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1477|回复: 7
收起左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5-13 19: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北方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锋、汪继强、王子冬、肖成伟、毛立彩、赵淑红、李丽、陈人杰等。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铿离子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标称电压单体3.6 V 和模块n×3.6V(n为蓄电池数量)的铿离子蓄电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900.11 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egvI EC6 0050(482):2003】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GB/T2900.1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能量型蓄电池high energy density battery
        以高能量密度为特点,主要用于高能量输出的蓄电池。
    3.1.2
        功率型蓄 电池high power density battery
        以高功率密度为特点,主要用于瞬间高功率输出、输人的蓄电池。
    3.1.3
        容量恢复能力charge recovery
        蓄电池在一定温度下,储存一定时间后再行充电,其后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之比。
    3.1.4
        充电终止电流end-of-charge current
        在指定恒压充电时,蓄电池终止充电时的电流。
    3.1.5
        爆炸 explosion
        蓄电池外壳破裂,内部有固体物质从蓄电池中冲出,并发出声音。
    3.1.6
        起火fire
        蓄电池壳体中冒火。
    3.1.7
        I3放电能量discharge energy at I3,
        蓄电池在20℃±50C 温度下,以1I3(A)电流放电,达到终止电压时所放出的能量(W-h)。此值可从电压一容量曲线的覆盖面积积分求得,要求至少50个等值时间间隔点,或用积分仪直接求得。

    3.1.8
        扫频循环sweepc ycle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往返扫描一次,例如:1OHZ一55Hz一1OHzo
    3.2 符号
        C3— 3h率额定容量(A-h)。
        I3— 3h 率 放 电电流,其数值等于认C3/3(A)。
    4 分类
        电动汽车用铿离子蓄电池分为方形蓄电池和圆柱形蓄电池。
    5 要求
    5. 1 单体蓄电池
    5.1.1 外观
        蓄电池按6.2.1 检验时,外观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应平整、干燥、无外伤、无污物等,且标志清晰、正确。
    5. 1.2 极性
        蓄电池按6.2.2检验时,端子极性应正确。并应有正负极的清晰标识。
    5.1.3 外形尺寸及质量
        蓄电池外形尺寸、质量应符合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
    5.1.4 20℃放电容量
        蓄电池按6.2.5检验时,其容量不低于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中规定的额定值,同时容量不应高子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中规定的额定值的110%。
    5.1.5 -20℃放电容量
        蓄电池按6.2.6试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70%。
    5.1.6 55℃放电容量
        蓄电池按6.2.7试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5%。
    5. 1.7 20℃倍率放电容量
        对于能量型蓄电池按6.2.8.1试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0%。
        对于功率型蓄电池按6.2.8.2试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80%。
    5.1.8 常温与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蓄电池按6.2.9试验时,其常温及高温荷电保持率应不低于额定值的80%,容量恢复能力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0%。
    5.1.9 储存
        蓄电池按6.2.10试验时,其容量恢复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5%。
    5.1.10 循环寿命
        蓄电池按6.2.11试验时,其循环寿命应不少于500次。
    5.1.11 安全性
        a) 蓄电池按6.2.12.1进行过放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b) 蓄电池按6.2.12.2进行过充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c) 蓄电池按6.2.12.3进行短路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d) 蓄电池按6.2.12.4进行跌落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e) 蓄电池按6.2.12.5进行加热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f) 蓄电池按6.2.12.6进行挤压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B) 蓄电池按6.2.12.7进行针刺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5.2 蓄电池模块
    5.2.1 外观
        蓄电池模块按6.3.1检验时,外观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应平整干燥、无外伤,且排列整齐、连接可靠、标志清晰等。
    5.2.2 极性
        按6.3.2检验时,端子极性应正确。并应有正负极的清晰标识。
    5.2.3 外形尺寸及质量
