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915|回复: 3
收起左侧

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三年决战工业2000亿的意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12-30 14: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我市赶超发展的根本途径。为加大“强工”力度,推进全市工业跨越式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明确决战工业的目标
  l、重要意义。在全省各地工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市面临新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加快工业发展是实现九江赶超进位、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培植持续财源、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三产、促进物流和旅游、推进城市化建设的现实途径,是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推进传统工业向生态环保型工业转变的现实需要。
  2、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赶超发展为目标,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主战场,以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强工战略,不断增强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发展目标。利用三年时间,决战工业2000亿元,实现全市工业发展的大跨越,即至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12-30 14: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突出决战工业的重点

  4、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和压倒一切的任务,多管齐下上项目。一是对接大企业上项目。立足大企业,主攻大项目,突出抓好与中石化集团、蓝星集团、江西铜业集团、中国五矿、中国化建、国电集团、中电投、长安集团、中节能集团、中国船舶总公司十大国有大企业和省内大型钢铁企业的对接,明确对接目标;二是扩大投入上项目。推进一批重大企业继续追加投资、扩能改造上项目。突出抓好龙达化纤二期22万吨粘胶纤维、巨石玻纤二期15万吨玻纤、九钢三期、诺贝尔陶瓷24条生产线、旭阳雷迪500MW多晶硅、亚东水泥五期及六期、九江电厂四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三是招商引资上项目,抓住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一批新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九江,形成新的发展支撑。
  5、加快推进园区发展。以工业园区为主平台,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做大园区规模。一是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加强园区投融资平台建设,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一、二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每年不少于1亿元,其它园区每年不少于6000万元,并且每年确保有20%以上的增长。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园区延伸,促进城区、园区互动发展。二是举全市之力,加快九江经济开发区建设,推进共青城开发区快速发展,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是推进退城进园。三年内力争完成维科印染、九针、巨石玻纤、德福电子、江氧、喜敦啤酒等20余家企业的退城进园工作。四是注重园区集约发展。实行工业园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最低标准制度,一类园区项目投资强度要达到150万元/亩以上,二类园区要达到100万元/亩以上,三类园区要达到80万元/亩以上。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按照集约、节约用地的要求,控制建设单层厂房,一般厂房要求达到两层以上;对于投资额低于1000万元的工业项目,鼓励其租用标准厂房,不另行供地。五是促进园区争先进位。强化园区争先进位意识,以园区进位实现工业赶超发展目标。至2012年,全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以上的园区要达到11家,其中:九江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400亿元,湖口金砂湾工业园达到350亿元,双双进入全省园区前十强;共青城开发区、瑞昌工业园、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力争进入全省园区前二十强;其它园区排位要在2009年的基础上上升2位以上。
  6、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培植一批带动力大、产业配套完备、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产业,重点打造十大优势产业集群。(1)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强力推进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扩能改造,企业原油综合加工能力由目前的500万吨提升到800~1000万吨,发展以聚丙烯、苯类、PX等为主的石化深加工产业链。同时,发挥沿江优势,加快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集群。(2)有机硅产业集群。以蓝星星火有机硅一体化产业项目为依托,有机硅生产能力由目前的20万吨/年提升到70万吨/年,同时形成以硅油、硅树脂、硅橡胶、硅烷偶联剂为主的深加工能力,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有机硅产业集群。(3)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挥沿江优势,推进钢铁产业技术改造,完善钢铁产业链,形成550万吨的钢铁生产规模,成为全省三大钢铁产业基地之一。以江铜集团的40万吨铅锌冶炼为依托,推进铅锌产业链的延伸。依托江锌公司,积极发展硅锰合金等深加工产业。(4)水泥产业集群。以亚泥、兰丰水泥等一批企业技术改造为依托,形成2000万吨以上的产业规模,成为全省最大的水泥产业基地。(5)汽车产业集群。抓住昌河汽车并入长安集团的发展契机,提升发动机及汽车生产规模,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力争三年内形成15万台发动机及10万辆汽车的生产规模。(6)玻纤产业集群。以巨石玻纤为依托,大力提升玻纤产能,全市玻纤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2万吨提升到40万吨,大力发展玻纤下游产业,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玻纤产业基地。(7)船舶产业集群。以现有船舶企业为主,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发展船舶配套产业,打造长江中游地区有重要影响的船舶产业基地,三年内全市船舶生产能力由100万载重吨提升到150万载重吨。(8)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加大化纤产业发展步伐,粘胶纤维的产能由目前的10万吨/年提升到50万吨/年,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粘胶纤维生产基地;加快棉纺行业技术改造,提高精梳纱、无结头纱的生产比重,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加快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着力发展纺织服装面料,形成完善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把我市打造成全省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9)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APT、硬质合金、钨丝为主的钨深加工产业;以钼、矾的开发为依托,着力打造钼、钒产业链;加快石英、瓷土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石英及耐热瓷产业。突出抓好矿产资源深度加工,促进矿产资源向深加工企业聚集。(10)节能等新兴产业集群。以LED、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为重点,积极引进节能产业项目,做大节能产业。以武宁节能照明产业为依托,推进产业配套,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把武宁打造成全省最大的节能灯具产业基地。
  7、培植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一批“航母型”、“旗舰型”企业,努力构筑工业发展支柱。中石化九江分公司通过技改扩能,2012年形成综合能力,主营业务收入争取达到300亿元;江西九江钢厂通过完善550万吨综合能力,主营业务收入争取达到200亿元;蓝星星火有机硅、龙达化纤、江铜铅锌、旭阳雷迪、昌河汽车、江锌公司至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争取达到50亿元以上;九江电厂、赛得利化纤、诺贝尔陶瓷、巨石玻纤、亚东水泥等一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争取达到20亿元以上。着力促进一批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至2012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力争达到320户以上。
  8、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国家产业调整振兴纲要要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发展精梳纱、自动络筒、服装面料,加快服装品牌创建,着力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加快建材、冶金等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新材料、新能源、成套设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9、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通过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级名牌;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对建立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至2012年,五大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
  10、促进生态工业发展。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合理规划环湖区域的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大力发展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推进生态园区建设,至2012年,全市力争有10个园区成为省级生态园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12-30 14: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强化决战工业的保障

