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1073|回复: 3
收起左侧

张保庆的“告别演出”与张洪均的“三度辞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hema 发表于 2005-11-3 15: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接连发生的两件事情,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件是,在教育部2005年第11次新闻发布会上,一改往日言辞谨慎的风格,大胆怒斥一些地方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力的副部长张保庆完成了他的"告别演出"。10月28日,国务院免去张保庆教育部副部长职务,任命李卫红为教育部副部长(《第一财经日报》10月31日)。另一件是,安徽省阜阳市物价局原局长张洪钧如今赋闲在家。其在任期间因调查并制止教育乱收费遭到阻挠,三次提出辞官,终获批准,理由是"外部工作环境恶劣"。(《中国青年报》11月2日)
  张保庆的"告别演出"与张洪均的"三度辞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有联系,两人的风头之处都在直指教育乱收费,不过这只是表面联系,在笔者看来,内在的联系是--反抗官场潜规则。
  "外部工作环境"如此"恶劣",要坚持讲真话、坚持按原则程序办事自然会变得十分困难。"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多次的碰壁之后,无奈的张保庆出于良知,在要退休的时候,作"告别演出",可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而无奈的张洪均则直截了当辞官走人。如果张保庆的"告别演出"与张洪均的"三度辞官"仅仅是个案,是不足为训的,可是放眼望去,我们发现这已是一种若隐若现的类现象,这就不只是无奈,更是悲哀了。
  目前的官场潜规则是什么呢?现有的"官场生态"又如何?笔者既不为官,故不甚明了,但是或多或少地与官员有所接触,众多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也看的不少,感觉潜规则无外乎是那些不上台面,不进文件,不能明说,只能暗做,心照不宣,无孔不入的规矩。要具体解开来说,实非我等局外人所能道得清楚。倒是据说,官场里拉关系、走后门、找人情、讲面子司空见惯,也会"劣币驱逐良币",也适用"枪打出头鸟"等等。用我接触的一位官员的话说,不要乱说乱动,否则"你会死得很惨的"。惊闻此言,笔者不禁对官场望而生畏,这样的"环境"确实是够"恶劣"的!于是我也就很能理解陶渊明归隐,"不为五斗米"的心境。
  试想,如果张保庆很早就敢说敢管,他能在教育部呆26年么,他能坐到副部长的位子吗?庶几不能,因为这样的话他就范了"官场大忌"。张保庆显然要比张洪均更懂策略,在走人的时候才扔枚手雷,既显示了良知末泯,又不伤及自己,可唯其如此,更令人悲从心起。相形之下,张洪均的办法不过是"我惹不起,总躲得起吧"。但比起那些从头到尾一声不吭,甚至助长歪风邪气和官场潜规则的"沉默的大多数"来,他们要可敬得多。
  官员惧于"环境恶劣",不敢说真话,不敢按原则办事,奉行潜规则,久而久之,就会变成"私下吐真言,公开说假话"的伪人,蔓延到社会上,就成为一种社会心理,人人效而行之,其可怕程度可想而之。
  光靠几个官员出于良知,用回避或是临走扔手雷的办法来反抗官场潜规则无疑是杯水车薪,整个官场就象一架巨大的机器,官员只是其中的螺钉或齿轮,仅仅掉了一两颗无关紧要的螺钉,是不会影响整个机器的运行的。为国家和民族计,官场潜规则到了该狠治的时候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ashuai 发表于 2005-11-3 21: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有些人在:生,老,病,死,教上赚昧心钱,教人心寒,尤其是教育,这是摧毁了民族崛起的根基。
朱总理3大改革,无一例外的全部失败,而这3个失败几乎葬送了我们民族的前途

该用户从未签到

debug 发表于 2005-11-7 14: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三大改革?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微不足道的,制度与团对的力量才是具有无限生机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5-11-8 15: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赞同#1的观点!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