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楼主: jzq0922
收起左侧

能源、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经济下一步方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2 10: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2亿美元太阳能项目落户丹阳

    发布时间: 2009-1-22 9:23:53    浏览次数: 195   
    据新华日报报道,新年伊始,总投资超2亿美元的太阳能项目落户丹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香港耀飞发展有限公司与丹阳市丹昇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云阳南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江苏金光伏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研究、生产、销售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研发和生产。
        据介绍,香港耀飞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CIGS TF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研发生产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与晶硅体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生产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势。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3 2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为阿联“绿化”助力

    发布时间: 2009-1-23 9:06:20    浏览次数: 390   
    阿联酋阿布扎比Masdar城日前表示,一座建设中的太阳能电厂将在今年年底为规划达到“碳中和”的该城提供电力。
      硅业在线1月23日消息 据路透社报道,Masdar城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座光伏电厂的装机容量为10兆瓦,在该地区同样类型的电厂中尚属首座,多余电力将输送给阿布扎比电网。该电厂由阿布扎比Enviromena电力系统公司设计和建造,成本为5000万美元,每年可以削减1.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Masdar城是阿布扎比政府为发展可持续和清洁能源而建设的,耗资220亿美元,可居住5万人,容纳1500家企业,经由阿布扎比穆巴达拉发展公司,Masdar城百分之百归阿布扎比政府所有。这座沙漠中的绿色城市将不允许汽车进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3 20: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发布时间: 2009-1-23 9:07:46    浏览次数: 468   
    据生意社报道,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日前发布报告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继续增大,气温在随之上升。报告说,2006年,全世界能源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280亿吨,到2030年可能升至410亿吨。报告预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球大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将从2006年的71%增加到2030年的76%。
      近日,德国制定了国家节能计划,强调提高社会节约能源效率。其中包括采取建筑物实行能源证明书制度,促进旧建筑物按照节能标准进行重建的税制措施以及根据汽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制定汽车税等具体措施。德国环境部长加布里尔也宣布,根据国家节能计划制定的目标,德国将打破国内能源供应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同时在2020年之前削减4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德国政府在强调节约使用和高效利用能源原料的同时,大力提倡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使用,以达到分散能源供应风险,减少对化石能源原料和原油进口的依赖,平抑不可再生能源原料紧缺造成的能源价格上涨以及保护环境的目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既符合德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也是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对减少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贡献。
      风能在德国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有重要的作用。德国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达18428MW,居世界领先地位。2005年德国共实现风力发电总量265亿千瓦时,占德国全年总发电量的4.3%,占整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42%,预计在未来数年里这一比例还会上升。近期德国风力发电的新重点是离岸风力园,因为德国北海地区和波罗的海地区的风力条件非常好。为此,联邦环保部在联邦政府制定的“德国前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范围内制定了一项旨在利用海上风能的战略。
      德国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实践,以地下水开采井、井下换热器以及换热桩等技术途径获得浅部地热能源,这些技术与热泵技术结合使用。热泵可以从温度较低的热源中获取热量,释放出较高温度的、可利用的热量。与燃烧天然气或电力驱动的供暖系统比较,热泵需要的常规电能要少75%,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20%至25%。与燃煤的供暖系统相比,排放减少更多。2007年浅层地热能在德国供热市场上有一定的增加,热泵供应商卖出的热泵系统从2006年的44980个增加到2007年45300个。截至2007年底,德国大约已经安装了30万个热泵系统,而且在新修的建筑中有15%的供热系统采用的是热泵。
      水能在2005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中占到了35%,德国政府在未来数年里将大范围地更换或更新现有设备,以扩大水能,其目标就是要提高水能使用效率并改善水域的生物状态。需特别指出的是,德国政府认为,传统的通过建拦水大坝方式来利用水能并非是对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因为它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由于德国《可再生能源法》中的相关促进和扶持,德国太阳能发电量在过去的两年中翻了3番,技术方面的革新和市场的不断成长扩大也使太阳能发电及相关设备的价格逐年下降。在过去12年里,太阳能收集装置的价格下跌了一半。同时,太阳能收集装置也越来越受欢迎,目前在德国约有100万台太阳能设备在对传统用水和暖气用水进行加热。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以及联邦政府的促进将进一步推动太阳能设备的使用。德国的太阳能利用和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2005年德国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总量10亿千瓦时,新增太阳能集电器面积96万平米(2004年新增75万平米),截至2005年底的总面积累计高达700万平米。
      2005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初级能源消耗中占4.6%(2004年占4%,下同,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石油36%和天然气22.7%),在总耗电量中占10.2%(9.5%),在取暖用最终能源消耗中占5.3%(5.1%),在城市交通能源消耗中占3.6%(1.9%),在最终能源总消耗中占6.4%(5.7%,包括用电、取暖和燃料,)。同年德国可再生能源销售额约164亿欧元,解决了17万人的就业问题,而且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德国2005年减少了840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距实现《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可再生能源已在德国电力、交通和供热等行业取得了初步的发展。
      当然,德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距德国政府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尽管德国在某些领域技术很先进,但德国政府认为,从整体来看,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使用在欧盟内仍不具有优势,德国可再生能源在整个初级能源使用中的比例仅为3.5%,远低于瑞典的31.2%和芬兰的27.7%,甚至连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6.4%都没达到。德国政府计划至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整个德国能源供应中的比重比2000年翻一番,其中在供电中所占比重至少要达到12.5%,至2020年在整个初级能源供应中的比重至少要占到10%,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至少要占到20%。
      德国政府希望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使205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减少80%,按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初级能源使用中的比重将占到12%,在发电量中的比重将占到30%,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发电总量中的比重将达到68%,在供暖中的比重将达到约50%。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3 20: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加拉国取消太阳能设备进口关税

