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楼主: jminglee
收起左侧

大家对加成型感兴趣的进来聊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05-9-24 09: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硅谷 at 2005-9-23 17:54:
要使端基氢硅油的话,大概就要使用乙烯基在分子链上而不是在端基的乙烯基硅油了。哪价格,呵呵,可就不便宜了


现在的体系没有必要改变
使用端乙烯基硅油,当然配合的是T型三官能或者Q型四官能的端含氢,沸点也高多了,便于使用,对于某些用户,也可以使用端含氢MQ树脂
使用端含氢,其实成本不见得就高很多,它的交联效率远远高过一般含氢硅油,用量要少了(当然,不可能低于理论量);另外,现在端含氢用的人少,做的厂家不成规模,当然也就卖的贵
相比之下,进口加成型价格之昂贵,用点端含氢如能赶上它的性能,经济上应该没有问题
我用过端含氢和普通含氢对比,催化剂用的就是普通的氯铂酸异丙醇溶液,那普通含氢还没有启动,端含氢已经爆炸性的回流了
有愿意合作试验的同仁,请联系
haoqiyouzi@sina.com

该用户从未签到

硅谷 发表于 2005-9-24 15: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基氢MQ树脂是个好东西,但现在这方面的生产不成气候。
T型三官能或者Q型四官能的端含氢如果有厂家做下去的话,将来是个好方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jminglee 发表于 2005-9-24 16: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含氢国内做的很少啊

而且我觉得端含氢的交联剂对防止中毒好象作用不是很大,不过对别的性能的确很有帮助.其实在做催化剂的时候可以考虑配合物的种类,这些国内报道不是很多,我查过国外的文献,他们的催化剂络合物比较复杂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硅谷 发表于 2005-9-24 23: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在防中毒剂方面,有文章的。可是只能防止某些特定的中毒剂。航空材料研究院有文章。
国外的东西结构很复杂,可是效果也不是很好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05-9-26 09: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防中毒方面,看了点资料,但没有实践过,我不敢乱说
有没有对杂质不太敏感的催化剂?
端氢对防中毒,是难有直接作用,那么少的铂催化剂,受杂质影响太大了,即使端氢活性再高,没有催化剂也是拜拜,所以希望催化剂不是那么敏感,但不敏感的催化剂,活性估计不会高,因此用端氢提高点
端氢对提高加成胶的物理性能很明显,因为它不但起交联作用,也起扩链作用(指线性两头氢结构),jminglee说的别的性能是不是指这样?
T型或者Q型端氢(低分子),国外文献报道很多,在加成胶的应用也不少,用它作交联剂,有什么优点,只有实践过才好说
硅氢加成催化剂报道的文献可就多了,还没有来得及系统的查阅和整理,初步感觉和硅谷版主一样:结构复杂

该用户从未签到

zzjiccas 发表于 2005-9-26 21: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端氢活性高和催化剂中毒是两个概念的问题。硅氢加成反应主要是乙烯基插入铂络合物的配位中心而被活化,进而与硅氢加成。如果配位中心被中毒物质牢固占据,再高的硅氢活性也不管用。只是在一定条件下,还有一定催化活性时,高活性硅氢有助于较好的加成硫化,包括端氢对分子量增长的贡献,起扩链剂的作用,有助于力学性能的改善。因此发展新的配位结构的催化剂,甚至不局限于铂络合物,增强配合物催化剂对乙烯基配位的选择性才是加成型硅橡胶技术进步的真正方向。希望在这方面有专长,有研究兴趣的朋友多交流。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05-9-26 22: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观点
对于这种催化剂,是不是能借鉴烯烃聚合的的已有知识?
1位的烯烃特别容易聚合,感觉和硅氢加成好象有点相似
提高选择性,可以考虑分子契合技术(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表达?)
发展新配位结构,除了基础研究,还要点运气

该用户从未签到

硅谷 发表于 2005-9-28 17: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比较难。这方面的文章很多,70,80年代做得很多。但到现在催化反应的历程还是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聚烯烃的配位聚合是建立在单体已经高度纯化的前提下面的。
增强配合物催化剂对乙烯基配位的选择性才是加成型硅橡胶技术进步的真正方向。其实坐起来太难。曾经想过去计算一下,但是太繁杂,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05-9-28 22: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硅谷 at 2005-9-28 17:35:
我觉得比较难。这方面的文章很多,70,80年代做得很多。但到现在催化反应的历程还是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聚烯烃的配位聚合是建立在单体已经高度纯化的前提下面的。
增强配合物催化剂对乙烯基配位的选择性才是加成 ...

你这么说我理解的更深了
只做硅氢化反应,没有做过加成胶还没有这样的体会
我做加成反应只是稍微多加点催化剂,如果原料纯度还可以,一般不考虑中毒问题,甚至多步加成采用的也是后一步补充点催化剂
这么说,现在催化剂(指公开技术的或者商品化的)的活性是足够了,就是选择性还比较差?
在分析化学上也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分析方法灵敏度高的,选择性往往不好;选择性好的,往往灵敏度不够高
这样就没有端氢什么事了(除了改善物理性质方面),遗憾呀,做了那么多工作(痛苦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jminglee 发表于 2005-9-28 22: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xuezi朋友你好

希望和你交流,你做的工作很多思路对我们很有帮助,不吝赐教.
MSN:jminglee780412@hotmail.com
E-mail:jminglee2002@yahoo.com.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jminglee 发表于 2005-9-28 23: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两位我现在在线,可以加你们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zzjiccas 发表于 2005-9-29 15: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xuezi,jminglee,硅谷等几位的讨论非常好,看了后很有启发,如果多些这样的帖子,善莫大焉。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05-9-29 17: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各位朋友共同讨论
加成胶应该是很有前途的。整个有机硅领域都是很有前途的。有机硅的特点是涉及几乎所有行业,它自身所用技术储备,原材料,一个厂家难以全部满足
我们国内产品质量落后,与厂家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很有关系。但就每各厂家来说,总会隐藏着一两个高手,在他所擅长的方面,不见得就落后于国外。如果各家把自己长处亮出来,大家相互配套,短时间内就可以把整体技术提高,也减少重复研究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感觉,找东西特别困难,找到后还可能用不好,更常见的是买不到所需要的原料!另一方面,在试验或者生产过程中,常有意外的产品收获,但却找不到用它的人,对于有机硅产品,由于它的低毒或者基本上无毒,几乎没有什么废品
技术开发过程就是个纠错过程,自己纠错肯定不如旁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硅谷 发表于 2005-9-29 20: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硅的特点决定了在最终产品这块,要么你是绝对的巨人,像DC,GE,Wacke。要么就是小而精的小企业。
大家应该加强交流。企业间的产品供求信息是很重要的。
而像我这样做科研的,也应该多了解一些实际中的问题。基础和应用可能在某段时间内有所偏重,但实际上都要兼顾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jminglee 发表于 2005-10-3 19: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希望我们可以联起手来!!!

我们国家的有机硅发展其实非常的缓慢,几乎没有什么创新,这个和目前国内企业重视眼前利益分不开的,没有企业愿意把钱花在也许是没有任何结果的科研上,简单的模仿就有一定的效益,恶性循环!!!希望我们能够用我们的薄弱的肩膀撑起祖国发展有机硅的重任.我建议,来这里的朋友如果不方便说的很明白,可以留下别的联系方法,最好是电话.希望我们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握手!!!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