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楼主: 不准重名
收起左侧

全国多晶硅产能疯狂扩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3 12: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云港、徐州和扬州确立为江苏省多晶硅产业基地
    发布时间: 2009-4-3 9:09:17    浏览次数: 520   
    江苏省政府推出振兴新能源发展规划,对太阳能、风能产业发展和装备配套做出了2009到2011年的三年规划。
            规划确立连云港、徐州和扬州为多晶硅产业基地,2011年达到3万吨多晶硅生产能力,其他地方不再布新点。目前,我市已在临港产业区建成总投资12亿元的江苏阳光晶源多晶硅项目一期和二期工程。总投资20亿元的中彩多晶硅项目正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之中。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3 12: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晶硅全年价格维持在100万/吨 有点悬
    发布时间: 2009-4-3 11:35:46    浏览次数: 1196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曾经跌破80万元/吨的多晶硅市场,连日来逐渐回暖,估计全年维持100万元/吨左右的可能性很大。
            针对这样的报道,笔者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近年来多晶硅价格持续走高,一路飙升,导致了多晶硅产业的投资热潮。但随着多晶硅产业的发展,未来多晶硅的市场价格必然会理性回归,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多晶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报道所言是否属实暂且另当别论,但是迫切的愿望及对持续低迷的多晶市场的期许是可以理解的。就现在的价格走势来言,认为多晶硅还会暴涨,回复以往高峰,似乎不太理性。
            据了解,近日多晶硅价格较平稳,保持在65万/吨左右,至于说“估计全年维持100万元/吨左右的可能性很大”,似乎有点悬,到底价格走势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3 12: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863”项目重点攻关多晶硅副产物利用
    发布时间: 2009-4-2 15:03:04    浏览次数: 923   
    据中国化工报报道,副产物四氯化硅的综合利用一直是多晶硅企业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为此,多晶硅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上周正式列入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重点项目,这一难题有望在未来两年内被破解。
          
      由广州吉必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与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这一项目完成后,将实现多晶硅副产物综合利用以及气相二氧化硅生产尾气综合回收,从而构筑我国多晶硅生产节能减排、洁净环保、循环利用的新模式。该项目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它的研发不仅可消除多晶硅生产中副产物四氯化硅的处理难题,还可大大降低气相白炭黑的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真正实现多晶硅和气相白炭黑两大行业的互补与双赢。
          
      生产多晶硅是一个提纯过程,金属硅转化成三氯氢硅,再用氢气进行一次性还原,这个过程中约有25%的三氯氢硅转化为多晶硅,其余大量进入尾气,同时形成副产品——四氯化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回收工艺不成熟,三氯氢硅、四氯化硅、氯化氢、氯气等有害物质极有可能外溢,存在重大的安全和污染隐患。
          
      根据国际大型多晶硅公司的成熟经验,利用多晶硅生产所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生产气相白炭黑,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多晶硅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是解决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出路的最佳途径。
          
