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949|回复: 7
收起左侧

中国石墨或成下个稀土:20年内耗尽 美日以购代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4-8-6 12: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06-17 07:26:5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本文要点摘录:

      ■ “中国石墨界如果再走低端路线,恐怕就连做苦劳力的资格都没有了!”中国石墨行业协会轮值会长、内蒙古日新集团董事长张彬对中国石墨产业的现状十分担心。他认为,石墨对于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比稀土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家层面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一产业的转型升级。

      ■ “没有国内下游生产企业的强大,原料出口便没有定价权,没有自主产品在市场上的打拼,进口产品同样会卖我们天价。”张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不改变石墨行业的格局,再过20年,中国将无石墨可采!”

      ■ 张彬的话并非危言耸听,黑龙江省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约有近千家石墨企业,石墨资源滥采乱掘、采富弃贫、粗放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现象比较普遍,开采和加工呈现无序化状态。如果按照目前的开采方式和速度,最多20年,国内已探明的石墨资源将消耗殆尽,届时中国将从国外高价进口石墨,由石墨大国变成石墨贫国。

      作为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主题,石墨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可由石墨获得)进入应用领域已呼之欲出。许多科学家认为该产品是革命性的新材料,将推动电子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撬动至少千亿级的产业链。

      目前探明的全球天然石墨储量约为7100万吨,其中中国储量约为55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77%,居世界首位。然而,同样占全球储量的70%以上,同样是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石墨却并不如稀土那样受到重视。我国石墨产业并不理想,长期处于产业链条中的原料供应者。

      “中国石墨界如果再走低端路线,恐怕就连做苦劳力的资格都没有了!”中国石墨行业协会轮值会长、内蒙古日新集团董事长张彬对中国石墨产业的现状十分担心。他认为,石墨对于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比稀土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家层面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一产业的转型升级。

      早在5年前,在能源行业转征战多年的张彬,以51亿人民币的巨资投向了石墨深加工,目前日新集团规模已经成长为中国石墨行业第一、全球第二。

      石墨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具有耐高温性、抗热震性、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塑性等众多特性,一直是军工与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石墨应用范围广泛。曾有专家预言:20世纪是硅的世纪,21世纪将是石墨的世纪。

      石墨的尴尬:

      低价出口原料,高价进口产品

      我国石墨出口价格长期保持在每吨3000~4000元人民币之间,但经国外加工提纯再进口至中国,价格便成了10万到20万元人民币每吨。

      根据我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石墨出口量约为58.55万吨,进口量为7.6万吨。这样的进出口格局已经持续了近30年。

      “没有国内下游生产企业的强大,原料出口便没有定价权,没有自主产品在市场上的打拼,进口产品同样会卖我们天价。”张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果不改变石墨行业的格局,再过20年,中国将无石墨可采!”

      张彬的话并非危言耸听,黑龙江省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约有近千家石墨企业,石墨资源滥采乱掘、采富弃贫、粗放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现象比较普遍,开采和加工呈现无序化状态。如果按照目前的开采方式和速度,最多20年,国内已探明的石墨资源将消耗殆尽,届时中国将从国外高价进口石墨,由石墨大国变成石墨贫国。

      黑龙江奥宇石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金柱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石墨初级产品大约以每吨3000元~4000元价格出口,但被加工成一个人工心脏瓣膜,价格高达12万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认为:由于我国并不掌握石墨深加工核心技术,而先进石墨加工技术被美日欧盟等少数国家垄断,导致我国石墨资源“低出高进”,外国“以购代采”的状态长期存在。

      与此同时,更多的乱象也发生在销售领域,由于大多为原料销售,市场秩序混乱相互竞价成为常态,致使资源低价流失海外。

      全产业链模式初战告捷

      谈及石墨产业,张彬认为不缺资金,不缺市场,主要缺人才。

      2011年,张彬旗下瑞盛新能源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启了世界微晶石墨深加工的攻关之路,进而研究微晶石墨在等静压石墨锂离子负极材料上的性质和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同年与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的高导热石墨材料成为世界领先。2013年底,瑞盛新能源与清华大学在石墨烯基导电剂项目上再度合作。

      此外,张彬还曾不惜千万元重金在国内买专利,并组建了100人的科研团队和自己的实验室。目前,瑞盛新能源已经拥有10多项国内专利技术和12个主打产品,虽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但让张彬感到欣慰的是:2013年,瑞盛新能源六大产品上市,中国石墨进口价格明显下降,而一直被一家瑞士企业垄断的一次导电剂产品,在瑞盛新能源全面推出同类产品后,该企业已于2014年元月宣布在中国停止供货。

      虽然初战告捷,但张彬并未放松,他认为,全产业链模式仅仅是开了个局。

      2010年,张彬开始整合内蒙古石墨矿资源,拿下了中国唯一未被大规模开采的大鳞片天然石墨矿——内蒙古兴和石墨矿,整合了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石墨矿。由此,张彬一举占据了中国石墨资源的五分之一。

