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650|回复: 4
收起左侧

有机硅行业面临转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5-9-18 16: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新网9月10日电
      日前,宏达新材发布公告,正式宣布遭分众传媒“抛弃”。公告显示“由于公司及实控人朱德洪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导致重组进程暂停,分众传媒决定行使其终止权,双方将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

      据了解,宏达新材从去年12月10日开始停牌,今年6月2日,公司发布重组预案,称分众传媒拟作价457亿元借壳宏达新材。而8月31日突然公告重组终止,于9月1日复牌。
      面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巨震,宏达新材复牌即连拉两个跌停,而后开始回升。截止9日收盘,报7.34元,涨幅10.04%。

      有机硅行业产能过剩宏达新材基本面良好

      今年上半年,宏达新材所处的有机硅行业需求总体不旺,产能过剩形势未有改观。在原材料甲醇市场价格继续走跌,有机硅市场支撑力度继续减弱,以及下游需求持续疲弱行情的影响下,国内有机硅市场供求矛盾困扰着整个行业,市场价格也再次突破底线,华东市场DMC价格下跌1.2%至14500元/吨。

      面对严峻的宏观形势,宏达新材加强硅橡胶主业领域深耕细作的同时,在加强区域销售和服务力量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市场需求特点,有针对性的推广特种胶种,有效的对产品收入结构进行了调整。

      由于上半年收入下降及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导致公司业绩亏损。但公司转让了城市之光股权和部分闲置房产,归还了部分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仅30%,对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资金状况有所作用,提高了公司抗风险能力。资料显示,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公司主营产品硅橡胶混炼胶收入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总收入下降了7.07%,主要是由于硅橡胶生胶下降幅度较大,高达36.73%。

      据了解,作为国内高温硅橡胶产业的领军企业,宏达新材通过前期整合,集中在高温硅橡胶、生胶、混炼胶等产业链上,跃居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高温硅橡胶生产企业之一。公司的多项产品已通过美国 UL 认证、美国 FDA 检测和瑞士 SGS 检测,远销至韩国、印度、法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土耳其、印尼等国家和地区。

      为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宏达新材还试图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方式注入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力的优质资产,以实现主营业务的整体转型。总体来看,公司基本面良好。

      探索改革转型路径把握未来发展战略引擎

      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众多企业面临业绩下滑或亏损。最新半年报显示,硅宝科技有机硅室温胶业务的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下滑1.34%;新安股份净利润亏损0.34亿元,同比下滑137%;回天新材实现营利润 0.47亿元,同比下滑16.74 %。

      目前,有机硅单体上游饱和,但下游终端需求领域广阔,行业下行压力加大。面对新形势,众多公司积极应对全球石化产业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培育新增长点,以创新为驱动力。

      其中,硅宝科技在巩固并提高建筑胶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汽车、环保、高铁、新能源、电子电器等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并通过多渠道整合宣传公司形象,扩大知名度。同时,随着公司硅宝新材料5万吨/年有机硅密封胶及配套项目的建设完成,公司还将根据市场拓展情况将现有产能由3万吨/年逐步扩展到8万吨/年,提升竞争力。

      回天新材也在发展工程胶粘剂主业的同时,积极扩展建筑、包装等民用胶,并延伸汽车化学品等汽车后市场、太阳能电池背膜等新材料领域。不仅完成年产一万吨聚氨酯无溶剂软包装及环保水处理胶粘剂全制动化建设项目,还收购了义乌德福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行业竞争的加剧,逼迫企业纷纷谋求改革与转型。对公司发展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从宏达新材前期所做的努力也不难看出,公司正在探索转型之路,通过资产处置和重组并购等方式开拓新业务,把握未来发展战略引擎。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黑马☆ 发表于 2015-9-18 16: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盛硅业在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建设总投资26亿元的西南生产基地项目,形成年产33.5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下游深加工配套能力。9月10日,合盛硅业(泸州)西南基地项目在泸州成功签约,将力争把泸州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有机硅及下游产品重要生产基地。