        按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
    5.2.4 20℃放电容量
        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模块按6.3.4检验时,其容量不低于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中规定的额定值,同时容量不应高于企业提供的额定值的110%。
    5.2.5 简单模拟工况
        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模块按6.3.6试验时承受脉冲数不低于4个。此项目只用作数据积累。根据数据进行蓄电池模块的一致性分析。蓄电池模块的一致性分析方法按附录A进行。
    5.2.6 耐振动性
        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模块按6.3.7试验时,不允许出现放电电流锐变、电压异常、蓄电池壳变形、电解液溢出等现象,并保持连接可靠、结构完好,不允许装机松动。
    5.2.7 安全性
        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
        a) 蓄电模块按6.3.8.1进行过放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b) 蓄池模块按6.3.8.2进行过充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c) 蓄电池模块按6.3.8.3进行短路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d)蓄电池模块按6.3.8.4进行加热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e)蓄电池模块按6.3.8.5进行挤压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f)蓄电池模块按6.3.8.6进行针刺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5-13 19: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温度为15℃-35`C、相对湿度为25%-85%,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的环境中进行。
    6.1.2 测量仪器、仪表准确度
        a) 电压表测量装置:准确度不低于0.5级,其内阻至少为1k/V;
        b) 电流测量装置:准确度不低于0.5级;
        c) 温度测量装置: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大于1℃,标定准确度不低于0.5℃;
        d) 计时器:按时、分、秒分度,准确度为士0.1%;
        e) 测量尺寸的量具:分度值不大于mm;
        f) 称量质量的衡器:准确度为±0.05%以上。
    6.2 单体蓄电池试验
    6.2.1 外观
        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查蓄电池的外观。
    6.2.2 极性
        用电压表检测蓄电池极性。
    6.2.3 外形尺寸和质量
        用量具和衡器测量蓄电池的外形尺寸及质量。
    6.2.4 蓄电池充电
        按厂家提供的专用规程进行充电。若厂家未提供充电器,在20℃±5℃条件下,蓄电池以1几(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3.O 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时停止放电,静置1h,然后在20℃±15℃条件下以1I3(A)恒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4.2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时转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降至0.1I3,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
    6.2.5 2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5℃下以1人(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V 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c) 用1I3(A)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
        d) 如果计算值低于规定值,则可以重复a)︿c)步骤直至大于或等于规定值,允许5次。
    6.2.6 -2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2℃下储存20h。
        c) 蓄 电 池在-20℃±2℃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2.8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d) 用 c)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6.2.7 55℃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55℃±2℃下储存5h。
        c) 蓄电池在55℃±2℃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OV 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
        d) 用 c)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6.2.8 20℃倍率放电容量
    6.2.8.1 能量型蓄电池: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15℃下以4.5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c) 用b)放电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6.2.8.2 功率型蓄电池: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士5℃下以12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2.8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
        c) 用b)放电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6.2.9 常温、高温荷电保持能力及容量恢复能力
