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工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书自5月初对发布外征订消息起,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踊跃支持,本书目前已进入出版发行阶段,第一版将按订购数量安排印刷量,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各位有意向的朋友可抓紧提交订购意向。希望在您的书架上留一下这一本经典丛书~~~
《有机硅工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征订邀请
-向1951年以来献身于国家有机硅工业发展的成百上千位功臣致敬
作者介绍: 傅积赉,1929年出生于浙江镇海(今宁波),1952年毕业于南通学院染化工程系,原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院长,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国家重点化工产品损害预警监测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我国有机硅工业奠基人,中国有机硅工业终身成就奖唯一获得者。
自1952年起,参与新中国有机硅工业创建,先后在化学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晨光化工研究院参加并领导研究成功苯撑硅橡胶及多种有机硅单体。傅积赉先生和其他老一辈有机硅人,亲手培养大批的科技人才,这为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有机硅工业遍地开花式的全面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90年代后调任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从事有机硅产业政策、国内外对标分析及产业损害预警工作,退休后仍坚持工作,在反倾销、民族有机硅产业发展等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书分为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系统回顾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发展建设有机硅工业的艰苦历程, 叙述了在中国有机硅工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4支主要力量,即:各工业系统的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研究所、相关大专院校、国企及民营企业中众多的科技人员、教授、专家,他们在为祖国开发有机硅单体和下游有机硅高分子材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贡献;比较系统地回顾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沈阳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上海树脂厂、吉化公司研究院和电石厂成功开发最重要的有机硅甲基氯硅烷单体的搅拌床和流化床,记录了它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且使甲基氯硅烷合成规模从百吨级、千吨级直到我国第一台万吨级流化床在星火化工厂投产中的艰苦开发历程。记述了日后开化硅厂、北京化工二厂、晨光二厂等等企业的加盟使我国的甲基氯硅烷自给率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进入21世纪,浙江合盛、浙江恒业成、新安集团、山西三佳、山东金岭、山东东岳、湖北兴发等民营企业和唐山三友等多家企业的加盟下,推动了中国的甲基氯硅烷的合成工艺及单台床规模的提高,也使得近年来中资有机硅企业的甲基氯硅烷实际年产量居世界前列,同时平抑了进口的初级形式聚硅氧烷的高昂价格,为数以百计的有机硅下游企业提供急需的原料。
在下游产品方面,记述了上海树脂厂首先用“迂回战术”制备出国家急需的硅橡胶的故事;吉化公司攻克硅橡胶商品化生产工艺的业绩;沈阳化工研究院、晨光化工研究院开发成功RTV、LTV品种和热硫化胶的合成新工艺。此外,含各种基团的硅橡胶、硅油以及各种硅树脂及其他特色产品等开发成功的单位和人物也有概述。
有机硅中另一大类硅烷偶联剂,南京大学的α-位硅烷偶联剂——南大-42和中科院化学所的γ-位的KH系列品种是国内较早商品化的硅烷偶联剂;其后有众多的企业如盖县化工厂、荆州江汉等等企业生产γ-位的产品并大量出口。武汉大学也有多种WD品牌的γ-位系列产品。直接法合成烷氧基硅烷的绿色路线是该校在国内首先工业化的,已有2000吨级的生产线。 第二部分收录了傅积赉先生从1998年至2012年间的论文18篇。这些文章都是从当时的外文报刊、杂志和专利上所了解到的国外有机硅化学、产品的研发动态、跨国公司的战略和世界有机硅工业发展概貌等综合而成,文中也有具体的建议。
此书可供有关部门、企业领导和从事有机硅生产和研发的各类人员了解行业发展历史及经验。在当前思考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时,有些外国经验会有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此书有铭记为祖国有机硅工业的发展作过贡献的单位和同志们的功绩、有一定史料性价值。
此书编写过程中曾请梁新民、阎世城、章基凯、杨成勇、吴承荫、王伟良、陈其阳、廖俊等专家提供过有关史料或进行过审阅。
征订通知目前已有现书,本书面向与有机硅相关的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从事有机硅上下游产品的研发、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
出版社定价88元/本,有机硅论坛代理售价70元/本,剩余数量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