          据介绍,合盛硅业(泸州)西南基地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工期一年,由合盛硅业收购四川硅峰有机硅公司现有资产并对其进行技改,将现有年产10万吨/年单体装置改造后,达到年产能13.5万吨/年单体及下游深加工配套能力。二期投资20亿元人民币,新建年产2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生产线及下游深加工项目,项目全部建设投产后达到年产33.5万吨/年单体及下游深加工配套能力。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黑马☆ 发表于 2015-9-18 16: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蚌埠构筑“千亿硅基”

           蚌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将其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引擎、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明确“六个一”推进举措,着力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向“2020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迈进。

      当众多城市开始将目光投向新兴产业的“蓝海”,蚌埠已将思考化为实践。

      2011年,科学确定发展重点,研究出台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提出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同样是这一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产业现实基础、比较优势和未来潜力,将“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举全市之力推电子信息“首位发展,率先崛起”;

      ……

      如今,重读彼时的产业“棋局”,更显意味深长。

      以龙子湖区为核心区域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产业规模领先、产品层次高端、研发水平一流、链条日趋完善,2014年累计实现产值246亿元。硅基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60户,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显,发展路径越发明晰。

      蚌埠市委、市政府集中精力、整合资源、聚合优势,践行一条符合蚌埠实际、具有蚌埠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战略谋划、深层思考、生动实践一目了然。

      外力引进,本土培育,企业主体加速汇聚,逐步形成了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院为龙头,方兴科技、中航三鑫、晟光科技、中恒新材料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集聚态势,打造了以新型显示产业链、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和玻璃制品三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为主线,其它硅基材料和核心装备为补充的发展体系。

      今年,安徽省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蚌埠基地顺利获批,成为了蚌埠进一步凝聚省、市合力,汇合多方资源要素,引领推动蚌埠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基地朝着“打造国内一流的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标稳步迈进。

      一片玻璃厚度仅为0.2毫米,可以卷成令人惊叹的圆柱体。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超薄玻璃生产线,0.2毫米超薄玻璃批量下线,良品率高达90%。在连续突破国内电子玻璃生产极限后,这一超薄玻璃生产技术再次刷新纪录,打破国外垄断……

      素有“玻璃城”之称的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历史由来已久。毗邻优质的石英砂基地,加之拥有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一批知名科研院所提供的科技创新储备,在中国凯盛集团、方兴科技、中航三鑫等骨干企业引领下,该市硅基新材料产业在近年实现快速发展,曾先后被国家部委授予玻璃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硅基新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等荣誉。

      从多点开花到集聚增效,产业链日臻完善。“硅砂加工—高强度盖板玻璃、超薄玻璃基板—ITO导电玻璃—触摸屏—显示模组—终端应用产品”的电子信息显示产业链条,上、中、下游集聚中建材150t/d显示超薄基板、生产能力全球第一的华益公司年产4000万片ITO导电膜玻璃项目、产量世界第一的中恒新材料高纯电容氧化锆项目等;新能源领域,形成从“硅砂加工—太阳能玻璃制造—镀膜玻璃—薄膜电池组件—光伏工程”的太阳能电池产业链条;玻璃新材料领域,形成了从“硅砂加工—浮法玻璃—深加工玻璃(Low-E玻璃等)—下游应用产品(玻纤、玻璃微珠、玻璃器皿等)”的产业链条。

      产业的蝶变,考量审时度势的敏锐,考验产业振兴的决心与魄力。

      聚焦工业突破,冲刺第一方阵。今年,蚌埠市委召开十届十七次全体会议,深入贯彻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并通过《关于聚焦工业突破 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指导意见》,全力响应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部署,加速提升工业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会议提出要突出 “集聚 ”, 按 照 “大 项 目—产 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以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链条化为方向,努力把电子信息、硅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个千亿产业。

      立足自身特色和现有基础,如何加快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加快实施“六个一”工程,一个发展规划、一个招商计划、一个政策保障、一个智库支持、一个推进机制、一个目标管理,明确基地推进举措,紧抓规划引领、企业集聚、项目推进、技术攻关等关键环节,着力凝聚各方力量。