    6.2.9. 1 常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5℃下储存28d。
        c)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 V 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
        d) 用c)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荷电保持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
        e) 蓄电池再按6.2.4方法充电。
        f)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O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
        g) 用 f)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容量恢复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
    6.2.9.2 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55℃±2℃下储存7d。
        c) 蓄电池在20℃±5℃下恢复5h后,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OV 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d) 用 c)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荷电保持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e) 蓄电池再按6.2.4方法充电。
        f)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0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g) 用 f)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容量恢复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6.2.10 储存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5℃下以113(A)电流放电2h。
        c) 蓄电池在20℃±5℃下储存90d。
        d)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e) 蓄电池在20℃±5℃下以1,3(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OV 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
        f) 用e)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容量恢复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如果容量低于5.1.9中的规定值,可重复d)和e)两个步骤,最多可以重复5次。
    6.2.11 循环寿命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2℃下以1.5I3(A )电流放电,直到放电容量达到额定容量的80%,
        c)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d) 蓄电池按b)︿c)步骤连续重复24次。
        e) 按 6.2.5方法检查容量。如果蓄电池容量小于额定容量的80%终止试验。
        f) b )︿e)步骤在规定条件下重复的次数为循环寿命数。
    6.2.12 安全性
        所有安全试验均在有充分环境保护的条件下进行。
    6.2.12.1 过放电: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直至蓄电池电压OV(如果有电子保护线路,应暂时除去放电电子保护线路)。蓄电池应符合5.1.11a)规定。
    6.2.12.2 过充电: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可按两种充电方式进行试验:
        1) 以3I3(A)电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5V或充电时间达到90min其中一个条件优先达到即停止试验) ;
        2) 以913(A)电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10V即停止试验。
        蓄电池应符合5.1.116)规定。
    6.2.12.3 短路: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将蓄电池经外部短路10min,外部线路电阻应小于5m欧姆。蓄电池应符合5.1.11c)规定。
    6.2.12.4 跌落: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5℃下,从1.5m高度处自由跌落到厚度为20mm的硬木地板上,每个面1次。蓄电 池应符合5.1.11d)规定。
    6.2. 12.5 加热: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将蓄电池置于85℃±2℃恒温箱内,并保温120min。蓄电池应符合5.1.11e)规定。
    6.2.12.6 挤压: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按下列条件进行试验。蓄电池应符合5.1. l if )规定。
        1) 挤压方向:垂直于蓄电池极板方向施压。
        2) 挤压头面积:不小于20cm2。
        3) 挤压程度: 直至蓄电池壳体破裂或内部短路(蓄电池电压变为OV)。
    6.2.12.7 针刺: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用 (直径3mm︿8mm的耐高温钢针、以lOmm/s︿40mm/s的速度,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向贯 穿(钢针停留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应符合5.1.11g)规定。
    6.3 蓄电池模块试验
    6.3.1 外观
        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查蓄电池模块的外观。
    6.3.2 极性
        用电压表检测蓄电池极性。
    6.3.3 外形尺寸及质量
        用量具和衡器测量蓄电池模块的外形尺寸及质量。
    6.3.4 蓄电池模块充电
