16 13: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积累,所谓历练
可惜现在很多人只懂书面道理,不愿意亲自体会,多做点点事情好像就吃了大亏,条件稍差就以为没有前途,更是瞧不起那些看似简单的低级活

该用户从未签到

polysilazane 发表于 2006-9-6 20: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板的时间是被秘书安排的,老板往往成了秘书的奴隶,越大的老板越是没有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lol: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9-7 10: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老板真成了秘书的奴隶,那么他的老板生涯也快要结束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debug 发表于 2006-9-9 12: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权四权八权N全鼎立,秘书也可制约老板权力。哈哈,好事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12-12 16: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做“三不”老板

什么是老板?老板是资本的所有者,或是资本的代言人,这是常规的定义。此外,还有一个另类定义:老板是老拍板的人,老叫板的人,老板脸的人。
很多老板很聪明,简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们对本行业非常精通,面对问题,敢于和善于做出拍板决断,所以是老拍板的人。在面对社会不公,面对下属的叛变,老板是叫板的人。当要树立威信时,老板的脸总是板着,所以也是板脸的人。
然而,小老板要做成大老板,还必须上到高一点的境界,要做到三“不”。
   
看不见
汉朝有个故事,说尽了管理者的特点。有一天,宰相丙吉上街,忽然看到前面两个人在打架,头破血流了还不罢手。他一声不吭绕道走了。走了不远,发现路边的牛在不停地喘气,于是停下来看牛为什么喘气。随从很奇怪,就问宰相,为什么不管人的事,而关心牛,难道牛比人更重要吗?丙吉说,人打架的事情是衙门管的,这也是考验衙门官员是否称职的机会。而牛喘气,可能是天气出现了问题,可能有灾害,事关天下的收成,这是我的职责,所以分外关心。
因而,老板在完善了管理体系以后,要真正把工作落实在每个人身上,不要随便干涉下属的权限,否则就会出现老板干活员工看的现象,这样的公司也没有太大的发展。所以对于企业里的很多事情,老板知道就好了,要假装看不见,让下面的人处理为好。即便是下面的人失误了,给公司造成一点损失,老板也要把这个损失当成是选人的成本。如果老板此时耐不住寂寞,出手挽回损失,那员工会形成依赖感,进而降低企业的效率,这比那些损失更可怕。
   
听不见
如果老板听觉灵敏的话,小道消息很容易传到他耳朵中,那他是听还是不听呢?如果他听的话,公司的小道消息会更多,让正式的信息渠道出现瘫痪。
可悲的是,有的老板对小道消息乐此不疲,几天听不到,就感觉不舒服。甚至有的老板还挑拨、发动群众互相监督,他把一个员工叫进来听完工作汇报以后,问:“你的那个上司,最近怎么样?你觉得他怎么样?”
这让员工如何来回答?做经理的总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如果照实说了,怕给经理造成负面的影响。如果只说好的,那就不全面,有说谎的嫌疑,真是左右为难。今后不管怎样,这个员工对经理的心态会不同,他会想:“原来在我们面前神气的经理,老板也对他不信任,有看法。”那经理如何做管理呢?
还有就是上班时间听得见,下了班尽量不要和下属单独相处,要听不见才好。下班让工作走开!听不到才好,除非出了公司要倒闭的大事,否则不要找老板,经理们自己来处理,这才是考验经理们水平的时候。
   
做不到
老板还要想不到,做不到。这样才能让下面的人多想,才能开启下面人的智慧,让下面的人多做,培养做事情的能力。即便老板想到了,也要说不知道,而要让下面拿出观点来。即便老板自己能做到,也要让下面的人来做,老板做更重要的事情。
这些道理听起来好懂,但做起来就难了。大多数老板是行业里的专家,他能看到很多问题,看到了更愿意动手搞定。让他袖手旁观,让别人来完成,他会觉得别人做得没有他好,觉得别人的效率太低了。
其实老板是公司最贵的资源,一个企业年利润一千万,也就是说老板一年挣一千万,平均三万一天。如果老板整天做下属的事,是不是有点太贵了?老板只有超脱才能客观,只有客观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超越。
老板要修炼到孔子说的“仁”的境界,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听。看不见、听不见、做不到的老板才是好的大老板,否则就是小老板!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6-12-22 13: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管理鸟人?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会遇到各色的人。如果事不关己,我们常常会调侃:“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倘若被其所伤,则干脆骂道:“什么鸟人!”而同事之间骂对方是鸟人的时候就更多了。那么,什么是鸟人呢?广义上讲,是严重偏离大众行为标准的人;狭义上讲,是与自己行为标准偏差较大的人。人们对鸟人的态度通常表现为心理上的抵触和行为上的排斥,导致摩擦不断,严重影响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人们之所以各有差异,除了先天因素,也与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有关。而正是由于这些隐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判别标准和行为标准,进而导致矛盾。这些差异比较大时,矛盾演化就会激烈,于是在对立方看来就是鸟人,结果双方谁看谁都是鸟人,于是什么鸟也就都有了。这就是人们常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原因。

