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吉林市讯 11月25日1时59分,吉林市龙潭区一私人工厂发生火灾,易燃易爆化学原料泄漏并不断发生爆炸,现场情况非常危险。消防官兵经过150分钟的努力奋战,成功扑灭大火。
工厂起火 不断爆炸
11月25日1时59分,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吉林市龙潭区一工厂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泄漏的甲基氯硅烷不断发生爆燃,厂内储存的大量甲基氯硅烷单体原料和成品硅油受到威胁。
指挥中心迅速调出辖区化肥厂中队两辆水罐车和一辆工具车,特勤一中队两辆水罐车和一辆抢险救援车,市区特种车辆和舒兰中队以及吉舒矿务局专职消防队的部分车辆赶往现场。此时,正值老兵退伍时期,面对危险,经验丰富的“退伍老兵”二话没说,毅然踏上了救火征程。
火势猛烈 “毒烟”弥漫
化肥厂中队率先赶到现场,当时现场火光冲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中队指挥员迅速找到工厂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得知工厂属私人企业,主要利用甲基氯硅烷生产硅油,日产量为600-700公斤。装置着火部位的主要物料是甲基氯硅烷,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为防止火势蔓延,消防官兵利用两支水枪,从地面、装置控制室进行扑救。10分钟左右,控制室周围的明火被扑灭,但装置区火焰仍然非常猛烈。地面的水枪无法直接冷却到装置的关键部位,消防官兵不顾自身安危,冲到二楼装置区进行冷却,确保装置不会发生爆炸。
撤出10秒 再次爆炸
随后,吉林市消防支队崔振才政委、特勤大队于慈生大队长和龙潭大队侯敏升政委相继赶到。由于装置泄漏量较大,泄漏的甲基氯硅烷迅速气化形成可燃气体,现场二层的管线不断发生小型爆燃。
经验丰富的崔振才政委命令二楼的官兵立即撤到地面进行冷却,求现场所有参战人员必须佩戴好空气呼吸器,防止发生中毒事故。就在装置二层水枪阵地撤出不到10秒钟,二层突然发生爆炸,在随后的半个小时里又发生了两次大型爆燃。
150分钟 扑灭大火
火场总指挥崔振才政委反复对现场周围的情况进行勘查,发现着火装置周围由钢架固定,高约15米。着火部位距地面高6米,如果长时间猛烈燃烧,势必会导致钢架坍塌,装置爆炸,从而引发周围罐区爆炸。指挥部立即与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部署,经分析,装置内部还有大约200公斤的物料,还会燃烧5个多小时。指挥部决定由特勤一中队成立一个突击队,中队长孙继海带领战斗班长邹永全、韩君和李义淼,在吴成臣、赵洋等人员的掩护下,强攻进入装置三层,出一支水枪对火点实施强攻。
4时30分许,经过火场内外官兵共同的努力,明火被彻底扑灭。随后,消防官兵继续维持冷却10分钟,对可燃气体浓度进行稀释,确认达到安全标准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关阀检测。
目前,火灾原因及损失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