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795|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国智慧,上海制造——上海普罗生产出世界最大多晶硅铸锭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freeman 发表于 2011-3-9 08: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2月22日,走进第五届SNEC国际光伏技术展览会,一进门,就看见迎面矗立着一个高大的展馆,雄伟的构架,协调的色调,“上海普罗”四个大字,凸显在前台的文字墙上,十分惹人注目。
普罗铸锭炉展台访者云集
        更令人瞩目的是,横幅上的“中国智慧、上海制造”的字样。走近展馆,就看见两座高大的迷彩色的炉体,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神秘的光芒。这是由我国民营企业上海普罗新能源有限公司自行研制、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世界上单炉产量最大的多晶硅铸锭炉,RDS4.6型铸锭炉。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多晶硅的需求量几乎每年成倍增长,多晶硅炉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以前,多晶硅铸锭炉国际市场基本上被美国GT和德国的ALD公司垄断,从2010年开始,国内多家公司开始生产多晶硅铸锭炉,但单炉产量均在450公斤左右,年产量在50吨上下。个别厂家进行了大炉型的设计,市面上能够见到的,也仅在660公斤。
        而本次上海普罗推出的RDS4.6 铸锭炉,单炉产量竟然达到1800公斤,而且是采用一炉四锭的方式,每个硅锭仍然是450公斤,这样,用户的硅锭开方、研磨、硅锭存取和输送设备都无需变动,坩埚也可以直接沿用现有坩埚,大大节省了用户的费用。
        比国际主流多晶硅铸锭厂商的设备一下子提高了三倍的产能,而且是一炉四锭这种俨然不同的铸锭方式,普罗公司何以能够以慷慨的气势,实现这样的突破呢? 为此,我们采访了上海普罗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总裁史珺博士。
        史博士告诉我们,普罗从2007年开始进行多晶硅铸锭炉的研制,最先开始的是从单炉250公斤的炉型开始设计的,而后,在2008年研制了单炉产量450公斤的炉型。由于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许多技术都只是雏形,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中,而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当时都在热衷于模仿国外的DSS450型铸锭炉,鲜有独立自主创新敢于大胆超越者。这令史博士感到十分痛心。为了展示实力,也为了更大幅度地降低多晶硅铸锭的成本,普罗决定进行一次跨越式的研发,跳出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的铸锭模式,直接进行一炉四锭、单产达到1800公斤的铸锭炉的研制。
        “一炉四锭方式的好处,是可以让用户在大幅增加产量四倍的同时,可以沿用现有的坩埚、硅锭运送设备和破锭开方设备, 但是,对于炉子的研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史博士告诉我们。
普罗展出的单炉产量1800公斤的铸锭炉,标新立异地漆成了迷彩,迷倒了所有人。
        产业上和科学上任何实质性的突破,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炉体的炉型设计,到热场的设计,到加热体的形状,甚至一个小小的绝缘体,都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普罗的研发也遇到过很多困难。由于设计中所用到的许多技术,都是前人所没有用过的,因此,在结构设计、加工、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上,都需要进行大胆的假设,和小心的求证。为了模拟一炉四锭的加热方式,普罗公司特地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热场仿真软件进行了数千次的热场模拟,试验各种不同的加热体和保温体结构,以及各种加热和底部冷却工艺,同时,也在现有的炉型,用特制的小型坩埚进行了上百次实际的小规模的模拟试验运行。而大炉子研制成功的最后期限,也由原定的2010年3月推迟到了2010年9月,整整推迟了半年时间。
        2010年9月9日,普罗公司的RDS4.6型炉首次装料;2010年9月12日,第一炉开炉。当四个坩埚整整齐齐的硅锭随着炉体的打开缓缓展现在普罗人的眼前的时候,普罗在场的每个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世界上第一个单炉产量1800公斤的炉型就此宣告成功。
        首炉试验开门红后,普罗人又进行了多次试验,并根据试验的结果对炉体的设计进行修正,对能耗、水耗、长晶质量等参数进行进一步优化,并于2010年12月底完成了修正。修正后的炉子,对来自江苏中能、天威英利等多个厂家的各种不同的硅原料分别进行了铸锭试验,铸锭质量和结果都达到了完全满足太阳能电池的A级硅片水平。

