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351|回复: 2
收起左侧

食品安全举报最高可奖30万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12-4-18 12: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意社4月18日讯    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获悉,省食品安全委员会13家有关成员单位联合制定的《山东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适用于对山东省境内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食品进出口等环节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报。举报奖励专项资金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保障。有关部门将公布举报电话,依据职责分工负责举报受理。
  农业行政、海洋与渔业、畜牧兽医部门受理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违法行为举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受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违法行为举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食品流通环节违法行为举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受理餐饮服务环节违法行为举报;商务部门受理生猪屠宰环节违法行为举报;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受理食品进出口环节违法行为举报;公安部门受理涉嫌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举报。
  举报受理实行“首问负责制”。对不属于本部门监管职责范围的,应及时移交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调查处理。对举报内容涉及多个监管领域,首次接到举报的有关部门,应及时将举报受理材料转交同级政府食品安全办,由食品安全办确定主要受理部门及配合部门。按照归属地管理原则,举报内容应当由下级有关部门查处的,应当及时移交下级部门调查处理;应当由上级部门查处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按规定移送。
  奖励举报范围包括: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使用非食用物质和原料生产食品,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或者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的;收购、加工、销售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肉类及其制品,或者向畜禽及畜禽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加工销售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肉类,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肉类制品的;生产、经营变质、过期、混有异物、掺假掺杂伪劣食品的;仿冒他人注册商标生产经营食品、伪造食品产地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食品生产许可标志或者其他产品标志生产经营食品的;违法生产加工、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或者违反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涉及食用农产品、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被举报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有关部门将按照违法案件涉案货值金额的一定比例奖励举报人。举报奖励设四个等级,最高可按涉案货值金额的8%-10%奖励举报人。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或者其他涉及人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进行举报,并积极协助调查处理的,给予1000元至1万元的奖励。对于举报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地下“黑窝点”、“黑作坊”,以及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或者食品行业内部的举报人员,应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一个奖励等级。每次举报奖励最高金额一般不超过30万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12-4-18 12: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添加剂最需要“添加”责任

生意社4月18日讯 
  近日,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函,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柑橘黄、黑加仑红等不少着色剂便位列其中。权威食品安全专家表示,目前市场上鲜艳食品的色彩都是着色剂所致,长期低量吃含有着色剂的食品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今后食品的颜色可能变得单调起来。

  对食品添加剂的功过评判,有了微妙的变化。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增白剂”寿终,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一次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再次向“着色剂”开刀。也许,食品添加剂将告别“好色时代”,回归本色。这种“色变”将会带来什么?

  现如今,谈食品添加剂色变。“牛肉膏”,让“猪八戒”变成“牛魔王”;大米防腐剂,让“生米煮成熟饭”……更可怕的是,“一天之内胃里装了七八十种添加剂”“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难道人的胃成了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器”?让胃“免于化学品的煎熬”,这应该是人最基本权利之一。

  食品添加剂是把“双刃剑”,在带来食品色香味俱全的同时,经常伤及食品安全,危及公众的身体。由于监管体制的不健全,还由于社会道德体系的不健全,很多生产者主客观上都不能科学、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以至于人为添加“有害物质”,结果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再有就是把添加剂“张冠李戴”,沦为造假制假的“原材料”,沦为商家牟利的“印钞机”。

  食品添加剂最需要“添加”责任——监管责任、企业责任、社会责任等,更有对人类健康必须承担的“大责任”。当务之急要建立起食品添加剂“严进宽出”的机制,不妨将无法检测的六成食品添加剂暂时“停用”,等到“有法检测”时才允许其添加。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办法。在没有更好的聪明办法之前,对人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胃负责,有必要暂时“废食(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色变哲理”。食品颜色因添加剂而“色变”,变得更有卖相,变得更有诱惑力;食品安全也因添加剂而“添加”风险,“添加”危害,这才导致谈添加剂色变,进而,形成连锁反应,一谈到食品安全也引起“色变”。食品颜色是满足视觉效果,食品质量是对人体健康负责,本末不能倒置。期待着食品添加剂的量变,能够引发食品安全的质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12-4-18 12: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香精勾兑饮品乱象 5元奶茶仅1元原料勾兑成