〖如何协调鸟人?〗

话又说回来,企业里没鸟人行不行?还真不行。尤其企业规模大了,更需要性格、特长和能力各异的鸟人,没有他们,企业肯定是一潭死水,甚至正常运营都很困难。大凡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用鸟人的高手。

作为企业,尤其上了规模的企业,该如何用好鸟人呢?这要因人因事而定。首先做到人事相宜,发挥每位鸟人的特长,尽量安排能发挥其性格、特长、能力的岗位。比如:会挣钱的就让他去拓展市场;会省钱的就让他们去做管理,精打细算;会花钱的人就让他去做公关搞外联,花钱能花到地方。如果用反了,结果肯定很糟糕。

同时还要注意创造条件让鸟人之间多沟通了解。如果鸟人之间不沟通不了解,就总会认为自己的贡献最大,而另外的鸟人在休息。加强鸟人之间沟通的办法有:

一是领导必须明白每一岗位都辛苦不易,万不可偏袒某一方;二是公开场合倡导每个岗位的特殊作用,否则就不用设岗了;三是当有人到领导这里诉说自己辛苦和状告其它职位轻松时,领导在肯定下属的辛苦时还要明确告知其实谁都不容易;四是必要时公开派活儿,让大家都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并强调这些岗位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大家配合的重要性;五是组织公开观摩活动,尤其把那些不容易展现出来让人们理解的岗位工作,尽可能地给大家展示出来,争取大家的了解和理解,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明白大家其实是一个整体。

〖如何管理鸟人?〗

当面对鸟人众多和鸟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时,关键则在于建立用鸟机制。没有一套好的用鸟机制,或者根本没有机制,势必造成各类鸟人之间矛盾的加剧,整天吵吵闹闹,企业无法正常运转。尤其在企业规模大了以后,琐事增加了,人员也增多了,如果不是用规范化、机制化、职业化的用人手段,仅靠老板个人的随机、随意,无论怎么样都摆不平众多鸟人之间的矛盾,企业肯定是众“鸟”叽叽喳喳,各行其是,一团乱麻。于是老板干着急没有办法,负责任的好鸟也无可奈何,坏鸟更趁机捣乱渔利。于是干的抱怨,不干的也抱怨;有能力的抱怨,没能力的也抱怨;老人抱怨,新人也抱怨……几乎所有的人都抱怨。

而这时常见的是,繁忙的老板在情急之下间歇式(因为忙只能间歇式)地插手管理各个方面,又造成了各方面工作的不连续,工作陷入被动。于是人们由怨生恨,人员走了一批又一批,而老板急需各类人才,渴望有特殊能力的人力挽狂澜,而人员成批地进来后又成批地离去。企业组织成了短训班。这里套用叶挺将军的《囚歌》赋诗一首用来“讴歌”一下没有建立用人机制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为人才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才(奴才)爬出的洞也紧锁着,老板的声音高叫着,快进来吧,给你舞台的自由,然而没有门,人狗何以进出?”

没有鸟人干不成事情,而没有用鸟机制更会出现上述诸多混乱。因此,必须建立用鸟机制。这些用鸟机制如何建立?

首先,必须有统一的文化理念,用统一的理念来凝聚人心。这就像梁山泊的108将,应该说个个都是与众不同的鸟人,而“替天行道”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理念。管鸟人,首先是宣传教育在先,最好是制订约束他们偏离行为的时候,邀请他们一同参与,他们参与的过程就是宣传动员贯彻教育的过程。
http://www.haiyijiao.com 海一角营销人网
其次,要有统一的行为识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革命军队区别于任何其它军队的行为识别,因此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管理鸟人的前提就是要有统一的标准。因为鸟人的行为规范往往比较容易偏离大众的行为规范,而且鸟人都是性格迥异有一定特长和才能的人,往往都是过高评价自己的特长,而忽视自己的缺点不足的人。制度一经颁布,鸟人犯忌要与普通员工同罚,不能因为鸟人特殊的性格、特长、能力而迁就。如果企业纵容了一次鸟人,其他鸟人肯定不服,大家有可能比着违反各种制度,普通的老实员工也会违反制度,结果企业肯定是混乱无序。

