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685|回复: 1
收起左侧

Orkla高层解密蓝星收购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11-2-24 17: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2011-2-1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一项2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成为最近中国资本出海浪潮中的鲜亮一笔。
      中国蓝星集团和挪威Orkla集团年初达成收购协议,将出资20亿美元(125亿挪威克朗),收购后者旗下全球领先硅材料制造企业Elkem公司。蓝星集团80%的股权为中化集团所有。
      这是挪威近年来和中国之间最大的一单收购交易,有望成为中欧企业间的第二大收购交易,仅次于中石化2009年以72亿美元收购瑞士石油公司Addax Petroleum。
      该交易计划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目前已得到了中国发改委的批准,还在等待中国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复。
      截至去年三季度,交易标的资产总额为129.55亿挪威克朗(约合22亿美元)。
      尽管挪威工商界对该交易颇有微词,但是Orkla集团公共关系高级副总裁、Elkem能源部门总裁Johan Christian Hovland仍然向本报记者表示:“我们不仅谈了一个对(right)的价钱,也谈了一个好(good)的价钱。”
      2月10日,Orkla集团公布了其2010年第四季度报告,在出售Elkem资产后重新评估,其集团全年EBIT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39.44亿挪威克朗(约6.76亿美元),比2009年高出30%。
      被收购方的亮点,是Elkem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级硅芯片材料的制造技术。据悉,该技术能在生产过程中节约3/4的能源消耗。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向本报记者表示,蓝星此次收购是一个启发,国内企业应找准时机,对暂时经营困难的世界龙头企业发起收购,推进自身跨越式发展。
      就在该收购案宣布后不久,另一家在中国落户的挪威太阳能企业Metallkraft高层也表示:“将企业卖给中国,不是不能想象的。”
      西班牙IE商学院Francisco J. L pez Lubi n教授告诉记者:“目前,许多有技术价值的公司正在等待新的买主,中国企业应当具有火眼金睛。”
      20亿美元产业“捆绑”收购
      Elkem出售的硅材料产业有相当大的关联性,一起买下是正确的选择。
      据Orkla集团公布的信息,此次和蓝星谈妥的收购标的,包括Elkem公司旗下的硅材料、铸造产品、碳材料和太阳能级硅芯片材料等部门。
      Elkem是硅材料产品的龙头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有14家工厂和若干销售中心,在中国云南和天津等地有分厂。
      蓝星集团以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为主业,公司总资产300多亿元,年销售额300多亿元。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在海外拥有15个工厂,7个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营销网络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
      Hovland表示:“Elkem出售的硅材料产业都有相当大的关联性,一起买下是正确的选择。”
      据悉,这20亿美元的交易中,还包括2010年6月27日Elkem购买的持续到2020年的供电合同,提供每年1.5亿千瓦时的电力能源,能够覆盖Elkem在挪威的一半电力消耗。该合同的账面价值为8亿挪威克朗(合1.37亿美元),Orkla卖出该合同实际收获2.54亿挪威克朗(约合0.44亿美元)
      受挪威法律限制,此次交易不包括Elkem能源部门,即在挪威城市Saudefaldene所拥有的水力发电厂85%的权益份额。在收购完成后,Elkem原先的其他能源供应合同需要重新拟定。
      此次收购完成后,Elkem的总部和研发中心将继续留在挪威,包括其在克里斯蒂安桑(挪威南部城市)的太阳能硅芯片材料工厂。这表明,Elkem的核心管理层和技术团队将继续保持现在的工作状态。
      Hovland说,不方便透露交易双方正式接触并开始谈判的时间。但他表示,“在这桩交易中,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积极的参与者。”
      不过,2009年底,Orkla集团已在年报中要求,将此次收购标的 Elkem硅材料相关部门和其能源部门分列披露。也就是说,Orkla集团应该在2009年就有卖掉这些部门的计划。
      蓝星看中的是先进技术
      Elkem的太阳能硅芯片材料的生产技术世界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蓝星集团买下的Elkem太阳能硅芯片材料部门目前仍处于亏损阶段。
      据财报数据,Elkem太阳能部门在2010年持续亏损,幅度较2009年略减,前9个月EBITA指数为亏损5.25亿挪威克朗,其中第三季度亏损1.44亿挪威克朗,而2009年全年则亏损6.94亿挪威克朗。
      “太阳能部门启动不久,仍在产能提升阶段,这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Hovland解释。
    分析人士认为,蓝星集团选择在此时收购Elkem太阳能级硅芯片材料生产技术,用意深远。
      Elkem的太阳能级硅芯片材料的生产技术世界领先,其在挪威塔姆港的硅熔炉基地,是世界上同类企业中唯一实现余热发电回收的工厂。
      李胜茂认为,太阳能产品亏损与公司经营管理有关,尽管有些先进技术还未大量用于商业化生产,但照其一贯表现来判断,相关技术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不大。
      “蓝星集团同样处在硅产业领域内,Elkem拥有的先进技术价值有多大,蓝星应具有相应的鉴别能力。”他表示。
      除技术外,蓝星获得的还包括Elkem旗下其他基本面更好的硅材料产业链。综合起来,Elkem硅材料相关部门在2010年前9个月的EBITA指数为1.85亿挪威克朗(约0.32亿美元)。
      蓝星方面表示,Elkem将在日后成为其硅产品链的核心业务部门。这透露出其对产业链扩张的战略规划。
      目前蓝星集团以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为主业,其中有机硅单体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三,而Elkem是全球最大的金属硅生产企业,产量占全球10%左右。
      当前,太阳能光伏产业和IT产业总体上对金属硅和多晶硅需求较大。金属硅是多晶硅的生产原料;而多晶硅是发展IT产业的基础原材料,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
      李胜茂分析,蓝星收购Elkem是一种向产业链上游进行扩张的行为,提升有机硅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凭借Elkem在金属硅领域内的先进技术和巨大产能强势介入多晶硅行业,有助于公司将硅产业做大做强。
      而Orkla集团则明确表示,此次交易将帮助集团更好地将业务集中在某些成熟领域,减少对太阳能领域的涉入,从而增加财务流动性。
      Hovland向记者强调:“这是两个财务状况都很不错的企业之间的交易,我们对收购价格很满意。”
      知识产权转移或成核心问题
      很多国家不太愿意把自己的尖端技术拱手卖给中国。
      由于蓝星集团的央企控股背景,此次收购被看成是中国硅产业战略发展的重要举动。中化集团近来频频在海外开展收购。
      “蓝星将成为世界硅产业领域内的垂直一体化供应商,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将得到质的飞跃。这为解决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游晶硅材料生产成本过高,产品质量相对较低等问题都将产生影响。”李胜茂表示。
      Lubin教授预测,根据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今年各类国际并购案的数量会上升,不过单笔并购项目的规模可能呈缩小的趋势,“中国企业现在购买更多的拥有特殊技术的企业,这是非常理性的投资动作”。

      李胜茂认为,国内企业要尽量收购一些和自身业务关联度较大的海外企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收购的价值。
      不过,Lubin强调,在中国资本出海过程中,知识产权是被收购公司所在国政府的一大顾虑:“很多国家不那么愿意把自己的尖端技术拱手卖给中国。”
      挪威工商界对此案的态度就是一例。挪威工会联合会主席Roar Flthe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Elkem一案让他们担忧,并呼吁挪威政府重视技术所有权问题,将高新技术所有权留在国内。他已将此观点撰文发表,并在挪威获得了强烈反响。

    该用户从未签到

    zhxd99 发表于 2011-2-24 22: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规模的扩大是必须的,消化和整合产业链、提高管理水平也很重要,蓝星准备好了么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