      多晶硅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将针对多晶硅副产物综合利用的产业化,重点开展副产物原料纯化与高纯四氯化硅制备技术、高温水解技术及燃烧炉、气相二氧化硅聚集分离技术和粒子聚集器、气相二氧化硅脱酸技术与表面改性工艺、燃烧混合尾气的干法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等研究内容。该项目最终将实现多晶硅生产中副产物综合利用的产业化技术集成,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气相二氧化硅生产和连续化表面处理成套技术,建成两套年产1000吨气相二氧化硅生产线和一套年产 1000吨气相二氧化硅连续化表面处理生产线。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3 12: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波电子”转战多晶硅
    发布时间: 2009-4-2 15:12:38    浏览次数: 1170   资讯来源:太平洋证券  
    受中国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财政补贴政策的利好刺激,近日太阳能概念板块大放光芒,热力四射,天威保变、三峡新材、孚日股份、川投能源、南玻A、航天机电、三峡新材、乐山电力、力诺太阳、金晶科技、通威股份、江苏阳光、中环股份、精工科技、岷江水电等太阳能概念股连拉涨停。太阳是最无私的,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远免费供应,而且可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太阳能事业光辉灿烂,波导股份(600130)创立的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著名光伏生产商,现产量排名世界第十位,波导股份前些年把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80%股权仅以1000多万元转让给控股股东宁波电子信息集团,主攻手机业,谁知手机业兵败如山倒,而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却以高于行业3倍的发展速度,去年取得销售和利润增长三倍以上的骄人成绩。另外,宁波电子信息集团和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嘉兴嘉晶电子合组成“浙江中宁硅业”,投资40多亿元在浙江衢州建设年产4500吨多晶硅项目,一期项目1500吨多晶硅/年工程拟于今年投产,比新光硅业现1260吨/年的规模还大,引进世界一流技术,融入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且生产工艺国内独占,耗电量比国内其他厂家低1/3左右,中宁硅业一、二期多晶硅产品直接供这3家股东使用,宁波市市长毛光烈亲自出席了签约仪式,非常重视。
        宁波市要打造成中国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2009中国(宁波)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于3月开幕,龙头就是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宁波手机业要突围,但波导股份另一大股东波导集团转战汽车业宣告失败,反而宁波电子信息集团的光伏产业却生机勃勃,波导股份连续两年亏损面临*ST处理,剩下华山一条路,重组逼在眉睫,手机、汽车路都不通,一手创立的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却前途光明,波导股份吃“回头草”是值得的,反正控股股东宁波电子信息集团与其子公司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已在太阳能领域杀出一条路,逼近世界前列。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年生产能力达250MW,今年将达到350MW,公司产品发展到拥有拉制单晶硅产品、浇铸多晶硅产品、高效低成本晶体硅(单、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源控制器系统、太阳能电源集成等整个光伏产业链于一体的多规格的产品群,能组装不同输出功率的太阳方阵。
        波导股份创立的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生产能力已达到世界第十位,控股股东宁波电子信息集团与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嘉兴嘉晶电子合组成“浙江中宁硅业”,投资年产4500吨多晶硅项目,一期项目1500吨多晶硅/年工程拟于今年投产。波导股份连续两年亏损面临*ST处理,重组逼在眉睫,手机、汽车路都不通,剩下华山一条路,急寻救命稻草,宁波市以宁波电子信息集团与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成中国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波导股份作为宁波电子信息集团的壳资源,与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关系密切,面临新的机遇,近日有突破迹象,值得重点关注。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3 12: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汽峨半多晶硅项目产出合格多晶硅
    发布时间: 2009-4-3 9:04:33    浏览次数: 546   
    经过1年时间的建设,截至3月28日,东汽峨半1500吨太阳能多晶硅项目共生产出多晶硅约1500kg,硅棒直径最大为110mm。经检测,产品质量完全达到太阳能级标准。
            东汽峨半目前正在严格按时间节点建设,陆续启动其余还原炉,预计上半年全面投产。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3 12: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C的美国多晶硅生产基地投入运营
    发布时间: 2009-4-3 11:55:16    浏览次数: 91   
    REC硅公司的新生产基地"Silicon III"于上周初投入运营。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该基地负责多晶硅的生产,遵循熔化机床反应器流程("FBR")。预计2009年第二至第三季度,该厂将实现产量扩容。根据这一扩容计划,2009年全年产量将达1-1.1万吨。
            REC集团的业务广泛,范围涉及太阳能领域整条价值链。据称,该集团下属的REC硅和REC晶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和太阳能晶片生产商。REC 太阳能则生产太阳能电池和模版,同时在光伏市场选择性地进行项目开发。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5 1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改良多晶硅生产工艺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4月3日上午,洛阳偃师举行市政府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合作签字仪式,市领导宋义林参加会议。