生意社4月18日讯 

  一到夏天,各类饮品就成为了人们的最爱,不过你想过没,你喝的饮品有可能是用香精勾兑而成的。据了解,香精的使用在饮品业内可谓是公开的秘密。

  记者实地探访贵阳香精市场,并进行对比试验发现,用各种香精勾兑的饮品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但是成本却低了很多。一杯用奶茶粉加水调制而成的奶茶,成本还不到1元钱,而市面上此类奶茶的售价一般在5-12元,同样用水果精调制而成的水果汁,根据消费环境不同则从十几元到数十元不等。

  添加剂商家:

  一桶奶精能勾兑一吨奶茶

  昨天,记者来到贵阳市体育路建材市场附近,这里很多商家都在卖食品添加剂。一家商铺的男店员得知记者“要做奶茶生意”,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奶精来。

  “带奶香味的东西都可以用奶精提味,奶茶店里面的果汁、奶茶、茶饮等都可以调制出来,只是调制方式不一样,只要掌握好比例就好,切记不能加太多。”

  按照店员传授的调制方法,该店一桶重1千克的鲜奶精,按照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的比例,能够调制出1吨左右的奶茶。

  他补充说,如果往兑过水的牛奶里放一点奶精,气味闻起来比纯牛奶还香,如果再往里面添些奶油粉,那气味就更醇正了。

  当记者要求看看鲜奶精时,他直接将一桶鲜奶香精打开递到记者面前。记者靠近闻了闻,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乍一闻没感觉什么异样,但是如果闻得太久,会有不适感。

  随后他向记者推荐起店里的奶油香精、豆浆香精和咖啡香精等,称这些香精用法用量和奶精差不多,都是直接添加到产品里即可。

  “用这个能节约多少成本?”记者问。“这需要自己把握了,还是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给客人的奶茶如果香精放得太多,容易让人闻出来,基本的调制方法也简单,成本也都很低。”他回答说。

  记者买下一包珍珠奶茶专用果粉和一桶豆浆粉末香精,带回做实验。临走时,该店员还提醒记者:“如果要做其他口味的奶茶,可以去买奶茶粉和各种果粉,调出来就是不同水果口味的奶茶了。”

  在淘宝上,也有很多销售水果香精的网店。一个销售水果香精的李姓店主告诉记者,他店里销售的水果香精基本上是同行最多的,包括甜橙、菠萝、葡萄、荔枝、青苹果、草莓……几乎所有市面上常见的果汁口味,都有对应的香精产品。

  “直接加到水里就行,生水、开水都可以,加进去就有水果的香味,不需要添加任何天然水果成分。”店主说。

  店主告诉记者,水果香精的投入产出比非常高。以水蜜桃香精为例,每1千克水,只需要加0.5或1克不到。也就是说,用1千克水,加1克香精,就能调制出1千克水蜜桃果汁。

  那餐厅或者咖啡店里的鲜榨果汁多少钱?一般1千克一扎的鲜榨果汁,按就餐环境和规格,从十几元到数十元不等。如果真如店主所说那样,餐厅里用香精勾兑果汁,那一扎的成本不到一毛钱!

  奶茶店老板:

  不用香精做不下去

  贵阳市场上所售的奶茶及果汁等产品是否用过这些添加剂?记者就此走访了煤矿村、中华南路、展览馆等地的奶茶店、豆浆店和蛋糕店。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中华南路一家奶茶店,花5元钱买了一杯奶茶,趁客人不多的时候,记者与奶茶店店主攀谈起来,该店主表示,现在开奶茶店大多都通过购买香精调制奶茶,“一杯奶茶才卖5元,除去原料外,店面租金和水电费那么贵,不用这个(香精)根本做不下去”。

  在附近另一家小蛋糕点,记者点了一杯热豆浆,工作人员直接从柜台后面一包打开的豆浆粉口袋中,取出一小包放在杯子里,直接到饮水机处接水。

  “请问你要温热还是高温?”店员问。“温热就好,哟,你们这个直接兑水就可以啊?”记者问。

  “现在很多豆浆都是这样冲兑的,新鲜的豆浆成本太高,我们这个算是质量上乘的豆浆粉,价格所以相对贵点,有时候为了客人的口感我们还会选择用超市买的那种专用豆奶粉。”店员告诉记者,这杯卖价8元的豆浆,如果是一般店面或者摊点上的,可能只要两三元钱,不过那种豆浆粉冲兑的豆浆稍显粗糙,好多人都喝不惯。