      随后,张彬投入33亿元人民币,打造了一个中国石墨高新产业谷。张彬的远景规划是,打造中国唯一一个石墨全产业链生产和研发基地。

      石墨应借鉴稀土管控模式

      目前,我国石墨产业受制于人的现象明显。张彬举例说,我国核电站使用的“各向同性石墨”几乎全部来自日本的东洋碳素,每吨价格约45万元,成本不过5万元,由于国内长期技术落后,价格主导权一直掌握在美日手中。

      张彬认为,企业科技水平提升的保障是行业能在规范的环境下运行,这方面还要依赖于国家和地方对行业的整顿和对企业的严格准入。

      由于储量占全国的60%,黑龙江省对石墨的关注度一直较高。2011年,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中国工程院9位院士和中国石墨产业领域27位专家谋划石墨产业做大做强的方法和措施。内蒙古则是以矿山资源整合的模式率先清理了小企业的低水平开采,引入龙头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开创了一套全新的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要确保石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还需要国家借鉴稀土资源管控模式,从全国范围内调控石墨产能,鼓励科技研发,统筹规划石墨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石墨产业扶持、统筹规划石墨产业,保护性开发石墨资源是当务之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4-8-6 12: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墨产品价格腰斩 黑龙江主产区限产救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师烨东 黑龙江摄影报道
      “如果不改变中国石墨行业格局,中国石墨资源20年内将耗尽。”一位业内人士的一席话,引得石墨概念股集体起舞。
      资本市场从来不缺故事,在泡沫破灭之前,投资者往往愿意相信“它是真的”。但是这样的故事,对石墨主产区的加工业者来说,却颇具讽刺意味,因为天然石墨的初级产品从2011年的高位跌落,三年间至今价格已然腰斩。
      那么,中国石墨资源20年内会枯竭吗?当前石墨的开采、应用、加工现状如何?石墨与石墨烯究竟有多少关联?石墨烯概念股又有多少水分?带着这些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6月底、7月初奔赴中国最大的石墨主产区黑龙江鸡西市、鹤岗市萝北县实地调研。通过调研,这些谜团被一一揭开。
      编 者 按
      2014年6月26日,由北京飞往鸡西的飞机,临近降落时,记者目光所见之处,全为连片的绿色,让人惊叹这片土地的富饶。
      鸡西往北300公里的鹤岗市萝北县,同样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将这两片绿色土地联系起来的,是它们的地下都埋藏着黑色的“金子”。
      作为国内天然石墨最大的两个矿区,鸡西市与萝北县探明的天然石墨储量占到了全国的60%以上,石墨产能及产量则占到了全国总量的70%。
      不过,近来在资本市场上风声水起的石墨烯概念炒作,并没有让这里的石墨生产者沾光。
      鸡西当地最大的石墨企业集团总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以来,集团连一吨用于生产的矿石都没有批到,现在用的都是去年剩下的矿石,用完了就只能停工了。小一点的企业,等用完矿石只能等倒闭了。”
      近三年来,石墨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尤其是天然石墨的主要产品鳞片石墨粉,价格已经从将近7000元/吨腰斩至3000元/吨。
      价格一路下跌,使得鸡西市及鹤岗市萝北县开始限制矿石的供应,力求通过限产来救市。截至记者调查期间,两地的石墨企业生产几近全部停滞。
      石墨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2010~2011年,国内天然石墨的主要产品鳞片石墨粉价格从2000元/吨左右上涨到6700元/吨,不到两年时间上涨将近2倍。
      石墨粉价格的暴涨,使得这个在开采与监管上并不严格的行业,突然新增了不少石墨粉生产小企业。
      在业界以为石墨行业将迎来一片欣欣向荣之时,殊不知,6700元/吨的价格成为近几年来的顶点。2011年后,鳞片石墨粉的价格连续三年下跌。截至目前,其价格较高位时跌幅超过50%,部分低纯度产品出厂价甚至不足3000元/吨。
      “选矿后的石墨粉,70%以上以初级产品的形式用于钢铁生产。最近两年由于钢铁市场不景气,市场对石墨粉的需求大大减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石墨粉的价格。”鸡西市奥宇石墨集团总经理王庆海说道。
      石墨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袁国辉分析道,“除了钢铁等下游需求减少的影响,石墨价格低迷还受供给过剩的拖累。2011年之前石墨粉价格不断上涨,使得一大批小企业加入到了这种初级产品的生产中,大量无序的生产供应导致这几年石墨粉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状态,这让石墨行业雪上加霜。”
      这两年价格下跌的不仅是石墨粉。作为天然石墨最主要的中高级产品,球形石墨与锂电池负极材料价格跌幅也都达到了30%。袁国辉告诉记者,球形石墨从2011年的高位3万元/吨下跌到了现在的2万元/吨;锂电池负极材料近两年价格的跌幅也几近相同,从十余万元一吨跌到现在的7万~8万元/吨。
      “鳞片石墨粉、球形石墨、锂电池负极材料是天然石墨最主要的产品链。天然石墨经过选矿形成最初级的产品,即含碳量在80%~99%之间的鳞片石墨粉,石墨粉经过加工后可以形成球形石墨,球形石墨再经过加工便可以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黑龙江省石墨行业协会会长陈育群告诉记者,“随着技术的推进,石墨高科技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包括石墨烯在内,军工、核能、航空等方面需要的深加工石墨产品,目前都难以形成规模。”
      陈育群表示,目前主导石墨市场的仍然是产量最大的石墨初级产品。“黑龙江2013年天然石墨初级产品产量达到了37万吨,占黑龙江石墨产品产量的88%。”
      


