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期权套现会“缩水”出现大批千万富豪只是个传说 阿里在美国上市成功,坊间有传闻说阿里巴巴,2万多员工中,有10000人成为千万富翁。记者测算了一下,阿里员工要想将纸上财富变现,到底要缩水多少。 记者以在阿里集团P06级员工小朱为例,假设其拥有一万股公司期权股(阿里巴巴1股期权股等于1股普通股等于1股ADS),在2014年9月10日已行权(一次性行权),并转入自身的美股账户,结合阿里上市首日93.89美元收盘价,其市值为93.89万美元。 而实际上,员工的期权价值并不等同于市值。一般情况下,期权价值=(单股票价值-原值)*股份-税费。 对于员工而言,持股本身并不会带来分红收入,而是在行权时带来一次性收益,但行权之日,就是交税之时。根据此前报道的,阿里巴巴从9月6日开始已经将普通股的每股公允价值上调至63美元,结合阿里上市首日93.89美元收盘价,那么小朱在行权时就要支付63万美元的行权成本,同时支付股票价值与行权价格之间的差额部分的个税,约为84.9万元人民币,折合14万美元。 假设理想状态,小朱最终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抛售阿里巴巴的股票,根据美国税法规定,外国人无需在美缴纳资本利得税,但作为中国公民,税法规定个人转让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而取得的所得,应按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税率20%。小朱转让股票应纳税额=10000×(95-63)×20%=64000美元。小朱的期权价值仅为(95-63)*10000-64000-140000=116000美元,实际获得的收益远远低于市值。 此外,关于阿里集团上市后股份会有多长的禁售期,比照阿里巴巴B2B上市时的规定,员工持股可在公司上市6个月后套现40%,在第二个6个月,可将剩下60%股份套现。在这一段时间内,股价走势不得而知,股价的波动也让期权的含金量不断波动。 当然早期持股员工行权早,价格更低,持股到如今,同时能够把握好抛售时机,才能让期权价值最大化,当然集团高管又另当别论。 从这样来看,阿里上市之后,占有大多数量的底层普通员工,要么入职未久,要么股份有限,加上税费、持有年限的限制,几乎吃不到太多掉下来的馅饼,杭州出现大批量的千万富豪只是个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