        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宋义林介绍了偃师目前的多晶硅生产情况,偃师是全国首家开创千吨级多晶硅生产技术的县市,目前已经投产或正在建设的多晶硅企业共6家,其生产工艺全部为改良西门子法。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偃师多晶硅企业的生产状况不容乐观。
        此次签订的协议为《关于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科技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由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闻立时院士和黄荣芳教授牵头进行科技攻关,为偃师多晶硅企业研究如何改进多晶硅生产工艺以提高三氯氢硅气相还原反映产出率,实现节能减耗、降低成本的目的,帮助偃师多晶硅企业渡过难关。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7 19: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州多晶硅产业基地
    发布时间: 2009-4-7 12:41:05    浏览次数: 1014   资讯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  
    近日,江苏省政府推出了振兴新能源发展规划,对太阳能、风能产业发展和装备配套作出了2009到2011年的三年规划,规划确立扬州为多晶硅产业基地。
      高纯度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上游产品,也是扬州市打造千亿级太阳能光伏产业最为关键的环节。省规划明确,将把扬州和连云港、徐 州作为多晶硅产业基地,2011年达到3万吨多晶硅生产能力,其他地方不再布新点。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8 20: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西部地区多晶硅产业快速崛起
    发布时间: 2009-4-8 13:21:05    浏览次数: 754   
    据新华网报道,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多晶硅供不应求,原本只能卖到豆腐价的硅身价暴涨,给中国西北慧聪涂料网盛产硅石的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中国的多晶硅产业也开始快速发展起来。
        2008年中国生产的多晶硅达到4000多吨,同比增长140%,大部分都出口到国外。太阳能电池总产量已超过1000兆瓦,接近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居于世界第一位。而中国的西部地区是多晶硅的主要产地。
        中国西部的广大地区蕴含丰富的硅矿,在多晶硅提炼技术快速发展以前,西北地区的硅石只能生产铁合金、碳化硅等低附加值产品,没有多少经济效益可言。现在,中国已经有50多家企业到硅产业领域投资,规模已经达到100多亿美元,以前每吨只能卖2美元的硅石,经过提炼成多晶硅以后,每吨售价最低达到12万美元。
        西北地区的硅矿开采、提炼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宁夏回族自治区硅石储量高达40多亿吨,现在最大的一家多晶硅企业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1500吨,位于青海省的亚洲硅业公司生产规模也达到1000多吨,而就在2年前中国国内全部的多晶硅产量才有1700吨。
        现在部分企业正在加快研究探索先进的冶金物理法技术,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节约电力,降低成本,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环保,在技术上逐步从生产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向电子器件级多晶硅转化。
        巨大的资源优势不仅使中国西北地区的硅石资源成为香饽饽,还为中国的绿色环保发电提供了条件。目前中国多晶硅的产能已经达到10万吨,一些企业正在创新技术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以期能够推动中国的光伏发电产业。一些业内人士预计,3年以后中国的光伏发电可能降至每度0.15美元,与世界水平相当。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9 18: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祥多晶硅 技改整合迎“洗牌”
    发布时间: 2009-4-9 15:24:34    浏览次数: 403   
    据四川日报报道,2008年9月19日,由通威集团与巨星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永祥多晶硅,成为省内第三家投产的多晶硅企业。至今,“永祥速度”仍为业内津津乐道:从开工到投产不足1年,从投产到达产也仅仅只用了两个月,均为国内罕见。
      早在永祥投产前,其订单已经签至5-8年后,而永祥产出的第一炉多晶硅,更卖出了高达330万元/吨的天价。然而,戏剧性的变化出现在永祥投产1个月后。其后半年,太阳能电池行业订单突然匮乏、多晶硅价格暴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国内大量在建多晶硅项目相继投产。一组多晶硅数字很能说明问题:2007年,国内产量1000吨左右,其中7成产自四川;2008年,国内产量突破8000吨;今年,这一数字有望增至两万吨。
      冯德志坦承,对于目前的状况,各方都显得措手不及。面对可能出现的“洗牌”格局,永祥似乎很有信心。针对外界“永祥二期3000吨会否如期推进”的疑问,冯德志透露,目前设备购置已基本完成,基础建设正在加紧推进。
      永祥的“底气”,在于低成本——外部。永祥用电成本明显低于许多同类企业。此外,永祥所在的乐山五通桥区已将多晶硅产业列为“一号产业”,一系列政策扶持大力跟进。内部。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结合国内成熟工艺进行改进,降低成本。目前,永祥已掌握相关专利技术10多项,国内领先。另一方面,以传统盐卤化工和PVC产业为基础,制造多晶硅必须原材料三氯氢硅;同时利用PVC产生的电石渣,生产水泥,实现零排放,从而形成整个多晶硅生产产业链条和资源整合。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11 19: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全球多晶硅供需分析失衡 洗牌在即
    发布时间: 2009-4-11 13:36:30    浏览次数: 429   
    2008年太阳能产业最热门的议题莫过于多晶硅缺料问题,此处更加凸显市场需求热度外,也让许多觊觎其高额利润的新进者抢进太阳能光伏市场。多晶硅是个技术与资本门坎都高的产业,而因缺料所造成价格哄抬,让2008年以前的多晶硅厂投资热络,部分计划亦来自于太阳能厂为掌握上游原料供给所进行的垂直整合。