        按厂家提供的专用规程进行充电。若厂家未提供充电器,在20℃±5℃条件下,蓄电池模块以1I3(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模块电压达到n×3.OV时或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2.5V时停止放电,然后在20℃±5℃条件下以1I3(A)恒流充电,至蓄电池模块电压达到n×4.2V时转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降至0.1I3,时停止充电,若充电过程中有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4.3V时则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
    6.3.5 2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模块在20℃±5℃温度下,以1I3(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模块电压达到n×3.OV时或单体 蓄电池电压低于2.5V时停止试验,计算放电容量(以A·h计)。
        c) 试验过程中记录单体蓄电池的电压、温度变化情况。
    6.3.6 简单模拟工况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按附录B进行试验。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5-13 19: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6.3.7 耐振动
    6.3.7.1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6.3.7.2 将蓄电池模块紧固到振动试验台上,按下述条件进行线性扫频振动试验:
        a) 放电电流:1I3(A);
        b) 振动方向:上下单振动;
        c) 振动频率:IOHz︿55H z;
        d) 最大加速度:30m/s2;
        e) 扫频循环:10次;
        f) 振动时间:2h。
        振动试验过程中,按6.3.5放电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出现。
    6.3.8 安全性
        所有安全试验均在有充分环境保护的条件下进行。
    6.3.8.1 过放电: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模块在20℃±5℃下以1I3(A)电流放电(如果有电子保护线路,应暂时除去放电电子保护线路),直至某一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OV结束试验。蓄电池模块应符合5.2.7a)规定。
    6.3.8.2 过充电: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可按两种充电方式进行试验:
        1) 以 3I3(A)电流充电,至某一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5V或充电时间达到90min其中一个条件优先达到即停止试验);
        2) 以 9I3(A)电流充电,至某一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10V即停止试验。
    6.3.8.3 短路: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将蓄电池模块经外部短路1Omin,外部线路电阻应小于5m欧姆。
        蓄电池模块应符合5.2.7c)的规定。
    6.3.8.4 加热: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将蓄电池模块置于85℃±2℃恒温箱内,并保温120nan。蓄电池模块应符合5.2.7d)的规定。
    6.3.8.5 挤压: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按下列条件进行试验。蓄电池模块应符合5.2.7e)的规定。
        挤压板形式见图1:一侧是平板,一侧是异形板。异形板的半圆柱形挤压头的典型直径为75mm,挤压头间的典型间距为30mm。挤压板外廓尺寸300mmx150mm。
        1) 挤压方向: 垂直于蓄电池单体排列方向施压。
        2) 挤压程度:挤压至蓄电池模块原始尺寸的85%,保持5min后再挤压至蓄电池模块原始尺寸的50%。
    6.3.8.6 针刺:
        a) 蓄电 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用 (直径3mm︿8mm的耐高温钢针、以10mm/s︿40mm/s的速度,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向至少贯穿3个蓄电池单体(钢针停留在蓄电池中)。蓄电池模块应符合5.2.7g)的规定。
    6.4 试验程序
    6.4.1 按本程序进行的试验应连续进行
    6.4.2 单体蓄电池试验程序见表1
    6.4.3 蓄电池模块试验程序见表20
    表1 单体蓄电池试验程序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章条号单体蓄电池编号1外观6.2. 11#-24#2极性6.2.23外形尺寸和质量6.2.3420℃放电容量6.2.55-20℃放电容量6.2.6
    1#-2#655℃放电容量6.2.7
    1#-2#720℃倍率放电容量6.2.8
    1#-2#8常温、高温荷电保持能力及容量恢复能力6.2.9
    3#-6#9储存6.2.10
    7#-8#10循环寿命6.2. 11
    9#-10#11安全性6.2. 12
    11#-24#
    表2 蓄电池模块试验程序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章条号单体蓄电池编号1外观6.3.11#-8#2极性6.3.23外形尺寸及质量6.3.3420℃放电容量6.3.55简单模拟工况6.3.61#-2#6耐振动6.3.77安全性6.3.8
    3#-8#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检验项目、要求章条号、样品数量和检验周期见表3。
    序号检验分类检验项目要求章条号样品数量检验周期1出厂检验外观、极性(单体蓄电池、蓄电池模块)5.1.1,5.1.2,5.2.1,5.2.2100%-2外形尺寸及质量(单体蓄电 池、蓄电池模块)5.1.3,5.2.42%-320℃放电容量(单体蓄电
    池、蓄电池模块)
    5.1.4,5.2.4≤500只抽5只
    >500只抽10只
    -4型式检验一20℃低温放电容量5.1.5每项2只
    共24只单体蓄电池和
    8组蓄电池模块
    每年一次555℃放电容量5.1.6620℃倍率放电容量5.1.77常温与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5.1.88储存5.1.99循环寿命5.1.1010安全性5.1.1111简单模拟工况5.2.512耐振动5.2.613安全性5.2.7注:共需抽样28只单体蓄电池、10组蓄电池模块,其中4只为备份单体蓄电池、2组为备份蓄电池模块。
