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帖子
查看: 522|回复: 1
收起左侧

流化床法生产多晶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8-15 15:26
  •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tangnaimei 发表于 2012-9-5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化床法
    流化床法是美国联合碳化合物公司早年研发的多晶硅制备工艺技术。该方法是以SiCl4、H2、HCl和工业硅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流化床内(沸腾床)生成SiHCl3,将SiHCl3再进一步歧化加氢反应生成SiH2Cl2,继而生成硅烷气。制得的硅烷气通入加有小颗粒硅粉的流化床反应炉内进行连续热分解反应,生成粒状多晶硅产品。由于在流化床反应炉内参与反应的硅表面积大,故该方法生产效率高、电耗低、成本低。该方法的缺点是安全性较差,危险性较大,且产品的纯度也不高。不过,它还是基本能满足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使用。故该方法比较适合大规模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
           目前采用该方法生产颗粒状多晶硅的公司主要有:挪威可再生能源公司(REC)、德国瓦克公司(Wacker)、美国HemLock和M E M C 公司等。
           挪威R E C 公司是世界上惟一一家业务贯穿整个太阳能行业产业链的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商。该公司利用硅烷气为原料,采用流化床反应炉闭环工艺分解出颗粒状多晶硅,且基本上不产生副产品和废弃物。这一特有专利技术使得R E C 在全球太阳能行业中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REC还积极致力于新型流化床反应器技术(FBR)的开发,该技术使多晶硅在流化床反应器中沉积,而不是在传统的热解沉积炉或西门子反应器中沉积,因而可极大地降低建厂投资和生产能耗。在过去几年中,REC进行了该技术的试产。2006年计划新建利用该技术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工厂,预计2008年达产,产能6500t。此外,REC正积极开发流化床多晶硅沉积技术(Fluidized bed polysilicon deposition,预计2008年用于试产)和改良的西门子- 反应器技术(Modified Siemens-reactor technology)。
           德国瓦克公司开发了一套全新的粒状多晶硅流体化反应器技术生产工艺。该工艺基于流化床技术(以三氯硅烷为给料),已在两台实验反应堆中进行了工业化规模生产试验,瓦克公司最近投资了约2亿欧元,在德国博格豪森建立新的超纯太阳能多晶硅工厂,年生产能力为2500t,加上其它扩建措施,新工厂的投产将使瓦克公司在2008年达到9000t的年生产能力,最终于2010年达到11 500t的产能。
          另外,美国Hemlock公司将开设实验性颗粒硅生产线来降低硅的成本,Helmlock公司计划在2010年将产能提高至19 000t。MEMC公司则计划在2010年底其产能达到7000t左右。
    匿名  发表于 2012-9-5 19:21:00
    版主你好,你说的这种方法我也查过很多文献资料,这种方法关键在于STC歧化反应生产DCS过程的催化剂的选取,选取那种催化剂,那个型号的。这种方法的成本相当低,硅烷气的爆炸极限 0.8%-98%。

         硅烷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恶臭的无色气体。在室温下着火,在空气或卤素气体中发生爆炸性燃烧。即使用其它气体稀释,如果浓度不够低,仍能自燃。硅烷在氩气中含2%、氮气中含2.5%、氢气中含1%时,它仍能着火。硅烷浓度在小于1%时不燃,大于3%时自燃,1%-3%时可能燃烧。
    SiH4 + 2O2 → SiO2 + 2H2O
    燃烧产物为粉状氧化硅和水,火焰温度较低,在氩气中含3%硅烷时为500-600℃。常温下稳定,在300℃开始分解,600℃时分解加速,1000℃时完全分解成硅和氢。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