    (责任编辑:张津皖)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4-8-6 12: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西、萝北限产救市
      “今年以来,集团连一吨用于生产的矿石都没有批到,现在用的都是去年剩下的矿石,用完了就只能等停工了。小一点的企业,等用完矿石只能倒闭。”奥宇石墨集团在萝北、鸡西两地都有石墨企业,两地对矿石开采的限制,使得集团下属的不少公司生产陷入了停滞,这让王庆海非常无奈。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近一年来媒体对鸡西市的石墨矿私挖滥采、开采污染等问题连续予以曝光,引起黑龙江省政府的重视。污染、产能过剩等压力之下,黑龙江省对石墨企业的矿石供应与生产进行了“一刀切”的保护。国内石墨粉产量最大的两个产区,黑龙江省的鸡西市与鹤岗市萝北县,在今年都停止了天然石墨矿石的供应,导致两地石墨初级产品产量大幅下降。
      鸡西市的石墨企业则因为被曝生产过程中存在污染,在矿石被限制的同时,企业也被要求进行整改。记者在6月底走访了鸡西市的麻山区、恒山区等石墨主要开采区发现,一些石墨生产企业目前处于停工状态。
      位于鸡西市麻山区的金宇石墨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抱怨道,“往常我们都是3月份开工,生产到11月份。今年被(电视台)曝光后,为了达到环保要求,我们已经投资了上百万资金,结果到现在(6月底)都没能开始生产。”
      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昱杰告诉记者,在6月份,鸡西市国土局进行了“安全生产活动月”和“安全生产鸡西行”活动,对当地的矿企进行了集中排查整治。
      萝北县的石墨生产企业都集中在萝北县云山矿产资源工业园区内,石墨矿产实行统一开采与供应。多名园区内的企业主告诉记者,一直到6月,企业都没有矿石可以进行生产。
      对于园区内的企业没有矿石资源的现象,鹤岗市萝北县云山矿产资源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谢东伟告诉记者,“主要是省里为了保护资源,因此限制了矿石的供应。目前到底为园区配置多少矿石进行生产还在讨论,并没有具体数量。”
      有园区内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反映,2014年萝北县云山矿产资源工业园区的矿石供应量最终会在100万吨上下,而这些矿石需要十余家企业来分,平均每家只能分到数万吨矿石,而数万吨矿石经过初选后可以得到的鳞片石墨粉还不足1万吨。
      在陈育群看来,产量的锐减,让鳞片石墨粉的价格有上涨的趋势。“如果无序开采与供应能够控制得比较好,今年石墨粉的价格是有可能止跌的。”
      深加工企业隐忧更甚
      即便鸡西和萝北限制矿石供应,石墨深加工产品的价格也未必能止跌。
      “由于国内深加工产品的产量规模并不大,基本原材料石墨粉价格上涨的预期对深加工产品的影响不大。”石墨专家袁国辉认为,由于靠模仿产品生存的小企业大量出现,使得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等天然石墨深加工产品同样有产能过剩的趋势。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达39800吨(其中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4200吨),同比增长了40.7%。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荣华认为,石墨类负极材料的价格未来或许仍将下跌。“国内现在石墨类负极材料厂家增多,竞争加剧,很多新进者以低价策略开拓市场;同时下游厂家也在不断压低价格。现在由于市场不景气,很多深加工企业都停掉了生产线。”
      “事实上,企业担忧的是产品的价格,而不是资源。石墨矿在20年内开采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陈育群告诉记者,“天然石墨的初级产品进入门槛很低,不需要太多投资便能实现低成本的开采与售卖;但是深加工是需要前期投资与市场培育的。”
      刘荣华表示,投资天然石墨深加工产品,需要技术以及规范的厂房,投资数额动辄上亿元,而且市场培育也需要3到5年的时间。如果任由产业无序发展下去,对这些厂家来说,很难避免损失。
      产区现状
      石墨矿无序开采难根治 多因素制约产业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师烨东发自黑龙江萝北、鸡西
      在石墨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的同时,2013年鸡西石墨产量却大幅上升。当地有官员得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想要了解鸡西石墨产业发展情况时,婉拒了记者采访后诉苦道,“饭都吃不上了,哪里还顾得上洗脸?”
      面对石墨的长期无序开采且难以根治的状况,黑龙江当地政府对石墨开采采取了“一刀切”的政策。尽管这一政策保护了石墨资源,但一些石墨深加工企业却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如何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难题。
      “石墨枯竭说”过于夸张
      “20年后中国将无天然石墨可采”的说法,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显得“过于夸张”。
      黑龙江省石墨产业协会秘书长陈育群就明确表示,天然石墨在20年内被采完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20年的时间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袁国辉为记者讲解道,“国内天然石墨的很多数据都不准确。石墨资源将要枯竭那篇文章里提到,国内天然石墨已探明矿物储量约5500万吨,目前国内每年的选矿后得到的矿物量约为70万吨,简单相除得到的结果也有将近80年。”
      他进一步表示,“石墨与稀土不同的是,即便天然石墨资源枯竭了,石墨仍然可以通过人工制造出来。”
      陈育群认为,“目前天然石墨矿的储量数据,探明的只是石墨矿藏的部分储量。而且由于今年黑龙江省对天然石墨开采加以限制,石墨开采量也大幅减少。因此不需要担忧国内的石墨资源短期内会枯竭。”