    发布时间: 2009-1-23 9:08:54    浏览次数: 416   
    据国际新能源网报道,为实现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10%的目标,孟加拉国新政府决定取消太阳能生产设备进口关税。目前全国有30万户太阳能用户,主要集中在西南沿海地区,所产生能源相当于15万千瓦电力。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3 20: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危机下 国内光伏产业尴尬中显生机

    发布时间: 2009-1-23 9:38:27    浏览次数: 377   
    2008年中国光伏产业算不上辉煌。虽然这一年太阳能电池产量有望突破2000兆瓦,多晶硅达到4500吨,销售额接近1000亿元,但被媒体曝光的污染事件以及多起生产事故,以及盗窃商业秘密的刑事案件等都为其蒙上了阴影。尤其是第四季度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整个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随着国内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产业链逐渐趋于平衡,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相继崛起,在国际光伏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去年末几个大型光伏电站项目的启动,为今后国内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可以肯定,2008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主题是———成长。
        “有作为就有市场,不作为就没有市场。”
        ———赵玉文(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分会主任)
        点评:这也许是赵玉文2008年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应该也是业内人士最想表达的心声。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某光伏技术研讨会上,赵玉文依旧在不遗余力地呼吁:市场问题是人为因素。中国的光伏产业是依靠国外市场发展起来的,但国外市场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依靠一些国家的相关法规成长起来的。这是作为与不作为的问题,作为就有市场,不作为就没有市场。
        他认为,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其实已经拥有很好的发展环境。以实行上网电价制度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法》已经颁布实施三年。赵玉文表示,用一项法规来引导和解决人类社会、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但最遗憾的是,光伏产业至今未能实施这部法规。自2006年对风能实施该法规以来,截至2008年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10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已经在酝酿将2020年的风电规划调高至1亿千瓦,充分证明了《可再生能源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德国在对光伏产业实行了《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法》之后,该国目前3000兆瓦的光伏总装机容量相当于整个欧洲当初的计划。原来发达国家预测将在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竞价的目标,也因此提前至2015年(美国提出)至2018年(德国提出)之间。
        赵玉文相信,假如我国也对光伏产业实施上网电价制度,光伏产业也会达到很快的发展速度。
        “投资薄膜电池,必须慎之又慎。”
    ———王斯成(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教授级高工)
        点评:金融危机爆发,让这句忠告显得更加用心良苦。
        2008年,在收获的诸多奖项中,最令王斯成激动的是国际能源组织颁发给他的2007年罗伯特希尔奖,他说这是世界对中国光伏产业的肯定。在与记者谈及我国太阳能薄膜电池现状时,他再次提醒:面对经济危机,投资薄膜电池必须慎之又慎。
        在这句劝告的背后,是2008年中国薄膜电池产业骤然升温的投资热潮。去年11月8日,四川凯迈布达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奠基仪式举行。
    投资方介绍,该项目耗资6亿元,第一条生产线将在一年内建成,30个月内建成全部项目,年生产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30兆瓦,自称全国最大。
        而早在2007年10月,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就开始在河北廊坊建设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该项目一期产能为60兆瓦,投资高达20亿元,也自诩为全国最大。

