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帖子
查看: 526|回复: 0
收起左侧

郭之纯:给知识分子的成功标价是一种挑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11-4-7 11: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04月07日 08:01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郭之纯
    字号:T|T2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email=]转发[/email]

    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对知识的效用和知识分子的尊严都有着“很文化”的标准。董藩教授对“穷”知识分子扬扬得意的嘲笑,注定使自己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特约评论员 郭之纯
    清明假期,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所发的一条微博引起无数关注,火爆程度简直令人称奇。他写道:“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言论本自由,求富亦无罪。作为教授的董藩要求自己的学生将来一定要成为富豪,无论是否合乎普遍的价值观以及学生的意愿,都是很私人的问题,旁观者本来不必置喙。但是,其最后的那句总结,即“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却使得一个很私人的问题具备了很强的公共性。鉴于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很有讨论一番的必要。
    这条微博,相当于给所谓的“知识分子的成功”标出了价码:赚够4000万。而且据其逻辑,达不到这一标准的高学历者,非但不成功,还都是“耻辱和失败”的。由此,这条微博不仅庸俗浅薄,而且暴力,因其透出了某些挑衅乃至羞辱的意味——挑衅清高者的尊严,羞辱知识分子的使命。
    为什么要“高学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目的,有的为乐趣,有的为功利。从个人的意义上,无论“功利”与否都很正当,无可厚非。但从整体和社会的意义上,那些不太功利或者说“轻利重义”的知识分子,总是更值得尊重的。一个社会要想健康发展,总需要有些知识分子超脱个人利益,关注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古人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许有些过于高蹈了,但必须要承认,这是知识分子的至高境界。
    这并不是说要现在的知识分子还要追求颜回式的生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现代社会,知识应该充分体现出其价值,知识分子完全有理由过上优裕的生活。然而,知识的价值未必非要值到“4000万”;更重要的是,没有赚到“4000万”的知识分子也不能承受“耻辱和失败”的嘲笑。
    必须看到的是,公然以金钱的标准界定知识分子的成功与否,纵观历史,横看国际,都是不多见的。也许有人这样想,但敢于这样说的却未曾听闻,特别是出名的大学教授。可以说,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对知识的效用和知识分子的尊严都有着“很文化”的标准。所以,董藩对“穷”知识分子扬扬得意的嘲笑,注定使自己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但是,对此事也许又不能只看作一场闹剧,一笑而过。此种言论的出现,或在昭示出知识分子分野的严重程度:有些知识分子,正在利用自己的平台广散谬论,欺瞒公众。比如这位董藩,近年来就不断散布“房地产正在救中国”、“反对房地产复兴等于反人类”等言论,为抬高房价不遗余力地鼓吹,收获了“人民公敌”的评价。
    还有多少董藩一样的专家学者?还有多少道理还在被专家们胡说?这是此次董藩“微博门”给人们的警示。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