      综观2009年多晶硅原料市场,原料大厂新产能将持续开出,新进多晶硅厂商陆续加入试产行列,也为原料市场增添新泉源,此外全球景气衰退导致半导体需求骤降,大量释出的半导体级多晶硅因此流入利润较高的太阳能原料市场,是2009年新增多晶硅供给的主要来源。

      从需求面来看,2009年整体太阳能光伏市场也发生显著变化,除部分国家太阳能补助方案作调整外,金融市场的失序,让向来依赖银行贷款的太阳能项目少了资金后盾,使得强劲终端需求,因银行贷款问题受到延误或阻碍,加上2009年第1季全球各地气候不佳,减少太阳能系统安装,让2009年的太阳能光伏市场需求更加扑朔迷离。

      在价格方面,多晶硅现货价格创下自2008年的新高后开始滑落,2008年第4季更是有如跳水般急坠,跌势仍然持续进行中,在多晶硅市场快速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的状况下,原料大厂为巩固长久的客户关系也给予长约客户弹性适度调整协议,另外,许多在2008年签定的高价原料合约势必将面临重议。

      然而,2009年第1季市场需求低迷状况下,何以多晶硅价格仍在每公斤100美元以上价位?多晶硅原料的供给结构为何?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多晶硅价格走势,这些因素也都是值得探讨的焦点。

      金融风暴让许多新进多晶硅计划受到影响,新进多晶硅企业的资本募集与扩厂计划将受到严重挑战,预期停工与进度递延等诸多问题会更加凸显,然而许多已投入的业者仍依计划进行,这些新进企业将正面冲击供过于求的原料市场,其量产状况与质量将会是观察重点,多晶硅产业的洗牌将逐渐浮现台面。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11 19: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雅安“特一号”第一期多晶硅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发布时间: 2009-4-11 13:33:22    浏览次数: 455   资讯来源:雅安日报
    雅安“特一号”工程生产、建设进展顺利,第一期第二条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于3月28日点火试生产。至此,雅安永旺硅业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多晶硅项目第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记者日前从雅安永旺硅业有限公司同时获悉,该公司去年11月启动的生活配套区项目,包括行政楼、综合楼、员工倒班宿舍、专家楼等目前已基本完工。
            据了解,雅安永旺硅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半导体、太阳能级多晶硅以及硅材料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期第一条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于2008年2月破土动工,于9月18日建成投产,用了不到200天的时间,创造了多晶硅行业建设投产速度最快的记录。截至2008年底,第一条生产线共生产多晶硅68.6吨,实现工业产值1.16亿元,税收1116万元。
            除了千方百计抓好项目建设和生产外,永旺人还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配合市委、市政府引进上下游合作伙伴。
            雅安永旺硅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元玲说:“2008年12月永旺硅业有限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增大注册资本的决议,将原来1500万美元的投资增加到了3000万美元。同时,举行了第二期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的奠基仪式,力争在2010年实现投产,形成年产4000吨的生产规模,以实际行动来支援西部建设,支持雅安经济社会的发展。”
            刘元玲表示,2009年,是雅安永旺硅业有限公司关键的一年。公司将一边加快二期多晶硅项目的设计和第二个1000吨白炭黑项目的建设工作,力争尽早启动,早日实现投产;一边积极做好现有生产线的经营管理,努力优化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对内规范管理,力争做到“安全、平稳、满负荷、长周期”。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苦练内功,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外积极扩展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力争在2009年实现产量550吨—600吨,努力为雅安的经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14 19: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全球多晶硅供需分析失衡
    发布时间: 2009-4-14 14:42:10    浏览次数: 286   
    2008年太阳能产业最热门的议题莫过于多晶硅缺料问题,此除更加凸显市场需求热度外,也让许多觊觎其高额利润的新进者抢进太阳能光伏市场。多晶硅是个技术与资本门坎都高的产业,而因缺料所造成价格哄抬,让2008年以前的多晶硅厂投资热络,部分计划亦来自于太阳能厂为掌握上游原料供给所进行的垂直整合。
      