  记者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一杯水加奶茶粉和调味精勾兑出的奶茶,成本不到1元钱,而目前贵阳市面上奶茶的价格区间为5-12元。

  一名在展览馆附近农贸市场卖豆浆的店主告诉记者,为保证第二天能供应鲜豆浆,自己每天晚上要买豆子回家煮。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杯豆浆卖3元钱,除去成本大概有1.5元左右的利润,如果添加了豆浆精,一杯鲜豆浆成了三杯,利润也增大了三倍。

  提醒

  长期食用带香精食品会致食欲不振

  此前,有媒体发文称:“食用香精已成为我国食品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文章称,不少人工合成的食用香精,正在发挥着有目共睹的积极作用,文章援引专家说法称,只要具有国家标准并严格按该标准生产的食用香精,完全可等同于其对应的天然产品,消费者大可不必闻之色变。

  那么,这些添加了香精的奶茶和豆浆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香精都属于食品添加剂,如果一次性摄入过多就会引起身体不适,如头晕、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如果长期食用带添加剂的食品会导致食欲不振。

  实验

  勾兑饮品几乎能以假乱真

  豆浆精、水果香精、鲜奶精真的那么神奇,勾兑后能以假乱真?记者为此购买了黄豆和速溶奶茶粉、鲜橙和橙汁粉进行试验对比。

  鲜豆浆

  原料:250克干黄豆、水

  将250克干黄豆洗干净放于锅中煮,待黄豆膨胀至和新鲜黄豆一般大小后取出,再放入豆浆机里加入相应的水一起搅,水与黄豆的比例一般为1:3,启动搅拌机搅拌约30秒钟,把豆渣去掉,鲜豆浆就做好了。

  勾兑豆浆

  原料:鲜豆浆、水、豆浆精

  取少量鲜豆浆倒入杯子中,倒入开水,鲜豆浆和开水比例为4:6,再加入少许豆浆精,一杯散发着浓郁香味的豆浆就出来了。

  比较:外观无差别,勾兑口味比原味香

  将纯豆浆和用豆浆精勾兑的豆浆放在一起,仅目测很难分辨差别,现磨制的鲜豆浆口感一般而且有股豆腥味,带有沉淀物。勾兑的豆浆则有一股浓郁的豆香味,而且没有豆腥味,也没有沉淀物。

  鲜橙汁

  原料:新鲜橙子、水

  将新鲜橙子剥皮清洗后,再放入少许水,水与橙子的比例大概在1:7,放在榨汁机里面搅拌30秒钟左右,稍微过滤沉淀物后,一杯原汁原味的鲜橙汁就成形了。

  勾兑橙汁

  原料:橙汁粉、水、香精

  用橙汁粉制作就较为简单,直接往装有橙汁粉的杯子中倒水,再加入少许鲜奶香精,一杯浓香四溢的橙汁便泡制而成。

  比较:外观细微差别,勾兑口味比原味香

  将盛有自制橙汁和用橙汁粉、水、香精泡制的橙汁杯子放在一起,颜色只有细微差别(与制作比例有关),品尝发现,自制橙汁口感一般,并有些许沉淀物。勾兑出的橙汁则香气扑鼻,口感醇正。

  利润对比

  原味 6元 VS 勾兑 24元

  记者算了一笔账:实验用黄豆250克市场价大约3元,可以磨3杯鲜豆浆,平均一杯成本一元钱,如果按照市场价卖出,3杯可卖9元钱,大致有6元的利润,抛开人工成本与机器磨损等不算。

  记者取出一杯鲜豆浆,经过兑水、添加豆浆精等工序可以兑出3杯豆浆,将3杯鲜豆浆均做加工,瞬间就变成9杯。如以市场价卖出可得27元,净赚24元。这样一来无形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自然会让不少商家纷纷效仿,几乎成行业通行规则。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