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3-8-22 11:07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2008年1月16日 0:00:00 来源:综合报道
□ 胡志鹏
需求高速增长
草甘膦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灭生性除草剂,是目前需求增速最快的农药品种,也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农药
原药,占整个除草剂市场的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玉米等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全球草甘膦需求持续增加;尤其
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复苏和现代化发展,促进了草甘膦需求迅速增长。近年来,草甘膦销售量每年以约15%的速度
递增,已连续多年占据世界农药销售额的首位。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草甘膦需求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4%左右。预计2007、2008年草甘膦的需求将分别增加8万t、
9万t,到2010年,全球草甘膦需求量将达到90~100万t。
1. 生物燃料发展带动欧美市场需求 目前,草甘膦主要用于抗草甘膦作物的田间除草。全球的石油能源危机
使得各个国家都在大力推广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这些新能源以玉米、大豆等为原料,使得全球农作物种植面积持
续增长,间接地带动了草甘膦用量的增长。
草甘膦需求量将随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GMC)种植面积增长而大幅度增加。由于GMC具有单位除草费用低、除
草操作方便快捷、免耕除草、保土耕作等特点,自1996年以来,GMC种植面积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在经过广泛
质疑与深入论证后,转基因作物遭受的抵制逐渐减少,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获取与应用协会
(ISAAA)统计,全球转基因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其中大豆、玉米为主要的抗草甘膦品种,其主要
产区--巴西、美国、阿根廷对草甘膦的需求很大。
2. 免耕技术激活东南亚市场 2007年,由于东南亚几个国家农业复苏,一些国家在积极推广农作物免耕栽培
技术(传统的翻耕是将杂草埋于地下达到除草的目的,而免耕则多是通过喷洒除草剂来控制杂草生长),因此东南
亚市场对草甘膦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3. 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国内市场 根据农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国将更加合理地调整农药产品结构。
调整的重点是发展替代高毒杀虫剂的新品种、新型水田和旱田除草剂、水果蔬菜用杀菌剂和保鲜剂。鹿特丹公约中
规定的高毒品种将全面在我国停止使用,其他高毒品种在全部农药中使用的比重将降低到5%以下。
从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来看,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大豆、棉花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油菜、蔬果等
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也将带动水果蔬菜的除草剂和杀菌剂的需求。同时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
展,旱田除草剂的需求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国内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也是导致草甘膦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
我国在全球产业转移中获益
在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农药市场已融为一体,农药生产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能源价格上
涨使美国草甘膦企业生产成本倒挂,美国选择从具有成本和人力优势的中国进口以缓解成本压力,使我国在2006
年一跃成为全球草甘膦出口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草甘膦 80%用于出口,占全球总需求量的30%左右,这种趋势还
在延续。
全球80%的草甘膦原粉使用IDA(亚氨基二乙酸)法生产,20%使用甘氨酸法生产。美国孟山都公司IDA法草甘
膦占有全球70%的市场,但是自2001年专利到期后,孟山都草甘膦业务发展停滞不前,垄断优势已逐渐丧失。随
着国际农药巨头陶氏益农、先正达等企业与孟山都公司的长期合同到期,这些企业纷纷开始向我国草甘膦企业采购
原料。孟山都将精力转移到了转基因作物方面,2007年草甘膦供应量没有实质性增长,近期也开始从我国采购草
甘膦原药,以弥补其产能不足。
由于草甘膦价格不断攀升,草甘膦的生产企业普遍受益。截至2007年10月初,草甘膦的市场价格已达4万元
/t以上,较2007年7、8月份上涨约15%。而2006年全年草甘膦市场的均价只有2.8万元/t。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草甘膦供给将继续偏紧,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
面对巨大的市场和丰厚的利润,我国不少企业纷纷计划扩大草甘膦的生产能力。2006年7月,华星化工和阿
根廷阿丹诺公司合资成立华星-阿丹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拟建设4万t/a双甘膦原药项目和1万t/a 2,4-D酸原
药项目,其中2,4-D酸原药产品将全部供给阿丹诺,双甘膦产品中的2万t也将供应阿丹诺公司,其余由合资公司
自行销售。此外,浙江新安江化工集团和浙江湖州菱化企业集团也正在扩建其草甘膦生产装置,新安股份收购镇江
江南化工厂后,草甘磷产能达到7.3万t/a,未来两年将最终形成10万t/a产能规模。2007年我国草甘膦主要生
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1。
表1 2007年我国草甘膦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 万t/a
生产企业 生产能力
浙江新安化工 7.3
安徽华星化工 1.5
南京红太阳集团 2.0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 1.5
浙江金帆达化工 1.2
江苏好收成韦恩农药化工 1.2
山东胜邦绿野化学 1.0
福建省三农集团 1.0
江苏快达股份 1.0
浙江龙游绿得农药化工 0.8
浙江拜克开普化工 0.5
江西电化高科 0.5
浙江菱化集团 0.5
江苏安邦电化 0.5
江苏银燕化工 0.5
安徽氯碱化工集团 0.5
上海沪江生化厂(沪江联合) 0.5
江苏苏州佳辉化工 0.5
上海开普精细化工 0.3
河北奇峰化工 0.3
河南安阳林药厂 0.2
安徽海丰精细化工 0.2
四川福华化工 0.15
江苏常熟农药厂 0.15
河北保定中原绿农化工 0.1
合计 23.9
加强国际合作 提高产业竞争力
国内企业在草甘膦的生产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但自2001年起,国内草甘磷企业频繁遭受欧盟、南美的反倾
销调查,近年来,国内企业开始以贴牌方式出口草甘膦,但囿于销售渠道不畅而不敢大规模扩大产能。如果能与拥
有强大销售能力的国际企业合作,就能充分发挥成本优势、不断扩大产能来拓展国际市场。从目前形势看,中外农
药企业合作趋势正在进一步强化,华星化工与阿丹诺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外,国际上对农药这种特殊商品管理严格,目前我国还没有农药产品获得发达国家的注册登记,未来我国的
农药公司需力争取得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销售许可,从而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