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686|回复: 3
收起左侧

危机中坚持生产的永祥多晶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8-15 15:26
  •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tangnaimei 发表于 2012-12-18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多晶硅的重省,拥有多家多晶硅企业。但时至今日,在这样的市场寒冬里,纷纷停产寻求技改。而位于乐山市的永祥多晶硅却还在坚持生产,在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中控室,记者看到,所有车间都在正常运行,满负荷开工。该公司多晶硅年产量4000吨,生产规模居全国前五。

         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邓贵银介绍,该市目前只剩下永祥这一家多晶硅企业在生产,其他3家都在停产搞技改。而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全国目前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七八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停产率超过80%。直接原因是多晶硅价格及其下游的电池组件价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生产成本。

      “现在多晶硅的现货价格每吨十几万元,跟最高时的每吨320万元比,连零头都不够。”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德志说。

      另外,“国际经济持续低迷,需求大幅减少。而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90%以上是出口。”邓贵银说。

      新天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乐山高新区,不久前还在招聘工人。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出口到非洲、南美。“我们有几百种应用产品,手电、充电器、马灯等,在非洲很有市场。”副总经理薛林说。因此,欧美市场需求下降并没有给新天源造成严重影响。

      当前的寒冬正是企业和行业强身健体、走内涵发展道路的难得机遇

      前几年是多晶硅的暴利时代,“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没有统一规划,多晶硅项目遍地开花,粗放生产。”邓贵银说,产能过剩就是那时埋下的伏笔,当前的寒冬正是企业和行业强身健体、走内涵发展道路的难得机遇。

      目前,乐山停产的多晶硅企业中有两户正在进行冷氢化技改,完成后能降低20%的能耗、30%的原料消耗,副产物的排放量大幅减少。

      “技改大概需要一年,总投资13亿元。”邓贵银说,企业在如此困难时还要投入这么大资金改造也是没办法,“不把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不敢生产。”

      冯德志介绍,永祥生产成本低主要有两个原因:工艺技术先进,电力、原料的消耗比其他企业都低;具有化工产业配套的优势。生产多晶硅所需的原料,永祥自己的上游板块都能提供,物料实现了封闭运行,形成了完整的循环经济链。

      永祥在技术研发方面舍得投入,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3%左右。“我们投资一个多亿,专门弄了一条实验生产线,进行工艺技术的实验,今天才得以掌握这么多技术。”冯德志说。

      新天源以生产太阳能应用产品为主。太阳能电池最高的时候售价十三四元/瓦,现在不到10元,新天源还能满负荷生产,底气同样来自于技术革新和细抠成本。“为了省钱,好多设备都是我们自己造。”薛林说。

      产业要健康发展,不能光靠国际市场,需要国家推动国内太阳能利用的终端消费市场。近来光伏行业利好政策频繁出台,国内光伏市场悄然打开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达到2100万千瓦;国务院常务会议不久前也作出了“支持自给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的决定……近期国家频繁出台光伏行业利好政策,国内光伏市场悄然打开。

      “产业要健康发展,光靠国际市场是不行的,需要国家推动国内太阳能利用的终端消费市场。”邓贵银说。

      冯德志认为,政策补贴只是阶段性的工作。“技术在进步,电池片越切越薄,转化率越切越高,材料的成本、设备的成本逐步降低。预计到十二五末,光伏发电将达到8毛钱一度。那时就不再需要补贴,可以实现平价上网,甚至实现顺价销售。”他说。

            永祥还能坚持多久,多晶硅还要低迷到何时?这些都不得而知,而那些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企业,一定能在新能源的抢占中笑道最后
    匿名  发表于 2012-12-18 09:05:00
    这消息是什么时候的啊?现在应该永祥也是停车的啊
    匿名  发表于 2012-12-18 11:36:00
    永祥早就停车了..
    匿名  发表于 2012-12-18 12:16:00
    新闻是最近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属实,再进一步核查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