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称雄亚洲并跻身世界四强 “当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建成5万t有机硅单体生产线时,就陆续有配套企业进入星火工业园,园内企业因资源和产品的互相利用结成了紧密共生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永修的有机硅产量在这种循环经济模式里得到迅速的提高。”预计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实现利税4亿元。星火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黄义鹏用骄傲的数字说话。
 产能跻身全球四强
 早在1978年,江西星火化工厂就开始了有机硅合成技术的探索,1983年,经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开始建设万t有机硅国家级重点工业性试验装置。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此大规模、长流程的工业性试验装置,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6年底,江西星火化工厂加盟中国蓝星(集
 团)总公司,变身江西星火有机硅厂(以下简称“江西星火”)。
 1998年,江西星火边生产边改造,将万t有机硅装置扩建到年产2万t,2001年又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万t有机硅单体生产线,打破了国外对我国有机硅技术的封锁和市场垄断。江西星火并未“小富即安”,又提出并实施了“七扩十”计划,对提升我国有机硅单体技术水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到2002年底,企业总产能达到7万t,确立了国内有机硅单体行业的龙头地位。
 2006年,在成为亚洲最大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并跻身世界同业四强后,江西星火收购了法国罗迪亚公司有机硅业务,并将运用罗迪亚公司专利技术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有机硅单体产能将达到30万t。今年,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新的10万t有机硅单体装置已投入运营,有机硅年总量达到20万t。
 
 产业链绿色循环
 然而,企业在生产有机硅单体的同时,还会生成共沸物、高沸物、低沸物、浆渣等废料。一直以来,这些废料给安全和环保工作都造成极大隐患,严重阻碍了有机硅产业的发展壮大。
 为处理这些废料,1992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永修星火经济开发区应运而生,目的是依托江西星火有机硅单体基础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有机硅单体下游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有机硅单体是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氢二氯硅烷的统称,其中二甲基氯硅烷(简称二甲)为主要产品,占80%。副产物(除二甲外的单体称为副产物)中,易燃、有剧毒的一甲占江西星火单体产量的8~10%。此外,高沸物易燃、易爆,极易与水发生反应,释放有害气体;浆渣也含强酸性。因工艺问题,江西星火对这些副产物都只是简单处理或直接堆积、掩埋。
 2003年8月,江西虹润化工有限公司采用先进的歧化裂解工艺,将高沸物裂解为含一甲、二
 
 甲和含氢单体的粗单体,年处理能力8000 t。而在
 此之前,江西星火的高沸物是花钱请工贸公司处理,而且,由于处理工艺简单,仍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虹润公司的入园,让江西星火的废物变成了该厂的原料。
 2004年,投资2950万美元的美国卡博特蓝星化工(江西)有限公司入园。这是一个专“吃”一甲的企业,年处理一甲1.2万t。预计年销售收入达3亿元,年利税8000万元。江西星火化工厂、江西嘉懿新材料有限公司利用一甲生产交联剂,一甲用量分别达到600 t/a;另外,江西星火狮达科技有限公司一甲用量也达到500 t/a。这些企业的入园,既解决了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副产物的出路问题,又实现了原材料的就近供给,实现了“双赢”。
 至目前,入园企业已达30家,从配套到深加工,星火工业园内基本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2006年,星火工业园被省山江湖办批准为全省十家山江湖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