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2517|回复: 19
收起左侧

请教宏达新材号称获得有机硅技术突破,不知道是否有谁了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freeman 发表于 2009-12-29 08: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获悉宏达新材在有机硅单体及分离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如果是真突破,那么对国内有机硅行业格局是一个重大冲击。不知道哪位达人了解情况,往评述下,谢谢。

1、单套流化床大型化技术:公司在单套流化床规模上有重大突破,从原定的7.5万吨/年能力,突破到目前的12万吨/年能力(还有进一步扩大到15万吨/年能力的空间),如果这个技术是真实突破,那么公司将成为国内有机硅单体领域单套流化床处理能力最大的企业(新安最大的处理能力6万吨/年),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其经济意义在于,由于改进主要是流化床结构的调整,在体积、外观上没有多大变化,从而:1)单位单体投资成本呈现较大幅度下降;2)能耗大幅下降,吨单体能耗下降约50%左右,折成吨DMC能耗下降3000元左右,折成吨混炼胶能耗下降2000左右。
2、二甲水解物(线性体、D4D5等)的分离。掌握该技术,理论上,公司可以直接从线性体做到107胶(室温胶)或生胶(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而不用经过真空裂解的环节),同时分离的D4D5可以开发其他产品(售价也更高)。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12-15 09:00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tt777_1028 发表于 2009-12-29 09: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假,是不是公告里说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cdzjx 发表于 2009-12-29 09: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不可信。
    3米床标准产能6万吨,国内最好发挥可到8万吨,国外也差不多。要想增加一倍产能,首先是换热面积就不够。多增加换热装置,就会占用床内有效空间,与增产矛盾。总不可能将床成倍加高,象旗杆样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ashuai 发表于 2009-12-29 14: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边社消息:第一个假,第二个真
    请勿跨省追捕

    该用户从未签到

    ashuai 发表于 2009-12-29 14: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宏达的床,从来就没稳定开到过7.5万吨/年的能力,更不要说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能大幅度提高产能了。
    以3m床,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宏达那个东西开到12万吨,水平已经超过道康宁了。
    国内的这种床,产能不能参照GE或者信越的来比较。
    另外,“1)单位单体投资成本呈现较大幅度下降;2)能耗大幅下降,吨单体能耗下降约50%左右,折成吨DMC能耗下降3000元左右”,这句话我来翻译一下:除了宏达,其他各个单体厂的技术人员都是SB,纯的……

    至于那个水解物分离,在国内还没成功实施过,但是国外基本上都采用这种直接分离的路线了,而且取消了裂解。宏达现在实施,如果条件具备的话,倒是好事一件,不过,个人认为,不经过充分的实验,不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而直接采用新技术,是一件风险很大的行为。

    该用户从未签到

    ricegene 发表于 2009-12-29 15: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呼唤了解动态的人 来说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HUJUNHZZJ 发表于 2009-12-29 18: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宏达在小规模试验中,上述二项获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大规模试验的话,会有什么变化,是否会达到预期,毕竟正常生产的话,很多参数需要调整。。。

    该用户从未签到

    ashuai 发表于 2009-12-29 22: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项根本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就算小试,也没成功的可能性。
    建设投资降了,能耗还低50%,能不能更胡扯一些?老外的能耗低,但是人家的投资为什么那么高?难道人家是SB么,SB都能将有机硅的前3位都抓在手上,不是说中国人比SB更SB?
    稍微谈深点吧
    单体的蒸汽消耗大户是精馏,在热耦合精馏或间壁式精馏塔投入实用之前,绝对没可能将精馏的能耗降低50%。尤其是在精馏的理论、设计和设备都很成熟的条件下,以常规的精馏技术,能耗降低是相当有限的。
    耗电大户是合成,合成的能耗降低,一是换热网络的优化,二是氯甲烷单程转化率的提高,三是通过提高二甲选择性,来摊薄能耗。诚然,这三项提高的空间很大,但是考虑到吨单体的能耗总体降低了50%,而在精馏的能耗提高有限的情况下,这基本上意味着合成车间不需要外部能源了
    然而,我们相信宏达的50%不是空穴来风的,再根据宏达的一贯作风,我们只能这样推论:宏达的能耗能降低50%的原因,是现在吨单体的能耗比其他企业高出了将近一倍,宏达的能耗降低50%以后,也许其水平也就是国内先进水平,与新安和合盛相当或略优,而次于新安与迈图合资的那套10万吨装置

    另外,我倒是很期待那个水解物分离能成功,我自己也关注了很长时间,但是一直对技术路线的选取、水解物的质量等问题存在疑虑,如果宏达的能够成功,也给我树立了一个标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9-12-29 23: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技术,说说感觉。我的感觉是一会说成二,二说成四;凭宏达现在的人力资源水平,这种系统工程的工作要实现这样大的突破而且直接上大装置,搞不好真的是要把自己搞死。老朱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有文化,就怕没文化。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9-12-29 23: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科学研究要敢于创新,但做事要踏踏实实

    该用户从未签到

    ashuai 发表于 2009-12-30 12: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宏达能耗的绝对值倒也不是那么高,但是地区不同,能价也不同。
    再加上一个喜欢捣乱的老板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9-12-30 12: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老板要做自己擅长的事,不要什么都要插一手,什么都管那要下面的人干什么?

    流化床是需要创新,但搞不好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企业重实践,学校重理论,二者有时还是要做些结合,提高研究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什么都拿大生产来搞是要出乱子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爱尔兰咖啡 发表于 2009-12-30 20: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宏达的老板现在只顾圈钱
    至于技术吗。。。。。。

    宏达什么事情都是老朱自己做主,单体的技术以老朱小学没有毕业的文化水平不可能精通,而且老朱生性多疑,他手下的技术尖子实在是少,公司技术人员换了一波又一拨
    个人认为宏达很难在有机硅领域有太大突破

    该用户从未签到

    weo 发表于 2009-12-30 22: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宏达是否取得突破,也许很快揭晓。。。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9-12-31 08: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楼上的意思就是他已经上了工业装置,而且正在试车,从论坛一个帖子也可以看出,似是他们有这样的实施方案的论证。希望有结论时知情者及时来发布一下。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