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735|回复: 1
收起左侧

政府松绑新能源过剩论 多晶硅和风电设备行业获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1-1 19: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 2010-1-1 9:07:18    浏览次数: 715   资讯来源:经济观察报  
    中国众多的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生产企业可以松口气了。因为中国政府未来针对这两个行业的调控政策,远没有此前预料的那么严厉。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下发38号文,将多晶硅和风电设备,与钢铁、煤化工等行业一并点名,认为产能明显过剩,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需要及时调控。
        当时,一股投资的热潮也正在上述两个行业兴起。在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作用下,经济危机中找不到出路的万亿资金,化作PE、VC等形式涌进了多晶硅和风电设备领域。
        12月30日,针对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的产能过剩情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对本报记者表示,2009年中国太阳能生产还需要2.5万-3万吨多晶硅。中国企业能生产1.5万吨左右,还有近50%需要进口。
        对于风电设备,史立山表示,要严格控制产能的低水平扩张。史立山说,我们现在已经批量生产1.5兆瓦的风电设备,以后主要鼓励成本更低的3兆瓦、5兆瓦的风电设备。
        这是中国政府2009年9月调控产能过剩以来,中国政府官员首次对“新能源过剩论”松绑。
        调控政策走向
        事实上,自国务院下发38号文以来,对新能源产能究竟过剩还是不过剩,业内一直存在争议。2009年11月以来,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先后数次进行调研摸底,试图弄清产能过剩的真实状况。
        参与调研的一位专家对本报透露,调研形成了新的报告,报告认为,今后政策对新能源的发展依然是引导为主,主要限制的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而对于一些关键零部件和工艺水平较高的生产线仍将扶持。
        上述报告还建议,需要加快发展光伏发电、风电下游的电网和电价规划,以进一步引导新能源发展。
        据悉,目前这一报告已经上报国务院,并将在国家能源局正在修改制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体现。
        史立山对本报表示,除了支持3兆瓦、5兆瓦的高水平设备外,对风电整机新建项目将实行严格控制,转而支持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发展。
        目前,中国各地新建立的风电生产线,大部分都是整机设备生产,但其关键的零部件几乎全部需要进口。中国的风电设备生产企业,实际上只是一个组装工厂。
        史立山称,国家能源局下一步还将加快对风电设备的标准检测认证。
        目前中国尚未建立起自己的认证标准,中国大部分风电设备的产品标准需要到国外认证。中国一旦建立自己的风电设备认证标准,将成为风电企业的准入门槛。
        在多晶硅方面,将鼓励和扶持企业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严格控制成本高的西门子法。加快对光伏发电定价,并出台上网办法。
        产能过剩之辨
        按照国家能源局的预计,2009年中国将形成20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规模,成为全球第三大风电国家。多晶硅方面,全国在建产能达到8万吨,呈现爆炸式扩张。
        尽管中国在风电设备和多晶硅领域存在巨大的潜在产能,但实际的情况却是,真正在运转的产能尚不及已有产能的一半。
        一位参加新能源摸底调研的专家说:“现在全国80多家风电设备厂家中,没有一家的生产率能够达到50%以上,很多公司生产的叶片都放在仓库里生锈。多晶硅行业也是如此。”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在生产企业,而是在后期的电网配置上。”该专家比喻说,就像一个水渠,两头都大,唯独中间很窄,水没法流过去。但不能因此就去拼命缩小两头。应该是把中间挖宽。“对于任何国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越高越好。”
        工信部的调研也显示,尽管多晶硅规划产能超过了8万吨,但产能建成率只有55%左右,而实际产能利用率则更低,只有25.8%。截至2009年9月,全国已投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仅有十几家,仅占规划总量的24.6%。
        多晶硅是太阳能发电的基础材料,史立山说太阳能产业现在面临的最大难度是成本降不下来。“我们现在招标大概的标杆上网价是每度电1.09元,企业利润率已经很低了,但仍然比我们现在的电价高2/3。”
        按照史立山的设想,中国多晶硅产业要发展,光伏电价必须下降,需要降到7毛、8毛,这个行业才可以发展。但这也意味着政府需要拿出更多的财政资金进行补贴,这恐怕也难以持续。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表示:“如果成本不能降低,我们就只能告诉人们这是个科研产品,可以发电,但不能投入商用。”
        这就是中国多晶硅行业发展面临的尴尬境地。下游发展的制约和政策扶持力度的不足,让中国8万吨多晶硅产能无法释放。
        尽管如此,中国数家大型国有企业已纷纷开始大手笔进军太阳能和风电产业。目前,五大发电集团、国家电网、两大石油公司均已经开始着手部署新能源产业。
        史立山说,眼下的核心问题,一个是政策进行合理的引导,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效应等办法,降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成本。另一方面,就是抓紧制定上网办法,以及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
