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637|回复: 0
收起左侧

光伏企业守着金饭碗要饭 巴望启动国内市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19 14: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五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声音和力度忽然提高,国家高层领导首次将新能源提升至战略产业地位,并希望以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同时财政部提出财政支持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十项举措,国家能源局负责人透露,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即将出台,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在此重要背景和机遇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相关行业和企业的政策诉求是什么,地方政府还应该做哪些工作?为把脉这些需求和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赴江苏、山东等地调查,采访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中的代表企业以及行业资深人士,以求反映最新的真实情况,为政府、企业和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启示。6月17日、18日本报发表《新能源产业调查》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新能源产业问题调查(一)
  我国太阳能光伏、光电产业的市场主要在国外,产品制造在国内,因此和许多外贸企业一样,光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这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5月赴“光伏大省”江苏采访时感触最深的,相关企业和政府因此对国内市场的启动寄予了厚望。
  光伏产业遭受重创
  中弘光伏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兰春用“生不逢时”一词来形容公司的遭遇。2007年7月,中弘光伏建厂,去年8月投产即遭金融危机冲击。“从去年8、9月份到现在,光伏市场总体需求降幅在50%以上。”5月下旬,郭兰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希望国家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尽快启动国内市场。
  实际上,中弘光伏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去年,中弘光伏完成销售额2亿多元,且拿到了10亿元的定单。不过,江苏的光伏产业普遍受到金融危机重创,“光伏企业像坐过山车。”
  以无锡为例,去年全市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2亿元,今年一季度为50多亿元,有的企业已经停产。当地龙头企业尚德电力控股公司去年四季度出现亏损,亏损额达6000万美元,其老总施正荣身价随之暴跌80%。
  由于市场在外,国内市场尚未启动,光伏企业只能“守着金饭碗到国外要饭吃”。
  尽管目前中弘光伏拥有10亿元定单,但基本都是去年签定的长期协议,根据国外客户要求按月度供货,现在实际上在吃“老本”。
  据了解,市场比较火爆的时候,光伏市场“谁拥有硅料,谁就有话语权”,硅料一天一个价,单价一度高达3000多元/公斤。“当时我们就感觉不对劲,尽量减少库存。”郭兰春介绍,因为原料囤积少,所以中弘光伏亏得也少。
  其他许多没有像中弘光伏及时做出调整的光伏企业都遭受了重创。市场上单晶硅和多晶硅价格从最高3000多元跌到500—600元左右(从500美元/公斤跌到不足100美元/公斤)。原料价格跌幅超过70%。
  东君光能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李旭东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去年8、9月份之前,光伏市场一直是供不应求,之后市场需求逐步下降。“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需求量非常少,企业非常困难,产品买不出去。”当地官员形容光伏市场大起大落,企业如同坐过山车。
  常州市武进区经贸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去年11月份之前,当地光伏企业还保持100%—200%的增速,但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大幅萎缩,光伏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当地三四家光伏企业都受到了冲击。
  无锡尚德电力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光伏企业。据无锡发改委一位相关负责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去年,该市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2亿元,其中约200亿元为尚德贡献。就是这样一个光伏产业龙头企业,去年四季度出现净亏损,亏损额达6000万美元。
  尚德电力总裁助理刘志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的影响确实很严重”。前述无锡市发改委官员告诉记者,当地有的企业目前已经停产,过去这个行业成倍增长,现在是负增长,“可能会死掉一批企业。”
  关键在政策启动国内市场
  做光伏产业外贸出身的东君光能科技公司对“国际市场形势不好”体会很深,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旭东与当地经贸局的负责人都将国内光伏市场急剧萎缩的原因归结为受制于国外市场,同时国内市场光伏产品的应用几乎是空白,这就导致光伏企业普遍陷入困境。
  “两头在外”——即光伏产品原材料(目前主要是高纯硅及其提取技术)和市场在国外,这使得国内光伏企业在国外市场急剧萎缩时束手无策。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国家对光伏行业补贴政策调整,有的国家补贴减少,有的甚至取消了补贴,银行信贷同时收紧,融资困难,国外对中国光伏产品需求因此大幅减少。
  “实际上国内光电市场是最大的,虽然企业都非常看好,但谁都不敢大肆投资、宣传。”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光伏企业负责人表示。
  对于国内市场迟迟没有启动的原因,业界人士认为首先是光伏发电成本高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据一份权威资料显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虽然由原来接近3美元/千瓦时?下降到目前的30—50美分/千瓦时?但是依然是常规发电技术成本的10倍左右?根据美国能源部太阳能发电技术路线图的数据?只有到2050年?光伏发电成本有可能降到7美分/千瓦时左右?方可与常规发电技术相竞争。
  那么光伏发电要推广应用,光伏产业要发展,现阶段只有依靠政府的支持即财政补贴。据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对光伏发电补贴最高的是西班牙,财政补贴最高可达70%,其他国家一般在30%—50%之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适合大规模推广光伏发电,包括对太阳能技术发展路线(发电或发热)问题都存在着争论。
  据介绍,在欧洲,建太阳能光伏屋顶,若需要25万元,政府可能补贴10万元,发电除了满足家庭所需外,还可输入国家电网,一次性投入不是太大,维护成本也比较低。而在国内,“光伏发电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都体现不出来,太阳能利用仅停留在热水器一方面。”光伏企业比较讳言的是,它们是否拥有核心技术即高纯硅提取技术,而且普遍反映出对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即太阳能热水器的轻视。
  今年3月,财政部和建设部联合推出一项重要举措,对太阳能光伏建筑给予补贴,每平方米补贴15元—20元不等。这一举措受到光伏界好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补贴总量比较小,中小企业得到的实惠比较少。“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得到政策补贴的可能性很小。”东君光能副总经理李旭东这样对记者说。
  进入5月,光伏产品价格相对比较平稳,李旭东的判断是市场已经接近谷底。他认为,当前,政府应拿出一部分钱来支持光伏企业渡过难关,等国际市场好转,这个产业就发展起来了。“现在美国市场已经启动,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外需求逐步开始增加。5月份过后可能会有一波行情。但市场依然不容乐观,如果这一波行情起不来,今年光伏企业将会更加艰难。”
  “光伏产业要真正大发展,除非国内市场启动。”江苏一地方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光伏市场光靠企业不行,必须要靠政府来推动。”另一地方官员也表示,要做大做强光伏产业,“必须从产品应用上去拉,靠内需,自己去大力推广应用”。否则,光伏企业只能“守着金饭碗到国外要饭吃”。
  记者在常州、无锡采访,无论当地企业,还是政府官员都表示希望国家在光伏产品应用、示范推广等领域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
  据悉,目前江苏省已出台了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无锡市也在酝酿推出类似的举措。该市计划用三年时间,扶持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使其成为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支柱产业。
  记者在采访尚德电力、中弘光伏、东君光能等光伏企业负责人时,大家都提到硅料成本太高,光伏产业一哄而上、无序竞争,设计、技术、检验标准不统一,接入并网、建筑安装规范如何解决等问题,希望国家在制定新能源产业规划时予以考虑,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示范性光电公共工程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培育和启动这个新兴市场。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