  11、加大工业发展投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自2010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建立企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政造、节能改造、技术创新。各县(市、区)也要设立相应专项资金,加大工业发展投入。
  12、制定各项奖励措施。市财政今后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通过设立企业规模奖、企业贡献奖、企业技改扩能奖、企业创名牌奖、企业上市融资奖、园区发展目标奖,奖励为全市工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工业企业及园区。各县(市、区)也要根据各自情况,建立相应激励机制。
  13、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园区党工委书记由县(市、区)委常委担任,专司园区管理工作;完善园区职能,规划、国土、城建、环保等部门要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做到项目审批、监管不出园;充实园区队伍,采取弹性用人机制,选调最优秀的干部进驻园区,重用、提拔为园区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改革园区收入分配制度,园区人员实行绩效工资制。
  14、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突出抓好市属国有企业的资产处置、改制终结、社区移交工作;加速推进省属下放企业、县(市、区)属国有企业改制,积极筹措改制资金,力争2010年全面完成市、县及省属下放企业改制工作任务。
  15、积极支持企业上市。出台企业上市融资奖励政策,引导科技型小企业到创业板上市。
  16、积极推进全民创业。一是设立创业孵化基地,力争三年内在各县(市、区)建立创业园和创业基地,为各类人才低成本创业提供平台;二是制订、落实促进全民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落实好各相关政策,以高效工作推进全民创业。
  17、加大各项帮扶服务。一是确保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帮扶企业政策落实到位;二是积极为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三是加大融资担保服务力度,创新融资担保模式,引进各类融资服务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提供服务;四是做好用工服务,采取工业园区统一建设员工公寓、扩大员工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园区用工培训力度等多种措施,缓解企业用工压力。
  18、强化两项调度制度。一是完善重大项目服务调度机制,推行重大项目领导挂点服务制度,市、县(市、区)政府每月召开一次项目推进协调会,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建立督办制度,跟踪问效;二是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营实行并联调度,重点加强对县(市、区)、工业园区、骨干企业的运行调度、分析,抓好年度工业发展目标的督查通报。
  19、创优工业发展环境。一是各单位要强化服务项目意识。设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全程监督、跟踪服务;二是要规范收费行为。凡中央、省、市明令取消或降低标准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或降低标准;凡有幅度的收费项目,按最低标准收取;严禁各类重复收费;三是严禁对企业乱罚款。对企业确实需要罚款的,原则上要先报告“决战工业2000亿”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20、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成立“决战工业2000亿”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副书记担任,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监察局、经贸委、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国资委、规划局、建设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改制办、银监局、九江人行、统计局、国土局、环保局、交通局、港口管理局、安监局、国税局、地税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质监局、工商局、金融办、供电公司等单位为成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及重点企业运营中需协调解决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项目招商公关组、项目服务推进组、宣传报道组、创优环境督察组,分别由市经贸委、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委宣传部、市监察局负责。各县(市、区)也要加强对工业的领导,成立相应机构,安排副书记以上领导分管工业。

  中共九江市委
  九江市人民政府
  2009年12月27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ygq9394 发表于 2010-5-21 00: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九江啊 就这样被污染了 以前的一千多个湖泊哪去了 被填了 如今搞什么开发工业 就瞎折腾啊 可怜的庐山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