      综观2009年多晶硅原料市场,原料大厂新产能将持续开出,新进多晶硅厂商陆续加入试产行列,也为原料市场增添新泉源,此外全球景气衰退导致半导体需求骤降,大量释出的半导体级多晶硅因此流入利润较高的太阳能原料市场,是2009年新增多晶硅供给的主要来源。
      
      从需求面来看,2009年整体太阳能光伏市场也发生显著变化,除部分国家太阳能补助方案作调整外,金融市场的失序,让向来依赖银行贷款的太阳能项目少了资金后盾,使得强劲终端需求,因银行贷款问题受到延误或阻碍,加上2009年第1季全球各地气候不佳,减少太阳能系统安装,让2009年的太阳能光伏市场需求更加扑朔迷离。
      
      在价格方面,多晶硅现货价格创下自2008年的新高后开始滑落,2008年第4季更是有如跳水般急坠,跌势仍然持续进行中,在多晶硅市场快速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的状况下,原料大厂为巩固长久的客户关系也给予长约客户弹性适度调整协议,另外,许多在2008年签定的高价原料合约势必将面临重议。
      
      然而,2009年第1季市场需求低迷状况下,何以多晶硅价格仍在每公斤100美元以上价位,多晶硅原料的供给结构为何?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多晶硅价格走势,这些因素也都是值得探讨的焦点。
      