        还有更大的。去年上半年,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小峰对外表示,以个人和家族的名义投资25亿美元组建百世德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薄膜电池。一期产能高达1000兆瓦,而2011年以前总产能将达到2000兆瓦。假如这一规划得以实现,百世德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工厂。
        除了数家专业生产薄膜电池的企业,尚德电力等多家原本生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厂家均纷纷进军薄膜电池领域,跨行业投资也屡见不鲜。最有意思的是,很多企业都认为自己是最大或者第一,但很快就又会被后来者赶超。这种争夺第一的现象在晶硅电池和多晶硅建设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诱人的市场前景唤起了投资者空前的热情,大量的资金纷纷涌入,意欲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直到经济危机袭来,这种热情才逐渐冷却,目前百世德项目已经叫停。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3 20: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公司把垃圾留给中国。”     ———美国《华盛顿邮报》
        点评: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这是中国许多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惟有自主创新方能实现超越。
        2008年3月9日,美国《华盛顿邮报》一篇题为《太阳能公司把垃圾留给中国》的文章迅速成为网络焦点。该文章称,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在多晶硅的生产中“存在污染”。该报记者认定,“浮着泡沫的白色液体”就是生产多晶硅的副产品———四氯化硅,是高度有毒物质。一时间,洛阳中硅乃至整个中国光伏行业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虽然洛阳中硅坚决否认,并表示该报道存在偏见,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但中国光伏产业在发展初期沦为发达国家“加工工厂”的现状不能被忽视。在少数国家封锁先进技术的情况下,我国早期引进的二流技术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威胁更值得关注。
        多晶硅繁荣的背后,是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拥硅为王”的真理。但在2008年,这一切有了可喜的转变:江西赛维、通威永祥、大全集团等国内几条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的相继投产,以及2007年已达产的4家企业(洛阳中硅、新光硅业、峨嵋半导体、江苏顺大)二期工程扩产启动,终于让人们看到了硅料供需平衡的曙光。同时,以大全集团为代表的几家企业均表示,该公司实现了全自动、全流程、全循环的工艺,能耗低、绿色环保、产品各项技术指标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公司在高纯多晶硅制造领域的技术垄断。
        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将达到4000~4500吨,而2006年仅为290吨,2007年是1130吨。随着多晶硅产量不断扩大以及金融危机导致需求萎缩,其价格已经开始明显下滑。而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则倒逼光伏电池组件降价,致使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受到挤压。“拥硅为王”的时代即将结束,光伏行业洗牌不可避免,“技术为王”时代将来临。
        “不降薪、不裁员、不减产。”
        ———彭小峰(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点评:这句承诺是新近崛起的一代中国企业家面对危机和挑战时自信和责任感的体现。
        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金融危机似乎一夜之间就将“热得发烫”的光伏产业拖入寒冬,“订单减少、资金链断裂、减产、裁员、停工”等传闻风声四起。就在这时,彭小峰高调宣布:江西赛维不降薪、不裁员、不减产。
        寒冬袭来,包括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常州天合、保定英利、南京中电等海外上市公司股值大幅缩水,资金链受到严重冲击,各公司的扩产计划全部停止,绝大部分企业开始削减产量。同时,由于美元、欧元持续贬值,几乎所有企业都深陷汇率损失的泥潭;多晶硅的市场价格从2008年初的每公斤3000元跌至11月的1500元;6英寸单晶硅片的价格一个月内下跌10%以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国际价格则由年初的每兆瓦3.8美元降至3美元以下;德国和西班牙的补贴政策出现下调、韩国雄心勃勃的光伏推动计划由于货币大幅贬值也被迫停止。至此,全球光伏产业降至冰点。
    由于市场在外,我国光伏企业感受到的寒冷则更加深刻。这从尚德电力不断传出大幅裁员的消息中可见一斑,虽然该公司从未承认这一说法,但业内广为流传的尚德裁员人数已经由最初1000人升至4000人。
        相对于尚德电力的低调,彭小峰显得踌躇满志。他认为,金融危机更重要的影响是快速挤掉了行业泡沫,尤其是带来了与光伏有关的原材料降价,比如硅料、钢材、水泥、设备等。而且,那些规模较大、现金流充裕的企业,由于有长期供货合同和较强的议价能力,反而会提高市场份额,迎来继续壮大的契机。
        继2007年江西赛维纽约上市创出近年来国内企业在美融资记录后,2008年,该公司超越挪威REC成为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商,并启动了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彭小峰成为施正荣之后,又一个震惊全球光伏行业的中国人。
        “每度成本降到1元人民币。”
        ———施正荣(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点评:这不仅是施正荣的目标,更是千千万万光伏人共同的梦想。
        2008年,施正荣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这句话:到2012年,尚德电力将把光伏发电成本降低到每度1元人民币,并在5年之内力争形成太阳能电价可与火力电价竞争的局面。
        可想而知,一旦光伏发电的成本降到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发电水平,甚至只需比风电稍低,那么国内市场就会大规模启动,更不必说长期以来一直对光伏发电进行大力扶持的海外市场。套用业内流行的一句话:届时,光伏产品的市场将是“无限大”。
        长期来看,受常规能源紧缺以及环保要求提高等影响,电价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同时,2008年原材料和组件的产能迅速扩大,成本不断降低,这种局面及其趋势将加快光伏产品的应用和普及。也正因为这样,施正荣才有理由将光伏发电成本达到每度1元的目标提前三年,而之前的预期是到2015年。
      正是从2008年起,尚德电力才真正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头羊之一。3月,该企业与韩国东洋制铁化学株式会社签订了6.31亿美元多晶硅供应合同,这表示尚德电力还未投产的青海多晶硅项目已经拥有了长达7年的固定订单。4月,被尚德电力收购的日本MSK为其在日本市场的开拓打响了第一枪,正式开始销售太阳能光伏电池。几乎同时,尚德电力向意大利某系统公司供应用于建筑一体化系统研发、制造所需要的光伏玻璃板,标志着该企业开始进入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7月,该公司已经确定了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即到2012年尚德电力成立10周年时,形成硅材料、硅基电池、硅薄膜电池、光伏组件和发电系统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产能达到5000兆瓦,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6 10: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日照香港太阳能光伏科技项目

