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9月11日新浪财经报道,受企业库存低位、下游采购积极等因素推动,有机硅价格今日大幅调涨,单日涨幅近6%,部分市场主流新单上涨至27000元/吨,已创出近年来新高,7月底以来有机硅价格累计涨幅达43%。
【相关分析】
此次价格上扬主要由于国内有机硅生产企业开工下滑,国内市场供应缩减明显。业内认为,短期看,有机硅单体缺货、上游原料金属硅涨价、下游需求回升等因素将继续助推DMC价格上涨。中长期看,国内有机硅行业经历2011年以来产能过剩导致的持续低迷后,部分企业已永久退出,叠加环保压力下现有产能开工不足、新建产能受限,行业供需格局明显改善。有机硅行业高景气超预期,有机硅市场价格预计将会继续上行。
具体分析:有机硅中间体价格中长期看涨,供需格局显著改善。
1)行业供需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维持紧平衡。我国目前行业统计产能虽300万吨,但有效产能仅230万吨,开工率70%,需求约170万吨,供需目前处于紧平衡状态。未来新增产能极为有限,因为环保压力大、行业准入门槛提升(限制新建10万吨/年以下的生产装置);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有机硅单体的65%用于生产硅橡胶,下游主要是建筑、汽车行业;22%用于生产硅烷偶联剂,下游主要是建筑、电子行业,预计未来有机硅市场需求年均增速4%~5%。
2)环保督察趋严将成为常态化,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有机硅产能超过30%均集中于浙江、山东两省,随着8月第四批环保督察组入驻浙江、山东、四川等8大省份,行业开工率整体下降,有效供给量减少。三季度又是下游需求旺季,供需错配有望支撑价格持续上涨。
3)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构成价格强力支撑。有机硅中间体的主要原材料为甲醇、金属硅。自7月以来,由于环保原因硅粉企业平均开工率下滑,金属硅价格上涨近25%至1.5万元/吨;甲醇价格上涨25%至2900元/吨,后期金属硅和甲醇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走势,对有机硅中间体价格形成支撑。
总体来看整体盈利水平维持平稳,行业整体价差得到有效修复;受整体产能周期影响有望在中长期呈现景气度提升的趋势,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将维持高位。
【相关受益标的情况简介】
1)兴发集团(600141):拥有16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另外公司是草甘膦龙头,现有草甘膦产能13万吨、草甘膦上游原材料甘氨酸全部自给,草甘膦成本优势显著、价差扩大明显,草甘膦、DMC每涨价1000元,公司eps增厚0.18、0.20元。
2)新安股份(600596):是国内唯一自产单体完全转化为下游产品的有机硅企业,年产能28万吨,有机硅中间体原料金属硅实现较大比例自给,一体化优势显著,单吨盈利能力强。另外公司现有草甘膦产能8万吨;草甘膦、DMC每涨价1000元,公司eps增厚0.08、0.25元。
3)三友化工(600409):主营纯碱和化纤产业,有机硅是其附属产业。公司已拥有10万吨有机硅产能,2014年年底建成新的10万吨装置。三友化工47%有机硅自用,对外销售占53%,8月初数据显示10万吨装置开工率低,库存紧张。
图表1:草甘膦、有机硅涨价对上市公司EPS的弹性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