      金融风暴让许多新进多晶硅计划受到影响,新进多晶硅企业的资本募集与扩厂计划将受到严重挑战,预期停工与进度递延等诸多问题会更加凸显,然而许多已投入的业者仍依计划进行,这些新进企业将正面冲击供过于求的原料市场,其量产状况与质量将会是观察重点,多晶硅产业的洗牌将逐渐浮现台面。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14 19: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晶硅现货价格狂泻 阵痛中悄蕴新变局
    发布时间: 2009-4-14 14:52:12    浏览次数: 546   
    据新华社报道,多晶硅,400%以上的利润令其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宠儿,多家国内上市公司涉身其中。
      然而,自去年11月以来,多晶硅现货价格从每公斤400美元的高位狂泻不已,短短五个月中就跌破了每公斤100美元,且仍没有回稳迹象。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该行业的阵痛已然产生,少数技术落后、能耗较高的公司面临价格倒挂,以价格战为主导的变局正在悄然蕴育。
      暴利中上演投资狂潮
      多晶硅按其纯度为太阳能级多晶硅与电子级多晶硅,顾名思义,半导体与光伏电池是多晶硅的两大下游产业。
      最近10年来,多晶硅的需求量随全球光伏发电热潮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急速增长。然而,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技术却长期被美、日、德等3个国家的7家公司垄断。
      供不应求的市场条件下,多晶硅现货价格从2005年的每公斤35美元一路攀升至2008年每公斤480美元的历史最高峰。
      江苏中能是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公司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介绍,2006年下半年开始,多晶硅就成为了暴利行业,海外大公司的成本约为每斤30美元,现货利润率远在100%以上。
      吕锦标说:“也就是2006年下半年,国内对多晶硅的投资逐步升温,并最终在2007年演绎成汇集四五百亿巨资的狂潮。”
      据记者了解,国内每千吨多晶硅产能的投资约为10亿元,粗略统计2006年以来,国内建成或在建多晶硅产能达到44000吨。
      去年年末至今,多晶硅投资狂潮逐渐开花结果。去年11月底,江苏顺大一期1500吨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12月底江苏阳光一期1500吨项目、南玻A1500吨生产线分别投产;今年1月亚洲硅业1500吨生产线举行投产仪式;今年4月江苏中能13500吨产能将全部投产。
      此外,天威保变投资的两个3000吨项目、江西赛维5000吨项目正在建设。
      根据已披露的信息,目前涉身多晶硅行业的公司中,在国内上市的就有南玻A、川投能源、天威保变、特变电工、江苏阳光、乐山电力、岷江水电、通威股份等。其中,天威保变、乐山电力、川投能源、岷江水电分别持有新光硅业这一多晶硅生产公司的股份。
      危机下暴利提前终结
      尽管国内兴起多晶硅建设热潮时,投资者也预测到了产能扩张会结束多晶硅的暴利时代,但始料未及的是,国际金融危机下,行业暴利提前终结。这打乱了众多投资者的阵脚。
      “幸亏我们公司建设速度快,在价格下跌之前获得了高额利润。”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庆幸而又带有余悸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2008年,江苏中能生产出近2000吨多晶硅,当年就收回了前期两条1500吨生产线的投资。
      业内人士介绍,参与多晶硅投资狂潮的公司,大多数都预测该行业的暴利可以维持到2009年底。这些公司在金融危机前,都是千方百计加快项目施工进度,以便赶上“暴利末班车”,短期收回巨额投资。
      多晶硅投资狂潮形成时,投资者都是按金融危机前的经济大环境预测市场需求,也就是光伏电池的产量。金融危机爆发后,油价下跌、实体经济衰退,全球光伏产业增长放缓。雪上加霜的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出现了快速萎缩,而之前半导体产业的需求量占到整个多晶硅需求量的四成左右。一些高纯度电子级多晶硅的海外产能转而进入太阳能级多晶硅市场。
      近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实施意见》,这是国内第一次大范围对太阳能行业进行补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证券公司行业分析师认为,考虑到国内太阳能市场启动需费时日,“远水解不了近渴”;国内太阳能光电建筑市场填补国际市场低迷尚有较大缺口等因素,多晶硅下游需求低迷的局面很难得到大幅改善。只要国外的经济形势未见转机,全球多晶硅市场规模就不可能像往年一样高速增长。
      正是产能井喷与需求萎缩的两头夹击造成了多晶硅现货价格跳水。
      阵痛中变局悄然蕴育
      “尽管今年3月底,多晶硅现货价格已跌破每公斤100美元,但在供需关系失衡情况下,随时会降到每公斤70美元以下。”上海一位业内人士在自己的博客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吕锦标说:“每公斤70美元是肯定会出现的,但具体什么时候会降到这样的低价位,行业内没人能预测到,只有市场才有发言权。”
      业内人士认为,以前,多晶硅千吨级生产线技术被海外7家公司垄断,暴利很大程度上是垄断的产物。现在国内多家公司已基本掌握这一技术,多晶硅进入了自由竞争时代,价格跌破每公斤100美元是利润的合理回归。
      目前,国内多晶硅行业普遍采用三氯氢硅还原法,是否闭环生产是决定该工艺能耗和原料利用率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三氯氢硅还原法,千吨级以下生产线一般没有投入成熟的尾气处理工艺,达不到闭环生产和循环利用物料。
      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介绍,国内公司的多晶硅成本普遍在每公斤50美元至70美元,个别没有闭环式生产的公司,成本达每公斤100美元以上。
      据了解,多晶硅行业的阵痛已经到来,有些公司正在建设中的多晶硅项目放缓了施工进度,一些规划中还未开工的项目则被取消。已建成的项目中,2008年三季度后投产的项目,其投资收益率将远低于预期。
      业内一些分析师认为:“今明两年,国内多晶硅公司很可能上演激烈的价格战,行业大洗牌中,谁占有成本优势,谁就能成为竞争中的领跑者。”
