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帖子
查看: 1814|回复: 16
收起左侧

2009年国内有机硅产能利用率仅50%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freeman 发表于 2010-2-26 09: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reeman 于 2010-2-26 09:14 编辑

有机硅行业2009年回顾:产能利用率只有50%。有机硅行业2009年有机硅单体的产能已经达到109万吨,产量为50多万吨。硅橡胶的产量为45-48万吨,硅油的产能为10万吨,产量为6万吨。硅树脂的产能为2万吨,产量为1万吨,需求量2万吨,进口量为1万吨。硅烷偶联剂供不应求,估计产量为10万吨。气相白炭黑产量为1.8万吨。
    所有的有机硅产品2009年的表观消费量为45万吨(相当于90万吨单体),进口硅氧烷13万吨(相当于26万吨单体)。
    预计2010年有机硅产品的消费量会有15%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全部有机硅产品的表观消费量将达到55万吨,相当于110万吨单体。
    2010年15家有机硅生产企业有可能增加单体的产量。其中,增加较多的几家的具体情况如下。第一,新安股份,现在单体的产能为10万吨,2010年有望增加9-10万吨。第二,道康宁公司至少增加10万吨。第三,山东金岭集团2009年6月建设安装完成,8月底进行试开车,9月14日生产出合格产品,保守预计2010年将增加单体6万吨以上。第四,山东东岳有机硅“10+6”项目2010年投产能增加5-6万吨的产量。第五,鲁西化工6万吨项目上半年投产增加6万吨产能。
    综合来看,2010年国内有机硅单体的产量保守预计能达到100万吨。对比110万吨的表观需求量,可以说2010年有机硅单体总体将供需平衡,没有过剩。但由于产能释放速度从2011年开始加快,预计2012年底将会过剩。从目前情况看,每年对有机硅单体的需求增长速度维持在10-15%的水平,预计2012年表观需求量将达到150万吨,但产能将达到250万吨。可以说,如果未能有效对有机硅单体进行消化,单体过剩是迟早的事情。
    从2010年的行业形势看,我国有机硅市场表现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单体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但竞争形势会越发激烈。对于基本平衡的观点前已论述。由于未来单体市场产能过剩趋势明显,因此,单体生产企业的竞争形势必然严峻,而且单体产能会更快地向大厂集中。
    第二,国家限制高耗能的产品出口有利于有机硅生产企业。这主要是由于有机硅的重要原料金属硅属于高耗能产品,其出口比例大大减少有利于下游有机硅生产企业降低成本和获得充足原材料。
第三,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轻工、纺织行业也在逐步复苏。目前看,不少人判断今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将逐步复苏。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都在逐步采取退出政策。有机硅在造纸行业中大量用于消泡剂、表面处理和硫化等。另外,高温胶、密封胶和硅树脂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具体来说包括家电、太阳能材料、电脑、手机等。高温胶、硅油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高铁。高温胶、密封胶和偶联剂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输油管道、涂料等。化妆品、洗涤剂等行业大量使用硅油。化工行业的农药助剂、染料助剂、药品助剂、杀虫剂和灭火剂中的助剂也都广泛使用有机硅。上述提及的各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复苏迹象明显,这为有机硅的发展提供了需求空间。    第四,单体的竞争为下游厂商带来了成本优势。由于单体未来竞争较为激烈,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这为下游厂商进行有机硅产品的深加工带来了成本优势。
    第五,中国有机硅发展潜力非常大。一份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美国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为2千克,日本为1.7千克,但中国只有0.3千克。从这一点看中国的有机硅行业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从国内的统计数据看,一般有机硅行业的增长速度是GDP增速的2倍以上。未来中国经济仍将高速发展一段时间,相应地,有机硅行业也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总体看,虽然未来有机硅单体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但由于有机硅行业发展潜力巨大、需求增加、下游产品的成本会下降,所以我们对2010年国内的有机硅市场谨慎乐观。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cdzjx 发表于 2010-2-26 10: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2010年“单体市场供求基本平衡”,难道就1吨都不进口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10-2-26 15: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2009年初的情况大家都没有忘记吧?那时才多少产量,都会有那么严峻的形势。楼主还是太乐观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10-2-26 15: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一开始是正常生产、安全生产对新单体厂产能释放发挥着主导作用,再接下来可能就副产了,这方面的问题也不少。处置不当将成为一些企业生死存亡的因素。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10-2-26 15: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需求的增长往往不是均衡增长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谁的综合利用能力越强,谁才更有机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12-15 09:00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tt777_1028 发表于 2010-2-26 16: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体的数字应该差不了多少,但是气硅的数据肯定不对,至少有两万吨。

    该用户从未签到

    cctt 发表于 2010-2-26 22: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eeman 于 2010-2-27 08:06 编辑

    6# tt777_1028

    产能的增加远远超过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以前中国不足的硅氧烷都依赖进口,接下来将演变成净出口国。除中国以外,全世界经过这么几十年的发展,也不过那几家。而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有机硅也有十几家,最后大浪淘沙,剩下4大家族,再2家半。后来随着行业盈利的吸引,增加到13至16家。而这些都是因为有资金,但过程缺乏管理和技术对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持,随着安全、环保、资金、和竞争加剧后盈利的降低的压力,成本缺乏技术和管理支持难以降低。最终有机硅行业将再次整合,能剩下的是产业布局合理,技术管理到位的专业化生产企业。而非依靠挖几个人,投几个钱就进入有机硅行业就像生存的半路出家的外行。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wdss 发表于 2010-2-28 14: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充分利用是企业的法宝,节能减排是条好路子!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10-2-28 16: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不少企业都把钱砸在了扩产上,而在这方面大力投入的企业似乎不是太多。应该不少企业是卖给别人去处理了。但如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管理的话,副产的不少东西都是危险品,处理厂家需要有相应的资质。所以抓好有机硅生产的综合利用问题还有待时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阿春-白碳黑 发表于 2010-3-1 15: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怕进口还是会占不少比重,特别是一些个技术实力一般的中小厂家,还是比较迷恋进口产品的。稳定、求个心安。不少人还在用进口的107和生胶,日化,化妆品还是进口为主。而这些消耗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10-3-1 19: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心理的,还是应用上的实质差距,想完全替代进口还有待时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gejin36 发表于 2010-3-4 10: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硅行业2009年有机硅单体的产能已经达到109万吨,产量为50多万吨。所有的有机硅产品2009年的表观消费量为45万吨(相当于90万吨单体),进口硅氧烷13万吨(相当于26万吨单体)。”

    根据搂主的数据,2009年产量为50+26=76万吨,消费量为90万吨,剩余的15万吨左右的供应量从哪里来?楼主能否进一步说明,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飞天神龙 发表于 2010-4-7 12: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文章给人以启迪!

    该用户从未签到

    defree 发表于 2010-4-7 12: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朋友说得对 副产是困扰有机硅行业的大难题,有没有人知道现在处理副产的技术前沿到什么地步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xiegenshen 发表于 2010-5-18 13: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很有见地哦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