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729|回复: 0
收起左侧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勇做新能源“领跑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7-26 07: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常习惯于西服革履的中国外交官上周末在北京出席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他们与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样,不打领带、穿着衬衣讨论国家外交大计。

    会议厅的室内温度设定在26摄氏度,这样的温度若穿西服不太舒服。



    中国政府两年前就要求全社会节能减排,其中就包括规定夏季公共场所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



    国际研究数据显示,1950年到2000年间,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全球的77%,此间中国的排放量约为9%。



    总部在美国夏威夷的非政府组织“21世纪全球环境
    能源”公布的数据说,1850年至2005年间,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的27%,俄罗斯和中国各占8%,德国占7%,英国占6%,日本占4%,印度占2%。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之际,中国寄希望于大力发展可再生
    能源和实施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在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的同时,中国计划在201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10%,2020年前达到15%。实现目标的重点之一是向人口超过7亿的广袤农村提供环境友好的新能源技术。


    国际风能理事会一项数据显示,至2008年底,中国累计风机装机容量已达1221万千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在政策激励下,中国已有至少600多家光伏电池、组件及配套企业,其中大多数为私营企业,产能占世界总量的44%以上,中国已成为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国。



    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中90%出口到了发达国家,为那些国家的节能减排作了重要贡献。然而,以目前技术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耗能高、污染大,这使得中国在输出洁净
    能源利用方式的同时,背负起更大的“环境债”。


    在登记有370万辆机动车的首都北京,政府实行着比美国联邦标准更为严厉的机动车排放强制规定。



    北京从2008年起实行“欧四”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要求汽油机动车每公里排放一氧化碳不得超过1克,氮氧化物不得超过0.08克;而美国联邦标准只要求每公里排放一氧化碳不超过2.125克,氮氧化物不超过0.25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要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减少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06到2008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已减少10.1%,这意味着节省了3亿吨标准煤,并减少了7.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5.95%,显示水污染严重度的化学需氧量减少了4.42%。



    数据还显示,2006至2008年,中国关停小火电机组3826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说,国家方案提出的目标已经完成一半,但任务依然艰巨。



    目前,中国三分之二
    能源供给仍依赖煤炭。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上周在北京说,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近四成用于发展清洁
    能源。他认为,中国已经实施了世界上“最积极”的节能计划,并将实现许多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目标。


    中美两国上周在北京成立了中美清洁
    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中心首批优先领域包括节能建筑、清洁煤、清洁能源汽车等。两国政府将共同投入1500万美元作为该中心的启动资金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东风汽车公司等国有汽车企业以及吉利、比亚迪等私营企业,均斥资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科技部积极支持清洁
    能源汽车的研发活动,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德国获得了工程博士学位,他本人就是混合动力汽车专家。


    与此同时,科技部在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等可再生
    能源研究领域方面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开辟了寻求新型清洁能源跨国合作的新路径。


    中国科技专家正在急迫地发展各种减排手段。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系统关键技术组发明了一套低温分离系统,将高纯度的甲烷从煤层气里分离出来。温室气体甲烷比传统燃料更清洁。



    此前,煤层气要么留在矿井里并有时引发矿井瓦斯爆炸,要么直接向大气层排放。设计“含氧煤层气分离液化工业装置”的高级工程师张武说,这台巨大的“冰箱”把煤层气在零下200摄氏度“速冻”起来,利用煤层气中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不同的物理特性,把它们分装在不同的“柜子”里,以供使用。



    张武说,这项技术不仅使以往空排的甲烷商业化,更重要的是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