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4-1-19 11:23 |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
2008年9月19日,赛维在美国增发了480万美国存托股份(ADS)。4天前,雷曼兄弟刚刚正式提交破产申请。华尔街一片凄风苦雨中,赛维20分钟就完成增发,原定募资1.5亿美元,在投资者追捧下,增加到2亿。“也不是说我们多厉害,有时候也要讲运气。”彭小峰笑着说。 除资本市场之外,赛维还有两大块资金来源。它目前全负荷生产,每月销售回款达上亿美元,金融危机出现后,甚至订单还有上升趋势。原因在于光伏电站为保证发电效率常与供应商签订20年左右的质保期,它们担心小型光伏生产商可能挺不过这一轮,因此更愿意与有规模效应的企业合作。
另外,赛维的订单已排至2018年,订单总量超过了13GW(吉瓦,1GW=1000MW),是全世界在手订单最多的多晶硅片供应商。赛维要求大客户提供10%的预付款,这又为它提供了约7亿美元。
到11月中旬,赛维拥有4.6亿美元的现金,还有总计超过4.3亿美元未使用的信用担保。
然而,抓在手中的订单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对赌”,赛维必须马不停蹄地扩张产能,据赛维一位员工透露,佟兴雪有时夜间两点多钟还要去工地转转,有几天连续下雨无法施工,公司高管焦虑得不停打电话。
截止到2008年10月底,赛维已确保至2009年的合同发货量总计为1.8GW,这一总量已远超过公司当前的计划产量。彭小峰认为硅料实际成本不过在20-30美元/公斤之间,如今整整被抬高了10倍,其中的泡沫可想而知。赛维投建的硅料厂预计2009年投产,所产硅料全部自用。届时一端是锁定的价格,一端是飞降的成本,其毛利率可望从25%左右提高到40%左右。
赛维虽然是个年轻的公司,但有10年劳保用品生产经历的彭小峰对经济大势跌宕起伏并不陌生。金融风暴到来之前,他就常常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吹风,又大力压缩开支。以前去南昌机场接客人,都是随到随接,现在要尽量多凑几人。因为减少往返一次,就可节省500元。
令赛维“虎口逃生”的变革发生在2007年,它过去有60%-70%的市场在国内。彭小峰看到了将命运与中小客户拴在一起的风险,完成原始积累后加紧转型,将市场细分,减少价格虽高却不稳定的现货销售,锁定长期订单。目前不到30%在中国,30%在欧美,还有20%在其它地区。“如果现在还是70%的市场在国内,就真的麻烦了。”他摇着头说。
他对库存的判断也相当准确,5月份前后,他预测硅料价格接近顶峰,因此开始慎重进货,所进硅料都要求质量最好、交货期最短的,其后价格果然下降。而那些消化能力差的小厂,迫于库存压力,不得不低价抛售自己的库存,赛维又可以接手这一部分低价硅料。
今年下半年,欧元大幅下跌,对人民币贬值速度更是超过美元,许多光伏企业出口都以欧元结算,损失惨重。得益于自己15年的出口贸易经验,彭早就部署了货币调节,合同主要以人民币和美元定价,即使在欧洲市场的交易,也多以美元计算,约30%为人民币订单,60%为美元,欧元定价只有10%,而这些欧元也可以在设备采购时用出去。
以赛维目前的实力,进入下游生产组件,亦或切入正在兴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都并非难事,但彭小峰已表示不会进入下游,至于收购,则正在研究,还没有任何部署,“现在钱多‘值钱’,怎么敢乱花?”他反问。
2008年6月,在去欧洲的飞机上,他突然想写一封致全体员工的信,题目是“写在赛维成为世界第一之前”。写到一半的时候睡着了,醒来已到了欧洲,直到8月份真的成为世界第一之后,他才想起这件事,于是把写了一半的信拿出来读。煽情并不是他的风格,不过其中有一句令员工印象最深的话,还是小“煽”了一把:“在过去十年,我不断问半导体、IT等行业的华裔留学生和精英,能否从这些行业中,在中国打造一个像Intel、微软、IBM、台积电、韩国三星这样的世界级企业?答案是:不可能。但是在光伏行业,大家不仅说可能,而且已看到这个目标正在变成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