左起: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环先生,全国政协常委蒋以任先生,普罗公司总裁史珺博士,世界太阳能之父、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院士马丁格林教授。
        2011年2月22日,RDS4.6型多晶硅铸锭炉在上海SNEC(2011)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上首次向世人亮相。展会第一天,就吸引了众多的光伏名人瞩目。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悄悄来到普罗的展馆,对这台炉子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详细察看了炉子的各项参数,询问了试验情况,并对炉子本体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询问时间长达半个小时之久。在询问过后,他竖起大拇指,兴奋地说,“这是世界光伏市场上第一台这样的炉型。”能够得到马丁格林教授的肯定,普罗人的心里充满了自豪。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环先生在察看了这台炉型后,抑制不住内心地激动,说:“没有想到国内的一个民营企业也能够做出世界第一的铸锭炉,很好,很好!”中国光伏界的功勋元老、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先生看到RDS4.6 铸锭炉,也十分激动。他说:“普罗你们干得不错,这说明中国的光伏界也有世界领先的设备了!”
        2011年2月22日晚,SNEC组委会宣布,上海普罗荣获本次展会太瓦级钻石奖。这是SNEC展会的最高奖项。该奖项是在展商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专家综合考虑“先进性”、“首创性”、“社会性”、“专业性”、“区域性”五大因素,评选出来的。与上海普罗同获此殊荣的还有无锡尚德、天威英利、江西赛维、保利协鑫、河北晶澳、美国杜邦光伏、德国SCHMID(迅得)、上海航天机电等光伏行业巨头。上海普罗能够与这些光伏巨头同获此奖项,代表了业内专家们的认同和期待。

石定环理事长为史珺博士颁奖
        目前,上海普罗正在紧锣密鼓地为铸锭炉的生产和供货而忙碌。这台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硅铸锭炉,将成为世界光伏产业的重要标志,也将成为我国光伏装备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普罗推出世界最大铸锭炉之名人点评:
马丁格林教授(世界太阳能之父、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士、ARC光伏研究中心主任):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出现在市场上的这类多晶硅铸锭炉,并且有着最大的产能。”
“……This is the first casting furnace in the market, yes, with the largest capacity.”

石定环理事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
“…… 咱们生产出了世界上最大的炉子,还是一家民营企业,不简单!”

赵玉文:(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
“ …… 非常不错,这样的创新对中国起来来说太重要了!”

Julien Crisnaire(AMG 营运董事):
“ …… 作为一个机械装备制造商,我们见过很多工厂。但普罗的工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普罗是一个独特的公司,你们不像普通的中国企业,有德国企业的风格。我不是说中国的企业不好,但某些方面普罗甚至比德国企业做得更好。我们更希望与普罗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
“ …… As a equipment manufacturer, we have been to many factories. Propower give me a deep impression. You are a unique company, not like Chinese company, more like a Germany company. I don’t mean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not good, but Propower is doing better, even better than Germany company in some aspects.  We would rather to be a cooperator with you, not a competitor. “
(注:AMG是世界上最大的德国铸锭炉制造商ALD的全资控股股东。 )

Nicolas Sagen ( 加拿大Timminco 总裁)
“非常漂亮的炉子,非常好的展示,非常好的占位!”
“ You have made a nice furnace,

James May ( 美国GSI公司总裁)
“…… 你们做出了非常好的炉子,而且让光伏产业变得很有生机!”

俞文杰(第一财经记者):
“……短短6年时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据了世界市场50%以上份额,一大批欧美光伏组件厂商因中国力量的崛起不得不败下阵来。如今,我国光伏设备厂商正在以同样姿态,实现着赶超国外企业的目标。”
----《光伏设备厂商欲破国际垄断》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2月20日

Maggie Radisonaire ( 美国WAYSON 公司营销代表 )
“...... 通常的中国企业总是模仿和抄袭国外的产品,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中国企业做出了一台大幅超前于欧洲、美国的领先的产品。令人震惊,无法相信。”
“ …… Usually, Chinese companies like to copy or imitate foreign produc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 see a Chinese manufacturer make a machine much ahead of Europe and US. It is really amazing, incredible.”

Dennis Richard( 德国PHOTON 光伏杂志编辑)
“…… 之前,德国企业对于中国光伏企业的崛起并不紧张,因为他们在技术上需要依赖德国企业,更不用说市场。但普罗的这台设备却令德国和美国各大企业倍加关注,因为,这也许意味着,在多年的模仿与跟随后,中国企业有可能独自领跑光伏产业,不再在技术上依赖于欧洲和美国了。”
“ Germany enterprises are not much care about the rising of Chinese PV industry, because Chinese companies are relying on Germany, no matter materials, equipments and market. But this furnace made by Propower arose many attentions and concerns by the main Germany companies. It means that, after years of imitation, Chinese companies may begin to lead the PV industry in the world, without the relying on Europe anymore. “


万跃鹏(赛维LDK首席技术官):
“…… 加大单锭产量是许多公司在多晶硅铸锭炉上努力的方向。但采取一炉多锭的方式也是一种思路,正如史博士的普罗公司所做的。”

Nabih Cherradi 博士(EmpowerSun SAS 顾问,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技术顾问):
“…… 我很喜欢听史博士的讲话,非常有哲理,总是说到最根本的地方。”
  “ I like to listen to the speech of Dr. Shi, it is enlightening, and always touching the fundamentals.”

汉虹公司某技术人员
“当我们还在致力于开发800公斤炉型的时候,你们普罗已经生产出了1800公斤的炉子,……”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