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3-8-22 11:07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近年来,草甘膦成为农药行业最热门的产品。全球产品供不应求,利润翻倍增长,许多生产企业忙于出口原药而压缩内销量,出现前所未有的紧俏,国内经销商在进货时一度普遍有此感受。与此同时,由于一些欧美草甘膦进口大国对于产品质量、环保等要求较严,迫使我国在出口草甘膦产品时,通常是:“一流产品漂洋过海,二流产品国内自用”。
如在当前草甘膦市场上,质量相对较次的10%草甘膦就占有7成左右的市场,是草甘膦类产品的内销主力。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10%草甘膦,主要有两种生产方式。其一,来自一些具有原药生产能力的企业的产品,往往是生产原粉时产生的废脚料,由于是生产原药的副产品,其中重金属含量往往较高,长期使用易使土壤板结,引起作物死根等为害;其二,一些不具有原药生产能力的制剂企业,生产的10%草甘膦主要是由原药勾兑而成,这类产品通常所含重金属等杂质较少,但高企的原药价格,加上高昂的运输和环保成本,使得此类产品在当前5000元/吨的价格下利润相对比较微薄,甚至会出现亏本。在此情况下,偷工减料便成了部分生产企业的惯用做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草甘膦类产品作为市场上一个较为成熟的大宗产品,在一些执法部门抽检中很少将其列入重点对象。今年上半年省工商局在全省21个地级市组织开展的定向质量监测中,草甘膦并没有成为重点抽检对象,合格率不得而知。但根据最近众多农民朋友的反映,10%草甘膦类产品质量不容乐观,应该引起农业、工商、质检等有关主管部门的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