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新安江,处处可见一溪清泉穿村而过,在天光云影之间,色碧声柔,低吟浅唱。
你可能想不到,就是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城,坐落着一家全国磷化工行业的知名企业——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掌门人王伟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将当年的一个县办小厂发展为一个销售收入逾60亿元的令世界瞩目的大型化工企业,用了二十五年。他领导的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最具成长性的上市公司”殊荣,其股票被称为沪深两市“十大牛股”之一。
新安化工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化工企业的固有印象,“化工”不等于“污染”。王伟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做化工企业吃的就是环保饭。在新安化工,一旦有出现员工违反规定造成污染,其所在班组长、车间主任、安全环保负责人等全都要受罚。所以在新安化工,从董事长到普通员工,人人都有良好的环保意识。
燃煤锅炉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新安化工4台35吨的燃煤锅炉,全部安装了脱硫装置。为此装置投入的1700万元,甚至超过了购买4台锅炉的费用,此外每年还要增加200多万元的脱硫运行费用。
   “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责任企业,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善待环境,善待资。”王伟经常对员工们这样说。王伟从心底热爱每天在他眼前奔流不息、绿水清凉、如梦如幻的新安江,在他看来,如果想在这里办企业,没有超人的环保意识,就无法生存下去。
2001年,草甘膦生产中废气氯甲烷回收成为新安化工打赢循环经济战役的突破口,氯甲烷回收成功并用于有机硅生产——这条举世无双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终于打通了。
尝到了变废为宝的“甜头”,让王伟的绿色发展信念更加坚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与环保高度统一的最高境界”。自2004年以来的三年环保专项整治投入1.5亿元,为确保新安江万无一失,又投入1000万元建立环保应急系统,投入3000万元对草甘膦含磷废水进行预处理……
数字是枯燥的,荣誉却是有光泽的:浙江省绿色企业、全国资源利用先进企业、全国化工环保先进单位、中国石油化学行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经营规模持续十多年保持稳定增长,企业运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发展。短短的几年内,公司成为全国主要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基地,实现了资源、产品、市场的互补,主导产品草甘膦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二。
王伟一直将“绿化、美化、净化”视作企业的应有的社会责任,加大技术投入,在节能减排和环境改善上先人一步,取得了生产经营上的主动权。近几年公司在安全环保上投入近2个亿的资金,进行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环境,使产能得到充分发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