    发布时间: 2009-1-26 10:12:57    浏览次数: 13   
    五莲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的总抓手,坚持一二三产业一齐抓,对外引项目、对内抓项目、对上争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2008年,该县共实施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44个,完成投资22.74亿元,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蓄足了后劲。
      坚持提质扩量并举,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坚持新上技改一齐抓、壮大传统产业与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一齐抓、龙头骨干企业与成长型企业一齐抓,引导企业抓技改、强管理、调结构、拓市场,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2008年,共实施千万元以上新上技改项目102项,完成投资19.3亿元,其中74项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利税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5%和25%;有35家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25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车辆制造、纺织工艺品、石材建材等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斯比凯可、丹纳赫手工工具、百亮眼镜、亿丰制帘等一批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强化旅游龙头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速。围绕争创全省旅游强县,优化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加大发展投入,将工作重点放在景区设施完善和深度开发上,修缮光明寺,启动老母阁开发,配套完善景区停车场及游览道路,建成启用飞天宾馆,完成了根雕奇石馆主体工程,景区设施档次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被评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2008山东最具竞争力旅游强县”。同时,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铁路物流、日广物流、光辉物流等11个投资过千万元的物流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目前,全县农家店达681处、社区服务中心11处。2008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22.2%。
      强化项目争引,危中寻机积蓄发展后劲。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该县积极转变招商理念,活化招商方式,着力在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效上下功夫。突出苏、浙、沪、粤和台、港、美、韩等重点区域,积极推进产业招商、专业招商,成功举办了生态五莲绿色经济投资说明会、赴青岛投资环境说明会、国研—斯坦福论坛等招商推介活动,组织参加了中日韩产业交流会、青岛日照合作峰会等招商洽谈会,去年实际利用县外资金64.6亿元,增长26%。投资4000万美元的亿丰制帘一期、投资1000万美元的昇柏油漆等3个外资项目已建成投产,丹纳赫二期、绿色庄园葡萄酒、台湾威茂机械等9个过亿元的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香港太阳能光伏科技、春竹黄金矿业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抓住中央、省市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机遇,组织在第一时间筛选上报项目,已有133个项目列入省、市项目库。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6 10: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硅]中国科学院将大力发展太阳能技术研发

    发布时间: 2009-1-26 10:21:15    浏览次数: 26   
    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 中国科学院开始部署实施太阳能行动计划,联合全国科技力量,加强利用太阳能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发展,争取在2050年使太阳能成为重要能源加以应用。  

            根据中国太阳能科技和产业调研、分析,中科院组织相关院士、专家,研究制定了这个计划,确定2015年分布式利用、2025年替代利用、2035年规模利用三个阶段目标,从光伏、光热、光化学、光生物等太阳能转化利用的几个主要途径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作为突破,并在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转移转化等几个层面实施。

            中科院相关部门指出,太阳能行动计划的实施,将形成支撑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内建设若干太阳能技术公共平台和研究中心,最终形成从基础、应用到市场的太阳能利用科技创新价值链。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据测算,每年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全球年能源消耗总量的近万倍。中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国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超过2200小时,沙漠面积大,具有发展太阳能的巨大潜力。
            专家指出,太阳能利用过程清洁,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
            美国、日本、欧洲国家自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部署太阳能研究,尤其是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持续投入,大大促进了太阳能研究与应用。德国推行太阳能“家庭计划”、“十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日本出台了“太阳能发电普及行动计划”,争取3至5年后使太阳能发电价格减半。
            中国太阳能研究目前力量分散,基础相对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这严重制约了太阳能技术未来在中国的发展。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6 10: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晶硅]08年全省国有企业经营运行各项数据出炉