      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昱杰告诉记者,作为国内天然石墨最主要的矿区之一,鸡西市近些年一直没有进行完整的地质勘探,储量数据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据记者了解,当地目前使用的储量数据仍然是30年前勘测获得的数据。
      陈育群认为,如果对天然石墨矿进行比较完整的勘测,得到的储量数据比现在掌握的数据“肯定会多”。
      国泰君安一份关于石墨资源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石墨矿储量丰富,无供应瓶颈。根据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数据,全球石墨储量13000万吨,年开采矿物量119万吨,储采比达100年以上。丰富的储量保证了石墨下游应用时不会受到原料不足的制约。
      陈育群认为,天然石墨虽然重要,但并不稀缺,“引起社会关注也是好的。很多天然石墨矿区在经历多年的无序开采之后,当前的确应该加大保护力度,更加合理地引导石墨行业的发展。”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4-8-6 12: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墨价跌开采量反剧增
      石墨资源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主因是多年的无序开采。在黑龙江鸡西市,开采与供应的矛盾尤为突出。尽管石墨价格一直在下滑,但2013年鸡西市的石墨开采量仍然逆势同比增加34.3%,而2012年的增幅只有0.4%。
      早在2007年,鸡西政府便想整合石墨矿产资源。在2009~2010年,企业原有石墨采矿权到期后,鸡西市停止了办理新的采矿权,试图将原有企业捆绑在一起,入驻到规划的石墨园区里发展深加工产品,同时改变采矿权分散的状况。
      记者在麻山区鸡西石墨产业园看到,这个2011年即开始规划建设、总投资6亿元、一期规划面积2.3公里的产业园区,目前只有两家工厂完成了修建。园区内仍有大片的土地还未动工。
      在麻山生活多年的“摩的”师傅指着一处正在修建的厂房告诉记者,“去年冬天这里厂房的框架就立了起来,但是之后就停了,直到现在才又开始动工。”
      “一些企业因为自身利益受损,并不愿意将矿权整理合并。因此矿权的问题就一直搁置了下来,产业园区也没能顺利推进。”鸡西市石墨产业协会会长韩玉凤告诉记者。
      矿权办理滞后并未能阻止石墨企业继续开采。记者了解到,麻山区部分企业没有石墨采矿权,但这些年却一直在进行石墨矿的开采与生产。
      “这些企业一直都在 ‘打游击’”,在麻山区生活多年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原来这边也经常来人检查,每次来了企业就停工,等检查的人一走马上又开工。2013年以来查得严了,但是有些还是偷偷干。”
      记者查阅近几年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悉,第二产业一直是鸡西市的支柱产业,2013年之前,鸡西市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但2013年煤炭市场突然急剧下滑,导致鸡西市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4%,地方财政收入下降18.3%。
      无矿权生产的情况并不只存在于鸡西。黑龙江省石墨行业协会提供给《每日经济新闻》的一份报告显示,国内石墨产品经过2010年、2011年的开采热潮之后,晋冀鲁豫等产区的产能也是快速、无序增长,低端产品以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使得石墨产品被廉价出售。
      行业集中度低
      萝北县云山矿产资源工业园区(以下简称云山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谢东伟指出,“近几年国内石墨初级产品一直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现在中间商囤积的货物比生产商还要多,这也使得初级产品石墨粉的价格近两年来不断下跌。”
      袁国辉认为,“由于各地监管不严格,使得石墨资源的开采有很大的随意性。2011年之前石墨产品价格曾经持续上涨,很多小厂家看到利润之后积极进入,导致现在石墨产业很分散。行业集中度低,企业发展深加工的机会就更少。”
      袁国辉同时表示,天然石墨深加工产品少也受下游需求制约。“前几年钢铁行情好的时候,对石墨初级产品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市场上产量最多的是天然石墨的粗加工产品。相对而言,市场对于石墨深加工产品需求较少。”
      陈育群告诉记者,目前黑龙江天然石墨初级产品石墨粉的价格在每吨3000元左右,而一些省份低质量的产品出厂价甚至低于千元。他表示,“一些省份的石墨开采企业不仅没有采矿权,也没有高标准厂房与环保设备的投入,生产成本非常低,因此售价也非常低廉,严重扰乱了市场。”
      黑龙江省石墨行业协会提供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一份报告显示,“河南地区因矿石品位较低,生产企业管理粗放,产品档次不高,导致产品价格低迷,生产业未能正常进行,销售产品多以库存为主”。
      “发展深加工,首先在技术研发上就需要大量的投资”,袁国辉指出,“石墨粉价位最高的时候将近7000元/吨,而一些监管不严的地区,成本可能不到2000元/吨。有这么高的利润率,你很难让小企业去发展深加工产品,更别说靠他们来推进整个行业发展了。”
      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区拥有亚洲最大的石墨矿产资源,已探明的地质总储量达6.36亿吨,矿物量6000多万吨。云山工业园内现有生产及在建企业十余家,是国内石墨产品最主要的产区之一。萝北县政府网站显示,早在2010年的规划中,云山工业园便规划了7条生产线用于深加工制品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云山工业园走访发现,目前园区里运行的大部分企业仍是进行初步选矿及石墨初级产品生产。园区内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甚至对记者称,“深加工都是对外宣传用的。”
      袁国辉也向记者证实,目前黑龙江省内能做深加工产品的企业屈指可数。
      萝北富达石墨有限公司是园区内数不多的可以进行石墨高纯度精粉加工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一直没有矿石进行生产。如果要购买深加工的高纯石墨粉,最快也要在两个月以后。”