    7.2 出厂检验
    7.2.1 每一批产品出厂前应在该批产品中随机抽样进行出厂检验,对出厂检验的20℃放电性能检验项目,所有蓄电池样品的l3(A)放电容量差应不小于士5%。
    7.2.2 在出厂检验中,若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应将该产品退回生产部门返工普检,然后再次提交验收。若再次检验仍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
    7.3 型式检验
    7.3.1有下列情况之一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和老产品转产;
        b) 转厂;
        c) 停产后复产 ;
        d) 结构、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
        e) 合同规定。
    7.3.2 判定规则
        在型式检验中,若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判定为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 标志
    8.1.1 蓄电池产品上应有下列标志:
        a) 制造厂名;
        b) 产品型号或规格;
        c) 制造日期;
        d) 商标;
        e) 极性符号;
        f) 蓄电池安全注意事项及警示。
    8.1.2 包装箱外壁应有下列标志:
        a)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制造厂名、厂址、邮编;
        b) 产品标准编号;
        c) 每箱的净重和毛重;
        d) 标明防潮、不准倒置、轻放等标志。
    8.2 包装
    8.2.1 蓄电池的包装应符合防潮防振的要求。
    8.2.2 包装箱内应装人随同产品提供的文件:
        a) 装箱单(指多只包装);
        b) 产品合格证;
        c) 产品使用说明书。
    8.3 运输
    8.3.1 蓄电池运输荷电状态应低于40%,在运输中不得受剧烈机械冲撞、暴晒、雨淋,不得倒置。
    8.3.2 蓄电池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严防摔掷、翻滚和重压。
    8.4 储存
    8.4.1 蓄电池应储存在温度为5℃-400C,干燥、清洁及通风良好的仓库内。
    8.4.2 蓄电池应不受阳光直射,距离热源不得少于2m。
    8.4.3 蓄电池不得倒置及卧放,并避免机械冲击或重压。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5-13 19: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一致性分析方法
    A.1 单体蓄电池一致性分析方法
        单体蓄电池放电容量的标准差系数计算如下:

        式中:
        Cn— 第n个蓄电池的容量;
        C- 24个蓄电池的平均容量。
        根据不同蓄电池的放电容量数据,可以分析单体蓄电池的一致性。
        注:以24只单体蓄电池为例。
    A.2 蓄电池模块一致性分析方法
        根据附录B简单模拟工况试验数据分析蓄电池模块一致性。
        蓄电池模块中的10只单体蓄电池放电电压的标准差系数计算如下:
        式中:
        Vn-第n个蓄电池第m放电阶段的放电终止电压;
        V-10个蓄电池的第m放电阶段放电终止电压的平均值。
        根据不同阶段的放电数据,可以分析不同阶段蓄电池模块的一致性。
        注:以10只为一蓄电池模块为例。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5-13 19: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简单模拟工况试验步骤
    B.1 范围
        本附录描述了简单模拟工况试验,并且给出了所采用的试验曲线。
    B. 2 试验步骤
    B. 2., 充电步骤
        蓄电池按正文6.3.4方法充电。
    B.2.2 放电步骤
    B.2.2.1 能量型蓄电池
        能量型蓄电池放电步骤在20℃ 士5℃条件下进行,由四个阶段组成(见图B.1 、表B.1)。
    表B. 1 能量型蓄电池简单模拟工况放电阶段
    阶段步骤序号操作状态电流,A步骤时间,min1J恒流放电1I3182恒流放电9I31 3搁置0304恒流放电1I3185恒流放电9I31 6搁置0307恒流放电1I3188恒流放电9I319搁置03010恒流放电1I31811恒流放电9I31注:步骤1至步骤2为第一阶段,步骤4至步骤5为第二阶段,步骤7至步骤8为第三阶段,步骤10至步 骤11为第四阶段;其余步骤为阶段间间隔。

        放电过程中监测蓄电池模块及单体蓄电池电压,总计进行四个阶段的脉冲放电。放电过程中记录单体蓄电池电压。在某个脉冲放电阶段内若有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2.5V则停止放电。同时进行蓄电池模块的一致性分析。
    B.2.2.2 功率型蓄电池
        功率型蓄电池放电步骤在20℃士5'C条件下进行,由两个阶段组成(见图B.2、表B.2)。
    表B.2 功率型蓄电池简单模拟工况放电阶段
    阶段步骤序号操作状态电流A步骤时间s1恒流放电3I35402恒流放电30I3203恒流放电3I32404恒流放电45I3105搁置036006恒流放电3I32307恒流放电30I3208恒流放电3I32409恒流放电45I310注: 步骤1至步骤4为第一阶段,步骤6至步骤9为第二阶段。

        放电过程中监测蓄电池模块及单位蓄电池电压,总计进行两个阶段的脉冲放电。在某个脉冲放电阶段内若有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2.5V则停止放电。同时进行蓄电池模块的一致性分析。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5-13 19: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仪表
    本标准对应于IEC 784;1984《电动道路车辆用仪表》。本标准与IEC 784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 将IEC的第2章“目的”修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并增加4个引用标准;
        — 将3.2.7 的倒车指示改为停车指示(因原文有问题),与GB/T 18384.2第4.4条一致;
        — 将4.2中的抗扰性能要求具体化,引用汽车行业已实施的国家标准GB/T 17619和GB18655;
        — 将4.3中的耐振动性能要求具体化,引用汽车行业已实施的行业标准QC/T 413;
        — 增加电动机转速指示;