    发布人:褚厦     发布时间: 2009-1-26 10:04:47    浏览次数: 26   
    2008年全省国有企业经营运行各项数据“出炉”:省内29户重点国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29亿元,同比增长18.76%;实现利润96.95亿元,同比增长17.23%;完成工业增加值295亿元,同比增长16.92%。
      省国资委相关人士称,去年前三季度,29户重点国企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增幅分别达29.51%、23.28%和42.41%。第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凸现,增幅明显放缓。
      据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导致能源市场需求减少。去年第四季度,市场对川投集团电力板块的电力需求下降30%。在工业板块,去年9月以来,原材料工业企业市场需求急转直下,铁合金、黄磷、多晶硅产品价格骤然下跌。原材料工业产品销售市场萎缩加剧,川投峨铁、化工、新光硅业都出现订单严重不足的现象。
      华西集团、中铁二局等省内数家“大牌”国企也难独善其身。去年三、四季度,华西集团新承接的业务量同比下降23%左右。
      有关人士指出,目前市场和产业结构已进入调整期。国有企业要实现“止滑提速”,关键在于找市场、调结构。
      川投峨铁在一度停产50%的情况下,公司领导层带队赴省内外“跑市场”,元旦过后,来自济南钢铁、莱芜钢铁、鞍山钢铁、首都钢铁等省外多家钢厂的新订单让峨铁产能全部开足。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我们及时调整结构、收缩战线,集中精力做好、做精主业。此消彼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铁二局集团有关负责人称,去年该集团新签合同额达460亿元,为目标任务的160%,同比增长30.43%,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铁路建设主业领域,成灌铁路、成兰铁路等项目连续中标。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华西集团,其结构调整的核心与中铁二局有所不同。“集团80%的主业集中在建筑施工领域,受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现在我们考虑在继续做强主业的同时,积极推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产业的发展,力争在新型建筑材料领域有所作为。”华西集团负责人说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6 10: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伏]新能源板块详解

    发布时间: 2009-1-25 12:15:03    浏览次数: 455    资讯来源:东方早报  
    光伏发电行业在目前各项新能源中前景最为广阔,太阳能目前仍处于成长期。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光伏电池的最大生产国。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发展中的光伏产业将面临一个相对的调整期,但现阶段仍主要依赖于政府补贴的政策性光伏市场并未萎缩。一旦光伏产业从政策性市场转变为完全商业化的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性增长。
            风电行业是目前各种新能源中最为成熟的行业,目前全球已基本进入较为稳定的商业化发展阶段。目前风电依然能够得到0.24元/kWh的补贴,这极大地刺激了投资的热情,预计至2010年,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3000万千瓦,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未来三年,国内高速发展的风电企业将分享这一盛宴。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虽然日趋回落,但并不能因此就忽视了原油储量的日趋减少。为将发动机从“油”的瓶颈中解脱出来,混合动力汽车,乃至全电动汽车应运而生,电池行业因此得到了长足发展,镍氢电池、锂电池以及新兴的燃料电池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能源产业。奥巴马针对新能源提出了明确的政策目标,预计至2020年,电动汽车将占美国市场25%左右的份额。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6 10: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月球上看中国能耗和排放

    发布时间: 2009-1-24 10:43:00    浏览次数: 156    资讯来源:资源网
    当我们2000年建设中国能源网时,认为中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行业壁垒、地域割据和利益集团垄断,所以我们提出:“站在墙上看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此后,我们认为解决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出路,关键要坚持全球化,所以提出:“从全球化看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但我们发现无论你站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来看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局限和偏见,难以客观、科学、公允地看清这一问题。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教授最近提出:“从月球上看地球,从月球上看中国”的新观点,我们为此深受启发,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待中国及全球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一个可行的,符合全球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法。

            当我们2000年建设中国能源网时,认为中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行业壁垒、地域割据和利益集团垄断,所以我们提出:“站在墙上看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此后,我们认为解决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出路,关键要坚持全球化,所以提出:“从全球化看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但我们发现无论你站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来看中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局限和偏见,难以客观、科学、公允地看清这一问题。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教授最近提出:“从月球上看地球,从月球上看中国”的新观点,我们为此深受启发,只有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待中国及全球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一个可行的,符合全球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法。  