      园区内还有一些企业,由于过不了省内的环保关,不能进行石墨粉的提纯与深加工。
      “当前的两种提纯技术,一种耗电量大,另一种如果处理不好废液,容易造成污染,所以被省里禁止”,陈育群告诉记者,“很多初级产品都被拿到监管不太严格的其他地区去进行提纯与深加工。”
      黑龙江“一刀切”式的保护,在陈育群看来值得商榷。“石墨深加工产品的市场是需要时间来培育的,如果生产及污染处理能够符合规范,应该允许生产,而不是‘一刀切’。不能因为废料处理不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就完全禁止,否则深加工产业可能一直都发展不起来”。
      矿权分配不应“一刀切”
      深加工企业无矿可用,部分粗加工企业却盗采矿石,资源配置不合理已严重影响到了整个石墨产业的健康发展。
      奥宇石墨集团总经理王庆海告诉记者,集团在萝北的工业园区中投资超过3亿元做石墨深加工产品,但是由于现在没有矿石,企业迟迟不能开工。与此同时,集团在鸡西的企业今年也面临无矿可采的境地,仅靠去年的存货进行生产。
      “石墨的深加工产品与市场发展,都需要时间来培育,最少也得三年。原来技术不成熟,没人做深加工;现在开始做了,却突然没有资源了。”王庆海对此感到担忧。
      袁国辉认为,当前的石墨市场比较无序,需要有一个整合的过程。石墨资源需要更加市场化的配置,以促进产业发展。
      陈育群在接受 《每日经济就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石墨资源配置是当务之急,而非‘一刀切’限制矿石分配。首先应该从采矿环节进行控制,将采矿权整合起来;其次,在矿源的分配上也应该更加合理,让深加工的企业有矿可用,而产能本已过剩的初级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应受到合理的限制。”
      韩玉凤则建议,“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要进行限制,矿权应该更多地分给深加工企业。”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荣华认为,“小企业只看短期的利润,行业要往高技术发展,前提是行业集中度增加。资源只有更加市场化地配置,行业的发展才能走上正轨。”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4-8-6 12: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墨矿开采无序难根治 多因素制约产业升级
    每经记者 师烨东发自黑龙江萝北、鸡西
      在石墨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的同时,2013年鸡西石墨产量却大幅上升。当地有官员得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想要了解鸡西石墨产业发展情况时,婉拒了记者采访后诉苦道,“饭都吃不上了,哪里还顾得上洗脸?”
      面对石墨的长期无序开采且难以根治的状况,黑龙江当地政府对石墨开采采取了“一刀切”的政策。尽管这一政策保护了石墨资源,但一些石墨深加工企业却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如何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难题。
      “石墨枯竭说”过于夸张/
      “20年后中国将无天然石墨可采”的说法,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显得“过于夸张”。
      黑龙江省石墨产业协会秘书长陈育群就明确表示,天然石墨在20年内被采完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20年的时间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袁国辉为记者讲解道,“国内天然石墨的很多数据都不准确。石墨资源将要枯竭那篇文章里提到,国内天然石墨已探明矿物储量约5500万吨,目前国内每年的选矿后得到的矿物量约为70万吨,简单相除得到的结果也有将近80年。”
      他进一步表示,“石墨与稀土不同的是,即便天然石墨资源枯竭了,石墨仍然可以通过人工制造出来。”
      陈育群认为,“目前天然石墨矿的储量数据,探明的只是石墨矿藏的部分储量。而且由于今年黑龙江省对天然石墨开采加以限制,石墨开采量也大幅减少。因此不需要担忧国内的石墨资源短期内会枯竭。”
      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昱杰告诉记者,作为国内天然石墨最主要的矿区之一,鸡西市近些年一直没有进行完整的地质勘探,储量数据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据记者了解,当地目前使用的储量数据仍然是30年前勘测获得的数据。
      陈育群认为,如果对天然石墨矿进行比较完整的勘测,得到的储量数据比现在掌握的数据“肯定会多”。
      国泰君安一份关于石墨资源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石墨矿储量丰富,无供应瓶颈。根据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数据,全球石墨储量13000万吨,年开采矿物量119万吨,储采比达100年以上。丰富的储量保证了石墨下游应用时不会受到原料不足的制约。
      陈育群认为,天然石墨虽然重要,但并不稀缺,“引起社会关注也是好的。很多天然石墨矿区在经历多年的无序开采之后,当前的确应该加大保护力度,更加合理地引导石墨行业的发展。”
      石墨价跌开采量反剧增/
      石墨资源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主因是多年的无序开采。在黑龙江鸡西市,开采与供应的矛盾尤为突出。尽管石墨价格一直在下滑,但2013年鸡西市的石墨开采量仍然逆势同比增加34.3%,而2012年的增幅只有0.4%。
      早在2007年,鸡西政府便想整合石墨矿产资源。在2009~2010年,企业原有石墨采矿权到期后,鸡西市停止了办理新的采矿权,试图将原有企业捆绑在一起,入驻到规划的石墨园区里发展深加工产品,同时改变采矿权分散的状况。
      记者在麻山区鸡西石墨产业园看到,这个2011年即开始规划建设、总投资6亿元、一期规划面积2.3公里的产业园区,目前只有两家工厂完成了修建。园区内仍有大片的土地还未动工。
      在麻山生活多年的“摩的”师傅指着一处正在修建的厂房告诉记者,“去年冬天这里厂房的框架就立了起来,但是之后就停了,直到现在才又开始动工。”
