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3月9日,《华尔街日报》刊登题为《当今能源危机多系人为制造》的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 在这个政局不稳的时代,利比亚的持续动荡加大了外界对全球能源供应可靠性的担忧。200美元每桶的油价是否无法避免?热衷炒作高油价者曾大力强调的末日危机是否已经开始?我对此的简短回答是一个清晰的“不”字。
但问题仍悬而未决:原油价格未来的走势如何?此问题迫使了当前、以及未来油价中的“焦虑”成分升值。鉴于利比亚动荡和其外溢效应,这笔“焦虑”导致的额外费用可能在10美元到30美元之间。
不过好消息是从长远来看这笔额外费用是无法持久的,油价最终会降下来。全球估计有日均300万桶到500万桶的过剩产能,考虑到工业市场和电业设施的能源需求从石油向天然气转移,这个数字可能更多。以能源的当量单位原则计算,在美国,天然气对石油有超过3:1的价格优势。市场基本面表明,200美元/每桶的原油是不太可能的。
在全球原油生产的背景下,利比亚冲突事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干扰(不足全球产量的2%,约日均8500万桶)。即使动荡旷日持久的拖延下去,也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原油供应会持续不足。2003年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伊拉克产油量下降30%,但随后其迅速反弹到了战前的日均200万桶水平。现今,伊拉克产量达到日均260万桶,还计划在今后十年内将其提升至远高于当前的水平。
美国的总能源需求估计为日均4500万至5000万桶油当量,其中85%由化石燃料组成。进口能源(主要是原油)占美国能源需要的20%。这一水平的进口对美国国际收支平衡是个巨大的负担。
人们较少认识到的是美国能源利用的整体低效率。据2007年美国国家石油委员会(National Petroleum Council)受能源部要求的研究,总产能中有约61%损失于隔离不善,高耗能车辆和未达标准的发电厂。地层储量桶数中平均每3桶只有1桶得到了利用,这意味着石油转化成可利用形态的整体效率只有13%。提高能源效率应作为当务之急,不仅是表层使用效率,而且包括能源提取过程的效率。
技术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能源领域同样如此。近年来美国原油生产业复兴(日均产量550万桶并保持上升趋势),另外,在过去20年中常规天然气产量翻了6倍(2010年日均产量约320亿标准立方英尺)。两者都可归因于近期技术创新,例如可深达地下数千英尺的高精细钻井。
地球天生具有充足的天然气和石油来源,包括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有估计认为全球非常规气体储量为33000万亿立方英尺,或5倍于2009年的探明储量。而石油储量的远景也不会比之黯淡多少。以目前全球消耗速度,我们有充足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足以使用到下个世纪。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能源时代,这个时代与过去相比,竞争性、多样化、高技术化都大大加强。全球消费者是上帝。美国,或全球的能源前景并非受制于能源供应(不管是矿物燃料或者其他),而是能生产、消耗方面的效率改进。这需要真正的领导力,以及对目标、花费和优先处理权的清晰阐述。含混不清的态度无益于子孙后代利益。美国没有能源问题,只有能源战略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