            根据专家推算,中国最快将会在明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不久前,我接受英国BBC广播公司电视采访时,主持人罗杰·哈瑞宾先生直言不讳地问我:“你知道不知道全世界都在谴责中国?”今天,不仅在中国,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问题,“十一五”节能的阶段目标未能如期落实,全国人大代表们在问责,欧洲议会在关切,美国参众两院在议论纷纷,日本议院也在紧盯着不放,中国能耗和环境排放已然成为引起全球焦虑的焦点。然而,只有客观地分析研究中国的能耗与排放问题,实事求是地评判,才可能科学地解决这一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一样,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有着巨大的节约空间,还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做。从微观层面分析,中国的每一个政府部门、事业机构、厂矿企业,甚至每一个家庭都存在很大的节能潜力和减排空间。但从宏观层面看,中国总体的能源利用效率可能比世人目前认识的水平要高的多,能够节省的空间和减排空间都要小的多。仅仅靠中国自身的努力将无济于事,即便中国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世界也不可能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也许问题将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糟糕。 中国总体的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这其中有自身需求,同时也有全球的共同需求,我们必须客观、科学、实事求是地分析、看待中国的能耗和排放现状,从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问题,从月球上看问题,否则不仅会使我们自己陷入政策层面的混乱,也会误导国际社会做出错误的评判。