      “一些企业因为自身利益受损,并不愿意将矿权整理合并。因此矿权的问题就一直搁置了下来,产业园区也没能顺利推进。”鸡西市石墨产业协会会长韩玉凤告诉记者。
      矿权办理滞后并未能阻止石墨企业继续开采。记者了解到,麻山区部分企业没有石墨采矿权,但这些年却一直在进行石墨矿的开采与生产。
      “这些企业一直都在 ‘打游击’”,在麻山区生活多年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原来这边也经常来人检查,每次来了企业就停工,等检查的人一走马上又开工。2013年以来查得严了,但是有些还是偷偷干。”
      记者查阅近几年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获悉,第二产业一直是鸡西市的支柱产业,2013年之前,鸡西市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但2013年煤炭市场突然急剧下滑,导致鸡西市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4%,地方财政收入下降18.3%。
      无矿权生产的情况并不只存在于鸡西。黑龙江省石墨行业协会提供给《每日经济新闻》的一份报告显示,国内石墨产品经过2010年、2011年的开采热潮之后,晋冀鲁豫等产区的产能也是快速、无序增长,低端产品以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使得石墨产品被廉价出售。
      行业集中度低/
      萝北县云山矿产资源工业园区(以下简称云山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谢东伟指出,“近几年国内石墨初级产品一直都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现在中间商囤积的货物比生产商还要多,这也使得初级产品石墨粉的价格近两年来不断下跌。”
      袁国辉认为,“由于各地监管不严格,使得石墨资源的开采有很大的随意性。2011年之前石墨产品价格曾经持续上涨,很多小厂家看到利润之后积极进入,导致现在石墨产业很分散。行业集中度低,企业发展深加工的机会就更少。”
      袁国辉同时表示,天然石墨深加工产品少也受下游需求制约。“前几年钢铁行情好的时候,对石墨初级产品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市场上产量最多的是天然石墨的粗加工产品。相对而言,市场对于石墨深加工产品需求较少。”
      陈育群告诉记者,目前黑龙江天然石墨初级产品石墨粉的价格在每吨3000元左右,而一些省份低质量的产品出厂价甚至低于千元。他表示,“一些省份的石墨开采企业不仅没有采矿权,也没有高标准厂房与环保设备的投入,生产成本非常低,因此售价也非常低廉,严重扰乱了市场。”
      黑龙江省石墨行业协会提供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一份报告显示,“河南地区因矿石品位较低,生产企业管理粗放,产品档次不高,导致产品价格低迷,生产业未能正常进行,销售产品多以库存为主”。
      “发展深加工,首先在技术研发上就需要大量的投资”,袁国辉指出,“石墨粉价位最高的时候将近7000元/吨,而一些监管不严的地区,成本可能不到2000元/吨。有这么高的利润率,你很难让小企业去发展深加工产品,更别说靠他们来推进整个行业发展了。”
      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区拥有亚洲最大的石墨矿产资源,已探明的地质总储量达6.36亿吨,矿物量6000多万吨。云山工业园内现有生产及在建企业十余家,是国内石墨产品最主要的产区之一。萝北县政府网站显示,早在2010年的规划中,云山工业园便规划了7条生产线用于深加工制品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云山工业园走访发现,目前园区里运行的大部分企业仍是进行初步选矿及石墨初级产品生产。园区内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甚至对记者称,“深加工都是对外宣传用的。”
      袁国辉也向记者证实,目前黑龙江省内能做深加工产品的企业屈指可数。
      萝北富达石墨有限公司是园区内数不多的可以进行石墨高纯度精粉加工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一直没有矿石进行生产。如果要购买深加工的高纯石墨粉,最快也要在两个月以后。”
      园区内还有一些企业,由于过不了省内的环保关,不能进行石墨粉的提纯与深加工。
      “当前的两种提纯技术,一种耗电量大,另一种如果处理不好废液,容易造成污染,所以被省里禁止”,陈育群告诉记者,“很多初级产品都被拿到监管不太严格的其他地区去进行提纯与深加工。”
      黑龙江“一刀切”式的保护,在陈育群看来值得商榷。“石墨深加工产品的市场是需要时间来培育的,如果生产及污染处理能够符合规范,应该允许生产,而不是‘一刀切’。不能因为废料处理不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就完全禁止,否则深加工产业可能一直都发展不起来”。
      矿权分配不应“一刀切”
      深加工企业无矿可用,部分粗加工企业却盗采矿石,资源配置不合理已严重影响到了整个石墨产业的健康发展。
      奥宇石墨集团总经理王庆海告诉记者,集团在萝北的工业园区中投资超过3亿元做石墨深加工产品,但是由于现在没有矿石,企业迟迟不能开工。与此同时,集团在鸡西的企业今年也面临无矿可采的境地,仅靠去年的存货进行生产。
      “石墨的深加工产品与市场发展,都需要时间来培育,最少也得三年。原来技术不成熟,没人做深加工;现在开始做了,却突然没有资源了。”王庆海对此感到担忧。
      袁国辉认为,当前的石墨市场比较无序,需要有一个整合的过程。石墨资源需要更加市场化的配置,以促进产业发展。
      陈育群在接受 《每日经济就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石墨资源配置是当务之急,而非‘一刀切’限制矿石分配。首先应该从采矿环节进行控制,将采矿权整合起来;其次,在矿源的分配上也应该更加合理,让深加工的企业有矿可用,而产能本已过剩的初级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应受到合理的限制。”
      韩玉凤则建议,“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要进行限制,矿权应该更多地分给深加工企业。”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荣华认为,“小企业只看短期的利润,行业要往高技术发展,前提是行业集中度增加。资源只有更加市场化地配置,行业的发展才能走上正轨。”


