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910|回复: 2
收起左侧

84万考生放弃高考的五个理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10 15: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4万考生放弃高考的五个理由  6月2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30万,将有84万应届毕业生不参考。他非常明确地“不同意”将高考“遇冷”归咎于“就业难”的结论。

  高考报名人数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而相对减少30万,这十分正常;但84万之众应届毕业生放弃高考,却并不正常。事实上,每年都会有数以十万计的应届毕业生弃考,这就成为不能忽视的教育问题。且来分析一下这些学生到底为何弃考———

  一是为出国弃考。来自一些中学的统计显示,一些高考生正在放弃国内高考,而转投国外高考。这成为高考生外流的重要一支。比如,北京市西城区统计的实际参加高考人数,比此前报名人数减少100多人。重庆今年约有300学生放弃高考,选择留学。

  二是为提高升学率“被自动”放弃高考。今年早些时候,重庆即传出万名学生放弃报考的消息。据调查,部分学生弃考,是由于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事实上,学校出于升学率考虑,动员部分“高考无望”的学生放弃高考,在一些地方已是公开的秘密。

  三是因为大学学费高“理性”弃考。在学费方面,仅以我国高校当前的最低学费标准5000元/年计算,这一标准是农村居民纯收入(2008年为4761元)的105%。这还不计算生活费、住宿费、教材费、交通费,以及参加各种培训、考证的费用。而在发达国家,大学学费标准,通常不超过国民可支配收入的20%。

  四是由于高考压力过大弃考。据报道,湖北一名高三女生因惧怕高考,在今年高考前夕选择了离家出走。这种情况的弃考并非个例,由于老师、家长给学生过大压力,一些孩子不堪重负,在高考之前精神接近崩溃。

  五是自觉高考无望弃考打工。部分考生根据自己的实力,认为参加高考也无法考上,于是放弃高考外出打工。

  以上原因,只有第五个属于“正常”,其余都属于“不正常”。对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弃考来说,这反映出国内高校的竞争力下降;对“被自动”放弃高考来说,反映出升学教育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维;对因学费高而放弃高考,这违背了教育公平,反映出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过于沉重,而高校的教育回报降低;对因考试压力过大而放弃高考,其反映出的社会现实是,考生的选择十分狭窄,弃考只是无奈之举。

  姑且不将高考“遇冷”归咎于就业难,但从对学生及其家庭负责的态度出发,也很有必要具体分析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学生在辛苦数载之后,过高考之门而不入;还有必要分析究意是哪些学生放弃了高考,为此,就需要首先掌握最精准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分析历年的弃考原因,找出应对的办法。

  当前,我国正在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的主导思想就是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在这个背景下,84万应届毕业生弃考,正提供了如何扩大公平、提高质量的分析案件。而弃考数据库的建立,就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所以,是轻描淡写,对此问题一笔代过,还是认真调查,积极反思,检验着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心。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6-10 19: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怎样才能改变这个状况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太多太多,也许这就是国情吧?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9-3 10:52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123 发表于 2009-6-13 08: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的学校进去很松,出来就严格。国内就相反了。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