    2006年作为“十一五”开局第一年,全国未能完成降低GDP能耗4%的目标,各级政府、各政府部门和企业都为此进行反省,制定更积极的行政措施,推行更强力的管制措施。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单位GDP能耗是否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的实际能耗水平?不久前,在一个国际研讨会上,一位来自日本的能源专家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按照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推算,认为中国的还有52%降耗减排空间。我很疑惑,日本人均能耗超过4吨标准油,而且多年来难以再降低,而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不到1.3吨标准油。如果中国可以节约52%,日本的节能潜力将是多少?在东京吃一碗面条需要80人民币,北京也就8元,同样煮一碗面条消耗的天然气是没有区别的,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不会有区别,但如果我们采用GDP能耗评判,针对面条的中国万元产值能耗就是日本的十倍。如果再节约52%,就意味着5个北京人只能吃生面条。GDP能耗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禀赋含义是不一样的,不能将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按照单位GDP进行简单比较,如果中国人均643公斤标准油就能满足发展需要,那么日本的节能潜力将高达84%,美国的节能潜力更是高达92.2%。若是日本、欧盟和美国都能达到这一标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早已迎刃而解。
            大家总是列举中国单位产品能耗大大高于先进国家的水平,例如吨钢能耗,吨水泥能耗等。但有一个问题始终找不到答案,为什么大国企集约性强,单位能耗低,国家支持和补助也比较多,却在市场上干不掉能耗高的小企业?仅仅是小企业可以肆无忌惮地污染环境和偷税逃税吗?一些大型企业在生产现场的能耗和成本可能是低的,但如果考虑将铁矿石、焦炭和燃煤千里迢迢运到炼钢厂,再将钢材产品运到四面八方的市场上销售,从整个系统的综合能耗分析,大规模生产的优势未必都带来更好的竞争效益和更低的能源环境代价。在中国钢铁行业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的吨钢煤耗比日本高10%,但是为什么日本还要大量进口中国的粗钢和钢材,为什么中国2006年还能出口4,300万吨钢?尽管在生产现场评价日本的吨钢煤耗是低的,但是我们从原料现场,到钢铁生产现场,再到最终用户,来进行综合评价,日本的吨钢煤耗未必还有优势,所以价格也就未必还具有竞争力。实际上,日本的吨钢煤耗是踩在其它国家肩膀上实现的。日本炼钢的煤是从别的国家采掘洗净,铁矿石在别的国家精选,焦炭也是在别的国家炼好,再通过公路、铁路和海运到日本的,这一过程中的能耗在日本的吨钢煤耗中未必完全反映出来。所以用单位产品能耗比较,常常也是一场“田忌赛马”式的游戏,未必能够反映实际能耗水平。真正能够说明问题的,恐怕只有在公平竞争后的最终销售价格。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市场化的充分竞争,并且尽力保持这种竞争的公平性,才能最终优化资源配置,从而降低能耗并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钢铁协会认为,我国钢铁工业能耗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的原因是我国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5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8家,仅占全国粗钢总量46.36%。2004年日本粗钢产量最多的4家企业,占全国粗钢总量73.22%;美国前3家占61.09%;俄罗斯前5家占78.69%;韩国2家占82%。我国具有炼铁、炼钢生产能力的871家钢铁企业,按2005年产粗钢3.5亿吨计算,平均每家粗钢产量仅40.1万吨,规模小而分散。钢铁协会还认为,中国钢铁企业装备不够大型化也是能耗高的主要原因。2004年日本全国产粗钢1.12亿吨,而全日本高炉数量仅28座,转炉62座。同年中国生产粗钢2.747亿吨,高炉多达1,131座,转炉553座。但是,同样也是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2005年纳入钢铁协会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741.05公斤标煤/吨,比2000年下降188.95公斤标煤/吨,五年降低能耗20.32%。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06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能耗同比下降8.8%,吨钢综合能耗下降7.1%,总能耗为1.98亿吨标煤,吨钢综合能耗为645.12公斤标准煤/吨。而2004年的日本吨钢能耗为656公斤标准煤/吨,这些数据显示中国正在超越世界最领先的日本。所以,合理的规模是节能的关键,而“合理”应该由市场竞争来决定。
            在研究世界各国人均能耗时,有一些数据令人费解,为什么同样是岛国,采取更积极节能措施的日本人均能耗是4.03吨标准油,而纬度更高的英国仅有3.83吨?为什么对于节能非常积极的德国人均能耗4吨标准油,而它北边的邻国丹麦仅3.4吨?研究发现日本和德国的经济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内制造的大量产品出口的世界各地,特别是汽车这样的商品承载了大量的能源和排放,他们出口产品的同时也在输出能源和为他人减少排放。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007年1月25日宣布,根据初步核算,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9,407亿元,约折合26,847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统计局初步测算,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3%,低于经济增长率1.4个百分点。其中,煤炭消费量为23.7亿吨,增长9.6%;原油3.2亿吨,增长7.1%;天然气556亿立方米,增长19.9%。而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再破纪录,达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新华社援引海关的数据,2006年中国全年出口总额9,690.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2%;进口总额7,916.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全年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远超过上一年1,018.8亿美元的顺差额。这巨额贸易赤字的背后到底反映出什么问题?
             几天以前,与日本《读卖新闻》记者寺村晓人讨论中国能源环境问题时,我问他中国和日本那一个国家市场更开放?他被我问住了。在北京的街头可以看到世界各国在中国制造的汽车,奔驰、宝马、大众、雪铁龙、标志、菲亚特、通用、克莱斯勒、福特、丰田、本田、马自达  、斯哥达等等,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这样的,只能说明中国更加开放,市场化程度更高。我问他,如果日本担心中国的能源和环境排放,能不能现在将日本在中国的汽车制造厂率先关闭?或者自己建设可再生能源自给自足?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不能。既然在中国造汽车,卖汽车,就要考虑这些汽车的燃料和排放;既然把工厂建在中国,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就要对这些企业能耗和排放负责,因为这样做使日本减少了相应的能源消耗和环境代价。不仅是汽车,也不仅是日本,全世界的跨国公司都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这是因为中国拥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劳动力大军,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是全球市场化优化配置的结果,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形成的格局,是市场化行为的选择。这些企业不仅供应中国市场,同时也满足全世界的需求。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已经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业品,与外贸额相关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60%,但中国并没有消耗全球四分之一的能源。
            从根本上说,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不在于是在何地发生,关键是谁最终消费了这些能源和排放。如果市场需求存在,同时又要满足这些需求,无论中国是否生产,只要沃尔马、宜家、家乐福、梅茜没有关闭,能源的消耗和排放就不可能减少,不在中国形成,就会在印度,或者越南和印尼。而中国由于近30年的建设,港口、机场、铁路、公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业已建设形成规模,而这些设施的建设已经消耗了大量能源,制造水泥、钢材,以及建设这些设施都要消耗能源,也就是说这些设施都是二氧化碳堆出来的。如果中国建完不用,等于在其他国家再重新建设同类设施,还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还要重新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全球的温室效应并不会因此降低,且问题会更加严峻复杂。所以,我告诉寺村先生,目前我更担心的是中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步伐过快,人为干预太多,影响市场自身的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为全球能源和环境造成更大的完全不必要的代价。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7 10: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德国、丹麦等提建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发布人:褚厦     发布时间: 2009-1-27 9:11:09    浏览次数: 13   
    1月26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26日在德国波恩成立,该机构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展。
            德国环境部部长西格马·加布里尔在成立仪式上说,可再生能源有着巨大的潜力,但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支持以实现其在全球范围的突破。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成立将成为可再生
    能源的“新代言人”,极大推动其在全世界范围的发展。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将成为与国际能源机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并列的国际性能源组织。它将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建议,帮助它们降低对化石燃料依赖程度和推动太阳能、风能、水能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同时,该机构还将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向相关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德国外交部代表戈诺特·埃尔勒说,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仅对环境有利,还能创造新的经济机遇,以及促进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伙伴关系,“德国作为在该领域的领先国家将深得其益”。
            参加开幕式的泰国能源部长旺纳叻·乍努恭说:“目前,泰国在发展太阳能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需要通过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来获得相关技术。”
            据报道,成立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提议最初由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提出,并于去年10月在西班牙马德里达成初步框架协议。此次成立大会共有10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其中德国、法国、荷兰等60多个国家有望于当日下午签署该机构的成立条约,但美国、英国等国签署该条约的可能性不大。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7 10: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波恩成立