    (责任编辑:杨明)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4-8-6 12: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墨进出口差价最高达百倍:3000元卖出 几十万买回每经记者 师烨东 发自黑龙江

      天然石墨行业无序的开采与发展,使其粗加工产品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不少资金并不充裕的小企业,通过大量出口初级产品以缓解经营压力。多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天然石墨产品的最大出口国,在石墨深加工产品技术上领先的发达国家,则对天然石墨实行 “以购代采”的战略,并且进行技术封锁。

      不可再生的天然石墨资源,以初级产品出口的方式持续流失。国内企业需要的石墨尖端产品,只能再以出口石墨上百倍的价格进口。

      业内人士表示,天然石墨作为一种前景很好的不可再生资源,应该适当限制其初级产品的出口,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扶持高端产品的发展上,“不能让石墨走稀土的老路”。

      出口量遥居世界第一

      据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2013年探明的全球天然石墨储量约1.3亿吨,储量前三位的国家为巴西、中国和印度,其中中国储量约为55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42%。2013年全球天然石墨产量为119万吨,其中中国生产81万吨,占全球产量的68%,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生产的天然石墨产品中,绝大部分是最初级的加工产品。这些初级加工产品,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产能过剩又压制了价格。2011年之前,天然石墨产量最大的初级产品鳞片石墨粉的价格逐年递升,一直到2011年时达到6700元/吨。随后其价格又开始连续下跌,截至当前,石墨精粉的价格较高位时已跌去超过50%。

      由于天然石墨行业内格局分散,以小企业居多,不少企业选择出口以减轻资金压力。

      多年来,我国一直是出口石墨初级产品最多的国家,每年出口总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0%左右。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1~2013年,国内“天然石墨”出口数量分别为44万吨、25万吨、25万吨。有专家告诉记者,海关统计的“天然石墨”主要是石墨精粉,其中纯度较低的一些产品出口时价格甚至不足3000元/吨。

      另有数据显示,2010年时,中国对外出口的石墨产品超过58万吨,而出口石墨产品第二多的印度总出口量还不足10万吨。

      进出口产品差价最高达百倍

      在我国大量出口石墨初级产品的同时,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却早早把石墨列为了战略资源,严格控制开采。

      进口中国石墨最多的国家,也是石墨深加工产品的主要供应者。由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对石墨深加工的技术进行封锁,一直无法实现技术突破的国内企业几乎没有生产顶尖石墨产品的能力。黑龙江省石墨产业协会秘书长陈育群表示,“国外的石墨专家,如果要到中国旅游或者出差,需要经历层层审批。”