第三,对于屡次犯忌和故意犯忌的鸟人就应当引起警惕:是向制度的挑战,还是另有隐情?如果是制度不好就改变制度。但改变制度前一定要先处罚犯忌者,哪怕是这条制度百无一是;如果是另有隐情,那么就应具体对待。在任何性质的企业里,类似给脸不要脸的特殊“公民”都会有。怎么办?矛盾上交,上交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发表郑重声明,目的不是羞辱特殊“公民”,而是告诉全员此为个案:不得效仿,仿者严惩不怠。

〖如何排除“坏鸟”?〗

没有鸟人不行,但有四种鸟人品德是有问题的,那就是:疯鸟(疯子)、骗鸟(骗子)、小鸟(小人)、坏鸟(坏人)。对这四种鸟人坚决不能用。小鸟就是损人利己的人;坏鸟就是损人不利己的人;疯鸟就是说话不着边际,而且前后矛盾,神经兮兮,甚至见谁咬谁的人;骗鸟就是专门挖空心思骗取上司老板的信任,然后谋取到一定的利益后走人,剩下烂摊子让老板自己收拾的人。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尤其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小鸟、坏鸟、骗鸟、疯鸟随时有可能“光临”企业,因此一位好的人力资源主管是相当重要的:把好人员进口的同时,及时发现组织中蜕变成的四种鸟人,发现后立即开人,防患于未然。不然,等到这些人熟悉企业情况后,要远比一般员工难开,而且成本很高,往往会在开除时制造事端,甚至开除后还会惹事不断。怎么办?

机制化、规范化是防止这些乱七八糟鸟人得势最有效的方法。在不规范管理的企业,老板常常喜欢打破常规的用人机制,随意安插和提升,这样很容易使那些小鸟、坏鸟、骗鸟、疯鸟趁机混进来,壮大成势。有人会说老板能不明白好坏吗?回答是老板不可能是什么都行,特别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但老板自己往往感觉不到,周围的吹嘘之声,导致自己过高地评价自己,认为自己也是人力资源专家,结果误把李鬼当李逵。

所以企业必须有规范的人员进出机制。首先,规定严格的人员进入机制,老板不得轻易打破人员进入机制。无论是通过什么渠道引进,都不要轻易绕过人力资源岗位进人;其次,进入的任何员工在试用期内,人力资源岗位人员都要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免得转正后有更大的麻烦;第三,人力资源岗位的工作人员平时要跟踪新进人员和重点提拔人员,并建立公开、畅通的民主通道,切记不要安插“克格勃”;第四,建立四种鸟人的淘汰机制,员工辞退和开除条款中不应是人人都有可能犯的,诸如:迟到早退或病事假,而应重点是针对种种不道德的行为来制订相应的淘汰措施。这样做的重点不在教育,而在纯洁队伍。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7-1-22 13: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老板的五大悲剧陷阱----很现实!但怎么去改变这种现实呢?

第一大悲剧:名为老板,实为打工!比打工还惨!

    我有很多朋友,说话语气牛的要死。原因在那里?他们在为一些外资企业,台资企业,日资企业搞加工。利润高呀!也有很多朋友,以前风光,现在不行,按照他们自己说的,现在运气不好,原来的客户搞丢了。当然,还有一些朋友,叫我帮他们介绍加工任务。加工是什么?

    加工就是“老板,加点工钱吧”。老板说,不行,我还要降价呢!你做不做,月结九十天,不做?我叫人家做。还不是的老老实实的巴结?

    我们镇上有个非常出名的美资企业,叫什么“昆#”的,做化妆品的,产品百分之百销美国,除非他的核心香料,其余全部国内采购,按照国家政策,这种企业太受欢迎了,不过,他国内采购的物品全部九十天月结,大家抢着去做,为什么?到时候收钱爽啊!现在大家想一想,生产周期就那么十天,运到美国最多十五天,到买家手上时间最长就那么一个月,就是说,我们提供的物料,一个月内,他们就把现金收回来了,那还有六十天,他就拿你的钱在地球上转了几个圈,升值了多少倍,哦,再挤出来那么一点点,打发我们!我们还感恩戴德呢!不信?你去看看只要沾了洋气的公司,是不是一个个的趾高气扬?

    我们带上我们的家产,赔上我们的青春,帮着他们赚大钱,他们带来了什么?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怎么套人家的钱”,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可惜你学不到”,带来了“解决了中国的就业问题——包加班就那么一千块钱,连两支自己生产的化妆品都买不上”。打工的不要带上资金,这些老板连资金也要带上,才打得上这份洋工!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磨洋工”这个词,但现在的“洋工”也不能“磨”呀!

    陷阱:哪一天有个风吹草动,洋老板不来了,那你九十天的血汗钱,也就打了水漂了!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