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7月27日新的计价周期逼近,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的预期越来越强烈。而全国汽柴油供大于求的局面也在加剧,截至6月底,国内汽油供应关系比供求均衡时期盈余了100余万吨。业内专家向记者分析,在目前贸易商看跌不进货、汽柴油资源过剩的局面下,两大主营近期很有可能在批发和零售环节上再次展开“价格战”。
而记者分别从中石油和中石化内部了解到,两大主营在7月的销售策略已经为下一阶段促销做好了充分准备。
降价预期强烈贸易商暂停补货
东方油气网统计显示,截至上周最后一个工作日(7月17日),计价期已过了16个工作日,三地原油价格已跌破了6%。在7月27日调价“窗口期”来到之时,三地原油变化率达到-4%已成定局,也就是说国内可相应调整成品油价格。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国家将在7月底下调成品油价格。
在这种预期下,当前成品油批发市场表现十分平淡。中国加油站网主编黄顺敬向记者透露,目前市场上主营批发的销量持续疲软,价格也低位运行。
“按照以往的规律,月底都是贸易商补货、进货的时期,主营批发的销售量会出现明显的上升。”黄顺敬表示,而在目前油价下调的预期下,“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让贸易商基本上冻结了大量补货。
在东方油气网副总经理钟健看来,调价预期的强烈正改变着市场的气氛与价格走向。“随着下调油价预期的进一步加深,在今后10天左右,两大主营单位或将采取更多的促销活动,国内油价下跌幅度还会进一步加大。”钟健表示。
严重供大于求刺激促销政策出台
目前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更是加大了两大巨头做促销、消化库存的决心。
据东方油气网统计,6月底时,全国汽油供求关系呈现着供大于求局面,比供求均衡时所需要的资源盈余了100余万吨,汽油库存与2008年1月相对均衡关系时相比,增加了50%左右。
“这种汽油资源过剩的局面有可能迫使汽油零售降价竞争再度展开。”钟健表示。
柴油方面,虽然供求关系基本呈现均衡局面,但消费量下降很快,6月比前两个月已降4%左右,这一下降节奏在7月初进一步加快,环比降幅已达10%左右。
钟健认为,由于在柴油的消费结构中,直销、批发占了相当部分,所以,为了保证一定的销量,两大主营之间有可能在柴油批发环节进一步展开降价竞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