      由于国内企业产品缺位,石墨尖端产品的需求只能通过高价进口得以满足。初级产品低价出口,高端产品高价进口,中国石墨产业的损失难以估量。

      “主要出口的鳞片石墨精粉,价格最低还不到3000元/吨;进口的一些负极材料,可以达到10万~20万元/吨;而一些氟化石墨产品,能达到30万~50万元/吨。”奥宇石墨集团总经理王庆海介绍道。

      值得注意的是,石墨初级产品加工成高端产品后,不可避免会形成原材料的损失。以国外天然石墨粉做成的负极材料为例,国内石墨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袁国辉介绍,这类产品的损失比例在80%左右,即1公斤天然石墨可以做成0.8公斤负极材料。不过,即便考虑20%的原材料损失率,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价差空间仍十分惊人。

      鸡西一位石墨企业的负责人还表示,其早年也曾与国内某所顶尖院校合作,投资石墨深加工产品的技术研发。然而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却不合格,企业因此赔了上百万。且在深加工产品上投入的企业很难获取国家补贴,随后公司就没有再进行相应的投资,而是主要做石墨的开采与初级产品加工。“毕竟这样风险低。”该负责人认为。

      初级产品出口应被合理限制

      “实际上,黑龙江也想限制出口”,陈育群向记者透露了黑龙江当下的尴尬处境,“但是如果现在立即大幅限制产品出口,很多企业的生存就难以保证。黑龙江石墨企业的生产成本本来就是全国最高的,如果再不能出口产品,那么对于黑龙江的石墨行业打击太大”。

      对于石墨产品的出口,国内石墨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袁国辉认为,在管控上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石墨毕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能等到石墨资源流失殆尽才去考虑限制,现在应该适当的控制初级产品的出口”。

      鸡西市石墨行业协会会长韩玉凤同样认为,对石墨初级产品的出口应该作出相应的限制,一些天然石墨产品诸如球形石墨的出口补贴应该取消。

      “球形石墨之前还算得上是深加工产品,现在技术发展得很快。球形石墨已经只能算是粗加工产品中相对高端一点的产品了。”韩玉凤表示。

      在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荣华看来,完全限制石墨初级产品的出口并不现实。“应该合理地引导,让有能力发展深加工的大企业更好地发展。如果国内有技术发展更高利润的顶尖深加工产品了,自然不会愿意出口初级产品。市场化的引导是比较好的解决方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表示,对于石墨产品的生产、出口等问题,国内可以借鉴对稀土的操控方式,将资源整合起来。“不能等到没有资源了,才去整合。政府现在需要借鉴管控稀土资源的模式,进行相应的资源整合与技术研发引导,以免让石墨资源重走稀土的老路”。

      (实习生张猛对本文亦有贡献)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4-8-6 1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观察:不让石墨走稀土老路
    每经记者 师烨东 发自北京
      不可再生、私挖滥采、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廉价出口、外国储备、世界产量第一、出口第一……这些当初描述稀土资源流失的词汇,如今可以一字不差地套用在天然石墨上。
      中国并非世界上唯一拥有稀土的国家,却在过去几十年担当了世界稀土主要供应者的角色,付出了破坏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天然石墨现在走着同样的老路。
      天然石墨产品的含金量与稀有程度或许还难以比肩稀土。但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已经对天然石墨以购代采多年的情况下,如果仍然不利用资源的优势去发展技术,而是等到技术发展带动高端产品需求时,才去重视原始资源,类似于稀土般亡羊补牢的做法,恐怕为时已晚。
      早在2012年便已发布的《石墨行业准入条件》,曾经被业界认为是“及时雨”,期许可以规范这个产业。然而在我们的采访中,现在仍能听到对私挖滥采以及没有矿源的抱怨。文件是有了,但在规划与地方政府短期GDP出现冲突时,如何执行成了最大的难题。
      石墨的产业发展不只需要文件,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更需要大量技术研发资金,需要培育市场的时间。
      然而,研发上的投入比起资本市场的炒作资金,显得有点寒酸。资本的躁动,可以通过一些捕风捉影的信息瞬间掀起数十亿的财富再分配,却没有多少资金有耐心进入这个行业推动其发展。或许在概念热潮退去之后,人们才能发现,如果资金没有投入技术与行业的发展,而是在资源上大量输出或是没有根据的短期炒作,那么石墨资源,走的还是稀土资源的老路。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天然石墨需要保护。比保护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更加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与更加合理的管控。
      用非市场化的手段限制石墨的开采与出口,并非最合适的方法,但如果地方政府的默许行为阻碍着市场化的进程,那么稀土现有的管控模式经验,或许又是最好但也是最无奈的方法。


    (责任编辑:杨明)


    该用户从未签到

    cspc 发表于 2014-8-7 08: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国家不知道?这玩意买了存起来是很容易的,如果真的像说的这样,我们的社保基金完全可以发大财,我看是别有用心的文章。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