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民族硅金属产业,民营企业宁波合盛集团有限公司在黑龙江黑河建立的金属硅冶炼厂,经过一年的试生产,最近已投入正常运行,每年6万吨的产能使其成为该行业国内老大。www.heshenggroup.com2008-09-01
 要想发展大规模的金属硅冶炼企业,必须先解决电力资源的瓶颈制约,宁波合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立国在谈到为什么要从俄罗斯引电来冶炼时表示,东北一带虽然有充裕的电力资源,但无法满足这一高能耗产业的巨大电力需求。2006年4月,当“合盛”获悉俄罗斯对中国开放电力资源的信息,就当即通过有关部门与俄方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每年从俄罗斯引电10亿度。
 我国硅资源储存量居全球第一,主要分布在东北一带。 “有了电力资源,我们就找矿山办冶炼厂。” “合盛”在黑龙江、吉林买下两座矿山的开采权,于2006年5月着手金属硅冶炼厂的建设,并于2007年3月投入试生产。
 通过跨国、跨区域整合资源, “合盛”经过10年的链式投资,不断向上延伸产业链,建立了冶炼、化工、制成品一条龙、工贸一体化、空间距离达4000—5000公里的产业体系——— 先在我市建成硅橡胶制品加工厂,又在嘉兴乍浦化工园区建立年产12万吨的有机硅化工厂,接着利用俄罗斯的电力资源,在东北建立金属硅冶炼基地,从而优化了能源、资源、技术、市场等要素资源的配置,通过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做强做大这一行业,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年总销售规模达50亿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