        一旦两方面都具备,未来新能源行业可以进行招标上网,成本低的企业就具备竞争力,成本高技术差的企业,不需要政策进行限制,自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1-1 19: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发布时间: 2010-1-1 9:15:02    浏览次数: 897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开始向低碳经济方向发展。中国政府制定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要降低40%—45%,可再生能源比例增至15%。这一发展目标极大地刺激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开始形成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
        低碳经济刺激新能源发展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的能源供应以化石能源为主,不少报告指其将于数十年内耗尽,加上燃烧化石能源时会排放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造成环境污染。为达到减排目标,各国均积极拓展洁净能源。
      有专家分析道,中国如果要达到减排40%的要求,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要达到每年20%—30%左右。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我国能源消耗比重的15%—17%以上,而目前的状况是,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还不到3%,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上升发展空间无比巨大。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绿色经济的全新动力。铂阳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编号:566)早前成功收购国内薄膜太阳能生产线供货商龙头企业铂阳精工(Apollo Precision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进军可再生能源业务。
      铂阳精工为中国领先之硅基薄膜太阳能组件之生产设备及整线生产方案之供货商。其具备制造生产薄膜光伏组件之专门仪器及技术,幷为生产薄膜光伏组件之客户组装整条生产线。铂阳提供高效益及合理价格之设计、工程及系统综合服务,配以最佳配置设备。铂阳亦从事为薄膜光伏组件制造商提供生产线设计、招聘及培训服务。铂阳提供设备制造及共同认证选择,幷向其客户提供有关取得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1646 认证之顾问服务,大大缩短客户把产品推出市场之时间。铂阳是市场上有能力以最短时间组建成一条25兆瓦之组装完备生产线的企业之一,而铂阳每年可组装高达250 兆瓦之完备生产线。其设备研发小组以北京为基地,而大规模生产流程研发小组则以福建泉州为基地。
      国策扶持太阳能商机无限
      国家刚于12月26日通过修改2006年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电网经营商需购买所有由再生能源所生产的电力。这次修例希望能够提升再生能源发电所占的比重,达致于2020年,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15%。
      在众多新能源之中,太阳能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可再生能源,而且较少受地理及气候因素限制,比其它再生能源更灵活。而中国幅员辽阔,土地成本低,大西北、内蒙古、青海等高原、沙漠地区的太阳能资源都非常丰富,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沙漠。根据汇丰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只需全球百分之一的沙漠地区每天所接收到的阳光,已经足够满足全球人类一天的能量所需。因此,中国具备良好的潜力开发太阳能发电市场。
      今年可谓是太阳能产业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家的补贴扶持政策陆续推出。3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及《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定对光电建筑2009年的补助标淮为20元/瓦。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发出《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提出对光伏幷网项目和无电地区离网光伏发电项目分别给予50%及70%的财政补贴。9月,《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规定的太阳能发电到2020年将达到20GW(Gigawatt)的目标。国金证券预期太阳能的增长潜力优厚,可以从2008年的0.145GW,到2020年底前增长数百倍至80GW以上。
      受此趋势带动,太阳能热潮迅速点燃股市,刚刚转型的铂阳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编号:0566)股价迅即受到市场热切追捧。铂阳太阳能主席周启文表示,以低耗能、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模式是全球大趋势,而当中又以取之不竭的太阳能发展潜力最佳,集团转型后既可配合国策,亦可为保护环境尽一分力。
      铂阳于今年已交付超过200MW的生产线,新签订单亦达175MW。新签订单可提供营业额达十亿人民币,而保证利润达五千五百万美金。东英证券更预期2010年全年利润可达七亿六千万人民币,并于2011年增长63%至十二亿三千万。
      集团近日更成功生产出一条非晶硅/非晶硅锗合金双结薄膜太阳电池组件制造用大规模生产线,新生产技术的双结光伏组件转换率预期有8%或以上,比采用过往技术生产之非晶硅双结薄膜光伏组件转换率6.5%-7%有显着提升,由此可见,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前途实在是无可限量。公司更获得IDG、DnB NOR、摩根大通等外资基金投资,显示对公司的行业前景充满信心。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