        — 将4.4的绝缘介电强度的具体数值按IEC 786列于表1,以便于操作;
        — 对3.2和3.2.4等在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做了修改;
        — 对原文的泄漏电流指示改为绝缘电阻/爬电距离指示,内容对应GB/T 18384.1 第6.1,6.2条和GB/T18384.3 第6.2.2条;
        — 删除原文中的“易燃气体或废气的浓度指示”、“辅助蓄电池低压监测装置”和“再生制动指示”。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秀香、赵静炜。
    电动汽车用仪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仪表的类别和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仪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 20 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 208-1993,egvI EC 529:1989)
        GB /T 17619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 86 55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idtI EC/CISPR 25:1995)
        QC /T 4 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3、仪表的类别
    3.1 指示仪表装里
    3.1.1 动力蓄电池指示仪表装t
        与动力蓄电池相连接,为驾驶员提供蓄电池电量状态的相关信息。
    3.1.1.1 荷电状态指示器
        指示动力蓄电池的剩余工作容量。使用模拟式或数字式显示器,可以永久显示,或在驾驶员需要时随时给出指示,示值应清晰,当SOC低于某一规定值,应特别明显地标示出来。
        如果使用动力蓄电池更换系统,最好能自动复位,如不能自动恢复到全充满状态,则应能人工复位。
    3.1.1.2 电压表
        用来测量动力蓄电池的电压。在仪表的标度盘上应标示出恰当的工作电压范围。为增加示值的准确性,在工作范围内宜使用扩展标度。
    3.1.1.3 电流表
        用 来 测 量流过动力蓄电池的电流。在仪表的标度盘上应规定准确的。位置,对于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车辆,在标度盘0位置的两个方向上都应标示出正常工作电流的范围
    3.1.2 驱动电动机指示仪表装盆
        为驾驶员提供驱动电动机工作状态的相关信息。
    3. 1.2.1 转速表
        指示电动机的即时转速。使用模拟式或数字式显示器,当转速超过某一规定值,应特别明显地标示出来。
    3.2 告和指示信号装置
        指示信号装置用来告知驾驶员有关电驱动系统和动力蓄电池正确操作条件的信息,首选光学和(或)声学信号。
        应对警告和指示信号装置进行试验,试验在“打开”过程中自动进行。装置最好由低压辅助系统供电,如果由动力蓄电池带电部分供电,应以IP4X(见GB 4208)的防护等级进行防护。
        警告和指示信号装置可用指示仪表代替。
    3.2.1 过热
        当某设备温度过高可能会对车辆的安全或性能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时,应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3.2.2 超速
        当电机超速时,最好用声信号连同光信号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3.2.3 剩余容f
        当动力蓄电池剩余容量低于某个百分数(例如25%)时,应通过信号装置提醒驾驶员。
    3.2.4 绝缘电阻/爬电距离指示
        当绝缘电阻和(或)爬电距离低于规定值时应通过信号装置提醒驾驶员。
        绝缘电阻可包括动力蓄电池绝缘电阻、动力系统和车辆电底盘之间绝缘电阻、动力系统和辅助电路之间绝缘电阻,爬电距离包括蓄电池连接端子间的爬电距离、带电部件与电底盘之间的爬电距离。
    3.2.5 “整车控制器打开”指示
        向驾驶员显示控制器已打开,踩下加速踏板即可向驱动系统供电。如果用可视信号指示,它可与动力关闭按钮相结合。
        注 :当车辆行驶时,该装置可关闭。
    3.2-6 辅助蓄电池充电监测装I
        当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向辅助蓄电池充电时,如充电元件发生故障应通过信号装置提醒驾驶员。
    3.2.7 停车指示
        当驾驶员离开车辆,如果驱动系统仍处于“可行驶”状态,应通过信号装置提醒驾驶员。
    3.2.8 动力,电池充电指示
        当充电器向动力蓄电池充电时,应通过信号装置提醒驾驶员。
    3.2.9 互锁监测装置
        如车辆互锁机构中有任何一个互锁装置起作用阻止车辆运行,应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4、仪表的一般要求
    4.1 安全
        当动力蓄电池电压超过某一示值时,与动力电路连接或因故障而带电的仪表的所有部件应达到IP4X的防护等级,在对仪表正常维护过程中(包括对灯泡和仪表的更换)也应达到IP4X的防护等级。
    4.2 电磁兼容性能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仪表应满足GB/T 17619和GB1 8655的要求。
    4.3 耐振性能
        仪表耐振性能应满足QC/T 413-2002中3.12的规定。
    4.4 绝缘介电强度
        如果连接到动力蓄电池的仪表由辅助供电系统供电显示,仪表各互不连接的导电零部件之间及导电零部件对机壳之间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历时1 min的试验电压。
                                           表1            单位为伏特
    动力蓄电池标称电压U试验电压< 48
    50048-1101000> 110
    2U+1000(最小1500)


    4.5 精度
        仪表的精度由供需双方商定。
    2005-07-13发布                                                     2006-02-01实施

    该用户从未签到

    pariscf 发表于 2010-5-13 20: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cdfeiren 发表于 2010-8-12 17: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BYD d的电动锂电池不知道怎么样了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