      基地将以打造成为国内创新能力最强、产业规模较大、产品层次高端、产业链条完整,中国重要的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发展目标,聚焦新型显示、太阳能电池、特种玻璃制品、硅质粉体材料、核心装备五大领域,向2020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宏伟目标加速迈进。

      千亿级硅基新材料——

      勾勒崭新产业轮廓

      从入围全省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序列,到投资百亿、欲打造全国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蚌埠,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正以一场举全市之智之力打造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的转型大潮,勾勒崭新产业轮廓。

      观大局、察大势、谋大事,努力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蚌埠市委、市政府将培育壮大硅基新材料产业作为发展的重大机遇、产业的强劲支撑,重要的推进抓手,集中资源引导、整合财力扶持、汇聚精力推进,锻造发展新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蚌埠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实现由速度进位到总量进位、动态进位到静态进位、单项进位到整体进位的新跨越,工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呈现出速度加快、总量提升、位次前移、结构趋优的良好态势。

      今年蚌埠市委全委会首次以工业发展为主题,研究出台《关于聚焦工业突破冲刺第一方阵的指导意见》,整合政策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优先推进工业加快发展。

      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每年市级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保障硅基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

      探索整合工业、自主创新等专项资金,搭建“1+2+N”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框架,扶持重点产业发展。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是新中国第一批成立的国家级综合性甲级科研设计单位,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加入中国建材集团,并改制成立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涉及材料、装备、新能源等众多领域,经营网络覆盖全球。作为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核心企业,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专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孵化,倾力打造高科技产业中央应用研究院,建有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字号”创新平台,先后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0多项,近年来重点打造了凯盛玻璃、凯盛材料、凯盛光伏、凯盛装备、凯盛工程五大业务平台,建设有国家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园区。2014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2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1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安徽方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国内最大的信息显示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下辖华益导电膜和中恒新材料两个核心平台公司。近年来,企业先后建设了130万片电容式触摸屏用导电膜玻璃、中小尺寸电容式触摸屏、柔性镀膜材料生产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实现了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整合,有效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2014年,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亿元,净利润1.1亿元。

      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信息显示超薄电子玻璃的科技型企业,建有1条日熔化量为150吨的电子信息显示超薄玻璃生产线。 2015年3月,生产线又突破了0.2mm规格超薄玻璃的极值,再次刷新了中国玻璃发展的历史新纪录,领跑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向。

      北方通用电子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隶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半导体及混合集成电路、特种器件、传感器、电子模块、相关整机研发制造的科技型企业。企业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硅微惯性器件生产线将于今年10月份建成投产,有效填补我省微电子机械系统领域空白,支撑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亚洲最大玻璃装备制造集成商,在国内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中国出口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年产2400万平方米超白压延玻璃占全国产能8%左右,650t/d光伏玻璃生产线单体规模世界第一;

      安徽华益导电膜玻璃有限公司——年产4000万片ITO导电膜玻璃生产能力全球第一;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玻璃行业批准建设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黑马☆ 发表于 2015-9-18 16: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电交所携15亿重磅首发全球首个硅产业金融产品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乐山鑫河电力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中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徐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5中国国际硅业大会暨光伏产业博览会”今日在江苏徐州隆重召开。
      据悉,在今天上午的大会现场,中彰国际董事长、天津电交所副董事长兼总裁郭全啟就“关于进一步提高金属硅、多晶硅交易能力和交易水平,增强我国硅材料国际市场价格话语权”发布联合公告。中国金融创新与发展理事会副理事长、天津电交所总经理胡飞以“实业融合金融,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对“电交所B2B2C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4-26 11:31
  • 签到天数: 115 天

    [LV.6]常住居民II

    webmaster 发表于 2015-9-18 17: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应该转型了,大量低效产能,化解遥遥无期,各项成本攀升,企业融资困难。。。。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