    发布时间: 2009-1-27 9:09:42    浏览次数: 65   
    1月26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26日在德国波恩成立,该机构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展。
            德国环境部部长西格马·加布里尔在成立仪式上说,可再生能源有着巨大的潜力,但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支持以实现其在全球范围的突破。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成立将成为可再生
    能源的“新代言人”,极大推动其在全世界范围的发展。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将成为与国际能源机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并列的国际性能源组织。它将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建议,帮助它们降低对化石燃料依赖程度和推动太阳能、风能、水能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同时,该机构还将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向相关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德国外交部代表戈诺特·埃尔勒说,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仅对环境有利,还能创造新的经济机遇,以及促进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伙伴关系,“德国作为在该领域的领先国家将深得其益”。
            参加开幕式的泰国能源部长旺纳叻·乍努恭说:“目前,泰国在发展太阳能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需要通过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来获得相关技术。”
            据报道,成立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提议最初由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提出,并于去年10月在西班牙马德里达成初步框架协议。此次成立大会共有10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其中德国、法国、荷兰等60多个国家有望于当日下午签署该机构的成立条约,但美国、英国等国签署该条约的可能性不大。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7 10: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广泛使用新能源

        发布时间: 2009-1-27 9:13:39    浏览次数: 65   
    西藏是一片广袤无垠却人迹罕至、神秘未知的土地。近日,《走进西藏——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事业》藏文版及中文版在京首发,前者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迄今为止对西藏生态环境最综合的图文记录。

      《走进西藏》由中美两国的三位专家联合撰写。把西藏的景观之美、生物之丰富尽收书中。此外,该书还收录了200余张珍贵图片。
      《走进西藏》不仅是一部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自然史,也记录了一条不为人知的生态保护之路。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序言中说,“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可以40%的面积划出用作自然保护?要扭转一个濒危物种的不断减少又谈何容易?然而勤劳的西藏人做到了。他们几乎保全了所有的物种——从雪豹、野牦牛、藏羚羊到麋鹿,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地球上最神秘和罕见的动物。”
      据该书披露,中国西藏自治区曾一度没有受到任何保护,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但20年过去,如今西藏已有42%的面积受到专门的保护和管理;各种濒危野生动物的数量都在增加,包括雪豹、藏羚羊、藏原羚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森林砍伐率降低了80%,植被稀疏的流域开始大面积植树造林;太阳能、地热、水电等对环境无害的能源在西藏得到广泛使用。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27 10: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世博会以推广节能环保理念

    发布时间: 2009-1-27 9:16:52    浏览次数: 52   
    近日由北到南肆虐的寒潮,让上海每家每户用电量急升,温暖显得比以往更加宝贵。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园区里,一个名为“居住历史博物馆”的新项目在严寒中拉开了建设帷幕。
      “与眼下极端的‘冷’一样,在世博会举办期间,也可能出现极端的‘热’。如果那时世博会园区的建筑还在大用空调,还靠大量的电力消耗来营造舒适的环境,那将是对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一个极大讽刺。在全球加速变暖、保护地球家园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世博会应在节能科技和理念的推广方面作出表率。”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黄健之说。
      据介绍,“居住历史博物馆”将由上海世博会13家全球合作伙伴中唯一的民营企业――长沙远大空调有限公司负责规划建设。其宗旨是反思人类居住历史,探索降低建筑能耗新途径,将节能环保的新生活方式引入人们未来的生活。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张跃强调,上海世博会的“居住历史博物馆”与空调无关,相反,这座建筑将力主少用空调、多用综合节能技术,以此给未来居住生活带来有益的启示。
      除了建设“居住历史博物馆”,远大空调还将为上海世博会园区的场馆提供“非电空调”以及通风和空气净化产品。其“非电空调”主要以天然气和废热为能源,与常规“电空调”相比,提高了能效,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
      据了解,在节能环保领域,上海世博会园区将建设总装机约500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设施,是全国目前太阳能集中应用规模最大的城区。这些“太阳能电力”将与上海主电网并网,为城市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摸索经验。此外,半导体照明、“零排放”交通工具、江水源制取冷暖、雨水收集、垃圾管道气力输送系统等一大批节能环保新科技,也将在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实现规模化运用。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