      江苏中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江游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前景长期向好,但自由竞争下,多硅行业暴利将如黄鹤般一去不返。从现在开始,行业内的公司应练好‘内功’,通过提升技术、改良工艺、加强管理等手段,降低成本。”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4-14 19: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巨头扩充多晶硅产能 中国企业前景堪忧
    发布时间: 2009-4-14 14:46:48    浏览次数: 585   资讯来源:赛迪网  
    从500美元/公斤到100美元/公斤,急剧下滑的多晶硅现货价格似乎在挑战上证指数的下跌速度。所幸的是,尽管价格下跌,但太阳能产业的多晶硅需求量还在继续增长,尤其是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让业界看好太阳能产业的长远发展前景。因此,多晶硅产业的国际巨头仍在扩充产能,而新的竞争者也不断加入,试图在这个“暴利行业”分得一杯羹。
        产能扩张势头正旺
        2008年12月,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厂家——美国Hemlock公司宣布了将在田纳西州投资12亿美元建设多晶硅工厂的计划。根据该计划,Hemlock在田纳西州的新厂初期产能为1.3万吨/年,未来可将产能提高到2.1万吨/年,而总投资也将增至25亿美元。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将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工厂追加投资10亿美元,从而将该厂的产能从每年1.9万吨提升为每年2.9万吨。
        Hemlock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德国瓦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了扩产计划。今年3月,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udolfStaudigl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008年底,瓦克公司的多晶硅产能已达到1.5万吨/年;在德国萨克森州农特里茨生产基地,瓦克将投资7.6亿欧元建造一套新生产装置,其年生产能力为1万吨;此外,瓦克还将增加1亿欧元投资,用于扩充博格豪森生产基地正在建设的“扩建阶段8”的生产能力,其年产能将从原计划的7000吨增加到1万吨,到2010年年底将全部达到规划产能。届时,瓦克多晶硅业务部门的年生产能力将增加到3.5万吨。
        目前,全球多晶硅材料的生产由7家大公司所主导,除Hemlock和瓦克之外,还包括美国MEMC、挪威的REC以及日本的三菱、住友钛和德山。预计2009年上述7家公司的多晶硅产量之和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如果以销售收入计算,7家公司的销售收入之和更将占全球销售收入的80%以上。根据各家公司的扩产计划,到2010年,7大多晶硅巨头总产能将达到12.6万吨/年。
        投资建线青睐美国
        从全球多晶硅巨头厂址选择来看,美国已经成为多晶硅生产的乐土。
        就在Hemlock公司宣布其在田纳西州的投资计划之后不到两个月,瓦克公司也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田纳西州建设一个新的超纯多晶硅生产基地。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udolfStaudigl表示,该基地的建设,将使瓦克能在欧元区外根据市场和需求量的发展快速扩大产能。
        事实上,多晶硅材料7大巨头所经营的10座多晶硅工厂目前有半数位于美国。如果从产能情况来看,在这10座工厂中,位于美国的工厂更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
        为什么美国对于多晶硅生产厂家的吸引力如此之大?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严大洲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美国低廉的电价是关键因素。据了解,如果采用目前主流的改良西门子法,在多晶硅生产中,其用电成本占总成本的40%-50%,可见电价成了决定多晶硅成本的关键因素。严大洲同时表示,多晶硅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所需人员很少,因此美国较高的人工成本对整体成本影响不大。另外,美国政府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也是吸引国际巨头前往投资的重要原因。
        国内投资需更多理性
        目睹国际巨头的投资竞赛,中国企业也跃跃欲试,尤其在中国成为太阳能电池制造大国之后,中国多晶硅产业的投资热度也骤然上升。据统计,2008年我国多晶硅总产量约为4000吨;不过,从国内企业的投产计划来看,2009年全国产能将达到4.2万吨。
        尽管国内企业能否全部按计划达到产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即便不考虑中国企业的快速扩张,全球多晶硅供不应求的局面也已开始改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多晶硅现货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加速下滑,已经由接近500美元/公斤下跌至100美元/公斤,预计2010年后多晶硅的供给将开始大于需求。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多晶硅价格尚未见底,未来还有继续下跌的空间。
        价格暴跌的直接受害者将是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企业生产工艺尚不成熟,生产运营的经验也不够丰富,单位产量的能耗相对较高。尤其是不能形成闭环生产的企业,不仅原料消耗量大,而且还要为环境保护投入更多的资金。阿特斯太阳能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本成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旦多晶硅价格继续下跌,国外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可见,作为新生力量,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将在其初生阶段就面临残酷的竞争。在国内投资建设多晶硅生产线,除了要把握市场机遇之外,还应该对生产工艺、能耗、成本以及环保措施等进行全面考量,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